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盘:一头连着长安一头连着罗马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yang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25岁左右,戴着面具的英俊男子,在1600年前一个叫营盘的城里死去。他被隆重地埋葬。他享用着中国式的漂亮彩棺,身上穿着来自罗马的织着金线的毛布长袍,里面穿着中国柔软的绢制衬衣,还有中国美丽的织锦,波斯或者印度的毛毯。锦衣华服,刺金缕绣,妙曼纹饰,他的身上至少有世界三大文明成果,他是谁?埋葬他的地方是哪?
  戴面具的神秘男人
  营盘遗址位于楼兰古城西200公里处的孔雀河北岸,目前,营盘城内所有的建筑都已坍塌,地面平坦如初,裸露着尘土、砾石。城北残存着一座佛寺,从残迹的面积来看似乎曾经规模很大,6000多平方米的主体建筑基座上,垒砌着一座长方形塔院,塔院正中有一上圆下方的佛塔。城西40余米处耸立一座烽燧,但也只剩下10余米的残高。城北的公共墓地上更是寸草不生,尚存的32座墓葬似乎远远不应该是一个繁华之地的墓葬规模。
  1998年,在营盘的有关考古报告中,考古的一些基本情况被谨慎地提及。1999年,关于营盘考古发现的一些细节开始对外披露。在楼兰被发现一个世纪的今天,谁都没有想到,盗墓者剩下的零碎里会有如此重大的发现,这个发现,可以与楼兰媲美,足以照亮整个罗布荒漠。
  棺木被轻轻开启时,一个面色煞白,红唇金额的人,在棺木中似笑非笑地望着他们。
  “是不是活见鬼了?”好一会人们才回过神来,原来死者戴着一个人形面具。
  面具的整张脸是煞白的,但嘴唇却是鲜红的,黑色的眼、眉、八字胡让人有种恐惧感。再看,那眼睛描得细细的弯弯的,紧抿的嘴唇往上翘,好像他早已知道这一切会在1600年后的今天发生。
  面具是麻质的,薄而轻,人死后戴面具,在汉文化的考古活动中比较少见,中国人习惯以布或纸为亡人覆面,很少有使用面具的,这种麻质人形面具还是第一次出土。
  当考古人员的目光移向木乃伊的全身时,最初的惊惧变为惊叹:“太华美了!”平常矜持寡言的考古工作者突然迸发出孩子般的惊喜。
  彩棺中的木乃伊身盖淡黄色绢被,头枕鸡鸣枕,身穿红底黄花的厨袍,内穿淡黄色绢衣。那厨袍的红色鲜艳夺目,甚至闪着红色和金色的波纹,和木乃伊面具上的贴金遥相呼应,而他的内衣领口和胸部都贴有闪闪的金箔片。他下身穿的绛紫色毛布长裤,用锁绣法绣满花纹,甚至绣花线的颜色都有淡黄、湖蓝、红、粉绿四种。他脚上穿的毡袜,毡质平匀,袜面纵向贴缝一条绢带,绢带上装饰7片绢片,绢片上贴着金箔。
  此外,彩棺中的木乃伊随葬的还有香囊和帛鱼,他左臂上系扎着一块长方形刺绣护膊,头右侧放着两块锦帕,胸前及右手腕处各有一件冥衣(供死者在冥间穿的微型衣服)。从头顶到脚底,贴得满是金光闪闪的箔片,甚至鼻孔中丝线绕成的T形封塞也贴有金箔,真可以用满身绵绮罗绣,四处金光灿烂来形容他。
  这位身高1.8米,年龄约25岁的英俊青年,有着棕色的浓密长发,长发在脑后挽成一个单髻,用绢带系扎,他的胡子、眉毛、眼睫毛清晰可数,似乎才刚刚睡去。
  他是谁?来自哪个年代?这个叫营盘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军事要塞,一个征伐之地,怎么会有如此豪华奢侈的墓葬?营盘是它真实的名字吗?
  一座城,丢失了名字
  历史上,探险家考古学家多次路过或考察过营盘,但在他们的巨著中,对这座古城不是避而不谈,便是寥寥数语一笔带过,这与营盘的惊人遗存相比是一件奇怪的事。
  19世纪末,俄国人科兹洛夫首先发现了这座古城,并向世人报告了他的发现,他记载这座城用了不足100字。他说,古城的城墙和几个房址依然存在,人们为了挖宝,最近又搞了一次挖掘,但一无所获,谁也不知道这座城属于哪个年代,这个城的主人是谁。
  1900年,瑞典人斯文·赫定按照科兹洛夫的报告找到这里,这个将塔里木盆地像用梳子梳头发一样考察过几遍的人,也将营盘忽略过去了,他把营盘城称为圆形的围墙,有南北东西4个门,让他感到困惑的只是这4个门,他根本就没有将营盘当作一个城。
  营盘,这个名字让人容易联想到城堡或者堡垒。但这个名字只是当地维吾尔语的一个音译,它可以是“音半”、“因半”等,至于这个古老的音到底从何而来,是什么意思则无从考证。
  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和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分别于1906年和1934年先后对营盘及周围墓地、佛寺进行了发掘,斯坦因推断“这是一座古代的堡垒,有中国戍卒把守”,是为了保卫通西域大道的一个重镇,并进一步推断它有可能是中国古籍《水经传》里提到的注宾城。
  斯坦因的这个判断为后来人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它是一个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城,是一个圆形的城。
  “圆形的城”这四个字,一下就把学者们的目光带到了远方,和西方的罗马城甚至和《荷马史诗》里的特洛伊城联系起来。
  西方有营造圆形城的传统,罗马城是圆的,据考证,特洛伊城也是圆的。从罗马到中亚,圆形城如一棵棵盛开的向日葵出现在广袤的高山低谷之问。公元1~2世纪,中亚最著名的城当属张骞造访过的蓝氏城,这座蓝氏城就是圆形的。公元前329年,亚历山大远征粟特、大夏,每征服一个地方,就要建筑一座希腊式的城,史称亚历山大城,这样的城市亚历山大一路建了70多座,目前考古发现的就有40余座。正是亚历山大的东征,将希腊文化带到了中亚。但是,当希腊文化来到中亚后,又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两者的结合产生出了具有鲜明东方特点的希腊艺术,这就是犍陀罗希腊艺术。
  学者林梅村对圆形城有专文考证,认为营盘城是受中亚和西方营城方式的影响,而楼兰则是按东方营造思想建造起来的城。除了营盘,目前,新疆境内还发现了2座圆形的城,一座是1999年中法联合考察队在塔克拉玛干腹地发现的圆沙古城,这是一座不见于史籍的不知名字的城,圆沙是考古学家们根据它深处沙漠腹地又是圆城而给它起的名字。另一座是1906年斯坦因发现的麦得克古城,城内发现有残存房址、陶片和王莽时期的铜钱等。据此推测,这座城大约是汉到魏晋时期使用,时间与营盘大致相同。3座圆形的城,南北方向纵穿了整个塔克拉玛干沙漠,它显示出一条西方文明的传递走廊,将茫茫沙漠中隐藏的一条文明线索发掘了出来。   这个发现再次提醒我们,塔里木盆地流行的圆城与希腊罗马建筑艺术有关。也就是说,亚历山大的“希腊化”最远推进到了营盘。那么,是谁在这里建造了这座圆形城,亚历山大的“希腊化”又是如何在塔里木盆地推进的呢?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河水又东经墨山国南,又东经注宾城南,又东经楼兰城南而东注,盖发田士所屯,故城禅国名耳。”
  这段文字既说明注宾城与注宾河用的是同一名字,又说明注宾城与西边的墨山国和东面的楼兰国是经注宾河而相连的3座城。
  但营盘是不是注宾城呢?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一驳学者们都将营盘定为注宾城的说法,指出营盘可能是墨山国故址;著名考古学家黄盛璋也认为“营盘古城当为墨山国,附近曾出玉斧,似为国都”。
  墨山国的推断若是正确的话,那么,这座深陷于历史迷雾的城似乎正渐渐清晰起来。
  墨山国也即山国,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汉书·西域传》记载:“山国,王去长安七千一百七十里。户四百五十,口五千,胜兵千人。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驿长各一人。西至尉犁二百四十里,西北至焉耆百六十里,西至危须二百六十里,东南与鄯善、且末接。山出铁,民山居,寄田籴谷于焉耆、危须。”
  刚刚拨云见日,但一瞬间又雾霭沉沉。按照《汉书·西域传》的记叙惯例,一般是“疏勒国,王治疏勒城……”、“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清代学者杨守敬等已经注意到了《汉书·西域传》在记山国的时候,王字后面没有“治山城”或“王治墨山城”等字样,那么这个墨山国王治所在又成了一个谜案。
  《汉书·西域传》里,王之后遗失了王治所在,那么墨山国应该早在张骞通西域之前就已经成为一个城邦国家。史书记载,东汉初年,墨山国一度被北方邻居焉耆所并,公元94年西域都护班超发兵讨焉耆,墨山国才从焉耆统治下摆脱。东汉末年,西域再次发生诸国互相攻伐,墨山再次被焉耆所并,公元5世纪之后,史书上的记载便没有更多更新的内容了,估计墨山城于此时废弃,已知的考古资料表明,公元5世纪前后罗布泊周围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丝绸之路不再走楼兰道,楼兰城的废弃也应当发生在与此差不多的时间段里。
  尽管学界对墨山国王治墨山城即营盘还存在争议,但有一些学者还是坚持将营盘定为墨山城。
  学者林梅村甚至将营盘墓地称为墨山国贵族墓地,他认为那个戴着面具身穿织锦厨、七色锦的男子就是墨山国的贵族。营盘,一头连着长安,一头连着罗马
  我们无法知道营盘古城是怎样废弃的,也不知道营盘古城的居民迁徙到了何方,但营盘的所有发现似乎都在说明,1000多年来,人们小瞧了它在历史上的意义和作用。
  它东边的楼兰太吸引世界的眼睛了,以至于人们根本就没注意到它。而实际上,它在楼兰文明的大体系内,楼兰在历史上每一次细小的变化都和它有关。公元前121年,河西走廊归汉所有,汉朝在此先后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又在敦煌境内设玉门关、阳关,具备了开辟西域的基础条件,汉朝便向河西走廊“徙民以实之”。
  公元前117年,汉武帝不惜动用60万士卒将长城向玉门关以西延伸。在这一段路上,长城不是以墙的方式向前延伸,而是以烽燧驻兵来守卫和联系这一广大地区。
  学者孟凡人认为,公元前100年之后不久,汉帝国便将统管楼兰道上诸多烽燧的管理机构设在了罗布泊北岸的土垠遗址。汉帝国势力向西延伸,感受到强大冲击波的当属楼兰国。公元前77年,楼兰并入鄯善,楼兰国破。公元前60年汉设西域都护府,完成了对西域的控制。
  汉朝对西域控制的最好证明就是那些历经千年而不倒的烽燧了,长城烽燧远远不止修到盐泽罗布泊,而是向西、向南放射出去。从敦煌一直连到楼兰,然后再从楼兰至营盘;从营盘向西到库尔勒,再向西,就是库车和轮台。轮台,即西域都护府的治所——仑头。
  在楼兰经营盘至库尔勒的这条线上,至今还排列着10座汉代烽燧,而位于今库车县(古龟兹国)的克孜尔尕哈汉烽燧,岿然高耸,如两个并肩瞭望的武士站立了2000年。
  从楼兰经营盘至轮台或经营盘北上焉耆的汉代古道早被学界多次考证,在这条大道上,古代烽燧和遗址大都沿河而行,塔里木河、孔雀河在这条道路上营造了大大小小的绿洲,烽燧和绿洲的双重保护使人们有了穿越沙漠的可能性。
  路是凭着一点一点的发现续接上的,最早的线索当归于麦得克城的发现,1906年,罗布泊周边的罗布人发现了它,并把它报告给了正好在此地考察的斯坦因,斯坦因在他的考古报告中记录了这座城,此后的80多年,麦得克城再次陷入沙漠,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几次文物考察也没有发现它。1993年,一个电视摄制组在一个罗布老人的带领下又一次与它相遇,这是它自斯坦因调查后再次浮出沙海。
  麦得克城的发现给古代丝绸之路如何穿越罗布沙漠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从这座古城向东,遥遥相望的是罗布泊西岸的LA、LK遗址,从麦得克城向西北方向就是营盘,营盘向北则是库鲁塔格山的兴地山口。走出塔里木盆地到达吐鲁番盆地的一个山谷,在山口的一座小山上兀立着一座烽燧,烽燧不远处,有一些石头砌的残垣,它们显然和烽燧构成一个体系。从营盘到兴地山口,一字排列着3座这样的汉代烽燧。
  在茫茫沙漠里,这连成一线的烽燧给人以信心,能让人在罗布绝境中感到些许温暖和安慰,或者还不仅仅如此,这些烽燧在今天沙漠探险者的眼里还是指路的标识。
  1934年,贝格曼在麦得克城北18公里处发现一座汉代烽燧,这座烽燧向北指明了一条可抵达营盘的路,贝格曼在这座烽燧上采集到一枚中国铜钱,是后汉时期发行的五铢钱。
  “它很可能是麦得克城的外围守站”,他写道。他认为自己发现了一条未被世人所知的交通路线,它从营盘,通过那座汉代烽燧,经麦得克城向南,几乎可以直线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
  但是,贝格曼的发现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并没有引起更多学者的注意,原因就是人们对营盘认识的缺失。现在,当营盘以它非凡的遗存面世时,人们才恍然大悟:东西向的烽燧与南北向的烽燧交汇点都在营盘,烽燧的走向意味着丝绸之路的走向,而营盘正是丝绸之路的十字交汇点,这个十字,一头连着长安,一头连着罗马。所以,这里出土了罗布泊乃至整个塔里木盆地最华美的文物也就可以理解了。
其他文献
最早统治阿勒泰克列依部落的库库岱从大清乾隆皇帝手中接过“镇国公”的封印回到卡尔巴山,站在山巅眺望雀跃欢呼的父老乡亲们的时候,他坚信自己的这个爵位和拥有的统治权会代代相传,直到永远。  这个家族究竟传袭了多少代,恐怕难以说清楚,但这个家族的显赫地位是不容置疑的。18世纪初,哈萨克斯坦的各部落中脱列的统治地位被沙俄帝国取消,到18世纪后半叶时已从中亚大地销声匿迹。中国大地上的这个哈萨克族克烈依部落中的
期刊
维吾尔族人家的餐桌,从来都是极具诱惑力的,一道道精美的饮食,仿佛盛开的花朵,绚丽多彩、芳馨扑鼻,养眼不说,还直吊人的胃口。  刚出炉坑的热馕、吃着过瘾的拌面、回味无穷的抓饭,被誉为我们传统饮食“吉祥三宝”,这两年我分别以《心爱的馕》、《拌面传奇》和《抓饭的味道》为题,进行过专门介绍。而另外三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面肺子、玉古尔和雅普玛,我则比喻为维吾尔族餐桌“三朵奇葩”,同样让人垂涎三尺、一“吃”为
期刊
长篇报告文学《卖烤羊肉串串的阿里木》用十三个章节26万字的篇幅为我们细致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信念坚定、勤劳朴实、满怀爱心、助人为乐的新疆汉子的形象。作品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使我们走进了这个平凡人的内心世界,让阅读者心灵震撼、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  作品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时代性、作品紧紧扣住阿里木乐善好施、济贫帮困这一主线,展示了阿里木跨越民族、跨越时空的人间大爱,诠释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传统美德
期刊
哈密回王是清朝时统治哈密绿洲的维吾尔族王爷,前后九世,历时233年,是新疆最有势力最富有的王公贵族。在那动荡的岁月里,他们如何抉择,怎样固守来自紫禁城的使命,又如何成为回疆八部之首?透过戈壁烽燧连绵的狼烟,那段历史渐渐清晰。  王族后裔今何在  新疆在清朝时被称为回疆,新疆的维吾尔族被称为回部。哈密回王是指1697年到1930年,统治哈密绿洲233年之久的哈密维吾尔族王爷。  2005年,新疆维吾
期刊
天池“时光隧道”也称三工河谷,是指河谷进山口至石门,这大约20公里的范围内集中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的地质景观的地貌。人们通过这些地质景观,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数亿年前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地质巨变和生物进化的历史脚步。  荒原新生代  丝绸之路新北道开通之后,现在的阜康成为往来于这条古道,进入乌鲁木齐的门户。其中,在三工河谷谷口附近要经过一个名为九沟十八坡的黄土地带,这里距乌鲁木齐约40公里,过去,这个距
期刊
在新疆南部地区,淡灰色的戈壁滩上,村落色彩单调的土黄街巷之间,经常能看见闪过的一抹亮色,此时,你可以肯定那是一位身着艾德莱斯绸的维吾尔族女子袅袅走过。  艾德莱斯绸产生于元末明初,维吾尔族妇女喜欢用它来缝制连衣裙,她们还给这种丝绸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玉波甫能卡那提古丽”,维吾尔语意为布谷鸟的翅膀花,隐喻这种花绸能给人带来春天的气息。  据史书记载,公元10世纪时,于阗国王就曾带着大批艾德莱斯绸到中原
期刊
在历史长河里,特纳格尔城是个年轻的城市,可她的昙花一现,给后人留下众多猜测。与老年人谈及当地近代史,历经几代人口口相传,他们心中遗存的史实已很斑驳。然而,明清以来的历史文化,不可能如西王母与周穆王时代遥在云天,幻化为传说故事。前不久,笔者来到特纳格尔古城遗址,一截残垣诉说着古城的身后之谜。  “阜康”是乾隆的词汇吗  特纳格尔是阜康的旧称,蒙古语水草丰茂的地方,阜康是乾隆的词汇,但凡与阜康人接触,
期刊
尼雅遗址的文明,是一种特殊的丝绸之路文化现象,它吸收了多样的进步文化,显现着古河流文明、海洋文明、草原文明相互的撞击,出现了新疆沙漠绿洲的文明,它是一种了不起的文明。  1901年英国人奥里尔·斯坦因第一次来到亚洲腹地,在和田一带进行考古调查,听说尼雅河下游沙漠深处有一座古城,老乡们谈的很神秘,在那儿出土了许多的文字小木板,上面的文字谁都不认识。当他来到尼雅河上的小村子,见到老乡手上的文字小木板时
期刊
新疆吐鲁番市胜金乡和鄯善县鲁克沁镇吐峪沟乡的村落民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那里有新疆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几乎一色的生土建筑,古朴、原始,带有浓郁的交河、高昌时期的民居佛窟建筑特色。  吐鲁番盆地气候悍酷热,降雨量少,日照长,是典型的内陆沙漠气候,盆地中粘土层厚,火焰山下吐峪沟、鲁克沁和胜金乡的房屋都是用黄粘土建成的窑洞式建筑。它们大都是傍山依水而建的土楼,随高就低,自然天成。维吾尔族老乡一般住一
期刊
去年3月,应乌孜别克族朋友的邀请,和他们一起欢度诺鲁孜节。  3月21日,恰逢农历的春分,是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等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元旦,新年的第一天。  乌孜别克族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历史,15世纪,金帐汗国解体,居住在撒马尔罕、花刺子模、安集延、布哈拉等地区的乌孜别克族商人,沿着古丝绸之路,经新疆到内地经商,往来频繁,其中一部分商人一直和新疆各族人民保持经济和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