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俄关系从政治层面来说处于历史上的良好时期,但双方经贸关系有待进一步发展。了解中俄经贸关系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有助于两国加强合作,推动两国在合作与互补中共同走向繁荣。
[关键词]中俄经贸关系 问题 对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俄两国关系经历了曲折发展。头十年是“中苏同盟”,但双方并不平等;继而是十年“论战”,“争”得不可开交;接着是十年武装对峙,双方关系极度恶化;随后是十年谈判,直到1989年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俄罗斯独立后,中俄关系渐人佳境,从“睦邻友好关系”、“建设性伙伴关系”发展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普京就任总统以来,中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也与俄罗斯建交的第六十年,中俄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成为大国关系的楷模、睦邻友好的典范。当前的中俄关系政治上处于历史上的良好时期,但其他层面需进一步迈向纵深,尤其是双方经贸关系有待进一步发展。
1 中俄贸易现状
中俄两国一直是各自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经贸关系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几个阶段后,逐步走上了稳定发展的轨道,2000~2006年两国贸易额从80.03亿美元上升至333.9亿美元,共增长3.17倍,年均增长率达到52.8%。近几年中俄两国经贸关系发展仍然在快车道上行驶。2008年中俄贸易额已经达到568.3亿美元,对比1999年的57亿美元,十年间贸易额增长了将近9倍。根据中俄两国政府于2005年11月签署的《关于2010年前中俄经贸合作纲要的备忘录》,2010年两国贸易额目标将达到600-800亿美元。中俄贸易已经获得了连续十年的持续增长。事实表明,最近十年是中俄历史上双边贸易持续增长时间最长贸易活动最频繁、贸易数额最巨大、增长速度最迅猛的期。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一些国家陷入破产边缘。中俄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增速下降,外贸锐减。两国政府除在各自国内采取积极的反危机措施外,也在努力寻找遏止双边贸易下降和促进投资增长的新途径。2009年10月,俄总理普京访华,总理会晤期间双方正式签署的13项文件中,经济合作协议就占8项,协议金额达40多亿美元。中俄双方在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合作方面均有所突破。中俄签订了《关于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框架协议》,俄方承诺从2014年至2015年间开始每年向中国输出700亿立方米天然气。由此可见中俄双方正共同致力于推动两国经贸关系。
2 中俄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2.1 两国贸易当中的结构调整的问题
据商务部统计,2008年在俄罗斯出口中国的产品中,矿产品等能源产品所占比例达58.4%,木材制品和化工产品分别古12.1%和11.8%。俄罗斯在基础科研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国在科技成果的应用方面更加突出,两国可以优势互补。俄罗斯不希望成为“能源供应商”的角色,希望出口更多的大型飞机和核电站设备,以带动机械出口,而中国除了需要俄罗斯的石油、煤炭、天然气、木材等能源、原材料产品外,还需要各种航空、航天技术及产品。
在能源贸易中,俄罗斯的石油储量世界第二、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一,是能源出口大国。中国则是能源需求大国,近年快速增长的经济迫使其千方百计扩大能源进口。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中国从俄罗斯进口能源最便捷、最安全。虽然最近两国政府签署了相关建设协议,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其中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
2.2 中俄贸易制度问题
中俄贸易制度上的差异,将影响双边贸易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2.2.1 关税壁垒。俄罗斯进口商品中有10%以上商品被征收25%以上的高关税,包括汽车、塑料制品、部分纺织面料及服装、白糖、烟草、酒精等,上述商品的平均进口税率高达30%,这种情况使中国向俄罗斯的出口处于劣势地位。
2.2.2 投资壁垒和市场准入等问题。实践中,俄罗斯要求外国企业在俄罗斯境内每增设一家分支机构,都必须重新登记注册,给外国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额外的费用支出。
2.2.3 非关税措施。如海关程序方面、进口商品的检验检疫方面、港口运输服务方面、商务人员流动方面、和反腐败等方面的问题。
2.3 中俄双边贸易秩序混乱问题
中俄民间贸易曾对发展两国经贸合作发展起到过积极的作用,随着两国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不规范的贸易方式弊端突显,已成为两国经贸合作关系中的突出问题。其根源在于俄“灰色清关”未得到有效遏止,中国商品不仅难以通过正规报关渠道进入俄市场,而且在俄中国企业和商人的经济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同时,灰色清关也给俄方造成丁关税和外汇流失、扰乱市场秩序、影响国内产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中俄两国在银行结算、贸易仲裁、信用保险、质量监控和通关等领域的合作还不能满足双边经贸合作的需要,中俄贸易中的合同履约率低、债务拖欠、随意扣留货物资金等不规范行为与这种贸易环境不无关系。
3 解决中俄经贸关系问题的对策
3.1 加强现有领域合作,扩大对俄合作新领域。
中俄两国的经济互补性和依赖性都很强,俄罗斯需求中国的日用生活消费品、原材料、加工设备等,而中国也需要俄罗斯的石油、矿产品、木材、大型机电设备等,所以中俄两国应该加强这些传统项目的发展,积极推动双边贸易额的稳固回升。在此基础上,双方还应积极探索扩大新的合作领域,扩大机电、电信、金融、军事科技、矿产资源、建筑、房地产、可再生资源、新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同时推进两国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合作进而深化两国的经济合作,实现共同的繁荣发展。
3.2 规范边贸市场秩序,建立自由贸易区,
中俄边贸约占两国贸易额的1/3,规范边境市场对提高两国的经贸合作水平有重要意义。俄人世的不断临近,给中国在世贸组织多边贸易规则下解决中俄双边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2009年10月13日普京总理访华期间,中俄海关部门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和俄罗斯联邦海关署冠以规范通关监管秩序的合作备忘录》,将对遏制俄不法清关行为,理顺中俄合法通关秩序发挥重要作用。另外随着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世界经济的竞争与合作出现集团化趋势。中俄两国应该顺应这种趋势,利用地缘、政治、经济优势,参照国际惯例,积极创立中俄经济自由贸易区。实现商品、资本、人才的自由流动和货币自由兑换,使中俄贸易向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
3.3 提升贸易结构,扩大贸易规模。
2008年在俄罗斯出口中国的产品中,石油等能源产品所占比例达56%,金属和机械分别占5%和4.4%。由此可见,能源和资源在俄罗斯的出口中中所占份额过大,贸易结构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中俄两国不仅要继续积极开展能源和资源、机电产品的合作,还要致力于加强投资合作,逐步落实能源领域的大型双边合作项目,发展能源、农业、医疗、机械制造、航空和汽车制造、联合推广科技成果等领域的合作,让俄罗斯企业凭借能源机械、船舶制造、航空航天等优势,在中国市场上赢得更大的份额,让中国企业凭借医药制造、纺织品及鞋类、汽车制造等优势,在俄罗斯市场上赢得更大的份额。
[关键词]中俄经贸关系 问题 对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俄两国关系经历了曲折发展。头十年是“中苏同盟”,但双方并不平等;继而是十年“论战”,“争”得不可开交;接着是十年武装对峙,双方关系极度恶化;随后是十年谈判,直到1989年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俄罗斯独立后,中俄关系渐人佳境,从“睦邻友好关系”、“建设性伙伴关系”发展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普京就任总统以来,中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也与俄罗斯建交的第六十年,中俄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成为大国关系的楷模、睦邻友好的典范。当前的中俄关系政治上处于历史上的良好时期,但其他层面需进一步迈向纵深,尤其是双方经贸关系有待进一步发展。
1 中俄贸易现状
中俄两国一直是各自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经贸关系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几个阶段后,逐步走上了稳定发展的轨道,2000~2006年两国贸易额从80.03亿美元上升至333.9亿美元,共增长3.17倍,年均增长率达到52.8%。近几年中俄两国经贸关系发展仍然在快车道上行驶。2008年中俄贸易额已经达到568.3亿美元,对比1999年的57亿美元,十年间贸易额增长了将近9倍。根据中俄两国政府于2005年11月签署的《关于2010年前中俄经贸合作纲要的备忘录》,2010年两国贸易额目标将达到600-800亿美元。中俄贸易已经获得了连续十年的持续增长。事实表明,最近十年是中俄历史上双边贸易持续增长时间最长贸易活动最频繁、贸易数额最巨大、增长速度最迅猛的期。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一些国家陷入破产边缘。中俄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增速下降,外贸锐减。两国政府除在各自国内采取积极的反危机措施外,也在努力寻找遏止双边贸易下降和促进投资增长的新途径。2009年10月,俄总理普京访华,总理会晤期间双方正式签署的13项文件中,经济合作协议就占8项,协议金额达40多亿美元。中俄双方在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合作方面均有所突破。中俄签订了《关于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框架协议》,俄方承诺从2014年至2015年间开始每年向中国输出700亿立方米天然气。由此可见中俄双方正共同致力于推动两国经贸关系。
2 中俄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2.1 两国贸易当中的结构调整的问题
据商务部统计,2008年在俄罗斯出口中国的产品中,矿产品等能源产品所占比例达58.4%,木材制品和化工产品分别古12.1%和11.8%。俄罗斯在基础科研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国在科技成果的应用方面更加突出,两国可以优势互补。俄罗斯不希望成为“能源供应商”的角色,希望出口更多的大型飞机和核电站设备,以带动机械出口,而中国除了需要俄罗斯的石油、煤炭、天然气、木材等能源、原材料产品外,还需要各种航空、航天技术及产品。
在能源贸易中,俄罗斯的石油储量世界第二、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一,是能源出口大国。中国则是能源需求大国,近年快速增长的经济迫使其千方百计扩大能源进口。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中国从俄罗斯进口能源最便捷、最安全。虽然最近两国政府签署了相关建设协议,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其中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
2.2 中俄贸易制度问题
中俄贸易制度上的差异,将影响双边贸易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2.2.1 关税壁垒。俄罗斯进口商品中有10%以上商品被征收25%以上的高关税,包括汽车、塑料制品、部分纺织面料及服装、白糖、烟草、酒精等,上述商品的平均进口税率高达30%,这种情况使中国向俄罗斯的出口处于劣势地位。
2.2.2 投资壁垒和市场准入等问题。实践中,俄罗斯要求外国企业在俄罗斯境内每增设一家分支机构,都必须重新登记注册,给外国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额外的费用支出。
2.2.3 非关税措施。如海关程序方面、进口商品的检验检疫方面、港口运输服务方面、商务人员流动方面、和反腐败等方面的问题。
2.3 中俄双边贸易秩序混乱问题
中俄民间贸易曾对发展两国经贸合作发展起到过积极的作用,随着两国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不规范的贸易方式弊端突显,已成为两国经贸合作关系中的突出问题。其根源在于俄“灰色清关”未得到有效遏止,中国商品不仅难以通过正规报关渠道进入俄市场,而且在俄中国企业和商人的经济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同时,灰色清关也给俄方造成丁关税和外汇流失、扰乱市场秩序、影响国内产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中俄两国在银行结算、贸易仲裁、信用保险、质量监控和通关等领域的合作还不能满足双边经贸合作的需要,中俄贸易中的合同履约率低、债务拖欠、随意扣留货物资金等不规范行为与这种贸易环境不无关系。
3 解决中俄经贸关系问题的对策
3.1 加强现有领域合作,扩大对俄合作新领域。
中俄两国的经济互补性和依赖性都很强,俄罗斯需求中国的日用生活消费品、原材料、加工设备等,而中国也需要俄罗斯的石油、矿产品、木材、大型机电设备等,所以中俄两国应该加强这些传统项目的发展,积极推动双边贸易额的稳固回升。在此基础上,双方还应积极探索扩大新的合作领域,扩大机电、电信、金融、军事科技、矿产资源、建筑、房地产、可再生资源、新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同时推进两国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合作进而深化两国的经济合作,实现共同的繁荣发展。
3.2 规范边贸市场秩序,建立自由贸易区,
中俄边贸约占两国贸易额的1/3,规范边境市场对提高两国的经贸合作水平有重要意义。俄人世的不断临近,给中国在世贸组织多边贸易规则下解决中俄双边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2009年10月13日普京总理访华期间,中俄海关部门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和俄罗斯联邦海关署冠以规范通关监管秩序的合作备忘录》,将对遏制俄不法清关行为,理顺中俄合法通关秩序发挥重要作用。另外随着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世界经济的竞争与合作出现集团化趋势。中俄两国应该顺应这种趋势,利用地缘、政治、经济优势,参照国际惯例,积极创立中俄经济自由贸易区。实现商品、资本、人才的自由流动和货币自由兑换,使中俄贸易向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
3.3 提升贸易结构,扩大贸易规模。
2008年在俄罗斯出口中国的产品中,石油等能源产品所占比例达56%,金属和机械分别占5%和4.4%。由此可见,能源和资源在俄罗斯的出口中中所占份额过大,贸易结构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中俄两国不仅要继续积极开展能源和资源、机电产品的合作,还要致力于加强投资合作,逐步落实能源领域的大型双边合作项目,发展能源、农业、医疗、机械制造、航空和汽车制造、联合推广科技成果等领域的合作,让俄罗斯企业凭借能源机械、船舶制造、航空航天等优势,在中国市场上赢得更大的份额,让中国企业凭借医药制造、纺织品及鞋类、汽车制造等优势,在俄罗斯市场上赢得更大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