加强高中历史教学与现实联系的意义

来源 :新生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y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能迅速做出反应,增加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现实社会发展的新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求教育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现实社会的挑战。确立注重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的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素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 课程
  (一)是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一个学科要达到某种育人要求的意志和期望。《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原则下,关注学生生活,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可见,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指向现实问题的。赵亚夫教授更是明确表达说“学校历史课程的基本立场,不是着眼过去,而是为了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这是传授与接受历史教育的目的。”
  (二)是历史学的根本价值所在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学的基本功能是揭示历史规律,提供历史经验,启发人们的智慧。聂幼犁教授说“从根本上说,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生存现状,不是为了学习历史专业知识而是为了提高生存智慧,不是为了了解过去而是为了开拓未来。”历史叙述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要想让历史课堂具有现代感和生动感,作为一线的历史教师就必须又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敏锐感,能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去拉近现实和历史之间的距离。历史教师,作为历史、现实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不是遥远的,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鲜活有趣的。
  (三)是高考社会关怀取向的要求。
  文科综合考试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与现实的意识,让学生真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学生要把自己学过的知识经过消化吸收后,转变为对社会和现实的认识,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近几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联系实际,比较贴近现实生活。2016年全国高考Ⅰ卷40题考察清朝中期人口的膨脹及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呈现的热点为人口政策——二孩政策的放开;2016年全国高考Ⅲ卷40题考察英国与荷兰的救济制度,呈现的热点为对民生问题的关注;2017年全国高考Ⅱ卷41题考察清朝的矿业政策以及“一五计划”的矿业政策,呈现的热点为“一五计划”60周年和“十三五规划”;2017年全国高考Ⅲ卷40题考察台湾问题,呈现的热点为香港回归20周年以及祖国统一问题......这些高考真题都主题鲜明地体现了时代的精神,既考查了学生的课本知识,又注重知识与认识的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生活。所以,比较贴近现实生活的历史教学也为学生应对高考做了铺垫。
  (四)是新课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要求。
  新课改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前提是学生要愿意,没有主观愿意,就很难发挥主体性。能激发学生主观意愿的要么有用(考试有用、生活有用),要么有趣。考试有用学生知道,但是高中历史教科书把古今中外几千年的历史,高度浓缩到三本书里,绝对是超级压缩饼干,内容抽象、枯燥,可读性很差,往往让学生望而犯困。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能联系生活实际,将与学生生活密切的或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引入课堂,让枯燥的历史生动起来,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历史教师天天面对过去,但历史教学却十分忌讳古板。惟有求新、求活,“乐从史出,乐在史中”,历史教学才会浮现无穷生气,给学生以愉悦和启迪。同时,历史知识也不是死的知识,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将单纯枯燥的历史知识与现实相联系起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现实关怀感,增强他们的民族意识以及对国家、对社会安危的关注。这样,过去的历史不仅在课堂上重演,也渗透到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当中,潜移默化地向他们传达了“学史致用”的思想。至此,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的教学实践将会由可行变成必要,更具现实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丁家文《由现实回望历史》
  【2】侯建飞:《有效教学-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3】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4】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
  【5】与琳:《我与新课改——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与现实问题》
  【6】李兆勇:《高中历史课堂有趣和有效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中大班幼儿主要通过形象思维认识世界,即以自身直观感受为主,名画欣赏教学符合中大班幼儿认知事物的特点。基于此,本文以培养中大班幼儿审美能力、艺术素养为目标,阐述了中大班幼儿的绘画表现,并从颜色运用、绘画构图、绘画造型三方面探讨了名画欣赏教学对中大班幼儿绘画表现的影响。  【关键词】:名画欣赏教学 中大班幼儿 绘画表现  引言:提升幼儿艺术素养的主要路径之一就是开展符合幼儿认知能力的美术教学
期刊
【摘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是推动学习的最有效的内部动力。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物理教师需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运用一切有效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好学、乐学,给学生以更多的思考和自我发展机会,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地成长。本文谈谈在物理教学中应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 培养  ⒈ 发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职工”父母的工作压力日益加剧,农村年轻父母为生活而外出打工,个体户父母为生意而昼夜奔波,这就是引起许多小学生的基础教育工作时常掉链子,如失学,辍学,犯罪等一系列的社会性教育问题也都崭露头角。小学托教为小学生的家庭教育辅导和学校教育工作系上了安全的纽带,很好的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纽带 小学托教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期刊
【摘要】:出于提升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引导学生强化自主学习十分必要。初中政治课如何建立自主学习模式,值得广大师生深度思考。本文首先阐述初中政治课自主学习模式建立的重要性,对自主学习模式的可行性展开分析,并分析建立自主学习模式的基本思路,进而结合具体教学,思考在教学实践中的自主学习实施要点。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 自主学习模式 教学思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还原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全面
期刊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拓展视野,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校位于许昌地区的城乡结合部,学校大约有2千学生,90%的学生都是周边的农村孩子,家长们的文化水平较低,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因此,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加入到汉语学习的行列中,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在汉语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了很多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学生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到底有哪些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简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是众多学者有待解决
期刊
【摘要】:在壮族地区农村小学中,很多一年级小学生在之前就已经初步认识了普通话,但是仍然受到其当地母语——壮语的深刻影响,在汉语拼音学习中时常会出现错误。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壮族地区汉语拼音教学的优劣势其开展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关汉语拼音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壮族地区 一年级小学生 汉语拼音 教学建议  1引言  汉语拼音在学生认识汉字、训练普通话、顺畅阅读和开展写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工具性价值,在小学
期刊
【摘要】:本文简述了法治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并从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实际生活等方面阐述了将法治教育融入其中的具体策略,逐渐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  【关键词】:小学 道德与法治 法治教育  引言:具备良好的法治意识是公民的基本素养。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发挥该学科的优势,将法治教育融入其中,向学生渗透法治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以及法律意识。  1 小学道德与法治
期刊
【摘要】:传统课堂评价机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无法适应个性越来越鲜明的中职学生群体。本文面向中职学生群体,引入了“有效管理”相关理论,针对学生的分化现象,则引入了分层评价理论,同时为了兼顾学习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对学习成果进行前溯,并以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取代了学习成果的可观测性,最终形成基于“有效管理”的EOLP分层评价机制。  【关键词】:有效管理 分层评价 EOLP  1.引言  课堂
期刊
【摘要】: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最火热的词汇之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一书中,对数学核心素养作了深入的探讨,将其概括为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课堂教学作为培养核心素养的中间环节,笔者结合自身理解,参考相关文献,将课堂教学分成三部分,创设情境引出新知,紧扣教材探究新知,逐层递进理解、巩固新知,希望本文能为一线数学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