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亦可顺耳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ox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作为一名班主任,应当给学生“顺耳忠言”,让学生如坐春风,有豁然开朗之感。当然这不但需要班主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更要具有幽默、含蓄、高超的批评艺术。
  
  一、 反话正说法
  
  班主任批评学生的过程中恰当地使用反话正说法,不但能使批评变得风趣、诙谐、意味深长,还能使学生在笑声中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改正。
  一次,“淘气大王”小立用纸团“袭击”同学,正好砸到刚要推门进屋的班主任脸上。同学们“哄”的一声笑了,小立却吓得缩在课桌上。班主任走到小立面前,并没有批评他,而是和颜悦色地说道:“好枪法,一枪击中目标,以后你成了神枪手,可不能忘了我这个‘活靶子’哟”。教室里的气氛顿时轻松起来,小立也露出感激的目光。班主任接着说:“不过,教室不是演练场,以后练绝技,不要在教室里练,同学们说好不好?”“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还有一位老师更“绝”,一次数学考试,他发现班上的女生普遍考得比男生好,就说:“我真为我们班的女生骄傲,为什么?因为她们考得好,超过了男生!同时,也为我们班男生的谦虚而骄傲——”(老师故意把“骄傲”两个字音拖得很长),大家都笑了!女生们笑,是因为老师在夸她们;男生们笑,则是因为老师的妙语是对自己的一个极巧妙的批评。
  
  二、 妙用类比法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经常遇到一些既不能明说又不能不说的事情,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类比批评法。
  有一女生,陷入早恋的感情漩涡中,严重影响了学习。于是,班主任就给她打了这样一个比喻:“在一片树林中,小树苗儿沐浴着阳光雨露,茁壮成长。可是其中有那么一两颗小树却过早地开花结果了,等到它们醒悟过来的时候,别的小树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而它们却永远成了‘小老树’,不能再长高了。”说完,用充满深情的目光注视着她,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可不能做那些‘小老树’啊!”心有灵犀一点通,那位女生从班主任的话语中听到了弦外之音,慢慢低下了头。从此,她一心扑在学习上,各方面都有很大提高。
  
  三、 他山之石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班主任可借助历史或现实中的人和事,对学生进行类比暗示,旁敲侧击,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从而达到批评学生的目的。
  去年下学期,学生举行队列队形、广播体操比赛,某班也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之中。刚开始,有些同学嘻嘻哈哈,连队形也站得不成样子。班主任没有板起脸来斥责学生,而是讲了一个“孙武教阵”的故事。一次,孙武为吴王阖闾训练宫女,他把宫女分成两队,并向宫女申明了训练的要求。但前两次宫女们都大笑不止,不听号令,孙武下令斩了两名队长。等到第三次训练时,队伍向左转、向右转、起立等都合乎要求,没有一个敢出声。班主任补充说:“当然,孙武手段确实狠了点,但也说明了严格要求、严明纪律的作用。”故事讲完了,同学们立即变得严肃认真起来,动作标准、到位,快、静、齐。后来,这个班在全校比赛中,取得一等奖。
  
  四、 表扬肯定法
  
  “表扬”和“批评”是一对反义词,但它们不是“冤家对头”,有时让它们“联姻”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有这样一位学生,上课经常迟到,老师找他谈心,他答应以后改正。可第二天上课铃已经响了,他才姗姗来迟。班主任并没有批评他,而是当着全班的面表扬了他:“今天你只晚来了不到一分钟,老师真为你高兴。如果以后再提前一点就更好了!”这个同学的脸腾的一下红了。从此以后,他竟判若两人,每天总是早早到校,学习成绩也提高很快,后来被同学们选为班干部。
  一些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也先使用赞扬,但他们在赞扬之后却往往来一个“但是”,这是不足取的。学生会认为老师前边的表扬是言不由衷,是批评的前奏。结果,不但批评不会奏效,前边的表扬也被学生理解为虚情假意。教师如果摒弃这种转折式(虽然……但是……),而采取假设式(如果……就……),效果就可能大不相同。例如教育一位只顾学习、自私自利的学生,老师对他说:“你的学习很好,如果多团结同学,多关心班集体,就更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欢迎。”
  
  五、 教师自责法
  
  教师以自我批评的形式促使学生深思反省,从而达到委婉、含蓄地批评学生的目的。
  例如:某班在校田径运动会上成绩很好,但由于班级秩序较差,未被评上精神文明班级。总结会上,班主任是这样讲的:“这次运动会,我们班没评上精神文明班级,我有很大的责任,因为我忙于做裁判工作,没有时间到班级中维持秩序。在此,我向大家表示我的歉意。”说着,他向同学们深深鞠了一躬,体育委员站起来说:“责任主要在于我们,怎么能怨老师呢?下次运动会看我们的表现吧!”班主任会心地笑了。
  
  六、 故作糊涂法
  
  教师批评教育学生一定要弄清事实真相,要明察秋毫,绝不能糊里糊涂。但有时候教师故作糊涂,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于是有些同学躺在宿舍里睡觉不上早操,班主任便在班会上讲道:“天气越来越冷了,有些同学便躺在宿舍里留恋起热被窝来,不想上早操了,据我了解,这种情况在别的班级是有的,我不知道我们班有没有?”班主任说到这里,故意问同学们:“我们班有没有这种情况?”“没有!”同学们齐声答道。果然,第二天早晨,全班同学没有一个睡懒觉的。故作糊涂法不是“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而是“难得糊涂”。
  
  七、 苏氏问答法
  
  即“苏格拉底问答法”,指在和对方论辩时,想方设法让对方在按照他的思路发展的同时,慢慢钻进自己设置的圈套,从而驳斥对方的观点,使对方心悦诚服。
  小伟不小心把墨水撒到小鹏的衬衣上,小鹏一拳打在小伟的脸上,小伟的鼻子流了血。别的同学劝小鹏,他却振振有词:“谁让他把墨水撒到我衣服上!”班主任找到小鹏,于是有了下面的谈话:
  “听说,你那件衬衣是你妈妈送给你的生日礼物,你一直未舍得穿,是吗?”
  “是。”小鹏回答很干脆。
  “这么一件心爱的礼物被别人弄脏了,就是放在我身上,我也会很生气,你说是不是?”
  “是。”小鹏疑惑地看了看班主任,但仍然答道。
  “衣服脏了,总能洗干净的,洗一次不行,就洗两次,对不对?”
  “对。”
  “可同学伤了感情,是不是损失更大?”
  “是。”
  “何况别人是无意间弄脏你衣服的?”
  小鹏沉默了一会,说:“老师,我错了。”
  实践证明,苏氏问答法用在班级管理中是行之有效的。
  
  八、 换位思考法
  
  在班级管理中,个别学生对学校或班级制定的一些管理制度、办法有抵触情绪,对此,班主任可在学生中开展“假如我是校长”、“假如我是班主任”的主题讨论,让同学们在角色互换中理解学校、理解班主任的良苦用心,以便更好地配合学校、班级的管理工作。同样教师也来个“心理位置互换”,假如我是一名学生,受到这样的批评,心情会怎样呢?处境会如何呢?什么样的话能听进去?什么样的话会反感?通过“心理位置互换”的思考,教师的批评就能言和色夷,很容易被学生接受,教育的效果也就非常明显了。
   当然,讲究批评的艺术,并不是对学生一味的“妥协”、“忍让”,对一些自我意识浅薄、错误严重、态度恶劣的学生,应该以严肃的态度、严厉的措施进行处理。
  总之,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只要多动脑、多实践,总能找到最佳的、最让学生心悦诚服的批评方式。随着现代医药学的发展,许多“良药”外面都包装着一层糖衣,早已不再苦口;难道我们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不能关注一下方式方法,在“逆耳忠言”的外面也包上一层“糖衣”,使之“顺耳”吗?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学生工作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不仅能保障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而且能在提高教学质量、保证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小故事:一天,农夫正驾着两头牛在犁地。有人路过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在一旁吃草,农夫才附在那人的耳边低声说:“边上那头牛更棒些。”那人更奇怪,问他为什么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农夫回答:“牛虽然是富类,心是和人一样的。我如果大声说,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来我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难过的。”  读后感触
9月16日下午,“我的中国梦——云南精神伴我成长”云南青年网络视频演讲大赛颁奖式在昆明举行,20位选手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14家单位获优秀组织奖,17家单位获组织
日常教学,甚至公开课的教学,老师往往只注重问题的设计、流程的设计,很少有意识地设计教学语言。在听课过程中,也只关注执教者的课堂教学结构,关注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忽视对教学语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生命和灵魂,也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营造一个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的发展。它以文化为载体,着眼于精神建设。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校园文化的核心和本质是精神的和超功利性的,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潜藏着巨大的德育价值。重视并努力实现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对于拓展和加深学校德育的内涵,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培养德才兼备
<正>"田园"是一个诗意的借喻,表明"田园德育"以自然教育为依托,充分体现教育的人文性、开放性、主体性、自由性。具体说来",田园德育"是以儿童原始生命力的激活为前提,以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