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一浮手札句读:
仲劼老友如晤,得书,深荷存注。藉悉 近体佳胜,尤慰。见示每日在林间宴坐达八小时,此最有益。 贤久习山居,适于养生之道。孔子习礼、如来说法皆在树下,古人乐于野处,应有以也。吾自来莫干,眠食俱较湖上为胜。山中气温午后最高,不过华氏八十四度。早晚在八十度以下。膳食虽稍清淡,营养无缺。俶方同来,亦觉较在杭时稍健。承 念,堪以告慰。如容许多住,当在白露后下山。吾别无所苦,唯白内障虽未进步,不能读书写字,无以自遣,未免寂寥耳。秋暑未阑,诸宜珍摄,不具,浮白。
禹泽晤,特为道念。 俶方附笔致候。
八月十三日
说明:
1、文中空格按原稿,表敬。
2、信中关于“宴坐”之论(划线)甚好,可名之为《宴坐札》。
注一:
仲劼即萧卫,字仲劼。1928年1月(民国十七年)任温岭县西北区立宗文初级中学(温岭中学前身)首任校长。马一浮友,多有书信来往:
1、《蠲戏斋诗话·十一》载:“天海相逢忆昔年,喜君已得住山缘。故山亦似黄山好,但作山人莫羡仙。【萧仲劼。昔游黄山遇仲劼,与言山居之胜,今闻遂居雁荡,宿志遂矣。】”可与此札印证。
2.、1943年4月23日致萧仲劼:贤与心粲半生之力皆耗于学校,时至今日,当悟学校之非。召侮致戎,荒经蔑古,莫不由之。身任教科,但己分,不为害义,但须知举世陷溺,其弊已深。造后偃兵,决无是理。……《易》象教乘,随分浏览,愿必以悟证为期,勿徒以知解为事。(第二册下,第853——854页)
注二:
汤俶方,马一浮丈人汤寿潜的长孙女,1987年去世。马一浮19岁丧偶后不再娶,无后,汤俶方长期陪侍姑父马一浮,遵照陈毅等领导吩咐,以料理好姑父生活为己任。马一浮遗产归汤俶方继承。
读书之法:
对读书的穷理马一浮之道,马一浮亦有精辟概括,他认为,读书之道,约而言之,有四门:一曰通而不局;二曰精而不杂;三曰密而不烦;四曰专而不固。四种读书法,实则解决了博与专、义理与细节、简与繁、中心与边缘等问题,其总结可谓精辟之至。马一浮对此稍加解释,“不局不杂,知类也;不烦不固,知要也。类者,辩其流别,博之事也。要者,综其指归,约之事也。读书之道尽于此也”。
关于读书之目的,马一浮以为,读书当求明理,更贵在养德。马一浮承接宋儒乃至先秦儒家而来,始终将“学之为己”为第一要务,“学之为己”的目的在于成就圣贤人格;而非“学之为人”,即以“博学”炫耀于人以换取某种好处为目的。马一浮以为,学问若不能提高自己的修养,读书再多,亦不过一书橱耳,又有何用?他多次强调读书的终极目的,在于修身、在于提高修为,并提出“唯有指歸自己一路是真血脉”的践行主张。指归自己实则意味着,学人在明理的基础上必须要做到身体力行:“但说取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忠信笃敬’要体而行之,不是说其义旨便了”。此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之意,只有真正将义理落到实处,方可算的上“真学”。反过来,通过读书所培植的道德(即“畜德”),又能促进人们人更好的明理。譬如,当学人在身体力行的实践中,具备了开放、谦虚、包容的品质时,他能更好的吸收他人有益的东西,进而更利于扩大其视野,开阔其心胸,进而帮助其更好地通晓天下之理。于是,“读书—明理—修德—读书—明理”构成一个良性循环,此循环实则是儒家圣贤人格培养的一个缩影。总之,马一浮的读书之目的,在明理修德;明理之旨,终归还是养德。明理践性为历代大儒者所提倡,更为马一浮终生所实践。故而,马一浮“读书法”,实则映射出马一浮修身践性之法。
教育成就:
抗战时,国难激发起了马一浮的一片爱国热情。他打破“平生杜门”,“未尝聚讲”的守则,在南下避难的旅途中,第一次应当时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之邀,出山讲学,先后于江西的泰和与广西的宜山为浙江大学的学生开设“国学讲座”。关于开设这个讲座的意义,他是这样说的:“其意义在使诸生于吾国固有之学术得一明了认识,然后可以发扬天赋之知能,不受环境之陷溺,对自己完成人格,对国家社会乃可以担当大事。”他首先拈出宋代大哲学家张载的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来教大家立志,希望大家“竖起脊梁,猛著精彩”,“养成刚大之资,乃可以济蹇难”。可见,他是把对学生的抗战爱国教育,贯穿于这些讲座之中。1939年夏,马一浮在四川嘉定乌尤寺创建了“复性书院”,担任主讲,讲明义理,选刻古书,培养了一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人才。可以说,整个抗战时期,也是马一浮学术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的主要学术思想著作都是这一时期发表的。
仲劼老友如晤,得书,深荷存注。藉悉 近体佳胜,尤慰。见示每日在林间宴坐达八小时,此最有益。 贤久习山居,适于养生之道。孔子习礼、如来说法皆在树下,古人乐于野处,应有以也。吾自来莫干,眠食俱较湖上为胜。山中气温午后最高,不过华氏八十四度。早晚在八十度以下。膳食虽稍清淡,营养无缺。俶方同来,亦觉较在杭时稍健。承 念,堪以告慰。如容许多住,当在白露后下山。吾别无所苦,唯白内障虽未进步,不能读书写字,无以自遣,未免寂寥耳。秋暑未阑,诸宜珍摄,不具,浮白。
禹泽晤,特为道念。 俶方附笔致候。
八月十三日
说明:
1、文中空格按原稿,表敬。
2、信中关于“宴坐”之论(划线)甚好,可名之为《宴坐札》。
注一:
仲劼即萧卫,字仲劼。1928年1月(民国十七年)任温岭县西北区立宗文初级中学(温岭中学前身)首任校长。马一浮友,多有书信来往:
1、《蠲戏斋诗话·十一》载:“天海相逢忆昔年,喜君已得住山缘。故山亦似黄山好,但作山人莫羡仙。【萧仲劼。昔游黄山遇仲劼,与言山居之胜,今闻遂居雁荡,宿志遂矣。】”可与此札印证。
2.、1943年4月23日致萧仲劼:贤与心粲半生之力皆耗于学校,时至今日,当悟学校之非。召侮致戎,荒经蔑古,莫不由之。身任教科,但己分,不为害义,但须知举世陷溺,其弊已深。造后偃兵,决无是理。……《易》象教乘,随分浏览,愿必以悟证为期,勿徒以知解为事。(第二册下,第853——854页)
注二:
汤俶方,马一浮丈人汤寿潜的长孙女,1987年去世。马一浮19岁丧偶后不再娶,无后,汤俶方长期陪侍姑父马一浮,遵照陈毅等领导吩咐,以料理好姑父生活为己任。马一浮遗产归汤俶方继承。
读书之法:
对读书的穷理马一浮之道,马一浮亦有精辟概括,他认为,读书之道,约而言之,有四门:一曰通而不局;二曰精而不杂;三曰密而不烦;四曰专而不固。四种读书法,实则解决了博与专、义理与细节、简与繁、中心与边缘等问题,其总结可谓精辟之至。马一浮对此稍加解释,“不局不杂,知类也;不烦不固,知要也。类者,辩其流别,博之事也。要者,综其指归,约之事也。读书之道尽于此也”。
关于读书之目的,马一浮以为,读书当求明理,更贵在养德。马一浮承接宋儒乃至先秦儒家而来,始终将“学之为己”为第一要务,“学之为己”的目的在于成就圣贤人格;而非“学之为人”,即以“博学”炫耀于人以换取某种好处为目的。马一浮以为,学问若不能提高自己的修养,读书再多,亦不过一书橱耳,又有何用?他多次强调读书的终极目的,在于修身、在于提高修为,并提出“唯有指歸自己一路是真血脉”的践行主张。指归自己实则意味着,学人在明理的基础上必须要做到身体力行:“但说取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忠信笃敬’要体而行之,不是说其义旨便了”。此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之意,只有真正将义理落到实处,方可算的上“真学”。反过来,通过读书所培植的道德(即“畜德”),又能促进人们人更好的明理。譬如,当学人在身体力行的实践中,具备了开放、谦虚、包容的品质时,他能更好的吸收他人有益的东西,进而更利于扩大其视野,开阔其心胸,进而帮助其更好地通晓天下之理。于是,“读书—明理—修德—读书—明理”构成一个良性循环,此循环实则是儒家圣贤人格培养的一个缩影。总之,马一浮的读书之目的,在明理修德;明理之旨,终归还是养德。明理践性为历代大儒者所提倡,更为马一浮终生所实践。故而,马一浮“读书法”,实则映射出马一浮修身践性之法。
教育成就:
抗战时,国难激发起了马一浮的一片爱国热情。他打破“平生杜门”,“未尝聚讲”的守则,在南下避难的旅途中,第一次应当时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之邀,出山讲学,先后于江西的泰和与广西的宜山为浙江大学的学生开设“国学讲座”。关于开设这个讲座的意义,他是这样说的:“其意义在使诸生于吾国固有之学术得一明了认识,然后可以发扬天赋之知能,不受环境之陷溺,对自己完成人格,对国家社会乃可以担当大事。”他首先拈出宋代大哲学家张载的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来教大家立志,希望大家“竖起脊梁,猛著精彩”,“养成刚大之资,乃可以济蹇难”。可见,他是把对学生的抗战爱国教育,贯穿于这些讲座之中。1939年夏,马一浮在四川嘉定乌尤寺创建了“复性书院”,担任主讲,讲明义理,选刻古书,培养了一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人才。可以说,整个抗战时期,也是马一浮学术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的主要学术思想著作都是这一时期发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