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界旅行家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bsiufeuhfhk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4年生,沈阳市人,法学硕士。曾任大学教师,市委机关处长。1992年供职于泰国正大集团,现任集团北京总部总裁。社会兼职为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中国观赏石协会科学顾问。
  
  “藏书藏石两痴之,石可为兄书为师。博大精深书中取,坚贞沉静宜效石。”这首杨总早年所作的《两痴诗》正道出了他钟情于石的心声。从喜欢到迷恋,他与众多石痴一样都抵挡不了石头的魔力。杨总喜欢旅游,每到闲暇,游历于山水园林,他总会把目光投放于千姿百态的石头上。尤其是古典园林中,或是古代达官府邸的厅堂里置放的那些太湖石、灵璧石、英石等,后来他才知道那叫供石,或叫清供。北京的故宫、颐和园,他曾去过多次,在那里看到了更多元明清以来的皇家园林中置放的众多灵璧石、太湖石,其中甚至有北宋“花石纲”中的石头。那时他才知道,原来崇石、供石是唐宋明清由来已久的文化传统。从而对石头有了初步的感悟:石头朴实无华,素面朝天,阅尽人间百态,历经沧海桑田。赏玩的过程也是在回顾历史,收藏的过程也是在传承文化。古人喜欢石头,是一种思想、情怀的表达。而现在人们与石相对,心灵会得到沉静,忘记城市的喧嚣、烦恼,获得与世无争的平和。正如很多人游历山水,寻访寺庙不一定就是去拜佛信佛一样,他们是在追求一个心灵的沉静。也许,石头就是杨海浩寻求的那一个毫无尘染的心灵归宿。
  杨海浩的第一块藏石是1995年在江西的滕王阁一个卖纪念品的小摊上买的,是一块小型的卵石,上面有一些孔洞。当时一见此石很喜欢,就当纪念品买了下来。自此以后,常常专程去奇石市场,碰到特别喜欢的石头,总会凝视许久,不忍离去,有一种与石交流的感觉。他欣赏石头的纯朴自然,发现石头的独立、坚韧、沉静、朴实、顽硬,更珍惜它的独一无二,能够感悟世界、感悟人生。
  因为事业的需要,杨海浩经常转战各省之间,工作地方的变动让他接触到更多各地的石种,有机会收藏更多的好石头,也认识了最早一批的石友,如宁夏的陈西、闫志强、孙苇,兰州的苏立社、宋志刚等。1997年,杨海浩在宁夏筹建银川正大公司,认识了在中山公园开奇石馆的陈西。两人同爱奇石,又是东北老乡,所以相交甚笃。只要忙中有闲,便在石馆观石,说石,或是一起去拣黄河石,买石头。最常去的地方是阿拉善左旗,那时的左旗还没有形成市场,石头都在石商家里,他们就挨家挨户的看石头,院子里的、屋子里的、甚至是橱柜上的、电视机上的,全部搜罗,论堆估价。当时杨海浩对石头的喜爱几近疯狂,1997年8月到12月的短短几个月,他去了左旗无数次,收走了大小风砺石数百块,装了几十个纸箱,运回老家时用了两个货柜。至今让他记忆深刻的是,1998年元旦放假的那几天,他与孙苇请了一名蒙古族向导,驾驶着一辆越野吉普车孤车深入中蒙边境的银根地区去捡石头。当时天寒地冻,但看到茫茫戈壁滩上遍地的风砺石,兴奋的心情早已战胜了苍茫荒野的恶劣气候。有一件趣事,更让他对人石之间的缘分深信不已:当年在银川水洞沟拣一石,上有一金色树叶状图案,于是捧于陈西,对方忙于它事而不专注,瞥了一眼便连声厌之:“什么烂石头,扔它!”遂弃之墙角。谁知过了许久时间,杨海浩也早已调离银川,眼力高而又专注的资深石友冯少康先生竟于墙角丢弃的乱石中发现该石,取名“一叶知秋”,并将此石收纳于《宁夏奇石》画册。事后每每谈及,曾同样“走眼”的两人,只能自嘲与此石无缘了。1997年后,杨海浩调到山西正大有限公司任总经理,结识了好友及老师侯桂林。侯老是著名的奇石鉴赏家,当时是山西奇石协会的秘书长。在山西的几年里,他们一起考察山西的石头,到垣曲县去看黄河石、梅花石,参加银川、泰安等地的奇石博览会,最令他得意的还是在2000年调离山西前将几块好石收入囊中。其中有一块《鸳鸯戏水》的黄河画面石在洛阳黄河石展中荣获特等奖,在北京2007迎奥运的石展中荣获银奖。2000年之后,随着迁任集团驻河南的公司,杨海浩又在洛阳搜集了一些石头,也结交了很多朋友。2003年,杨海浩从河南调到集团北京总部。北京作为元明清以来的古都,是个传统文化尤其是石文化底蕴深厚的大都市。杨海浩在京工作以后,把业余时间更多地投入到和北京的石友一起传播石文化的活动中。他积极参与中国观赏石协会组织的活动,是中石协最早一批积极入会的个人会员之一。中国观赏石博览会·2008携手奥运北京精品展,杨海浩以个人名义送展了18块藏石,其中有两块石头获得了展会的最高奖项“奥运之星”奖。随后,他利用年假时间参加了中石协在天津举办的第一期观赏石鉴评师培训班,在同石友的交流中受益匪浅。最近他还被增补为北京观赏石协会副会长。
  近十年工作辗转,不论走到哪,杨海浩始终放不下的是他的石头。用他的话说:石令人顽。他有一个网名,就叫顽石。他很喜欢“顽”这个字,就是取顽强、执著之意,甚至还要有“顽固”的精神。谈起他对石头的更多感悟,也许几天几夜也说不完,这是他成功的事业背后的另一笔巨大财富,也是他人生旅途中收获的风景,正如杨海浩在他的文章《爱石者说》中写的:美学大家朱光潜曾说“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疾驰而过,无暇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了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惋惜的事啊!”朋友,多去游历、赏石吧。原来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美妙的石头, 让我们“慢慢走,欣赏啊!”
其他文献
  
期刊
就像一只豪情满面的奖杯,还披着卫冕的绶带。不动。  葡萄玛瑙的魅力,在于叫人极欲将一粒粒“葡萄”揪掉,又不忍动手。大多时候,口腹之欲都属其次,探“藤”个究竟是最直接的目的。只是不忍动手,成就了意念上的剥离。  再明亮的眼睛也会被它迷惑,不是因为无可拼比的荣耀,而是身形给人的视觉幻象:一粒粒晶莹的小珠子不遗余力地聚集过去,又怀揣满足感四散开来。凝聚、发散,循环往复。  于此,剥离,于它而言,不会成为
期刊
苍莽辽阔的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沙漠、戈壁约占三分之二。这里是我国最古老的陆块之一,它的地质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32亿年前,在迭布斯格分布有同位素年龄为32.19亿年的太古代变质岩。悠久的地质演化历史、猛烈的板块构造碰撞、频繁的岩浆侵入和喷出以及大规模的海陆变迁,让这块神奇的土地形成了86种以上的矿产资源,成为我国最有远景的成矿带之一。得天独厚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还使阿拉善成了一
期刊
石界有“北大漠、南大化”的说法。北大漠系大漠戈壁石,因产地在戈壁滩而得名,又称风凌石、风砺石、大漠奇石等。    地质、成因    戈壁石属岩石类造型石,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岩浆岩,经历数亿年的地壳运动而形成,主要有因风沙吹蚀、磨蚀而成的砾石,也有的生成于岩洞之中,多为火成硅质岩。目前我国境内发现的戈壁石主要产地有内蒙西部、青海昆仑山东麓和新疆哈密等地。三地所产戈壁石地质成因、美学特征都有一定的共性
期刊
牛僧孺(公元779-847年),唐穆宗、文宗时宰相,曾封奇章郡公,以晚唐牛李朋党之争著名。党争历经六朝,先后凡四十年,冠绝今古。  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牛僧孺因故上表请罢相。同年外放淮南节度副使,知节度事。大和九年(835年),“甘露之变”后,宦官专权,南衙与北司势同水火。牛僧孺屡次上表朝廷“嫌处重藩,求归散地”。开成二年(837年),在淮南任职六年的牛僧孺判任东都留守,方遂积年之愿。  
期刊
2009年秋, 内蒙左旗举办高规格展会,石商、藏家都铆足了一股劲儿,打算海捞一回。大李和老王也齐齐到场,打算淘一些宝贝回去。大李和老王关系甚好,名副其实生死之交的铁哥们儿。老王年长几岁,平日里对大李也是照顾有加,而大李和老王一起玩石也确实受益匪浅。  这日,大李早早便去展销现场淘宝。  逛了半圈,大李终于看中了一块馒头形玛瑙,青灰色的底上密密麻麻的小突点,极像刚出锅的杂粮馒头撒上椒盐和芝麻,煞是馋
期刊
一日,一老者走进店内,拿出一小木盒,里面有一些玛瑙石。老人小心翼翼地把石头摆放在桌上,说道:“请你看看,这石头行吗?”  这是一些普通的玛瑙蛋子,从摊上挑的,一个像人,另几个似小动物。人头是粘的,这组“田园小景”,一定费了他不少心血。我刚想讲些“原则”问题,一看老人那喜悦的目光,便欲言又止,改口道:“大爷,您这小组合太妙了,活龙活现。”老人听后特别高兴,细说如何挑石头、如何构思,才完成这套小组合。
期刊
园林景观石是中国传统的观赏石,它在我国发现最早、使用最多、分布最广。太湖石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如古代留存下来的苏州的冠云峰,杭州的皱云峰,上海的玉玲珑,北京的青莲朵、青云片等名石,成为了我们中华园林艺术中不朽的天然雕塑。但园林石的现状和前景究竟如何,也引来了不少爱石人的关注......    对话人物:季荣伦(赏石界“京城八叟”之一,北京宝艺石协会副会长)  笔者:季先生您好!最近石界提出观赏石行
期刊
哈密,连接西域与中原,素有“西域襟喉、中华拱卫”之称,至少自汉代起就被纳入大中华版图。“丝绸之路”、“玉石之路”都从这里经过,250余处古文化遗迹铭刻了它的悠远历史。区位独特,矿产丰富,瓜果甜美,风情浓郁——这一切构成了哈密绚丽的背景,烘托出它独一无二的珍奇——大漠奇石。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批地质工作者在哈密的戈壁滩里探矿,当他们准备捡拾遍地的“木材”烤火时,却发现这些“木头”格外沉重——哈
期刊
溯本正源,人类的文明、科学发明和创造的历史,首先是从石器制造和使用开始的。广义的山西赏石文化发展史的研究也首先要向山西考古发现的远古石器时代探求。早在一九二六年,著名学者李济就主持了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距今约6000至2000年)遗址的发掘。自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九三年四十年来,山西考古发掘及学术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山西考古四十年》文献的出版,为我们全面提供了距今约180万至4000~50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