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来有功:书屋要因地制宜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c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从2009年起农家书屋建设被列入各级政府“十大实事工程”之一,截止2012年底,已完成48613个农家书屋建设任务,实现了农家书屋在全省行政村的全覆盖,较好地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生、留守儿童读书难、看报难的问题,真正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益性文化服务。
  《农家书屋》:河南省在农家书屋建设方面都做了哪些扎实有序的工作?
  来有功:首先我们河南是个人口大省,全省共有行政村48613个,农家书屋建设涉及面宽、任务重、要求高,而且河南又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省,全面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是一项难度大、开拓性强的工作,没有经验可循。如何建好、用好、管好农家书屋这三个问题在我们五年来的建设实践中得到了答案。我们始终坚持做到合理布局,科学管理,积极引导,使农家书屋“建”、“管”、“用”有机结合,以保证书屋建设工程扎实有序进行。首先,我们从科学制订年度全省农家书屋规划方案入手,认真编制年度农家书屋出版物目录,着力抓好年度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规划方案的实施。其次,在建设过程中,我们适时召开全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做好出版物及附属设施招投标配送工作,确保各年度农家书屋建设任务全面落实。第三,注重抓好农家书屋的检查验收和日常监管工作。为保证年度新建农家书屋质量,省、市、县三级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层层建立严格的农家书屋建设检查验收制度,每年组织对新建农家书屋进行全面验收。要求各级农家书屋管理部门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积极探索管好用好农家书屋的新路子,确保农家书屋建好管好用好。同时及时准确地建立填报农家书屋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基本信息。
  《农家书屋》:在书屋建设过程中,遇到哪些方面的困难?
  来有功:一是发展不平衡。从全省农家书屋的建设情况来看,各地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就更为突出,经济条件好的与经济条件差的硬件配套差距较大,这个也是我们着手改善的地方。二是缺乏后续管理等方面的经费。农家书屋建设资金只包括购置出版物和相关配套设施的经费,缺乏管理经费和农家书屋管理员的报酬经费。三是书屋的规范管理还不够规范。农家书屋能否发挥实际效用,关键还在于管理,各个地方的管理员管理水平差距比较大,我们正在与各地的新华书店、图书馆建立协作关系,让有经验的工作人员给书屋管理员做培训。
  《农家书屋》:针对存在的问题,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在哪里?
  来有功: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六条整改措施:一是巩固书屋建设、提升整体水平。加强对农家书屋的“回头看”工作,对存在问题的书屋开展整改工作,进一步提升农家书屋整体辐射力、影响力、带动力。二是充分发挥补充资金作用,合理更新书屋出版物。农家书屋现有出版物配置已经远远达不到群众的需求,后期图书的更新维护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最近我们正在制定全省农家书屋更新出版物目录,做好今年书屋图书的补充更新工作。三是重视队伍建设,加强书屋管理员培训。建设一支责任心强、熟悉业务的管理员队伍,是管好农家书屋的关键。要求市县两级文广新局每年都要举办农家书屋管理员业务培训班,不断提高书屋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四是、挖掘资源优势,创新活动形式。目前我省部分地区农家书屋积极开展读书活动,与团委、妇联等相关部门相结合,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以“三下乡”等活动为契机,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社会力量支持书屋建设。五是、建立监督管理机制,保障书屋良性发展。要逐级进行监督管理,环环相扣,层层把控,确保农家书屋能够真正为民所用。
  《农家书屋》:河南省在建设与管理农家书屋的过程中取得了哪些可供分享的经验?
  来有功: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领导要重视,把书屋建设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就不难,落实也比较容易到位。我省将农家书屋工程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民生工程,实行年度目标考核。并且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农家书屋建设质量,各级农家书屋管理部门努力转变工作方式,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加强督促检查,加强调查研究,狠抓工作落实。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农家书屋建设在全社会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二要扎实工作,统一布局。我省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招标、统一书目、统一配送、统一书屋配置、统一验收标准的“六统一”制度,这样建设的书屋整齐划一,对后期管理非常有利。三要重视农家书屋的“建”、“管”、“用”可持续发展。农家书屋建设不容易,管好用好书屋更难,这是全国农家书屋建设工作中普遍困扰。我省围绕农家书屋开展多项活动,旨在广泛开展阅读活动,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科技致富的“黄金屋”。四要重视提升农家书屋管理员素质。管好农家书屋的关键是管理员,在没有经费保障的情况下培养一支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是相当困难的,所以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探索新的方法。
其他文献
如果你在每年的农历六、七月来到靖州苗寨,或许有机会看到苗女们聚在一起雕、酿、晒雕花蜜饯的景象。雕花蜜饯是靖州有名的特产,未食之前,就会被那精巧有趣的图案所倾倒。蜜饯既可以直接食用,也可用开水冲泡吃。冲泡后的蜜饯晶莹剔透,甜美清香,茶水甘甜。喝蜜饯茶是靖州习俗,年轻小伙初次上门相亲,姑娘必用蜜饯茶招待;婚嫁寿宴或逢年过节,贵客来访,必奉上一杯雕花蜜饯茶。  雕花蜜饯,又名万花茶。它是利用各种瓜、果、
期刊
创业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最看重的当属经济利润,但王森却好似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孩子,他更愿意把自己的咖啡馆生意理解成是一种生活方式,从中获得的快乐才是他的利润。  “开一间小小的咖啡馆其实是我很久以前的梦想,让这个梦想得到实现是在2005年妈妈突然去世时。第一次直面死亡,让我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来思考关于生命的命题,我一再追问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走过很多地方之后,我得到了答案,那就是我要过简单而快乐的生
期刊
在农村,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青年,但在那里却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这种持续了近20年的现象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道独特风景。有人预言,在中国,大批青年才俊涌向农村之日才是现代化实现之时。  让我们先对预言存疑,看看剧变中的农村到底还有哪些事最值得关注,以及这些事与青年的关系。  首先是土地。土地是这个世界最宝贵也是最原始的生产资料,是人类生存与繁衍可能的自然赐予,千百年以来经历了所有权属性
期刊
日前,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对2004年公布的1887个全国重点镇进行增补调整,使每个县(市)至少有1个重点发展的建制镇列入全国重点镇。据统计,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285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这意味着,我国将至少有2856个重点镇。  2004年重点镇规划的启动,是基于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但当年批准确定的1887个重点
期刊
8月以来,中国南方出现较大范围的持续高温干旱,而水稻和玉米主产区东北三省发生洪涝灾害,给中国粮食增产蒙上阴影。  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2638亿斤,增长1.5%,再次实现增长,秋粮产量能否继续保持增长对于今年全年粮食产量能否实现“十连增”尤为重要。然而,近两个月来,干旱、暴雨等灾害天气侵袭了全国大部分地区,以往夏季雨水充沛的南方地区出现了大干旱,而本应干旱少雨的北方地区却连降暴雨,灾情历史罕见。 
期刊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团委,按照团区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工作安排,书记王丹、副书记宋媛莉带头到乡镇(村、联系户)开展调研,面对面征求基层干部、党员、群众对团区委班子及成员在工作和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团区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团区委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要求:一是希望团区委加大对联系乡镇因病、因残致贫的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二是希望团区委干部多下基层
期刊
眼下,各地推进城镇化热情很高,干劲也很大。许多地方都以此作为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希望通过加快城镇化步伐打开当地扩大内需和转型发展的新局面。但是,人们对城镇化的认识全面不全面、路子走得正不正,是一个需要冷静思考和深入研究的大问题。新型城镇化,绝不是指简单的房地产开发、新城建设和城市无限制扩张,更不是借“圈地运动”进行招商引资,继续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替代品。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工作重点是人口市民化
期刊
8月,广东、辽宁等多地遭遇洪涝灾害,造成不少人员伤亡。媒体报道的一则人员伤亡案例,更是令人痛心。广东河源市龙窝镇一位70多岁的村民,为躲避洪水,拖着90多岁的老母亲到房顶避难,因为害怕被洪水冲走,还用绳子把两人的手绑在一起,但最终老母亲还是被淹死。另外,广东梅州五华县也有5名70岁以上的老人,在此次洪灾中丧生。  各地发生的类似悲剧已不少见。这些年来,农村年轻人多外出打工,留守村庄的老人儿童,防灾
期刊
早上吃罢饭,18岁的张森收拾好书包,和奶奶打过招呼便朝村里李爷爷家的方向走去。明年初夏张森将迎接人生中极为重要的高考,所以还在暑假中的他一刻也不敢放松。去李爷爷家看书复习,是他每天的头等大事。  张森去的“李爷爷家”,就是河东村农家书屋管理员李允明家。  朱仙镇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昔日古运粮河穿镇而过,岸旁杨柳依依,树后瓦房鳞次栉比,该镇木版年画历史悠久素来享有盛誉,另有岳飞、关羽之祠庙,亦为
期刊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曾几何时,对于拿惯了锄头的农民来说,用一双沾满了黄土的手捧着书本来学习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千百年来一直以从事农耕业为主的中原人民眼中,“读书”曾是一件十分“高雅”的事情,和自己似乎毫不相干。而现在,在相关政策支持和村民的自身努力下,农家书屋不仅踏上了每个村的土地,如何把书读得好、用得好,让书屋成为村民的“终身学校”,更是成为了大家关注的问题。  “俺家杨树都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