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ou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说家乡既不依山也不傍水。可在我眼里,它却仍是最美的。
  仿佛永久性地散发着一股迷人的气息。
  而唯一能够牵连住我和家乡的,却是一间饱经风霜的老屋。曾住过这间老屋的,有爸爸、爷爷和爷爷的爸爸。这间小小的老屋中充斥着一家三代的脚步与气息。
  二十年前爷爷携着妻子牵着儿女。整整一大家子,全部住进了城里高高的楼房。
  从此,老屋被闲置了起来。于是,整洁的院中杂草丛生,老屋也因耐不住风雨和烈日的侵蚀,渐渐生出些许坍塌的痕迹。推门而入,一股浓浓的霉变味扑面而来。
  被杂草笼罩着的老屋,在夕阳的余晖下越发显得凄凉与沧桑。
  爷爷不忍看着老屋这样,于是,几年前,专门请人修补老屋。可老屋真的太老了,已无法再进行修补。万般无奈与不舍之下,爷爷只得让人拆掉老屋,重新盖起了一座新屋。新屋建成,富丽堂皇。可看到它,老屋的影子却还依然停在眼前,难以抹去。
  于是,新屋装上了老屋的门窗。门窗上开裂的痕迹仿佛为我们见证了岁月的流逝,春去春又回,老屋的门窗仍旧散发着它特有的魅力……
  爷爷常用龟裂的手缓缓抚过老屋破败的门窗,出神地向我讲述着老屋从前的故事:
  “这间屋子呀,别看它小,功劳可不小呀!你太爷爷就是在这儿出生的。还有啊!你爸爸也是在这儿出生的。
  


  “这间老屋,养活了三代人啊!
  “记得有一年,下暴雨,刮狂风。别人家的屋子啊,倒得倒,塌得塌,都没耐过那几天。可就咱们家没事,暴雨过后,这间屋子呀,还稳稳地立在那儿呢!它救活了咱们一家的命啊!”
  每每说到此,爷爷的脸上都会不自觉地露出一种骄傲又感激的神情。
  老屋真的很伟大,虽然它没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可它的种种功绩却是令人难以忘怀的。
  太阳又悄悄地滑向了山谷,西边的天空已被它渲染得一片绯红。余晖中,庄严而又沧桑的老屋又重新立在了面前……
其他文献
“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这话谁都知道,可真正见过“八字衙门”的,恐怕如今就没有几个了。  我国自秦代开始,郡县成为定制,有专家估计,那时大约有县衙900到1000座,唐代则有精确数据,为1235座。发展到清代,变成了1591座。可是“民国”之后却仅剩下1座了!有人美其名曰“硕果仅存”,您知道那枚“硕果”在哪儿吗?  一个偶然的机会,年兄让我开了眼界,见到了那枚“硕果”,它在豫西伏牛山南
期刊
2003年冬,当我第一次踏出国门时,并没有想到日后我的脚步一发不可收拾。不到四年的时间里,我游历北美、欧盟、东盟、非洲、中东、南亚的44个国家和我国台湾、香港、澳门3个地区。      该以怎样的形象向世界展示中国?    第一次去西欧,就给我留下了深刻而屈辱的记忆。  以前,由于长期浸淫在这个环境中,对于咱们中国人的许多不文明习惯,感触并不特别深,但到了欧洲后极为明显。比如排队,等待海关验证时,
期刊
2007年是中国话剧百年庆典,话剧界正开展各项纪念活动庆贺。我是中央歌剧院的演员,剧院的前身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歌剧院,在20世纪50年代初曾和同为剧院下属的人民话剧团共同创作、演出了歌剧《长征》,剧中毛泽东的扮演者是于是之。半个世纪以来,人民话剧团继承传统、发挥特色、开拓创新,为我国话剧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并因保留着一批名剧、拥有一批名导、名演员而享誉世界,他们的业绩,值得大书特书。
期刊
沈培艺,当代舞蹈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  1966年出生于广州,1978年考入北京舞蹈学院中专部,六年后转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系表演专业。现任总政歌舞团舞蹈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舞蹈家协会表演艺术委员会成员和中国东方乐舞协会理事。曾多次在全国、全军舞蹈比赛中获奖;1993年5月,中国舞蹈家协会、总政歌舞团、北京舞蹈学院联合举办了“舞蹈·沈培艺舞蹈专场晚会”,其艺术成就被编入《世界名人录》《
期刊
草原深处金莲花开朵朵香,弹指一挥间,今年5月1日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日子。60年里,内蒙古文化战线中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工作者,就像草原深处的朵朵金莲花,在风雪雨露里任枝叶顺意舒展,在泥土的博爱与深情中自由欢腾,一簇簇、一丛丛,肆意地盛开,灿烂地绽放,昂立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中,默默地散发着属于自己的一份馨香。      巴德玛其其格,国家一级舞蹈编导,一级演员,现任鄂尔多斯歌舞剧团副团长。先后在
期刊
弟弟来信说,母亲从老家的小山沟住到镇上后开了一个小商店,赚不来钱把老本都快贴完了,人老了反而变得不听话。他特别告诉我,母亲年事已高,病疾加身,近来病得不轻,希望我回家看看。  接毕弟弟的电话,已近下班时间,在街上转悠半天,为给母亲买点什么东西发起了愁,听说西安东大街蔬菜市场有云南西双版纳来的香蕉,我专门赶到那儿。香蕉摊位已空荡荡,只有一家摊位上有一瓣香蕉,而且正被顾客往秤盘上放,那香蕉个儿特小,比
期刊
多年之前,我曾经把沙漠比作“荒凉的新娘”和“有着马骨、鲜血和诗歌的疆场”。而今,某一个夜晚,再次看到自己的这句话,我感到震惊——也许我当时只是在追求一种沉静、唯美、开阔和纯粹诗歌写作。而现在,这个词语在刹那之间袭击了我——新娘每天都有人在做,但是,谁会真的热爱“荒凉”呢?而马骨、鲜血和诗歌则有一种浪漫的残酷,即是,高贵或者凡俗,英雄或者卑贱、新生和死亡——肯定会有人拒绝,可沙漠不会。  那些年,很
期刊
电视曾是我童年的梦。  大约七八岁上,正是所谓三年自然灾害的上世纪60年代初,举国饥馑。一日得一饱饭者为幸运儿,谁家有一台电子管收音机算得上大富豪,而我偏是在这时候听说的电视两字。父亲用手在墙上比画出一个方框说:它可以透过这面墙,看到几千里以外发生的真人真事。我百思不得其解:能看到北京吗?能。毛主席也能看到?也能。我仍然无法相信。只把电视和顺风耳、千里眼之类天方夜谭当作一回事,压根儿没敢想象有朝一
期刊
一    大约当年我也是“健谈家”,在什么场合或与少数朋友聚会时很少沉默,一定要抢当“中心发言人”。于夺席谈经且又喋喋不休之余,总也离不开对自己那一点“学问”的卖弄。至于人家背后怎样议论我,说些什么难听的话,我是听不到的。于是,“自我感觉良好”了多年。  直到发生了一件事,我才被迫地改了改这种毛病。当然,很难改得彻底。文人嘛,往往都有一种“表现病”。  这件教训了我的事是:在一次由某友发起的饮谈式
期刊
月亮早早地就出来了,在清澈的天幕上亮莹莹的,那样纤尘不染,那样皎洁无忧。  小村的夜在静谧中,透露着一层幽幽的苍凉,天籁无声,无声地任岁月演示似水流年的变迁。天地间流动的云烟,散了聚、聚了散,了无痕迹。而人的心却不能这样洒脱,经过的人经过的事,可以如电影的镜头一般遍遍回放,所有的细节、所有的举动,会越来越清晰地刻在脑海中。  而此时,独在月下的我,心里萦满了一种隐隐的庆幸,发现几日没写点什么,心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