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语文学习五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rzhouwe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是人类语言的基础,所以学好语文是至关重要的。很多学生以为学语文“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其内容知识包罗万象,不知从何入手。语文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语文素质、语文能力提高的过程,而语文素质、语文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读、说和写。所以,解决了读、说和写的问题,就提高了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也就是学好语文了。
  一、读一读
  “不要一头扎在课本内”读报刊、看小说、听诗歌、看话剧、分析范文等,也是在学习语文。当然,课本应当首先学好,因为“课本是经过精选的一课之本”。“不要一头扎在题海中”怎样有效地使用这些材料呢?要做精选过的练习题,认真查找丢分点,总结经验,让自己每做一套习题都有新的收获。不要做很多重复又无效的练习,那是无用功。“不要一头扎在课堂里”不要闭门读书,要有活跃的思维,开阔的眼界。
  读,可以培养语感。语言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语感。“这个语段中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是用那一个”,“这个句子为什么是一个病句”,很多时候,我们无须去问“为什么”,语感早已经告诉我们理由了。而语感的培养就来自于平时点点滴滴的“读”的积累。
  读,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这里所说的“读”,并不仅仅是指把文章朗读或默读一遍,而是还要包括思考和识记等内容。换言之,读,应该是一个动口动脑动手的过程。学习一篇文章,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概括起来就是:第一,解决“写了什么”的问题;第二,解决“怎么写”的问题;第三,记忆文章中的精彩语段和词语。这三个方面其实就是在说一个动口动脑动手的问题。在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去解决好这三个问题,这才是“读”。
  二、说一说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生说话能力的规定是:能按照自拟提纲,用普通话有条理地叙述事件、说明事物、阐明观点,语言清晰、仪态大方。在课内作即席发言,能比较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一般来说,说话能力的形成要经过愿说、敢说、会说、善说四个阶段。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解决愿说、想说和要说的问题,提供各种可以说话的场合和机会,促使学生由“不愿说”到“愿意说”、从“要我说”到“我要说”的转变,提高说话的积极性和胆量。
  学生有了积极性和胆量后,教师可以根据一些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说话水平。
  1、诵读训练。即指导学生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口头表达训练。
  2、独白训练。即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独立自主地进行系统连贯的口语表达训练。
  3、会话训练。即指导学生面对面地与他人进行口头信息交流的训练。
  4、论辩训练。即指导学生参加讨论或辩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从而提高说话能力。
  三、写一写
  俗话说,眼看十遍,不如手过一遍。无论平时学习还是考试,有的同学往往把常用字词写错,为什么呢?就是缺少写的训练。生字、生词、重点语句不妨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反复写一写。又如一些作文题,往往看似容易写来难,也要动笔写写,切忌眼高手低。
  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
  四、想一想
  古今成就大学问者大事业者,经历的三境界中,第三境界即“众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讲的就是这种“悟性”。一个中学生有比较扎实的基本功,有比较广阔的知识面,又肯动脑筋想题,那么他肯定会处在一个高的“境界”中,也往往会有百思不得其解,忽又豁然开朗的感受。这种感受就是来自于对书中问题的思考,生活中是非真伪的辨别,思考的多,交流的多,就可以思维敏捷、融会贯通。复习的内容可以通过“想”来巩固。可以从点到面,也可以从整体到部分,或纵向或横向,把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印在脑海里。当某个知识点联想不起来时,要经过查找及时巩固。想的时空受限制,无论课上、课下,还是校内、校外,都可以尽情地利用时空。当你“山穷水尽”之时,通过联想,也许会步入“柳暗花明”之境。
  五、理一理
  用好三个本子。除了学校和老师要求的语文用本外、我们倡导同学手中还要备三个本:知识本、杂记本和随笔本。知识本是用来记录语言和文学方面基本知识的,可用于随堂笔记和个人整理。经过初中学习,绝大部分的语法知识和语言现象都有触及,但限于理解能力,许多同学是一知半解,支离破碎的。到了高中,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同学们可参照有关讲解,从字形、词语、标点到句法、修辞,用一年时间归纳整理,同时对文学常识,写作知识等注意搜集,可构建起自己语文知识的框架体系。杂记本是一个极广义的称谓,针对的是语文学习的包罗万象,无所不及。从妙辞佳句到到精美文章、从历史掌敌到民间俚语、从术语名词到文学流派、从文学描摹到专题研究,可作随时的大量的摘录抄写。此本要常备手边,努力坚持、庶乎成为语文资料的重要积累。如果说以上意在汲取,那么随笔本则是用于创造的写作园地。这里没有老师的任务,有的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熔铸古今、笔下生花。好文章常常是切实有感后带着强列的创作冲动而形成的酣畅文字。
  语文融入到我们每天的生活中,要学好语文就得把它与生活紧密结合,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我们的生活五彩斑斓,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总能从中发现和获得无限精彩的知识和素材。因此,学习语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使语文学得更好。
其他文献
摘要:情感教学,从根本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因此,为了优化体育教学课堂,完成教学任务。可以从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对学生的关爱,以及平等、公正和鼓励性的评价等方面来作手。  关键词:挖掘情感 优化 体育教学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的投入,注重优化学生非智力因素结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是屬于文艺作品。语文老师要充分认识到文艺作品教学的重要性,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通过作品中的人物的刻画,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描写,自然、劳动、斗争的描绘来传达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中受到教育,形成良好的品德观念。  关键词:文艺作品 品德 教法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是属于文艺作品。文艺作品是属于意识形态的东西,是试图通过人物形象反映社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越来越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堂延伸以及综合测试,阅读都成了主角。但是,作为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来说又不能回避这样一个现实:初中三年时间,学生学到的课文不少于150篇,然而学生的阅读能力却不见提高,这就不能不让我们感到困惑、深思,究其根源在于语文教学的急功近利,过分强调了应试训练,忽略了能力的培养。  一 、阅读现状  1.重架空分析,轻有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促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联合使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伴随企业重组的是企业核心业务板块可能横跨异地,在文化理念、宣传口径、对外信息交流上都存在很大差异。企业的重组不仅是生产、人员等有形资产的重新配置,更是对制度框架、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的挑战与变革,势必伴随大量的文化碰撞和磨合,需要依靠整合统一的企业文化对员工进行规范和引导,实现文化、资本、管理方式的平稳对接与融合,而信息化作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目的,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和谐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语言激情创设情境    教育家陶先知先生曾说过:“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质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科学学习必须探究为核心。如何在茫茫的科学海洋中,使学生尽情地遨游,快乐地到达科学王国的彼岸呢?关键在于以探究导航,才不会使科学之船迷失方向。  一、培养探究欲望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使教学内容进一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己有的知识上学习新的知识,从中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目的,更好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这就应从
“中国三十余年的改革,幸福并没有伴随物质目标的实现如约而来,整个人群中,充满着抱怨之声,官高的抱怨,位卑的抱怨,穷的抱怨。富得也抱怨。在一个十三亿人的国度里,我们该如何解决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我们人群中的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精神家园在哪里?我们的信仰是什么?都信人民币吗?我们除了幸福,什么都没有,可是,幸福在哪里?”  “幸福在哪里且不说,痛苦却是随时可以感觉得到的。为了钱,可以随时欺骗,只要
当今,教育的任务就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化学创新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就是弃旧扬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创新不仅仅是发现那些前人未曾发现的东西,也包括对于自己来说是新鲜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化学教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要结合本学科的实际和特点,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那么怎样在中学化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数学知识又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溶于生活。  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
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中学生有三怕,‘古文 作文 周树人’”。不难看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尤其是在古文学习中的状态。这种现象和一直以来的文言文教学模式有很大关系,教师只向学生讲解翻译,学生只管记忆翻译和背诵名篇,没有互动,没有激情,形成了“少、差、慢、费”的现状(少,课堂容量少;差,教学效果差;慢,学生形成积累慢;费,课堂教学费时费力)。   古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古诗文阅读和教学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