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课堂,我们更应关注什么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p88_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全面引领,新教材全面推广的今天,老师的教学理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不久,听了好几节《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这是第七册第六单元的起始课,也属于老教材的经典课,同样的教材,在不同老师的执教下,却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一、要关注空间观念的培养
  
  新课标指出要加强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而《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内容本身就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空间观念和资源,如何利用这个有效的资源,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呢?先看这位老师是如何教学的:
  ①出示一个正方形,请学生上讲台量它的边长。
  ②指出边长是1厘米,面积是1平方厘米。
  ③找一找,看看跟哪个手指的大小差不多。
  在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之前,学生以前接触的一直是长度单位,一下子接触面积单位,对学生来讲还是比较抽象的。上例教学中,环节简单,缺少体验,学生对1平方厘米这个概念,体验不够深刻。再来看另一位老师的设计:
  1.1平方厘米有多大?请学生从信封里拿出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它的面积正好是1平方厘米。
  2.找一找自己身体上有没有1平方厘米的东西。(学生说出了很多,如纽扣、牙齿、手指甲等等)
  3.闭眼想象1平方厘米的大小。
  4.老师出示一个9平方厘米的大正方形,估计一下有几个1平方厘米。再动手摆一摆,验证一下。
  5.有一个物体有4个1平方厘米,那这个物体是一块橡皮,还是一本数学书?再次动手摆一摆验证
  6.不用尺,请你画一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再验证。
  7.请你画一个大约4平方厘米的图形。
  老师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挖掘了并更多地注入了发展空间观念的元素。培养空间观念的资源,通过找一找、想象、猜测、验证、比较多种感观一起参与,加强感知与体会。尤其是以1平方厘米为标准,估测其他物体的大小,这对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几何形体的大小观念是十分有利的,1平方厘米到底有多大,已深深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中。
  
  二、要关注提问的质量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技能,它是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之一,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手段,课堂提问在每天的教学中都是大量的,它直接决定着教学的质量高低,例如《面积和面积单位》中面积概念的教学,老师是这样进行的:
  1.观察教室里有哪些东西。这么多东西我们给它们一个名称叫物体。
  2.出示一本教学书,一本数学练习本。问:这两样东西的区别是什么?指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
  
  3.出示一组平面图形。
  老师指出这些平面图形有大有小,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面积。
  4.把两句合并成一句,从而引出面积的概念。
  在这教学环节中,教学层次清晰,老师按照预设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完成任务,但在这4个步骤所列的几个问题里却好像找不到一个核心的且具有数学思考性的问题,老师的好多提问都缺乏一定的思考价值,如第一个问题,教室里有哪些东西,这个问题与本课所教学的内容并无多大联系,而这位老师却在这个毫无价值的问题上浪费了整整2分钟,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什么叫物体已不需要多加解释,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必须是要有思维含量的,要少而精,对学生来讲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的提问才能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横发展,促使每个环节的教育功能最大化,从而落实课堂教学目标。
  
  三、要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习方法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采取的具体活动措施与策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搞好学习的捷径,也就是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单要“授之于鱼,更要授之于渔”。同样是面积概念的教学,看看其中一位教师的教学:
  1.课前游戏。
  男女选派一位代表上来进行涂颜色比赛,涂一个大圆,一个小圆,并估计谁能获胜。(使学生初步感知涂得快慢与圆的大小有关)老师指出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物体大小的知识。
  2.摸一摸课桌面与教材封面,使学生体验到物体的表面是有大小的,指出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
  3.对教室里两个不同物体的表面进行大小比较,得出第一种比较方法——观察法。
  4.出示两个平面图形,差不多大的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比较这两个平面图的大小,得出第二种比较方法——重叠法。
  
  5.出示两个大小不一的图形,比较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得出第三种比较的方法——数格法。
  6.最后得出面积的概念。
  这一环节老师的设计无疑是精彩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单传授给学生知识,更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观察法、重叠法、数格法这一系列研究数学的方法。老师在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上是卓有成效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的。
  上述仅是本人针对《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课的一些听课所感所想,讲得不妥之处,还请各位同行多多指正。
其他文献
近来,学生出问题的报道频频见诸各类媒体:有因评不上班干部后,成绩一落千丈并拒绝上学的陕西宝鸡的女中学生;有洪泽县东二街居民孙学峰家的小龙,因打游戏被爸爸训斥了几句,结果小龙趁父母不在家时上吊自杀,结束了年仅12岁的生命;有因考试作弊被老师批评几句就跳楼自杀的……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学生究竟怎么了?导致这些事件的原因究竟何在?    一、原因论述    1.错误的家教方式与不当的学校教育  溺爱娇惯的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学习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对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反思的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品质,为他们的后继学习积淀经验和方法。    一、在比较中反思,优化策略    学生在独立思考时,往往只满足于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而对自己解决问题策略的优劣却从来不加评价,这是学生思维缺乏
语文是一门涉及方面多,综合性强的学科。《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生活处处有语文,而学生的“理解、积累”不是靠教师的讲解分析得到的,学生的“运用的技能”也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只有亲身参加语文实践活动,从生活中学,他们的“理解”和“运用的技能”才能获得和形成,才能逐渐积累
要想将学生学习到的消极词汇转化为积极词汇,造句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造句可以使学生更好、更深刻地理解词语的意思,锻炼提高学生词句的表达能力,从而为学生写作奠定扎实的词句表达基础。  但同时,造句又是一项思维技巧颇高的心智活动——要想让学生说出完整流畅的话语,且将刚学的词语恰当得体地“嵌”入句子,对生活经验贫乏、语言表达水平较差的小学生来说也绝非易事。从教学的角度看,一线教师在指导学生造句时大多存在
让小学生学会欣赏、创作儿童诗,能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增强他们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其心灵也会因为受到诗意的熏陶而变得更加清纯美好。  两年来,我对学生进行了童诗欣赏与创作训练。学生读诗、写诗,创作气氛浓郁,在各类报刊上发表近二十首儿童诗,童诗集《种豆子》中收录到的班级学生创作的童诗二百多首。学生们通过欣赏童诗与创作童诗,语言表达能
看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要看其是否将课标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最终落实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前段时间,我们集中听完一轮我校一至五年级的语文课,感到无比欣慰,因为大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上做到了这一点。现仅以二年级《葡萄沟》课堂教学片断作为范例说说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应该说,这是一堂较好体现新课标精神的课例,具有很强的方向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 整体把握  片断一:  师:我们上节课已初读了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由此可见,作文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活动,是“情动于中”方能“形于言”。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显然违背了作文教学之道。文章作为一种情感的载体,教学中惟有适度合理地进行情感渗入,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提高写作能力。那么如何让真情在作文教学中流淌,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把阅读教学看成对话过程,是对传统阅读教学观念的冲击和改造。那么,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使对话行之有效,让课堂生命焕发活力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人格平等和教学民主是对话教学的前提。教师要放下自己的师道威严,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进行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对话。要鼓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开展一些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兴趣的探究活动,有意识地联系生活中一些科学现象充实教学内容,认真筹划上好每一堂实验课,并适度开放教学空间,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情感、态度和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实现科学素养的培养目的。    一、发掘科学素材。诱发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课程尽管融合了自然、物理、化学等知识于一体,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有意识地发掘身边科学素材,充实、
各位家长:  下午好!今天我们又一次相聚在这里,为的是共同探讨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首先,我想谈谈对“健康”这一词的理解。健康应该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部分。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于是,我们注意孩子的饮食,希望孩子少生病,有一个强壮的身体。身体健康对于人的成长固然是很重要的,但心理健康也不能忽视。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的社会适应能力,乃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