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沉自省中的无限悲悯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qsh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人皆赞李白的不羁大气,东坡的豪迈豁达,钟书的睿智聪明,而我独赏鲁迅先生的深沉自省。一个人精神上的可贵在于面对挫折时的不屈不挠,一个文学家的可贵在于将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化为点横撇捺,哪怕只是只言片语,却足以震撼世人的心灵。小的时候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只是因为他的名气大,觉得自己应该去读,是一种被动、消极甚至是略带功利色彩的阅读,现在想起来,那个时候的自己该有多么的无知啊!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的我是带着一份当初就怀有的敬重和经过时间沉淀的冷静走进了他构造的文学世界。在反复品读之后,每每都会有惊喜。我终于认识到:先生有一颗敏感的心,他笔下文字间的深刻不仅在于能够解剖特殊环境下的人性,而且对自身也有着毫不留情的鞭挞;他笔下文字中饱含的同情不仅留给了自己,同时也献给了广大的中国人。正是基于这种感性的情怀与理性的思考,他笔下的文字才会如此富有温度与深度,提笔的初衷即是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份情怀。
  在先生的小说代表作《祝福》中,“我”这一人物形象引起了我的注意,准确地说是先生寄托在这一人物身上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我。这是一个受过新思想影响的青年人,当他回到鲁镇这个生他养他的故乡时,却显得是那样的格格不入,从身体到灵魂,从回来的那一刻开始算起,也不过是短短的三天,可是这种矛盾一下子就上升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故而在文中“我”两次提到“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可既然如此,“我”又为什么要回来呢?先生正是将“我”置于这样一种矛盾的思想中安排了出场,而更有意思的是“我”正是在举镇欢庆新年将至的“送灶”之夜回到了故乡,这样特殊的日子回来,先生一定赋予了它更多的意义。先生正是借“我“的眼睛,带领读者看到了鲁镇最热闹时的模样,可是在这热闹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呢?或许正是与这热闹相反的某种东西吧!人世间有太多的无奈与矛盾,实在是发人深思。而古希腊悲剧告诉我们的是“合理与不合理之间产生的冲突才是生活的真实,而这种冲突造成的悲剧往往是最残酷、最彻底的。”落叶归根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观念,所以“我”回故乡是在情理之中,但是当“我”走访了几个本家和朋友之后,发现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好一个“单是”,在这里,流逝的只有时间,改变的只有容颜。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不同,历史前进的年轮似乎怎么也无法辗到这里,多么的悲哀!这简单的十四个字写出了鲁镇如一潭死水一样一成未变的特点,看似轻描淡写,实则不乏沉重。这是一个封闭的小镇,人们的生活闭塞,人们的思想更加闭塞,在“我”离开了那么多年后,再次的归来也许只是带着一丝的希望,可是现实总是残酷的,它依然没有任何改变,这种由希望变绝望的巨大落差才更容易引起人们内心的痛苦,故而在这样沉闷的氛围中“我”只想逃离。在小说的开篇,作者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矛盾的“我”,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可感的“我”,“我”的思乡,“我”的压抑,都是那样的自然,又是那样的艰涩。或许这就是真正的生活!在矛盾中挣扎,在挣扎中继续生活。
  故事似乎才刚刚开始,可当“我”见到祥林嫂之后,这种矛盾一下子变得尖锐了,似乎马上就要爆发。“我”的神情,“我”的回答,无一不透露着我内心的挣扎与矛盾。当“我”认为“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的时候,看着祥林嫂向我走过来,“我”第一时间想到的竟是“预备她来讨钱”,好一个“讨钱”,“我”心中的那一份人性中的绝情表露无疑,这一瞬间,早已没有了同乡间应该有的温情,哪怕只是一点点,原来“我”也只不过是这些被作者深深厌恶的鲁镇人中的一员,多么具有讽刺意味,此时,先生的那一份沉入骨髓的深刻自省也就显而易见了。当祥林嫂问“我”一个人死后有没有魂灵的时候,“我”自认为是为她着想的回答都让自己心虚,我的闪烁其词,我的模棱两可,正是“我”软弱与怕负责任的最好表现,如果说鲁镇上的许多人用行动去蹂躏了祥林嫂的尊严,而“我”这个“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的看似与鲁镇上的人不一样的人却将她推向了毁灭,还是最为彻底的毁灭。原来,“我”和这个让自己深深厌恶的地方的人是没有区别的!一个人若洞察了这一点,该是多么的痛苦,而先生却将这份感受用文字永远地记录了下来,为的是让自己和世人时刻警醒,这足以让我们看见先生精神上的强大。一个勇于解剖自己的人是坚强的,一个善于剖析自己的文学家是深刻的。在写作之中,既有对自己生存群体的观照,又不乏对自身的关注,这样的文字才更有温度与深度,这样的文学家才更有内涵与胸怀。有时候,人的内心世界就像是平静的湖面——波澜不惊,瞥不见一丝涟漪,以为自己对身边的人和事可以了无牵挂;可一旦春水吹皱,便一发不可收拾。先生就是用这样的一种人文情怀构建了这样一個故事,刻画了这样一群人物,其笔间凝聚的爱是深沉的,沉淀的情是真挚的。
  先生的爱不仅给了自己,也留给了所有的国人同胞,所不同的是对自己灵魂的鞭挞要远胜过他人,故而肤浅的我得出一个结论:若要了解人世间所有的苦难,解剖的利刀应该先要伸向自己,在苦痛里更能明白生活,在祭奠过往中才可以获得重生。
其他文献
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概念。语言建构与运用在语文核心素养整体结构中处于基础层面,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以及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但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不是彼此分离的,而是水乳交融、相生相长的。  每教一篇文章,尤其是经典之作,我总会反复问自己几个问题:是否牢牢守住了学习语言的根基?是否助益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是否拓展了学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的《离骚》共选入诗句两节,选诗无论是学习者还是教者,都感觉有难度。如果抓住选诗的“灵犀”,有助于把握主旨,理解内容之间的脉络关联,加深对诗人情感思想的理解,深刻体悟诗人丰富的心灵世界,让读者受到灵魂的洗礼。  一、“灵犀”一缕自通“神”  末节最后一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作为选诗情感的终结点,集中概括了诗人在这两节中抒发的情感,是选诗的灵魂之所在,是“灵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但今人读古诗,最大的感受是“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总存在着一些理解的障碍。正因为此,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就需多方搭建学习支架,引进古今活水,缩短甚至消除古诗与学生的距离,让生涩的古诗变得可亲,让凝炼的语言变得立体,古诗厚教,最终实现思维火花绽放、情感波澜荡漾的高效课堂。下面,笔者就以教学《春望》一诗为例,重点谈谈借助引入文本实现古诗厚教的“法”与“度”。   一、文本引入须有
陈芳,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荔香学校教师。   【教学设想】   本课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布鲁姆多级目标,按照由低到高的层级目标有序展开:先知识领会,再分析运用,最后综合评价。分三点: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大意;2.了解《史记》写人特色;3.感受人物精神品质。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运用共生教学理论,采取先解构再重构文章的方式:1.先提取课文摘要、梳理文脉;2.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添枝加叶,
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教学凭借之一,提问的方式与技巧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推进起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能力提升、情感升华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新课改以来,相对于非此即彼的封闭性提问,以答案的丰富性和解答途径的多元化为特点的开放性提问逐渐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开放性提问“提倡学生从多种角度、多种形式、多种方式来思考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2017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并凝练、整合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个方面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笔者以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对于语言文字学习运用的实践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养育,不是简单地抛弃以往的学习方式与方法,关键在于在教师的引领中改善学习。从教师的角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实施。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编写规划方案》规定:“把竞争机制引入教材建设,通过竞争促进教材事业的繁荣和教材质量的提高。鼓励各个地方,以及高等学校,科研单位,有条件的专家、学者、教师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方针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编写教材。在教
文言文因与现实生活脱离而理解难度较大,使得教师容易站在知识的制高点,将课堂变成知识传授课、积累课。长此以往,既造成教材资源的极大浪费,又使学生学习浮于表面和琐碎,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育。深度视域下的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丰富性、沉浸性和层进性,实现学习的过程价值和实践属性”。在基于核心素养的文言教学中,知识是载体,教师若能灵活运用一切资源,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自主的阅读行为,从而走向深度学习,
朱仁标,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教师。   古诗教学中,常常充塞着细讲细析与强记硬背的简单化操作,缺乏形式多样、真正将学生思维引向多维立体的整体有效训练。针对重点与难点,合理设置平台,优化教学策略,积极引导学生在切身体验中增强感悟力、在品鉴探究中提升整合力、在读写融合中发展创造力,是有效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邶风·静女》是《诗经》中的名篇,全诗50字: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
围绕课堂改革的新名词层出不穷,面对新课改后高中语文课堂呈现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的现状,我们如何在纷繁的资源中使语文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让课堂教学环节更加简洁,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以点带面,一线串珠”的方法比较有效,“以点带面,一线串珠”就是找准切入点,推进语文课堂教学,使之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明一点而悟全文。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