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浮致萧仲劼《宴坐札》赏析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76102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一浮手札句读:
  仲劼老友如晤,得书,深荷存注。藉悉 近体佳胜,尤慰。见示每日在林间宴坐达八小时,此最有益。 贤久习山居,适于养生之道。孔子习礼、如来说法皆在树下,古人乐于野处,应有以也。吾自来莫干,眠食俱较湖上为胜。山中气温午后最高,不过华氏八十四度。早晚在八十度以下。膳食虽稍清淡,营养无缺。俶方同来,亦觉较在杭时稍健。承 念,堪以告慰。如容许多住,当在白露后下山。吾别无所苦,唯白内障虽未进步,不能读书写字,无以自遣,未免寂寥耳。秋暑未阑,诸宜珍摄,不具,浮白。
  禹泽晤,特为道念。 俶方附笔致候。
  八月十三日
  说明:
  1、文中空格按原稿,表敬。
  2、信中关于“宴坐”之论(划线)甚好,可名之为《宴坐札》。
  注一:
  仲劼即萧卫,字仲劼。1928年1月(民国十七年)任温岭县西北区立宗文初级中学(温岭中学前身)首任校长。马一浮友,多有书信来往:
  1、《蠲戏斋诗话·十一》载:“天海相逢忆昔年,喜君已得住山缘。故山亦似黄山好,但作山人莫羡仙。【萧仲劼。昔游黄山遇仲劼,与言山居之胜,今闻遂居雁荡,宿志遂矣。】”可与此札印证。
  2.、1943年4月23日致萧仲劼:贤与心粲半生之力皆耗于学校,时至今日,当悟学校之非。召侮致戎,荒经蔑古,莫不由之。身任教科,但己分,不为害义,但须知举世陷溺,其弊已深。造后偃兵,决无是理。……《易》象教乘,随分浏览,愿必以悟证为期,勿徒以知解为事。(第二册下,第853——854页)
  注二:
  汤俶方,马一浮丈人汤寿潜的长孙女,1987年去世。马一浮19岁丧偶后不再娶,无后,汤俶方长期陪侍姑父马一浮,遵照陈毅等领导吩咐,以料理好姑父生活为己任。马一浮遗产归汤俶方继承。
  读书之法:
  对读书的穷理马一浮之道,马一浮亦有精辟概括,他认为,读书之道,约而言之,有四门:一曰通而不局;二曰精而不杂;三曰密而不烦;四曰专而不固。四种读书法,实则解决了博与专、义理与细节、简与繁、中心与边缘等问题,其总结可谓精辟之至。马一浮对此稍加解释,“不局不杂,知类也;不烦不固,知要也。类者,辩其流别,博之事也。要者,综其指归,约之事也。读书之道尽于此也”。
  关于读书之目的,马一浮以为,读书当求明理,更贵在养德。马一浮承接宋儒乃至先秦儒家而来,始终将“学之为己”为第一要务,“学之为己”的目的在于成就圣贤人格;而非“学之为人”,即以“博学”炫耀于人以换取某种好处为目的。马一浮以为,学问若不能提高自己的修养,读书再多,亦不过一书橱耳,又有何用?他多次强调读书的终极目的,在于修身、在于提高修为,并提出“唯有指歸自己一路是真血脉”的践行主张。指归自己实则意味着,学人在明理的基础上必须要做到身体力行:“但说取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忠信笃敬’要体而行之,不是说其义旨便了”。此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之意,只有真正将义理落到实处,方可算的上“真学”。反过来,通过读书所培植的道德(即“畜德”),又能促进人们人更好的明理。譬如,当学人在身体力行的实践中,具备了开放、谦虚、包容的品质时,他能更好的吸收他人有益的东西,进而更利于扩大其视野,开阔其心胸,进而帮助其更好地通晓天下之理。于是,“读书—明理—修德—读书—明理”构成一个良性循环,此循环实则是儒家圣贤人格培养的一个缩影。总之,马一浮的读书之目的,在明理修德;明理之旨,终归还是养德。明理践性为历代大儒者所提倡,更为马一浮终生所实践。故而,马一浮“读书法”,实则映射出马一浮修身践性之法。
  教育成就:
  抗战时,国难激发起了马一浮的一片爱国热情。他打破“平生杜门”,“未尝聚讲”的守则,在南下避难的旅途中,第一次应当时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之邀,出山讲学,先后于江西的泰和与广西的宜山为浙江大学的学生开设“国学讲座”。关于开设这个讲座的意义,他是这样说的:“其意义在使诸生于吾国固有之学术得一明了认识,然后可以发扬天赋之知能,不受环境之陷溺,对自己完成人格,对国家社会乃可以担当大事。”他首先拈出宋代大哲学家张载的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来教大家立志,希望大家“竖起脊梁,猛著精彩”,“养成刚大之资,乃可以济蹇难”。可见,他是把对学生的抗战爱国教育,贯穿于这些讲座之中。1939年夏,马一浮在四川嘉定乌尤寺创建了“复性书院”,担任主讲,讲明义理,选刻古书,培养了一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人才。可以说,整个抗战时期,也是马一浮学术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的主要学术思想著作都是这一时期发表的。
其他文献
俞樾此集李斯《峄山刻石》“泽以长流称远,山因直上成高”篆书六言联轴,纸本,尺寸166cm×34cm×2,约10.2平尺;上款人为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诗人、灯谜大师黄开泰,与大家共享!  作者介绍:  俞樾(1821—1907),浙江德清人。字荫甫,号曲园,晚号曲园老人、曲园叟等。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一代经学宗师。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设计是实施美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落实教学理念的方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证。面对这样的课堂需要仔细思考并设计。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通过转变课堂节奏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个性,使美术课堂成为学生展现其才能的场所。  关键词:集体创作 宋画 超现实主义 印象之印象  教师对课堂进行整体教学设计时,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寻找适合学生的方法,从而进行
期刊
摘 要: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像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关键词:大班 创造 绘画  进入大班后,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们的绘画似乎进入了一个瓶颈。具体表现为:在画面构图上,大多是太阳、大树、白云、人物等比较固定的模式;在形象塑造上,反复使用
期刊
摘 要:美术教学必须立足当下,通过各种异质要素的联系、融合和对话来生发出新的事物,洞开一个新的世界。教师通过自编教材《立体水墨头像》,与“水墨创意”班的学生一起开启了“中国传统水墨+外国现代艺术流派(立体主义)”的新兴美术学习之旅,并提炼了融异质要素下的水墨探究创意课的一些基本教学要略,来助推传统艺术的未来化发展。  关键词:异质要素 水墨创意 立体水墨头像  美术教学必须立足当下,面向未来,通过
期刊
釋文:  唐代何人绍晋风,括州象比右军龙。 云麾墓道残碑在,万本临摹意未慵。  ——《王文治论书绝句三十首之十二》
期刊
浙江安吉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专业,师从何水法与美院诸老师。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居杭州,从事独立书画创作与传统国画教学。  金扬飞一直从事书画创作与书画教学。由于他追求完美,在绘画方面于山水、人物、竹石、花鸟无所不能,技巧全面,很快被多家知名拍卖公司注意到,作品深受广大收藏爱好者的追捧。这两年,金扬飞虫新审视艺术,从纯粹的艺术思考延伸到生命哲学的思考。“艺术是有生命的”,他说:“任何一草
期刊
仙居县美术教師优秀作品选登
期刊
摘 要:未来社会需要的是有完善的独特人格的人,而美术核心素养正是指向培养这样的人。由于美术教学在普通高中阶段的特殊性,我校成立了美术选修课程模块,帮助高中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自己的个性与特长,在情境体验中进行探究式美术学习,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本文试从核心素养理念的高中美术选修教学的教学意义、“纸装置”教学举措解读、高中美术选修教学的后续思考等方面来阐述核心素养下高中美术选修课程设置的观点和策略。
期刊
摘 要: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对象,基于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五个美术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各种形式的校园活动发展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使校园文化充满人文情怀。以情感带动文化,以文化丰富内涵,以内涵塑造精神,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易识别卡通形象,让学生对学校具有认同感与归属感,对校园文化建设充满信心与期待。本文通过实践探索对卡通形象在校园文化中的有效
期刊
摘 要:美术教学必须立足当下,通过各种异质要素的联系、融合和对话来生发出新的事物,洞开一个新的世界。教师通过自编教材《立体水墨头像》,与“水墨创意”班的学生一起开启了“中国传统水墨+外国现代艺术流派(立体主义)”的新兴美术学习之旅,并提炼了融异质要素下的水墨探究创意课的一些基本教学要略,来助推传统艺术的未来化发展。  关键词:异质要素 水墨创意 立体水墨头像  美术教学必须立足当下,面向未来,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