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代诗文审美化教学对策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dddes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美感。古代诗文是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内容,教师应当充分把握古代诗文的审美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提升美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古诗文的审美学习中,从中感受到审美乐趣,进而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1.创设古诗文审美氛围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化教学,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浓厚的古诗文审美氛围,在审美环境中感受古诗文的美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创设古诗文审美氛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导入语,引导学生在古诗文的学习初始阶段就进入到审美状态中。例如,在学习古文《窦娥冤》时,教师可以通过课下预习让学生复述窦娥被斩前的氛围。窦娥在被押赴刑场时周围充满杀气腾腾的气氛,【端正好】一曲诉说了窦娥的冤屈,可谓是惊天动地,【滚绣球】一曲中窦娥唱出了绝望和无奈,她用一句“为善的受贫穷命更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揭露了世间的不公平,用“怕硬欺软、顺水推舟”等来指责天地。通过对窦娥冤屈的复述,充分渲染了窦娥被斩前肃杀可怕的气氛,学生在这种气氛中产生了情感共鸣,对窦娥表示同情,同时又愤慨社会,进而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来打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审美趣味。通过优美的语言来感动学生,创设审美氛围,例如,在讲授《雨霖铃》时,教师需要渲染一种离别氛围:“同学们,我们在之前学过很多关于离别的诗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李白《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等,离别是古代诗文中的永恒主题,透过一首首离别诗,我们能感受到朋友间的真情,家人间的亲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爱情的离别诗《雨霖铃》。”通过离别氛围的渲染,学生已经进入了浓厚的离别场景中,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审美感知能力需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培养和锻炼,在高中语文古代诗文审美化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能够充分唤起学生经验、兴趣与情感等主观活动。
   例如,在学习古诗文《春江花月夜》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幻灯片,用《春江花月夜》的琵琶曲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月夜主题,之后可以组织学生朗诵诗歌,激发学生对“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感触,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其中诗人使用大量的比喻来描写音乐,将抽象的音乐特征形象化,教师可以充分把握这首诗歌描写声音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声音的审美感知能力。诗人用“急雨”来比喻急促的大弦声音,用“细雨”来表现小弦的声音,用“珠落玉盘”来比喻大小弦的交错之音等,多种悦耳的声音构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教师要充分培养学生对这些声音的想象感知能力,让学生从视觉中感受到美妙的音乐。
   3.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在高中语文古代诗文审美化教学中,教师需要认识到审美教学的前提是学生拥有浓厚的审美情感。只有在强烈的审美情感状态下,才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想象能力。许多古诗文作者都是因为自身拥有浓厚的情感,才能创作出凝聚生命特征的作品。例如,在讲解《荆轲刺秦王》时,讲到“易水送别”时,教师要注意把握这一段的情感节奏,这是荆轲刺秦王的前奏,充满了悲壮氛围。送行的人们用凄厉的歌声来传达自己的苦情,唱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颂歌,荆轲满怀着仇恨的心情悲壮地赴死。在这首诗歌中我们能感受到荆轲的壮士形象,从“皆垂泪涕泣、皆瞋目、皆白衣冠以送之”中三个“皆”字,充分烘托了送行现场的壮烈气氛,表现出了送行者的强烈反应。教师通过这首诗的讲述,要让学生体会到荆轲的沉着勇敢和不畏牺牲的精神。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古诗文审美化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每个古诗文篇目的思想感情,在课下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为学生创造浓厚的审美氛围。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在优美的语言讲解中让学生感受到欣赏古诗文的乐趣,进而启发审美想象能力,达到审美化教学的目的。
   王艳红,教师,现居内蒙古敖汉旗。
其他文献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现象。从五、六年级开始,两极分化逐渐显现,这使学校教学与管理陷入困境。广大语文教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分层教学法”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它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一.寻秋  师:老师今天在校园拾取了一片叶子(展示落叶)。唐诗曰:“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充满诗意的秋天不知不觉地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让我们做一个好读者,随着季节,一起走进何其芳笔下的秋天。  (课件显示课题、作者)  二.读秋  师:听配乐课文录音,请大家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正音,并小声随意朗读这篇《秋天》,注意把字音读准。  (请一位同学朗读,并请同学给他正音)  师:大家字音读准了,但一首好的诗歌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会创设近乎真实的教学情境,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容量,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空间和途径,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但是,不是说每一节课的教学都要使用多媒体,也并不是每个教学环节都要使用。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恰当的巧妙的把握好使用多媒体的契机呢?   一、了解课文背景和作者生平时运用多媒体   由于语文教材中课文内容距离学生
首路栗亭西,尚想凤凰村。 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  南登木皮岭,艰险不易论。 汗流被我体,祁寒为之暄。  远岫争辅佐,千岩自崩奔。 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  仰干塞大明,俯入裂厚坤。 再闻虎豹斗,屡局风水昏。  高有废阁道,摧折如短辕。 下有冬青林,石上走长根。  西崖特秀发,焕若灵芝繁。 润聚金碧气,清无沙土痕。  忆观昆仑图,目击悬圃存。 对此欲何适,默伤垂老魂  唐代现实主义的大诗人杜甫
许多学生一听作文“谈虎色变”,一筹莫展,感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提不起兴趣。教师对作文教学也是绞尽脑汁,收效甚微。最近在《小学语文教师》杂志上看到了《“玩”作文》一文,引起了我的思考。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何不抓住学生的天性——爱玩、好动,开发一些深受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活动、实验、实践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爱“玩”了,写作的兴趣也就有了,表达的欲望也就产生了,再也不会
苏州蓝缨学校曾经做了一项调查,一位曾获全国“十佳师德标兵”的老师,课堂教学满意率竟然不到50%。尽管学生们充分肯定他的“态度热情投入”(66.3%)、“师德责任心”(93.4%)、“言行为人师表”(76.7%)、“上课准备充分”(76.7%)、“授课条理清晰”(56.7%),教学常规执行情况的满意率也高达76.7%,作业处理认真的满意率为70%,但是,在衡量课堂氛围的指标上,却非常不尽人意:“善于
班级人数我们可以称之为班额数,对于我国教育现状来说,一个班级的学生数在50人左右我们称之为大班,而班级人数在25人左右我们称之为小班。由于地区差异,现在大班与小班在我国同时存在。学额数的不同造成教学效果也是不同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学生数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从历史发展看,大班教育的历史悠久,从夸美纽斯创立班级授课制算起已有近400年的历史。而小班教学从孔子时代或者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新教学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内容,需要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结合在新课标下教学实践中高中文言文的教学难点,针对创新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和措施。  一.高中文言文的教学难点  高中文言文的教学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学生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原因在于学生一直处于白话文的
所谓布疑设坎,即布置疑问,设置障碍,点燃学生的思维之火,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古人云:疑为思之始,学之端。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深入研究课本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通过巧妙地“布疑设坎”,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参与热情,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绽放思维,在知识探究中创造火花,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情境导入中布疑设坎,激发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同学必须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鉴于此,我们有必要研究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有效阅读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创设情境,消除畏难情绪  鉴于文言文的创作时间与今天相隔久远,其深奥难懂的语言障碍使很多同学对之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