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国双元制教育看校企合作的发展

来源 :教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MrF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国的职业教育是世界职业教育的典范,而其双元制教育更是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成功的典型案例。双元制模式的培养目标正是以校企合作、企业为主、能力主导,为企业培养第一线适应性强、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和服务人员。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体系,对我国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双元制教育;校企合作;教育教学
  1.引言
  德国很重视产品的质量,认为产品的质量最终是由在生产第一线的工人来保证的,因此十分重视对工人的职业培训,培训不仅是生产技能的培训,更重要的是培养质量意识和严格认真的工作精神,需要企业和学校合作进行。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就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职业培训,在学校学习文化理论课,在企业进行实践训练,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在企业接受实训的时间多于在学校学理论的时间,企业在职业培训中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双元制较好地发挥了企业在职业培训中的主导作用,根据企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制定培训计划,培训目的明确,专业技术训练面较宽,要求严格,学习期间要完成上岗的训练,毕业后就可以上岗工作,成为一个熟练的劳动者。双元制职业教育为企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使德国产品的质量较高,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 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的构建
  2.1 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的组成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作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业,被视为国家机关经济发展的支柱。就职业教育举办者和受益者而言,这项事业集合了德国社会三大系统的力量。首先是企业经济界的雇主集团,行业协会,包括工商行业行会,各手工业协会的代表机构。他们从发展本行业的需要出发,提出职业培训的规格要求和可以提供的条件,最后经过考核,验收培训成果,他们既是职业培训主要的投资者,又是最大受益者,因此也是积极参与者,第二方面的力量是工会,又称雇员协会,他以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为宗旨,参与这项工作,因为接受良好的职业培训能够提高青年人的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第三方面的代表是主管职业培训工作的文化教育部门(包括联邦教科部和各州文教部)、劳动和社会福利部及这些行政部门下属的许多专门事业机构,而政府则是这三方面的主干力量。
  2.2 德国双元制教育的保障体系
  德国的职业教育是以在企业培训为主,与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相结合。整个教育过程是在企业和职业学校进行的。在培训条件定制方面,在德国经济部和教育文化部的统一组织下,由行业协会、工会、教师三方代表共同拟定用于职业培训的标准和各项具体要求,充分反映产业现实和发展的需要。德国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主要由三个层次组成:一是整体上的法律制度体系,以《职业教育法》为基本法律依据,以各职业的《培训条例》和《考试条律》委内容依据,确定各职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和方式。二是职业资格认证的组织实施体系,组成了以行业协会为主、以代表各方面利益人员组成的命题统一考核专家组为具体执行人的组织机制;三是统一标准、统一命题、统一考核时间、统一阅卷和统一发证的质量保证体系。
  3.德国双元制教育的突出特点
  3.1 同生产紧密结合
  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序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学校和企业之间学校负责和企业对接,学生两天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三天在企业进行实际操作,掌握技能。学生在学校和企业的学习是有计划的,在企业实践阶段是和工人一起工作的。
  3.2 企业的广泛参与
  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培训的中小型企业,也能通過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
  3.3 互通式的各类教育形式
  德国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是一个显著特点。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
  3.4 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
  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
  4. 德国双元制模式的启示
  “双元制”是由企业和相应的职业技术学校共同完成的职业教育,其主要特点是满足企业的需求;二是以技能培训为主;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中起到很大作用,联邦的职业教育法规确定了行业协会的地位,所有企业都是相应协会的成员。企业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承担着重要责任。
  德国双元制又是一种模式,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从总体上讲旨在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就业、适应。竞争和发展的能力,和在工作中具体的发现、分析、解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及其操作、应用、维护和维修能力,以及独立、协作、交往、自学等一系列关键能力的培养。
  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式为达到“能力本位”的课程目标,具体体现在课程结构上的宽基础、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课程编排的综合性、课程实施上的双元性、课程比例上的实践性、教学方法上的先进性、课程管理上的开放性,以及课程评价上的实效性等,这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为双元制能力本位的实现并为现代化企业培养适应人才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
  5.如何更有效地实施“校企合作”
  目前我国的职业学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也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相比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体系,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5.1 学校与企业的分离对职校人才培养的不确定性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机器生产逐步代替原来的手工生产,社会生产力获得飞跃性发展,科学技术获得长足进步。原本通过企业创办学校的半工半读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工业时代“标准化、规模化”的需求,社会迫切需要大量掌握一定劳动技能技能的标准化劳动力。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要求教育普及与发展,扩大教育规模,增加教育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为此,学校开始逐步从企业中分离出来,在学科教育思想和体系影响下,职业教育理论知识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淡化职业知识的实践性和行动性,形成以学为主、以工为辅的培养模式,使职业教育渐渐远离企业和市场,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深刻变革,职业教育企校分离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5.2 以职校为主的人才培养的不稳定性
  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倡导“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明确职业教育要实行产教结合培养模式,标志职业教育变革的开始。这一背景下,职业学校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将企业引进学校,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在这种模式下,企业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的条件或协助完成部分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任务,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主要由学校提出和制订,并承担大部分培养任务。学校仍处在教育主导地位,企业处于配合的辅助地位。引企入校的实质是企业参与学校的教育,帮助学校培养人才。
  5.3 校企合作中的突出问题尚未解决
  目前存在在校企合作之间的突出问题,一是缺少相关的政策法规的扶持。国际上职业教育“合作模式”典型的当属日本和德国。这两个国家之所以校企合作能够长盛胜不衰,效果明显,主要归功于国家建立了完善的保障校企结合的法律框架。反过来看,我国在这方面主要依靠《职业教育法》。制度环境的不完善,强制性惩罚措施和引导性鼓励措施同时缺乏,要建立起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稳定机制根本无从谈起。
  二是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企业回馈社会的自觉意识比较强烈,企业对应该承担的环境保护、教育支持等责任认识比较到位。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的社会责任认知还未达到这个程度。利用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正确认识作为校企合作利益机制的一种补充,还有待于经济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企业文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三是缺乏利益结合点。目前,多数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仅停留在校内模拟、企业参观或短期实习层面上。中小企业很需要职业教育为其提供后备人力资源,但是又没有能力参与深度的特色是全面深度的合作,而有能力的大企业往往不愿意参与合作。企业所实现的是利益最大化,能减负绝不增负,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增加企业负担,增加曾本开支,短期内的无效益,使企业没有合作积极性。校企双方没有形成利益结合点,校企合作就难于形成长效机制。
  5.4 政府支持加快校企合作的发展,解决目前的瓶颈问题
  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学校、学生三者构成校企合作系统的三大支柱,这三者虽然利益互不相同,但又互为资源要素供求关系,即企业需要学校提供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学生需要成才和就业;学校需要提高自己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政府在其中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可在宏观层面上出台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如通过财政、税收等杠杆,调动企业参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在政府主导下,学校和企业上方平等合作,形成双赢机制。一方面,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援助,培训等学习支持;另一方面,学校提供场所,在完成实训教学的同时,可以承担企业生产任务,减轻企业厂房方面的投入。企业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建立各类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为学生的就业提供环境。
  針对当前校企合作的瓶颈问题,从实现“校企互动、联通岗位”的校企合作理念出发,努力朝着校企一体化发展。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反映在合作过程中,学校与企业组织之间相互联系和资源互换及组织与所处的社会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企业提供的资源、场地、捐赠、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等,所获取的资源是人力资本、成本降低、技术改造和创新等;政府提供的资源是财政拨款、政策导向、法律与管理规定等,其目的是为社会发展及生产力提升供应各类动力并给出一定制约;受教育者提供的资源是学费、个人捐赠,主要目的在于获取个体人力资本增值、个人威望、声誉等。而职业学校提供的资源则是原创性的只是和技术、品牌、声誉、人力资本等,并以此获得上述利益相关主体提供的资金、政策扶持、知识内容更新、场地、多元文化融合等新的资源。
  大力推行企业办学模式、工学交替模式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材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企文化建设等方面实现互动。要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聘用政策,支持职业学校面向社会引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技师等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聘请国内外行业专家,参与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对教师的继续教育。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满足校企合作需要。
  6. 结语
  学习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体系,帮助我们学习德国在职业教育上的先进的经验,对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并非简简单单的人才标准对接和订单式培养,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驱动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一种有效机制。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空间会越来越大,合作效果也会越来越好。它是未来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发展的突破口之一,应该有节奏、有策略地切实加以推进。
  参考文献:
  [1] 曹晔.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路径及依据[J]. 职业技术教育,2003(4)
  [2] 李志清.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及其性质[J]. 现代企业教育,2001(7)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师资培养概念的界定、德国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四个方面,介绍和分析德国和我国职教师资的培养体系的特点,借鉴德国的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德国 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启示  此文系吉林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中职‘双师型’师资建设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H11535 )阶段性成果(主持人:乔宏);长春市中等职业教育改
期刊
一.英语阅读教学与高考  英语教学主要有两大部分,即听说和理解、表达。从常见的试题看:问题设计已经从过去在原文中找答案和简单计算,变化为根据原文的内涵发挥形象,做揣摩分析。从试题覆盖的广度上看,一般以交际环境为主,兼涉科技、地理、历史、制作工艺等内容,不仅对学生做题速度有较高要求,而且对学生的深层理解力,也就是学习语言的思维品质提出了很高要求。  学生在高考中的表现,当然与临场发挥不无关系,但关键
期刊
摘要: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是持之以恒的工作。我们只要有一颗博大的爱心,真正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就无愧于我们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让我们共同编织一条爱的河流,让那涓涓细流流入每个学生心田,在那里生根、发芽、结出硕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将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继续探索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工作  从事班主任工作七年了,对班主任工作感触良多,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一谈对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想法。
期刊
摘要:近几年,随着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同时,酒店产业也日益扩大,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随之而来,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使得我国高校酒店管理教育发展在数量及其规模上都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然而,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与酒店产业人才需求呈现供需脱节现象,制约了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发展。为此,基于供需脱节视域下研究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关键词:供
期刊
读了肖川关于《有效教学策略》的报告,尤其是对于教学有效性的论述等内容,深入浅出,颇具启发。使我感受到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亟待急需解决的问题,让我进一步认识到有效性教学的决定因素,并非单单教学内容,更重要的在于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学会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课堂教学。以下结合自
期刊
一、核心概念界定  绘本阅读:指年幼的孩子,凭借变化丰富的色彩,生动形象的图画,相应的成年人语言讲述来感受,理解与讲述读物的活动过程,与传统以文学为主要载体的阅读相比,绘本具有以下特点:阅读材料的直观与形象性,阅读过程趣味性与快乐性。  二、绘本阅读背景的产生及现状分析  1、绘本阅读的现状  2001年颁布的《纲要》首次明确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幼儿
期刊
1983年,我国著名教育家朱九思等在《高等学校管理》一书中率先提出了“第二课堂”的概念。他指出:第二课堂是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健康的课外活动。  语文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扩充、延伸、强化,能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实现知能转化,它的开发与研究把课内外连为一体,在训练中实现知识迁移、知能转化,真正做到“得法课内,得益课外。”  对于语文的第二课堂,我们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
期刊
摘要:近年来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逐渐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为创业教育的理论是实践之间的结合提供了更大助力。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必须要加强创新与创业人才的培养,逐渐将事业心与开拓技能提高到与学术性、职业性教育同等地位,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本文阐述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校;创业课程;课程开设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的执行,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
期刊
变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物,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通过变式教学能让学生对概念、定理、公式有多角度的理解;同时通过对问题的多层次的变式构造,可以使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及问题本身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问题解决的经验和提高解决其他问题的能力. 变式教学是目前中学数学课堂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研
期刊
“个体内化”是指一个个体将外来的社会教化影响转化为内部的主观内容的过程。如果把它运用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就是指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上传授的社会公德、常识规范等行为准则真正被学生所接受,并通过学生自身的思维矛盾斗争自觉地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下面主要从揭题、晓理、激情、导行四个环节中来探讨。  一、着眼学生,揭题同化  1、引诱式揭题。教师在教学《不贪小便宜》这一课时,出示一条漂亮的小花手绢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