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使手机摄影迅速成为虚拟社交的重要媒介,成為拍摄者与观赏者的交流平台。手机摄影的兴起不仅是手机换代带来的革新,还是一次由技术革命带来的大众艺术运动。其使摄影摆脱了对专业器材的限制,人们都能实现即时摄影,随时随地都能拍摄街道、家庭、身边的人、建筑等,手机摄影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一部分。利用手机也不乏拍出好的作品,但由于互联网平台传播的泛滥以及审美的不同,导致手机摄影也出现了一些审美上的弊病。
关键词:数字 摄影 移动媒介
一、科技的革新推动数字摄影的发展
科技的革新使得数字摄影的发展走向两个方向:一种是越来越高品质的专业影像;一种是操作更加简单、便捷的智能化用户体验。摄影不再依赖于昂贵的相机,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大众都能接触到摄影。并且手机的拍照功能越来越强大,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拍摄。手机摄影逐渐成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拍摄影像的工具,也是信息传播的媒介。人们通过各种社交平台分享照片和视频,在朋友圈可以随时看到朋友的动态,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达到彼此间随时的交流互动。
二、手机摄影在社交平台的美学新呈现
(一)手机硬件的提高使得手机摄影蓬勃发展
21世纪初,夏普发明了第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但当时的技术只能进行简单的图像记录,还不能进行彩色图像的摄制。如今,智能化时代技术不断提升,涌现出了很多拍照手机,而且手机摄像头的像素已经达到4000万,可以进行30倍变焦,拍摄4k视频,完全能够和一些专业的数码相机相媲美,用小手机拍大片成为现实。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从纸媒时代到现在的读图时代,图片比文字更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人们更热衷于使用手机拍摄图片和视频,随时随地在社交平台进行交流。在很多摄影比赛和摄影作品展览中,手机摄影作品也占了很大比例,甚至有很多手机摄影比赛。
(二)滤镜和美颜App的修饰
滤镜原是指安在镜头前用来过滤光线或是实现特殊成像效果的实体部件,后来逐渐发展成基于数字化智能应用的效果预设。随着手机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美颜和滤镜的应用也愈发普遍,人们通过一个App可以实现“一键美容”。比如现在很火的无他相机、美颜相机可以即时实现瘦脸、祛痘、磨皮、上妆等功能,而且妆感非常自然。前段时间的电影《哪吒》吸引了很多观众,电影同款的哪吒滤镜也以灵动、梦幻的视觉效果俘获了很多人,带有哪吒滤镜的自拍照一时间在朋友圈广泛传播。丰富的手机应用的出现让摄影变得更有趣味性、可玩性、创意性。手机摄影相对于传统摄影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便携,但由于手机镜头不能完全达到专业单反相机的成像效果,因此缺乏专业性。手机摄影可以具有创意性,拍出与传统摄影不同的作品来,这也是未来手机摄影可以探索的一个方向。
三、建立审美体系,拍出有温度的照片
不管是手机摄影还是传统摄影,拍出有温度、有美感的照片都是一个好作品必须做到的。但如今的社交平台上,手机摄影存在的弊病在日益显露,很多作品美颜、美化过度,真假难辨,失去了摄影原本记录的意义,手机软件功能相似,很多作品都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一样,变成千篇一律、机械复制的作品,失去了摄影的艺术创造性。因此,手机摄影把握好度非常重要。
现在的主流观点还是手机不能取代相机。比如大幅输出打印、拍摄大光圈及长焦距画面,夜景拍摄感光度差,以及画质的细腻程度也不如相机。但是手机摄影相对于相机来说更加适合社交平台的传播、即兴创作、即时后期,这些是相机做不到的。越来越多的专业摄影师也开始用手机拍照,我们作为拍摄者首先应该提高对美的理论认知,提高审美。在学习摄影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学会审美,技术好不等于就能拍出好照片,审美决定上限,技术决定下限。
摄影中的美学规律正是作品的评价标准,这些规律早有前人总结,即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比例与尺寸、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这些规律被运用到平面设计、建筑设计、摄影等多个领域。解读并掌握这些美学规律,并且多看好作品、优秀的摄影作品,建立一种对视觉艺术和美的认知。
做一个生活的观察者,在看似平凡的场景中通过构图来寻找美感、制造美感,通过后期修图让照片锦上添花,但注意不能过度修图。有很多优秀的摄影师现在都在用手机进行拍摄,例如美国摄影师史蒂芬·肖尔,他是一位在当代摄影史上有重要地位的艺术家,并且是首位在大都会的艺术博物馆举办个展的摄影家,他在ins上发布的照片都是用手机拍摄的,包括他展出的照片大部分拍摄的是一些日常和琐事,他曾说,“媒体不会报道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但这世界远比新闻报道更丰富多彩。”平凡之中见力量,美存在于生活中,艺术来源于生活。
参考文献:
[1]韩松,谭凌飞,张薇.手机摄影凭什么比相机还酷[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2]王世峰.碰撞与融合——社交关系维度下艺术摄影理念在手机的新应用[J].国际公关,2019(09).
(作者简介:杨毓洁,女,硕士研究生,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系,助教,研究方向:设计学)(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关键词:数字 摄影 移动媒介
一、科技的革新推动数字摄影的发展
科技的革新使得数字摄影的发展走向两个方向:一种是越来越高品质的专业影像;一种是操作更加简单、便捷的智能化用户体验。摄影不再依赖于昂贵的相机,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大众都能接触到摄影。并且手机的拍照功能越来越强大,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拍摄。手机摄影逐渐成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拍摄影像的工具,也是信息传播的媒介。人们通过各种社交平台分享照片和视频,在朋友圈可以随时看到朋友的动态,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达到彼此间随时的交流互动。
二、手机摄影在社交平台的美学新呈现
(一)手机硬件的提高使得手机摄影蓬勃发展
21世纪初,夏普发明了第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但当时的技术只能进行简单的图像记录,还不能进行彩色图像的摄制。如今,智能化时代技术不断提升,涌现出了很多拍照手机,而且手机摄像头的像素已经达到4000万,可以进行30倍变焦,拍摄4k视频,完全能够和一些专业的数码相机相媲美,用小手机拍大片成为现实。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从纸媒时代到现在的读图时代,图片比文字更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人们更热衷于使用手机拍摄图片和视频,随时随地在社交平台进行交流。在很多摄影比赛和摄影作品展览中,手机摄影作品也占了很大比例,甚至有很多手机摄影比赛。
(二)滤镜和美颜App的修饰
滤镜原是指安在镜头前用来过滤光线或是实现特殊成像效果的实体部件,后来逐渐发展成基于数字化智能应用的效果预设。随着手机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美颜和滤镜的应用也愈发普遍,人们通过一个App可以实现“一键美容”。比如现在很火的无他相机、美颜相机可以即时实现瘦脸、祛痘、磨皮、上妆等功能,而且妆感非常自然。前段时间的电影《哪吒》吸引了很多观众,电影同款的哪吒滤镜也以灵动、梦幻的视觉效果俘获了很多人,带有哪吒滤镜的自拍照一时间在朋友圈广泛传播。丰富的手机应用的出现让摄影变得更有趣味性、可玩性、创意性。手机摄影相对于传统摄影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便携,但由于手机镜头不能完全达到专业单反相机的成像效果,因此缺乏专业性。手机摄影可以具有创意性,拍出与传统摄影不同的作品来,这也是未来手机摄影可以探索的一个方向。
三、建立审美体系,拍出有温度的照片
不管是手机摄影还是传统摄影,拍出有温度、有美感的照片都是一个好作品必须做到的。但如今的社交平台上,手机摄影存在的弊病在日益显露,很多作品美颜、美化过度,真假难辨,失去了摄影原本记录的意义,手机软件功能相似,很多作品都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一样,变成千篇一律、机械复制的作品,失去了摄影的艺术创造性。因此,手机摄影把握好度非常重要。
现在的主流观点还是手机不能取代相机。比如大幅输出打印、拍摄大光圈及长焦距画面,夜景拍摄感光度差,以及画质的细腻程度也不如相机。但是手机摄影相对于相机来说更加适合社交平台的传播、即兴创作、即时后期,这些是相机做不到的。越来越多的专业摄影师也开始用手机拍照,我们作为拍摄者首先应该提高对美的理论认知,提高审美。在学习摄影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学会审美,技术好不等于就能拍出好照片,审美决定上限,技术决定下限。
摄影中的美学规律正是作品的评价标准,这些规律早有前人总结,即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比例与尺寸、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这些规律被运用到平面设计、建筑设计、摄影等多个领域。解读并掌握这些美学规律,并且多看好作品、优秀的摄影作品,建立一种对视觉艺术和美的认知。
做一个生活的观察者,在看似平凡的场景中通过构图来寻找美感、制造美感,通过后期修图让照片锦上添花,但注意不能过度修图。有很多优秀的摄影师现在都在用手机进行拍摄,例如美国摄影师史蒂芬·肖尔,他是一位在当代摄影史上有重要地位的艺术家,并且是首位在大都会的艺术博物馆举办个展的摄影家,他在ins上发布的照片都是用手机拍摄的,包括他展出的照片大部分拍摄的是一些日常和琐事,他曾说,“媒体不会报道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但这世界远比新闻报道更丰富多彩。”平凡之中见力量,美存在于生活中,艺术来源于生活。
参考文献:
[1]韩松,谭凌飞,张薇.手机摄影凭什么比相机还酷[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2]王世峰.碰撞与融合——社交关系维度下艺术摄影理念在手机的新应用[J].国际公关,2019(09).
(作者简介:杨毓洁,女,硕士研究生,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系,助教,研究方向:设计学)(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