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阿勒泰喀纳斯的深山老林里有棕熊,这不是什么稀奇事,喀纳斯相关的资料里也会提到棕熊,并配以并不是很清晰的图片。试想,真有人在喀呐斯的山林里捕捉到棕熊的身影,并眼疾手快的将它拍下来,那也要有不同于一般人的勇气来。
喀纳斯当地人都将棕熊称为“哈熊”,东疆北疆一带的人们都这样叫熊,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称谓。或许哈熊偶尔叫那么几声,在山林里回荡,会让山林外的人们冷不定的吓一跳,会不自觉地打个冷颤说:“哈,这叫声是够大的。”也相当于间接承认了,哈熊是山林里非常凶猛的动物了。
或许我们平常人看到的都是在动物园里,悠闲自得晒着太阳的熊,又或者熊钻在铁栅栏围成的熊窝里,只闻到熊的气味,连熊的影子也不曾见过。或者我们也会想起,在漫画及动画片中,爱吃蜂蜜的熊,宁可被蜜蜂追着跑,也要掏蜂蜜吃,那种憨态可掬的样子。其实真正的哈熊,这个生活在深山密林中的生灵,对人们有着一定的威胁。
会记仇的家伙
去年春天,我去喀纳斯,就听喀纳斯黑湖一带牧民和景区工作员讲过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2007年9月30日,山西游客张敏来到新疆喀纳斯,之前他曾与新疆的驴友徒步团队接触,希望能够参团去双湖。因为其准备不充分,户外装备不全,户外驴友劝其参加旅行社游览喀纳斯。
后来张敏独自一人进入喀纳斯景区,就此失踪。不久阿勒泰地区大雪封山,为寻找张敏带来了困难。直到2008年6月,冰雪融化,张敏亲属来疆,在一些户外团队的帮助下进山寻找无果。
2008年6月16日,一位牧民在黑湖附近发现了一个游客的旅行包,现场还发现了相机、机票等物品,牧民急忙给相关部门汇报。后来经张敏家属验证,机票上有张敏的名字,相机卡上有张敏与喀纳斯当地孩子的合影,还有他本人拍摄的黑湖的风景照片。在他的旅行包的附近,一堆尸骨已然不全。
当地有经验的牧民说,这很可能是哈熊干的坏事。生活在那里的牧民,对于哈熊非常熟悉。70岁的哈萨克族牧民哈里塔尔告诉我,当在野外遇到哈熊时,第一反应是不要跑,要尽量镇定,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比如说你仍可以漫步行走,或是掏瓶喝水,动作一定要轻柔,不要浑身紧绷着给哈熊一种感觉:你在蓄意作出要攻击或伤害它的动作,要让哈熊感觉你根本不在意它。这时,哈熊或许就懒洋洋地放过你了。当然,前提是哈熊肚子饱着,它也不想攻击别人。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遇到哈熊,千万不要和它对视。因为对视会暴露你内心的紧张和恐惧,一旦你的眼神不够坚定,流露出软弱,哈熊就会趁势扑上来,那时后果就严重了。
哈里塔尔老人最后总结说:“其实哈熊很聪明,也不想伤害人类,除非是它们无法生存下去了,比如山林里遇到灾祸之类的,它们缺乏食物,才会攻击人。也可能是很多年前,它们的家族有熊被猎人抓到过,它们就会牢记仇恨,迟早都要复仇。现在要保护野生动物,像我们避开哈熊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少去哈熊逗留的地方放牧,听到它们的怒吼声早点离开。”
哈里塔尔老人的话,说明了当地很多牧民的心态,哈熊对于他们来说,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凶猛的野兽,浑身都是宝,是狩猎和被捕获的关系。后来,哈熊又是他们生活里常听到却不常见的生灵,因为稀少所以要保护。
为生存相互攻击
去年夏天在巴里坤草原采访时,我听当地60岁的牧民扎铁力拜·阿里曼讲过,很多年前,在他爷爷小时候,人们是不提倡猎杀熊的,认为哈熊完全可以和人类和平相处,否则也不会有他们常跳的熊舞了。后来,人们和哈熊为了各自生存的需要,开始互相攻击。扎铁力拜说,爷爷曾对他讲过亲身经历狩猎哈熊,说明哈熊是很有智慧的。
扎铁力拜爷爷在16岁的时候,常和邻居——有名的老猎人在阿尔泰山间打猎。有一次,他们走在山顶上,下面全是密密麻麻的松林。在行进中,他们突然听到有松树倒下的“喀嚓”声,老猎人很有经验,悄悄对小伙子说:“有哈熊,我们过去看看。”两人悄悄绕过去,藏在大石后面,居高临下地观察。
只见哈熊抱起刚倒下的松树,斜放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就像一个支架一样。在岩石下方的不远处,有个大野猪正在埋头吃东西,哈熊放稳松树后,就抱起大石头向野猪砸去,砸了几块石头,因为砸不准,野猪理都不理它。
但后来一次,一块大石头把野猪砸疼了,野猪嚎叫几声追了上来,哈熊快步跑到松树上,沿着松树爬到了岩石上,它聪明的把松树当作了梯子。野猪上不到岩石上,干瞪眼没办法,只好返回去继续吃东西。谁知哈熊偏不让野猪如意,抱起石头继续砸野猪,周而复始地与野猪进行着爬岩石游戏。
近处的石头砸光了,哈熊又跑到远处去捡石头。这时,老猎人悄悄对小伙子说:“我们去把松树拿开,哈熊就没处躲了。”果然,哈熊只顾着抱石头砸野猪,野猪追来时,等它转身跑到岩石下,才发现松树这个梯子没了。哈熊急得在岩石底下团团转,结果野猪追来一獠牙就把哈熊的肚皮剖开了,哈熊当场就死了。
最后得利的当然是老猎人了,猎枪瞄准,打得野猪尖嚎一声,掉头就窜进密林深处去了,不一会连声音都听不到了。这时老猎人和小伙子(扎铁力拜的爷爷)才从岩石后大摇大摆的走出来,熊当然就成了他们的战利品。人类和生灵们都是为了在大自然中生存,才彼此敌对,互相捕杀。后来,当人们认识到,大自然的生灵都应该受到尊重,野外生灵们便受到了人们的保护。那些传奇的狩猎故事便也成了远去的背影。
春日里,野外生灵的身影在深山密林里徜徉,我们远远地关注它们并不知晓。在以后的每个时日,我们只需保护好它们生活的那些大山密林。生存环境不改变,野外生灵就不受打扰,它们安宁的生活其实也是远方我们的幸福。安隅一处,阳光灿烂。
喀纳斯当地人都将棕熊称为“哈熊”,东疆北疆一带的人们都这样叫熊,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称谓。或许哈熊偶尔叫那么几声,在山林里回荡,会让山林外的人们冷不定的吓一跳,会不自觉地打个冷颤说:“哈,这叫声是够大的。”也相当于间接承认了,哈熊是山林里非常凶猛的动物了。
或许我们平常人看到的都是在动物园里,悠闲自得晒着太阳的熊,又或者熊钻在铁栅栏围成的熊窝里,只闻到熊的气味,连熊的影子也不曾见过。或者我们也会想起,在漫画及动画片中,爱吃蜂蜜的熊,宁可被蜜蜂追着跑,也要掏蜂蜜吃,那种憨态可掬的样子。其实真正的哈熊,这个生活在深山密林中的生灵,对人们有着一定的威胁。
会记仇的家伙
去年春天,我去喀纳斯,就听喀纳斯黑湖一带牧民和景区工作员讲过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2007年9月30日,山西游客张敏来到新疆喀纳斯,之前他曾与新疆的驴友徒步团队接触,希望能够参团去双湖。因为其准备不充分,户外装备不全,户外驴友劝其参加旅行社游览喀纳斯。
后来张敏独自一人进入喀纳斯景区,就此失踪。不久阿勒泰地区大雪封山,为寻找张敏带来了困难。直到2008年6月,冰雪融化,张敏亲属来疆,在一些户外团队的帮助下进山寻找无果。
2008年6月16日,一位牧民在黑湖附近发现了一个游客的旅行包,现场还发现了相机、机票等物品,牧民急忙给相关部门汇报。后来经张敏家属验证,机票上有张敏的名字,相机卡上有张敏与喀纳斯当地孩子的合影,还有他本人拍摄的黑湖的风景照片。在他的旅行包的附近,一堆尸骨已然不全。
当地有经验的牧民说,这很可能是哈熊干的坏事。生活在那里的牧民,对于哈熊非常熟悉。70岁的哈萨克族牧民哈里塔尔告诉我,当在野外遇到哈熊时,第一反应是不要跑,要尽量镇定,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比如说你仍可以漫步行走,或是掏瓶喝水,动作一定要轻柔,不要浑身紧绷着给哈熊一种感觉:你在蓄意作出要攻击或伤害它的动作,要让哈熊感觉你根本不在意它。这时,哈熊或许就懒洋洋地放过你了。当然,前提是哈熊肚子饱着,它也不想攻击别人。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遇到哈熊,千万不要和它对视。因为对视会暴露你内心的紧张和恐惧,一旦你的眼神不够坚定,流露出软弱,哈熊就会趁势扑上来,那时后果就严重了。
哈里塔尔老人最后总结说:“其实哈熊很聪明,也不想伤害人类,除非是它们无法生存下去了,比如山林里遇到灾祸之类的,它们缺乏食物,才会攻击人。也可能是很多年前,它们的家族有熊被猎人抓到过,它们就会牢记仇恨,迟早都要复仇。现在要保护野生动物,像我们避开哈熊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少去哈熊逗留的地方放牧,听到它们的怒吼声早点离开。”
哈里塔尔老人的话,说明了当地很多牧民的心态,哈熊对于他们来说,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凶猛的野兽,浑身都是宝,是狩猎和被捕获的关系。后来,哈熊又是他们生活里常听到却不常见的生灵,因为稀少所以要保护。
为生存相互攻击
去年夏天在巴里坤草原采访时,我听当地60岁的牧民扎铁力拜·阿里曼讲过,很多年前,在他爷爷小时候,人们是不提倡猎杀熊的,认为哈熊完全可以和人类和平相处,否则也不会有他们常跳的熊舞了。后来,人们和哈熊为了各自生存的需要,开始互相攻击。扎铁力拜说,爷爷曾对他讲过亲身经历狩猎哈熊,说明哈熊是很有智慧的。
扎铁力拜爷爷在16岁的时候,常和邻居——有名的老猎人在阿尔泰山间打猎。有一次,他们走在山顶上,下面全是密密麻麻的松林。在行进中,他们突然听到有松树倒下的“喀嚓”声,老猎人很有经验,悄悄对小伙子说:“有哈熊,我们过去看看。”两人悄悄绕过去,藏在大石后面,居高临下地观察。
只见哈熊抱起刚倒下的松树,斜放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就像一个支架一样。在岩石下方的不远处,有个大野猪正在埋头吃东西,哈熊放稳松树后,就抱起大石头向野猪砸去,砸了几块石头,因为砸不准,野猪理都不理它。
但后来一次,一块大石头把野猪砸疼了,野猪嚎叫几声追了上来,哈熊快步跑到松树上,沿着松树爬到了岩石上,它聪明的把松树当作了梯子。野猪上不到岩石上,干瞪眼没办法,只好返回去继续吃东西。谁知哈熊偏不让野猪如意,抱起石头继续砸野猪,周而复始地与野猪进行着爬岩石游戏。
近处的石头砸光了,哈熊又跑到远处去捡石头。这时,老猎人悄悄对小伙子说:“我们去把松树拿开,哈熊就没处躲了。”果然,哈熊只顾着抱石头砸野猪,野猪追来时,等它转身跑到岩石下,才发现松树这个梯子没了。哈熊急得在岩石底下团团转,结果野猪追来一獠牙就把哈熊的肚皮剖开了,哈熊当场就死了。
最后得利的当然是老猎人了,猎枪瞄准,打得野猪尖嚎一声,掉头就窜进密林深处去了,不一会连声音都听不到了。这时老猎人和小伙子(扎铁力拜的爷爷)才从岩石后大摇大摆的走出来,熊当然就成了他们的战利品。人类和生灵们都是为了在大自然中生存,才彼此敌对,互相捕杀。后来,当人们认识到,大自然的生灵都应该受到尊重,野外生灵们便受到了人们的保护。那些传奇的狩猎故事便也成了远去的背影。
春日里,野外生灵的身影在深山密林里徜徉,我们远远地关注它们并不知晓。在以后的每个时日,我们只需保护好它们生活的那些大山密林。生存环境不改变,野外生灵就不受打扰,它们安宁的生活其实也是远方我们的幸福。安隅一处,阳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