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尽学生是语文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ngqing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愿学、乐学、勤学语文,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学生对语文产生热爱之情,才会不由自主的去学习、去研究、去体验、去创造,让语文课堂成为小学生学习的乐园。
  关键词:融洽情感 提高兴趣 创设氛围 不断积累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力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无数科学家成功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看来兴趣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大门的钥匙。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这样教和学就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就会随之大幅度提高。
  兴趣,喜好之情绪,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能源”,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切入口,它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现代教育思想。但是,语文学习毕竟是枯燥无味的,兴趣从那里来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情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所谓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指师生之间的相互认知,情感亲密、融洽,行为统一、友好、默契。无数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师生关系越良好,教育教学效果就越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首先,教师必须热爱学生 ,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关怀、相信是每个教师在教育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品质,也是教育艺术的基础。”可见,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前提,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没有对学生的教育。因此,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对更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是顺利施教的重要条件。教师要达到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积极的发展。如果师生关系紧张,互不关心,双边活动就难以进行。因此,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没有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其次,教师必须尊重学生,虽然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任务和作用不同,但在政治上 、人格上和真理面前是平等的。师生的目标也是一致的,教师为社会培养接班人而工作,学生成为合格的接班人而学习。师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可见,现代师生关系是一种尊师爱生、 民主平等、 团结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是一种久远的、 使人终身留恋的美好的人际关系。
  二、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活泼的课堂氛围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构思,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这样学生就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当中来,课堂气氛就比较活跃。怎样才能使教学氛围生动活泼呢?
  1、教师要不段丰富课堂教学语言,增强教学感染力。使学生愿学、乐学、勤学语文。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对语文产生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的去学习、去研究、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相互促进将会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阵地还是在课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课堂中的有限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精心备好每堂课的基础上,教学中要讲究方式方法,讲究艺术性,把课上得生动精彩,让学生乐学。比如,有感情的朗读、富有吸引力、风趣幽默、简洁流畅、设置疑难问题的开场白;逻辑性很强的推理,令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生。
  2、充分发挥教师的非语言因素影响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语言,也离不开教师的非语言因素的运用。教师的非语言因素有时會比语言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亲切的目光会使全班学生减少压力,消除大脑疲劳;教师一个亲切的微笑,会使后进生挺起腰板继续学习;教师庄重的仪表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学生看到教师得体的外表就会静心上课,有无穷的美的享受;教师优美的恰到好处的手势,使学生入情入境;教师漂亮规范的板书,会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爱上你的课。多用一些启发式、发现式教学方法,杜绝“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总之,教无定法,但一定要得“法”。
  三、学习与生活相结合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建立“大语文”观念、“生活语文”观念。学校是小课堂,社会是大课堂,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多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与大自然对话,与生活对话,与心灵对话。鼓励他们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拓宽自身的创造空间,增加自身的创造机会,提高创造技能,培养各种能力。用语文之心关心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返璞归真”定会收获多多。用语文的心去感受生活。语文意识强的人,往往也具有人文性,最容易触景生情。九十多岁的北大老教授李羡林先生看到路边的一朵野花被人折断枝条,他会将枝条重新插入泥土中,只想让花多保鲜几天,在季老眼里,花也有生命,跟人一样。老作家巴金看到他的孙女每天做功课做到深夜,他便想落泪,以为这样是摧残儿童。而许多人对此熟视无睹,习以为常。宇宙万物,花开花落,草长莺飞,季节交替,都能引起文人良多感触。从关心草木到关心人类、民族,这是语文的情怀,也是博爱的情怀。语文意识强的人往往会“恨之深,爱之切”。语文意识弱的人大多是“落花流水,与我无关”。教师要经常启发学生,看到花草树木,我们也是其中一枝,看到飞禽走兽,我们也是其中一只,看到悲欢离合事,我们就是事中人,看到喜怒哀乐人,我们就是他的亲戚朋友。这样,我们的内心就会丰富起来。我们的生活就会多情起来。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相信只要我们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素养一定会得到提高,乐尽学生一定是语文。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著:《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版,第144页.
  [2]2000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8、9期合刊).
  [3]《陶行知全集》(卷一)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1年版 第314页.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是屬于文艺作品。语文老师要充分认识到文艺作品教学的重要性,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通过作品中的人物的刻画,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描写,自然、劳动、斗争的描绘来传达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中受到教育,形成良好的品德观念。  关键词:文艺作品 品德 教法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是属于文艺作品。文艺作品是属于意识形态的东西,是试图通过人物形象反映社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越来越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堂延伸以及综合测试,阅读都成了主角。但是,作为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来说又不能回避这样一个现实:初中三年时间,学生学到的课文不少于150篇,然而学生的阅读能力却不见提高,这就不能不让我们感到困惑、深思,究其根源在于语文教学的急功近利,过分强调了应试训练,忽略了能力的培养。  一 、阅读现状  1.重架空分析,轻有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促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联合使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伴随企业重组的是企业核心业务板块可能横跨异地,在文化理念、宣传口径、对外信息交流上都存在很大差异。企业的重组不仅是生产、人员等有形资产的重新配置,更是对制度框架、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的挑战与变革,势必伴随大量的文化碰撞和磨合,需要依靠整合统一的企业文化对员工进行规范和引导,实现文化、资本、管理方式的平稳对接与融合,而信息化作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目的,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和谐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语言激情创设情境    教育家陶先知先生曾说过:“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质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科学学习必须探究为核心。如何在茫茫的科学海洋中,使学生尽情地遨游,快乐地到达科学王国的彼岸呢?关键在于以探究导航,才不会使科学之船迷失方向。  一、培养探究欲望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使教学内容进一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己有的知识上学习新的知识,从中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目的,更好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这就应从
“中国三十余年的改革,幸福并没有伴随物质目标的实现如约而来,整个人群中,充满着抱怨之声,官高的抱怨,位卑的抱怨,穷的抱怨。富得也抱怨。在一个十三亿人的国度里,我们该如何解决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我们人群中的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精神家园在哪里?我们的信仰是什么?都信人民币吗?我们除了幸福,什么都没有,可是,幸福在哪里?”  “幸福在哪里且不说,痛苦却是随时可以感觉得到的。为了钱,可以随时欺骗,只要
当今,教育的任务就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化学创新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就是弃旧扬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创新不仅仅是发现那些前人未曾发现的东西,也包括对于自己来说是新鲜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化学教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要结合本学科的实际和特点,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那么怎样在中学化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数学知识又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溶于生活。  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
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中学生有三怕,‘古文 作文 周树人’”。不难看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尤其是在古文学习中的状态。这种现象和一直以来的文言文教学模式有很大关系,教师只向学生讲解翻译,学生只管记忆翻译和背诵名篇,没有互动,没有激情,形成了“少、差、慢、费”的现状(少,课堂容量少;差,教学效果差;慢,学生形成积累慢;费,课堂教学费时费力)。   古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古诗文阅读和教学在学生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是人类语言的基础,所以学好语文是至关重要的。很多学生以为学语文“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其内容知识包罗万象,不知从何入手。语文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语文素质、语文能力提高的过程,而语文素质、语文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读、说和写。所以,解决了读、说和写的问题,就提高了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也就是学好语文了。  一、读一读  “不要一头扎在课本内”读报刊、看小说、听诗歌、看话剧、分析范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