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延伸在课外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探究目前已成为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实施科学探究学习,如何正确领会科学探究的内涵,如何合理把握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其中,多渠道开拓科学探究的途径有待于我们深入研究。本文详细给出了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外可利用的途径,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探究途径; 课外延伸
  
  一、 问题的提出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新课程把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本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志。在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被提到了核心的地位。让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来学习科学,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一种学习方式和研究习惯。
  所谓科学探究,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它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归纳——交流评价等过程。可见,问题是探究的起点,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是探究的核心。完成这一核心过程,涉及到课堂时间、器材的限制,有时在课堂内很难完成的,这势必要把探究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独立操作。
  课堂探究往往遵循着“问题——假设——验证——理论”等探究思路。这种 “顺杆爬”的探究模式其实质就是:老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设计出最简捷、高效的探究路径。而后,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追随教学设计思路顺藤摸瓜地观察、理解、消化,获得结论。这种教学,学生虽然也经历了科学探究,其实是一种形式上的探究。所以要真正体现科学探究的真实过程和复杂性,就要让学生在课堂内外独立探究,亲身经历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
  
  二、实施的方法
  
  1. 布置任务,激发探究
  在科学课中,好多科学探究比较花时间,所以,不妨在上课前,先让学生做好实验,然后拿到课堂来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样,既解决了课堂时间不足的难题,又让他们在课外有一个自由探究空间。不过,要增大探究的成功率,教师可依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器材,与学生一起设计实验步骤,科学探究会顺利完成。如我在上流体压强与流速大小有关时,要求用乒乓球完成下列探究性实验,然后总结出三个相关实验:
  实验1.两球相吸:在光滑的桌上放两只乒乓球,两球间隔1厘米,用一支细管向两球之间用力吹气。会发现两球不但不分开,反而更靠近。这是由于吹气时,两球之间的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两球压到一起。
  实验2.漏斗吸球:在玻璃漏斗里放一只乒乓球,向漏斗细端里用力吹气,会发现球不但吹不走,而且还在漏斗里不停地旋转。这是由于吹气时空气不停地流动,造成在漏斗外和底部形成了压强差。
  实验3.水柱顶球:将橡皮管一端套一只去掉瓶底的玻璃眼药水瓶(粗端开口上),另一端套在水龙头上。调节水龙头开关,从眼药水瓶细口向上喷出细水柱。捏住乒乓球,小心地放在水柱顶上,放开手指,发现球被水柱顶在上面,上下微微旋转跳动。
  俗话说,写诗功夫在诗外,课堂探究只是引导,如何将探究能力发扬光大,课外是个广阔的天地。
  
  2. 设立悬念,诱导探究
  学习是一项艰苦劳动,探究更是一种执着追求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习科学的最有持久性的磁场。好奇来自兴趣,兴趣不仅能产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内动力并内化为学生的求知欲,成为主动创新思维的巨大动力。这种情感的形成要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激发,更要靠学生自主探究时的领悟来催生。所以,每当一堂课将要结束时,我总会设计下一堂新课内容的悬念,让学生在课前就能进入自然的探究状态。
  比如,在学习大气压后,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实验:“用萝卜将碟子提起来”,指定用具为萝卜和碟子。次日上课时,学生这样实验和分析:取新鲜萝卜一只,用刀切成两半(切面要整齐、平滑)。把半只萝卜掏空成碗状,倒扣在碟子上。静置一段时间拿起萝卜,此时,碟子就被一齐提了起来。
  原来,萝卜的细胞里含有大量的水分,当被切开后,细胞会失水,表现为“萝卜碗”的壁收缩变薄,空腔体积变大。又由于掏空成碗状的半只萝卜倒扣在碟子上,其内部空间气压等于大气压,当萝卜失水,空腔体积变大时,密闭空腔里的气压下降,这时“萝卜碗”和碟子就被外部大气压紧紧地压在一起。拿起萝卜时,碟子就不会掉下来
  
  3. 利用作业,主动探究
  新教材配套的作业本大多包含课前预习的内容。这些预习题多半是一些探究题目。我就利用这些资源叫学生设计探究过程,实施探究操作,得出探究结论,并在班中及时进行评比交流,列出那些有创意的探究过程,进行表扬。由于这些探究只涉及一个概念的形成、一种规律的得出、一个简单原理的验证,加上教材有提示,大部分学生能做好,而且这些都是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用实验得出的成果,这就使学生从一个又一个小小的题目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领悟到了探究的奥秘,从中逐渐养成独立探究的习惯,保持探究的主动性和持久性。
  
  4. 回家实践,探究拓展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应详略得当,要给学生留有自我探究、思索的余地。讲解过细,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和探索过程,不易形成发散性思维,也就失去了创新意识机会。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是一个知识的被动传递者,而应与学生一起成为真理的探索者与追求者。对前后知识的对比、归纳,对运用知识应注意的问题,要给学生留出余地,让学生在课后自己探索或者说“逼迫”学生在课后自觉探究。如在学习《惯性》时,我把一只玻璃杯放在桌上,杯上放一张塑料片, 塑料片上放一只鸡蛋,我用手轻轻一弹塑料片, 塑料片被弹出杯外, 鸡蛋却落在杯子内水中.这时全班学生一片哗然,我乘机提出惯性的概念. 鸡蛋原来是静止具有静止的惯性.这时我不举其它惯性的事例,要求学生课外准备一个惯性小实验。次日的课堂上学生有用尺子打一叠象棋的;有用拳头打一叠书的;有用手拍打衣服的灰尘的;有坐在车内刹车时向前仰的动作的……各种表演,让同学看了前俯后仰,渲染了课堂活跃的气氛,激发学生发散性的思维,达到课后探究的目的。
  新课标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前提是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大胆把握探究途径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的能力。
  
  5. 生活素材,探究天地
  英国著名科学教育学者佛雷泽提出:“科学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普及科学知识,探讨由科研到获得发现的方法或途径上。”从中可以看出,科学教育的任务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各种基本的科学能力,如科学应用、调查、交流、创造等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阵地是很难完成的,所以,开拓以社会实践为中心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渗透到学生生活中,这就自然培养了各种能力。那么,我们的教学如何把探究渗透到学生生活中去呢?
  首先,在课堂中,要创设一个相对民主、和谐的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探究、讨论,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尝到独立探究的甜头,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其次,要引导学生建立日常生活活动与科学学习的关系,如制作小科普卡片,布置“创意和制作”的作业,班会课进行生活中有科学的竞赛,组织调查活动,进行小种植、小养殖,科技演讲会、科技录像、科技网站等等,使他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知识,生活中时时可进行科学探究。虽然这种探究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虽不能立竿见影,但持之以恒,定能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总之,多渠道开拓课外探究途径是对课堂探究的补充和延伸,同时也提高新的课堂探究的起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1
  [2]《浙江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资料选编》.浙江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组编
  [3]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上虞市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研究用高梯度磁选的方法,对山西阳泉铝钒土浮选脱铁,钛后的泡沫产品进一步进行分选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可以从废弃尾矿中提取合格的高铝钒土精矿,使浮选提纯铝钒土精矿
简要介绍了润滑油系统在电拖透平机组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润滑油系统失效时的常规控制做法,分析了常规做法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一种电拖透平机组在控制系统及润滑油系统失效
该文深入研究从视频流中提取运动车辆进行车牌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车牌识别算法,根据该算法开发了基于MFC的视频流车牌识别可视化系统。算法采用三帧差分与背景消减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含有运动车辆的关键帧,对关键帧进行灰度化,采用Sobel算子进行边缘检测,融合形态学处理对关键帧进行去噪,从而实现车牌的定位,用投影法结合字符特征对车牌字符进行精确分割,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提取字符特征,输出字符识别结果,由此
体育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人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有针对性地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习惯、生活规律及如何做人有着长远的历史意义。    一、 结合课堂常规及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
利用数值方法建立了模拟三维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对具体的熔铸莫来石凝固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实际测定。表明所建立模型和运算程序适用于该类融体的熔铸过程模拟,为在微机上实现
“向我学习,我不敢当,但培养科技领军人才是件大事。”“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院士在96岁华诞来临之际,通过秘书和学术助手涂元季向人们表达这样的期望,“这是一件关系国家长远的大事,要办好。”  2007年12月10日上午,“学习钱学森创新思想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研讨会在京举行。钱学森的秘书兼学术助手涂元季向与会的多位两院院士以及科技、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转达了钱学森的谢意。  涂元季说,钱老的身
将Paley-Zygmund引理推广关于H值的随机级烽的情形,从而将随机级数的研究引向更一般的不同分布的情形。
旨在探索不同介质的PCVD涂层对结构钢表面硬度及耐磨性的影响。实验采用两种不同的金属有机溶液((C3H7O)4Ti;(CH3)6SiN)对42CrMo钢进行表面处理。通过测量显微硬度及耐磨试验,得出以下结果:钛酸丙脂处理,其表面硬
2016年12月20-21日,智能制造专项对接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承担工信部2015年度和2016年度智能制造专项的企业和科研院所代表共约60余人参会。中国工程院董景辰教授主持了本次会
分析自备柴油发动机组空量设置原则,举例说明该原则在工程实践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