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多媒体教学的探索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24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利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宽地理教学的信息传递,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层次需要。多媒体的特点预示了“因材施教”在教学中的运用,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特长,给予不同的指导,使他们分别得到提升。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学生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地理学科搭建了教学平台。
  关键词:多媒体 运用 地理教学 学习兴趣 创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学的过程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网络教学已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讲,合理运用多媒体是一个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多媒体教学能够增强教学气氛,增强直观性,激发学生兴趣,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声、光、电、像实物并用,更能增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也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又会减少疲劳,提高教学效率。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打破传统僵化和固定的模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并以其丰富生动的优势给地理教学注入新鲜血液。地理课程具有双重性,学习它既要有学习理科的思维,又要有学习文科的记忆技巧。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当发挥学生的潜能,创造出各种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秦岭淮河一南一北的耕作制度、耕作类型以及主要的农作物不同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现。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多媒体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将教学内容快速地展现于课堂,还可以导入大量的课外知识和阅读材料,增加课堂容量,拓展学生课堂内所取的知识和信息量。例如,在讲台风带来的灾害时,可以播放一些画面,变抽象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觉画面,丰富学生感知,拓展生活见闻,实现情境教学,从而使他们顺利地理解教材内容,从而加速信息的传递,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地理课程是一门实践能力比较强的学科。针对学生的特点,地理教师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注意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在讲到“环境污染”时,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随后学生纷纷发表看法,有的学生倡议出行应少开自驾车,多乘公交车,近路可骑自行车,或者步行。有的学生说,今后我们应倡导低碳生活。学生热情高涨,决定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样,激发了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情感。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与上进心,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开辟了新的天地。在多媒体教学中,例如在讲《中国的地势》时,教师让学生看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可以看出,从青藏高原向北、向东,各类地形呈阶梯状逐渐降低。打开中国地形图,看到图面色彩斑斓,它展示了我国地表的高低起伏。再仔细分析一下,可以发现深色集中在西部地区,而浅色集中在东部地区,这说明,我国西部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总的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这样形象的画面比单纯的讲述效果要好得多。
  在地理教学中要想提高记忆效率,就需要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觉等多种器官协同参与。多媒体可将文、图、音频等教学融为一体,让地理课堂“活”起来。运用多媒体的强势刺激,形神兼备,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情感充沛,激发学生的乐学情趣,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在地理教学中应注意地理性与综合性,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例如,在讲到“森林资源”时,我们学习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时,有的学生就积极去植树,学生注意爱护花草树木,不随意损坏树木。例如,在讲南北气温的差异时,教师让学生注意观看多媒体上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和七月平均气温图根据气温的差异,并结合农业的生产实际进行分析。再看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从而可以联想到在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果树,让学生纷纷发表看法。南北气温的差异在传统居民的建筑上也有不同的反映,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在不同的温度带內,作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
  在当今社会里,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是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能力之一。信息运用教学策略,就是研究教会学生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加工处理信息,如何提取信息的基本规则与方法。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过程,要求地理教师要有深厚的知识底蕴,在掌握地理科学知识和常规地理教学法和手段的基础上,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多媒体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形势下,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使学生在多媒体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地理课程的思想性表现较为显著,地理课程从人地关系贯穿思想。例如,讲“河流”这一节时,自始至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河流与人类的关系,探索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方面,突出河流对人类的贡献。例如,长江和黄河的水能资源及其开发,长江“黄金水道”与航运事业的发展。黄河流域河套平原上的引黄灌溉,都生动说明了河流给人类生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河流对人类还有不利的一方面,例如长江的生态问题、黄河的泥沙问题、地上悬河等。这样,学生通过对河流的学习,既激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感,又培养对不利条件的忧患意识。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例如,新疆的荒漠及周围环境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在盆地的边缘,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它们的水源主要来自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已成为当地普遍关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也面临着生态问题、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诸多问题。当今时代环境保护意义重大。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观看图片,效果会更好。地理课程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由于,地理不属于中考科目,那么地理课程变成了一门可有可无课程。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地理教学应更注重实际,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要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习惯。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图片,从地理的角度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地理环境,从而热爱大自然,热爱自己的祖国。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又是对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完善和补充。我们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扬长避短。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一定会发挥出更大的优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增强自身业务素质,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创新,把学生的创新教育落到实处。那时,我们才会是,一人一台戏,一家一世界,缤纷天地七彩路,路路都精彩。
  参考文献:
  [1]耿艳君,傅中和,吴迟迟,吴广生.教育教学论坛.
  [2]王义堂,田宝军,王硕望.新课程理念教学策略.
  [3]徐云知.人民教育.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责编 张亚欣)
其他文献
地理学科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地理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并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重要的教学理念以及实施生活化教学这一重要的教学策略。这就为我们的初中地理教学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地理教学科不能脱离生活而孤立存在,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教学中,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深入挖掘生活中的地理素材,将学生的地理学习置于现实生活这个大课堂之中,让学生学有用
目的:探讨穴位(风池、风府、肩井、翳风、百会、太阳)手法推拿治疗对颈性眩晕的疗效和TCD,及其血液D-二聚体(DDi)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颈性眩晕患者1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之年。面对内外需求疲弱、局部领域风险较大的情况,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以改革促转型、以创新激活力,力促项
互联网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最伟大的技术发明,它有效推进了人与人之间信息的快速传递,二十年时间重塑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目前,互联网仍然存在很多缺陷,互联网价值的转移方
相信大家对物理都不是很陌生,都有一定的了解,因为物理就是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而且我们从小就学的科学自然学科,以及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其中都包含着物理知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水”就是物理知识的一部分,比如,水在结冰时是一种物理状态,水在沸腾时又是另一种物理状态,由此可以看出,物理的重要。物理可以引导着我们认识和理解生活中最基本的现象。物理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面对新区制造业持续强劲的发展势头,如何进一步提升新区服务业发展质量水平,提升新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促使现有“工业单极主导”向“工业、服务业双极驱动”经济发展模式转
新课程实施以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语文教师普遍认可的学习方式,而探究式的学习也成为语文学习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是由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在实施的具体
一季度,宁波市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4.3亿元,总量位列全省第一:同比增长6.2%,增幅低于全省3.5个百分点,高于杭州3.7个百分点。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其实质就是交往。交往论认为,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知识交流。通过信息知识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知互动,从而产生互动,达到互惠,使整个课堂教学实现共识、共享、共进。这也是教学相长的真谛。因此,师生互动是让课堂换发活力的“动感地带”。  一、教师和学生之间积极互动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觉得新课堂教学应分为五个环
随着时代的推进,尤其是新课程课改的到来,有的教师越来越不知道如何教学小学数学,越来越感到彷徨,跟不上教育时代的发展,原因就是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没有利用好“反思”这个教学平台来改进自己的教学。作为一名教师应学会反思,将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反思型的教师。如何使自己成为反思型教师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浅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反思师生角色的转换  新课程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