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美国少数族裔成长小说中青少年成长主题研究

来源 :参花·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ng9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新现实主义理论为基础,首先从这两部作品中青少年成长主题入手,采用平行研究方法,分析两部小说中两个主人公在成长方面的不同及其原因。然而,两部成长小说在青少年成长方面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而这些相似之处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新世纪少数族裔成长小说中青少年成长的一些特点:第一,少数族裔身份诉求;第二,黑人青少年成长也是新世纪少数族裔成长小说一个重要的特征或元素;第三,通过事实与虚构的紧密结合。
  关键词:少数族裔 青少年 新现实主义 成长小说
  自20世紀70年代开始,在美国,随着后现代主义的衰退,现实主义开始复苏,最后形成了新的现实主义,即新现实主义。从此美国作家开始从后现代主义的文字游戏转入到现实主义对人和人的生存的关注。与此同时,在美国女权运动、民权运动和多民族主义的推动之下,美国少数族裔文学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在这种良好的大环境之下,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成长小说家,为美国成长小说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进入新世纪,美国少数族裔的成长小说在继承了当代成长小说特点的同时,又发展出自己独特的特点。本文以《拯救骨头》和《圆屋》为例,应用平行研究法、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对两部小说中青少年成长主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预测或提出新世纪美国少数族裔青少年成长小说中成长主题的特征。
  一、《拯救骨头》与《圆屋》中主人公成长
  著名文学评论家布拉德伯里认为,“……美国少数族裔小说中表现出的生存危机感、荒谬和虚无主义其实就是新现实主义的一种表现……”(Bradbury,1988:1137)。作为新现实主义小说,在杰斯敏·沃德的小说《拯救骨头》和路易斯·厄德里克的《圆屋》中,同样体现了作为少数族裔青少年的生存危机、困惑和迷茫。因此,在这种压力驱使下,他们失去了童真,提前步入了成年。
  首先,艾斯怀孕并决定生下孩子。美国心理学家玛丽派福认为,“如今的女孩(20世纪末)的问题比30年前我还是女孩的时候的问题还多,甚至比10年前的女孩的问题都多很多”(Pipher 23),而这些问题中,当然也包括青少年怀孕。这个问题同时也是成长小说一个非常常见的话题或主题,如在爱丽丝·沃克的《紫色》、玛雅·安吉洛的小说《我知道笼中鸟为何唱歌》等。同样,在《拯救骨头》中,主人公艾斯也是一个怀孕的少女。作为一个青少年,她有着天真烂漫的性格,同时作为无知的少女,她在性与爱的彷徨中不断与哥哥们的朋友发生性关系,并最终怀孕。与其他怀孕少女一样,艾斯因为怀孕身心受着各种煎熬。一方面,艾斯负担不起堕胎的费用,“学校同学所谈论的流产的方式又过于残酷”(Ward 102),她感到恐惧;另一方面,天真的艾斯一次又一次地放纵曼尼,试图用自己的身体唤回曼尼的心,可他对她毫无留恋,依然我行我素。最终,暴风后,艾斯把怀孕的事实告知了他的家人,得到了他们的原谅。她决定生下孩子,成为真正的女人,进入了更为残酷的成人世界。
  其次,乔为母亲枪杀了强奸犯。乔是一个13岁的印第安男孩,具有青少年特有的稚气和性格。与此同时,自母亲被暴力性侵后,一切都改变了。看到父母亲因为这件事而受到的煎熬,走法律途径寻找解决方式又行不通,乔决定亲自去“除掉”(Erdrich,16)林丹,并认为他是“被逼无奈”(128)作出的选择。经过精心的计划,搜集证据—锁定嫌疑人—借枪—练枪—枪击—藏枪,乔终于“如愿以偿”“替母报仇”。从此,他告别了青少年的天真,进入更为复杂的成人世界。
  最后,两位主人公对各自的性别角色采取了不同态度。在《拯救骨头》中,艾斯是一个少女、女人和母亲。自从艾斯母亲因难产去世后,她接替了母亲的角色,照顾家庭。后来她也因为怀孕成为了真正的母亲。她履行着作为一个女性的角色义务和责任,默然接受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同时她又肯定和认可男人的主要地位。在《圆屋》中,乔作为一个男孩,他对自己的男性气概有着明显的认知和保护。在父系氏家庭和社会中,乔的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让他变得阳刚,尤其在母亲的事情中,他表现得更为“男人”,试图想让自己的男性地位得到提高,得到更多男性的话语权。为此,他做出一系列的叛逆行为,包括杀人。
  二、两位主人公成长原因的不同
  从以上分析可见,两位主人公都从天真的少年进入到复杂的成年。这样结局背后有很多的原因,包括社会和自然原因、主人公性格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和自然原因
  艾斯一家的穷苦潦倒反映出黑人在美国社会受到的歧视和艰难的生存环境。在这种条件下,青少年没有得到及时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怀与爱护。雪上加霜的是,飓风毁灭了他们的家园,让他们流离失所。而乔一家的遭遇也揭露了美国白人社会对印地安人的歧视和欺凌。用乔自己的话就是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不得不做出决定,甚至是杀人。可以说,天灾人祸,让艾斯和乔没有任何的选择和退路,只能向前。
  (二)主人公性格方面的原因
  莱斯认为,“青少年是边缘人,因为他们既没有得到小孩的特权,也没有成人所有的很多权利。”(Reiss 309-333)这也就是说,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是青少年成长中重要的环节。而《拯救骨头》中的艾斯恰恰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引导,所以她无知又天真。她盲目地相信曼尼,试图用性换取爱,导致自己怀孕。她很天真地等待曼尼的回心转意,可等来的却是他残酷的拒绝和侮辱。与艾斯不同的是,乔是个叛逆而又天真的男孩。贝克认为,“青少年往往强调自己的重要性”,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特殊的,是独一无二的”(Berk 559)。这种心理往往变现在他们的叛逆行为上。乔的叛逆主要表现在他的自以为是和固执处事上。他执意为母亲报仇,去搜寻证据,查找证据。乔的父亲试图阻止他卷入此案,然而乔说:“您给了我生命,那就让我去做我想做的事吧。”(102)他固执地进行自己的计划,最终在好友卡皮的帮助下杀死了林丹。可见,两位主人公的性格对于他们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新世纪美国少数族裔成长小说中青少年的成长特点
  从以上分析可见,两位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不同,引起的原因也不同。然而他们在成长方面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而这些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新世纪美国少数族裔成长小说中的青少年成长特点或趋势。
  (一)对当代成长小说主题和青少年成长方面的继承
  新世紀少数族裔成长小说继承了以往的当代少数族裔成长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塑造。作为少数族裔,青少年的身份诉求是文章的主题。因此,在不同的文化夹缝中的青少年往往变现为叛逆、迷茫和困惑。在叙事策略方面,也采取非线性和内聚焦的写作方式。
  (二)黑人青少年成长主题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新世纪少数族裔成长小说也更注重黑人青少年成长。从美国国家图书小说奖来看,自2010年以来,共有七名作家获得殊荣,其中三部作品出自黑人作家,都是黑人成长小说,包括2011年杰斯敏·沃德的小说《拯救骨头》、2013年詹姆斯·麦克布赖德的《上帝鸟》和2016年科尔森·怀特黑德的《地下铁道》。可见,黑人青少年成长是新世纪少数族裔成长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
  此外,新世纪的作品更注重事实与虚构的紧密结合。《拯救骨头》中的青少年怀孕、斗狗、飓风等,都是美国黑人社会真实存在的问题。作家沃德在访谈中表示:“这些事情的确是我的家乡人民所经历的事情……我不否认,故事中的有些细节我本人和我家人亲身经历过……”因此,这部小说从某种角度,是美国黑人真实的写照。同样在《圆屋》中,青少年犯罪,尤其是少数族裔少年犯罪,也是美国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除此以外,本文中的印第安女性被白人男性强奸也是真实存在的。厄德里克在访谈中说:“我发现当地有三分之一的印第安女性表示一生遭受过性侵犯,然而没有一人出来报案。这些案件中80%的罪犯都是非印第安人,因为部落法律不被允许制裁白人……我为此感到困惑,我不知道怎么去把这些表达出来……”可见,小说中并非所有的情节都是虚构的,它也能够反映现实。这也是新世纪少数族裔青少年小说写作的一种趋势。
  四、结语
  少数族裔青少年小说用青少年的视角揭露美国社会的黑暗和少数族裔艰难的生存困境,新世纪的作品也表现同样的主题。作为移民,在异国他乡,他们对自己的身份感到彷徨,他们希望得到白人社会的认可,摆脱自己边缘人的地位,然而这些需要社会各界长期的、共同的努力和坚持。
  参考文献:
  [1]Laura E.Berk,Infant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5th ed[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5.
  [2]Bradbury,Malcolm. Neorealist Fiction[A].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M].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8.
  [3]Mary Pipher.Reviving Ophelia:Saving the Selves of Adolescent Girls[M].New York:Riverhead Books, 2005.
  [4]Albert J.Reiss.Sex Offenses:The Marginal Status of the Adolescent[J].Law & Contemporary Problems , 1960 (02).
  [5]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张龙艳,女,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国家文化)
其他文献
母亲去年去世了。但我却经常想起她老人家在世时的很多事情,特别是她在“三年困难时期”,那种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坚强与乐观,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年困难时期”也正值生产队的“大锅饭”停火了,我们一家六口人只能依靠野菜度日。  讀过几年书的父亲,说话做事都很斯文。长时间靠吃野菜度日,父亲的身体有些浮肿,要想父亲亲自带领我们去挖野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不过,母亲虽然骨瘦如柴,身体也不好,但
期刊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并向由川陕甘根据地踏上长征路的红四方面军致敬。  ——题记  凝望那颗星  红色队伍走进茫茫草地  茵茵草塘编织的竟是  恶魔的隐秘  您,还有那匹喘气的瘦骡马  踏进沼泽,踏进  深深的黑水泡  浮上來啊,只望见  您帽子上的红五星  八十年来的征途上啊  永远闪耀着,闪耀着,那颗  最红最亮的星  丰碑  (一)  一块块拙石,寂于山野  一双双巧手,凿錾为字
期刊
夏日午后的阳光,热,烈,像一杯高纯度的白酒,让人晕眩。  上班高峰期,车子拥堵得像“移动停车场”,在公路上缓慢地前行。一阵阵热浪袭来,混杂着汽车的尾气,难闻的气味让人心里顿时烦躁起来。这时,一阵清脆的哨音吸引了我。循着声音望去,一个二十多岁的交警走到了我前面的车前。小伙子穿着长袖制服,荧光马甲,戴着帽子,满脸是汗,脸晒得黑红,嘴唇因缺水而干裂,他却全然不顾这些,耐心地叮嘱我前面的司机不要越线超车,
期刊
山的枫叶说红就红了  来不及等待 一夜间  她们就像火焰 如一个相逢的微笑  转眼 点亮了满山  这是我向往了很久很久的心愿  找一个理由 找一个时间  去看看五花山 看看枫树 看看自己内心  或眺望 或倾听 或呐喊  是谁淡定怡然地站在秋的尽头  枫的相思就与这个秋天一样漫长  红了一年的守望 红了一年的念想  一不留神 把乡思扯得更紧  枫叶红在秋天的天边  就像我们的爱情 笑靥如初  在一场
期刊
破晓时分  一个身影打破了大地的靜寂  他衣衫褴褛 背着竹筐  双目炯炯  收获季节后的田野  总会有他的足迹  却总也没有同行者  他又开始拾穗了  只看脚下 埋头苦干  纵然大汗淋漓  纵然形单影只  因为  饱满的稻穗  才是  他追求的目标  猛然间  他直立起身子  伫立于苍穹原野  是苦累 是迷茫 是孤独  无人知晓  只见  双目凝视东方  地平线下的太阳泛起道道金光  原来这晨曦才
期刊
摘要:花家舍作为“江南三部曲”中的一个重要场所,反复出现于三部作品之中。按时间顺序,作者借花家舍的变迁向我们展示了“乌托邦”的构建至幻灭。由此,我们看到的是格非对乌托邦悲剧的反思。  关键词:“江南三部曲” 花家舍 乌托邦 悲剧反思  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2011年,格非终于完成了他的长篇巨制——“江南三部曲”的创作。花家舍作为连接三部作品的重要节点,其作用不容忽视。它从乌托邦的试验田到最后沦
期刊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因形体与汉字的“金”字相似而得名,它有太多的未解之谜,吸引着科学家不断深入探索。我市著名作家格致的散文集恰巧命名为《金字塔》,这座以散文为载体、用汉字垒积而成的文学金字塔,自有其特殊的寓意,更有着丰富的内涵,以富有磁力的语言、挥洒自如的风格,叙述平凡岁月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视角独特,魅力神奇,吸引我们细细品味和解读。  格致是一位满族女作家,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于吉林市,做过
期刊
摘要:巴蜀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用动漫诠释非遗文化方面,四川已取得可喜成绩,目前主要有三种形式:动漫川剧、动漫故事片、漫画(说唱漫画、配诗漫画)。此外还有融合动漫、川剧、古诗词曲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  关键词: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 动漫 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当代社会缺失的文化特征与精神内涵,对它们加以保护传承,能促进社会和谐和人们价值观念的
期刊
摘要:学界小说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欧美文学界,相对来说是一种新兴的小说文类。而2005年出版的一部《学院大厦——学界小说及其不满》则是较为全面地观摩了从20世纪中叶至21世纪初出现的大批学院小说。作者肖瓦尔特以独特的眼光,以10年为一个阶段,勾勒出一幅幅“学界风俗画”,具体阐释了自己对于学界小说这一独特文体的看法。  关键词:学界小说 肖瓦尔特 知识分子  肖瓦尔特以其“自恋的愉悦”,全景式地展
期刊
南水北调  家园沉入水底  为了生存  移民远走他乡  河畔的山  荒芜而凄凉  这时 他走来  为着思乡  他将荒山变成了花的海洋  妖娆非凡的花  招来了无数的蝴蝶  一簇又一簇  傲霜怒放的花  吸引了众多的游人  一群又一群  蝶在舞 舞得动人  人在游 游得尽兴  近前的河中 鱼在嬉戏  渔船在浮动  鹭鸶蜷缩在篷顶  渔翁垂钓于船中  碧波的远处 青山巍峨  楼房林立  我在浮动的船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