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能否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教材的具体内容,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直接影响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里主要从学科特点和思维范式来谈谈生物课堂设问的方法。
一、从思维的敏捷性出发,设置识别型、判断型问题
思维敏捷性的前提是要正确,关键是要迅速。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相关资料或有关教材设置识别型、判断型问题。如讲述“生物能适应环境并且影响环境”的内容时,我们可以用蝗虫、大黄蜂、变色龙、仙人掌等不同生物的具体事例设置判断型的选择题或判断题,又可选用巴西龟、加拿大一枝黄、水葫芦等为材料设置外来物种入侵的材料分析题。长此以往,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提取信息和判断真伪的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二、从思维的灵活性出发,设置评价型问题
思维的灵活性具有五个特点:一是思维起点灵活,即能从不同角度、方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二是思维过程灵活而不钻牛角尖;三是概括迁移能力强,运用规律的自觉性高;四是善于组织分析,伸缩性大;五是思维的结果往往是多种合理而灵活的结论。
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现实热点设置一些评价型问题,如人类遗传病中的问题:目前科学家研制出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是根据抑制逆转录酶的活性的原理,对此你作何评价?由于这类问题具有一定的“弹性”,即问题具有可争议性和研究性,存在着较大的思维空间。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允许有不同的答案。这样便使学生获得了极大的自主权,从而可以更加自由地投入对问题的研究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张扬,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三、从思维的深刻性出发,设置述理型问题
思维的深刻性表现在善于深入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在生物教学中,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例子正是进行思维训练不可忽视的材料。如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乙肝疫苗,假如人们不是要疫苗,而是要抗体的话,可以将产生抗体的基因引入细菌或哺乳动物乳腺细胞中,这样就可以在细菌的培养液或者哺乳动物分泌的乳汁中提取抗体。这时教师可以问:“有没有比乳汁产生更多抗体的物质呢?”通过对这个问题进行设问,可以帮助学生思考,预见生物发展的方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提高学科思维能力。
四、从思维的批判性出发,设置发难型问题
思维的批判性强调“知其所以然”。生物学习的批判思维在于对传统的或一般的结论、观点能够大胆质疑问难,对前人积累的知识能够正确地分析批判,从而获得新的思维成果。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的认识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局限,对于客观外在的认识常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在生物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且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例如,原先人们认为: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随着疯牛病的发现和深入研究,人们推翻了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的结论,蛋白质也可以作为遗传信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在生物教学中,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发难,可训练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对于信息广泛、视野开阔、求异心理强的青少年,只要教师引导得当,是能很快地训练学生思维的。
五、从思维的创造性出发,设置运用型问题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它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在新情况或困难面前采取对策,以及在此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智力品质。根据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有机地设置一些运用型问题,让学生借助联想,运用直觉,释放灵感,以期达到“独立、新颖且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基因突变对人体都是有害的吗?给出一定的材料(如世界上有一些人由于基因突变对艾滋病先天性免疫),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基因突变的两面性。再如转基因的食品安全吗?可以以此为辩论题目举办一次小型辩论赛,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探究事物、探究规律的特殊认知活动。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设计问题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同时更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问题中感受现实,理解知识,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只有这样,生物课堂教学才会在民主、平等和友好的氛围中进行,只有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益才能得到大的提高。
(责 编 涵 冰)
一、从思维的敏捷性出发,设置识别型、判断型问题
思维敏捷性的前提是要正确,关键是要迅速。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相关资料或有关教材设置识别型、判断型问题。如讲述“生物能适应环境并且影响环境”的内容时,我们可以用蝗虫、大黄蜂、变色龙、仙人掌等不同生物的具体事例设置判断型的选择题或判断题,又可选用巴西龟、加拿大一枝黄、水葫芦等为材料设置外来物种入侵的材料分析题。长此以往,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提取信息和判断真伪的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二、从思维的灵活性出发,设置评价型问题
思维的灵活性具有五个特点:一是思维起点灵活,即能从不同角度、方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二是思维过程灵活而不钻牛角尖;三是概括迁移能力强,运用规律的自觉性高;四是善于组织分析,伸缩性大;五是思维的结果往往是多种合理而灵活的结论。
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现实热点设置一些评价型问题,如人类遗传病中的问题:目前科学家研制出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是根据抑制逆转录酶的活性的原理,对此你作何评价?由于这类问题具有一定的“弹性”,即问题具有可争议性和研究性,存在着较大的思维空间。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允许有不同的答案。这样便使学生获得了极大的自主权,从而可以更加自由地投入对问题的研究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张扬,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三、从思维的深刻性出发,设置述理型问题
思维的深刻性表现在善于深入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在生物教学中,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例子正是进行思维训练不可忽视的材料。如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乙肝疫苗,假如人们不是要疫苗,而是要抗体的话,可以将产生抗体的基因引入细菌或哺乳动物乳腺细胞中,这样就可以在细菌的培养液或者哺乳动物分泌的乳汁中提取抗体。这时教师可以问:“有没有比乳汁产生更多抗体的物质呢?”通过对这个问题进行设问,可以帮助学生思考,预见生物发展的方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提高学科思维能力。
四、从思维的批判性出发,设置发难型问题
思维的批判性强调“知其所以然”。生物学习的批判思维在于对传统的或一般的结论、观点能够大胆质疑问难,对前人积累的知识能够正确地分析批判,从而获得新的思维成果。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的认识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局限,对于客观外在的认识常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在生物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且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例如,原先人们认为: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随着疯牛病的发现和深入研究,人们推翻了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的结论,蛋白质也可以作为遗传信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在生物教学中,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发难,可训练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对于信息广泛、视野开阔、求异心理强的青少年,只要教师引导得当,是能很快地训练学生思维的。
五、从思维的创造性出发,设置运用型问题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它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在新情况或困难面前采取对策,以及在此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智力品质。根据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有机地设置一些运用型问题,让学生借助联想,运用直觉,释放灵感,以期达到“独立、新颖且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基因突变对人体都是有害的吗?给出一定的材料(如世界上有一些人由于基因突变对艾滋病先天性免疫),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基因突变的两面性。再如转基因的食品安全吗?可以以此为辩论题目举办一次小型辩论赛,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探究事物、探究规律的特殊认知活动。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设计问题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同时更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问题中感受现实,理解知识,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只有这样,生物课堂教学才会在民主、平等和友好的氛围中进行,只有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益才能得到大的提高。
(责 编 涵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