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之我见

来源 :中国教育探索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技的发展使我们人类较大的获得了物质利益,然而越来越突出的环境问题仍然时刻带给人类不期而遇的灾难,严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保护地球,保护环境,营造人和自然和谐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呼声。这也是新课程中生物教学的理念,现在的中学生是将来地球的主宰者,他们的环境意识不仅影响着现在,还决定着未来环境的质量。因此,作为生物老师,在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更应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环保教育 责任心 使命感 环保意识 环保习惯
  
  今日的中学生,明日地球的主宰者。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强,当今社会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造成水土流失、水源污染、土地沙化、沙尘暴、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不良后果。调查研究表明: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的破坏很多是由人的盲目行为造成的。要改变这种恶化的关系,除其它因素外,还要靠人的自觉行为。因此中学教育阶段渗透环保教育,从根本上可以改变人与环境的关系。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将“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列为课程总目标之一,可见新课程标准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它还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新理念,提出了“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训目标”。因此,我们在生物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拓展思维的同时,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形成关爱环境的态度。在重大环境问题上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够对一些问题作出正确判断。
  基于上述原因,我认为环保教育势在必行。而目前许多学校没有单独开设环境保护课程。只有通过其它课程教育渗透环保教育,而在所有学科中,生物学是关于自然与人的科学,作为生物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已成为必要。我在教学实践中是通过下面几种方式来渗透环保教育的:
  1.了解环境污染现状,让学生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因为对自然界认识不足,有许多因素造成生物圈的破坏。如汽车的尾气、工业废气的排放造成大气污染,大量使用农药、生活污水、工厂污水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污染;过度放牧、掠夺性开采自然资源、盲目开展经济区、过度砍伐森林导致荒漠化。滥用激素,城区大量使用玻璃墙,不进行专业处理各类电池、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医用垃圾等也可导致激素污染、光污染、土壤污染等使生态环境或生物圈遭到破坏的事例。如日本的水俣病事件;我国科尔沁草原因为过度开荒变成沙漠;我国长江、黄河中上游因为乱砍滥伐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许多野生动物因为人类的捕杀而灭绝;我国因引入的水葫芦造成过量生长而污染水域;太空中垃圾数量不断增多等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这些人类自己做的傻事,酿造的苦果甚至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悲剧告诉学生,可以让他们深切体会到自然界中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让他们认识到人类,如果过分注重自身利益,不加节制地从自然中索取各种资源,必将破坏生态平衡。人类也最终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
  近年来,我国环保方面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在环保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我国生态环境的局部改善,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总体恶化的趋势,国民经济仍处于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阶段,资源浪费惊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森林面积大量减少,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水体污染使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剧。大气污染、海洋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加剧、各种污染造成的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把这些问题结合课堂内容告诉学生,可以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存在于身边环境污染问题,使他们真正具备环保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通过生物课堂教学主阵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
  2.1 通过生物教学使学生明了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据统计初中生物课本与环境教育相关有42个知识点。通过第一单元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学习,是学生知道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五大基本条件,然后通过分析生物圈Ⅱ号失败的原因,使学生知道,我们不能挑战自然,在利用自然时要保护自然。从而使学生明白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培养学生形成对生物圈的整体认识以及形成“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观点。
  2.2 通过生物教学使学生形成保护植物的意识。
  通过“生态系统的组成”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绿色植物是生物圈这个最大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它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它的数量和比例直接影响生物圈的稳定和平衡。为此,我们在学习苔藓植物时要特别强调,虽然它们矮小,但它们的数量却十分庞大,而且常常密生在一起,起到涵养水分,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并且它的叶很薄,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敏感,为此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所以,我们要保护它们。还有在讲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使学生明白:树木有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产生氧气,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的作用,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是很难恢复的。比如人类的乱砍滥伐,一次性筷子的使用等使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特大洪灾和沙尘暴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这些方面知识的渗透,使学生知道保护环境,首先要保护植物,从而把保护花草树木等植物变成了一种由衷的自觉行为。
  2.3 通过生物教学使学生形成保护动物的意识。
  动物是生物圈中不可缺少的消费者。它们从生物圈中摄取营养物质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比如在学习青蛙一节时,通过介绍青蛙惊人的捕食能力,使学生自觉做到不捕杀,不食用青蛙,并与捕食青蛙的行为作斗争;还可以组织学生将课堂观察的实验用的青蛙放回大自然,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一片爱心。在讲“蚯蚓”一节时,从其生活习性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它可以在土壤中穿行,从而使土壤疏松,肥力增强。这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为此我们也应该保护它们。在讲“动物的多样性”时,通过举例动物多样性使生物圈中的食物链错综复杂,才使生物圈的平衡得以稳定等,通过这些活生生的事例教育学生保护动物,爱护家园。
  2.4 通过生物教学使学生了解微生物。
  微生物绝大多数微小,很容易被人们忽略,尤其像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在生物圈中生息的同时,也参与了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为生物圈也尽一份微薄之力。比如在讲“生态系统”一节时,就要强调如果没有细菌、真菌等分解者来分解生物圈中的尸体、粪便、枯枝落叶等,那么生物圈将被废物所充满,植物体也没有营养来源。生物圈将处于一片死寂,为此我们要合理利用微生物,合理的保护微生物。
  3.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养成环保习惯
  在课外, 可以利用各种“环保教育日”开展环保教育。“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爱鸟周”等传统的环境教育日,使学生参与其中,真正明了这些节日的本质内涵。另外,还可以通过举办环保知识讲座、演讲比赛、科普竞赛和角色扮演等活动的开展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能力、丰富和加深了解他们对生物课堂知识的理解,还能让学生切身体验对生物的影响,进一步认识环保行为的重要性。
  4.注重探究实验,倡导亲身体验
  课本中有大量的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实验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自探究。如《探究酸雨的危害》,笔者组织学生探究模拟“酸雨”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让学生们亲身感到酸雨的危害,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另外,根据教材内容布置一些探究活动,比如在学习“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就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调查人类破坏校园、丹江河、农田及城区环境的行为,然后共同讨论交流这些行为的危害。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切身体验。把环保行为化为自觉行为。
  5.关注环保新问题,使环保警钟长鸣
  随着基因工程的快速发展,克隆生物的问世直接撞击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随之具有破坏生态平衡的潜在危险。另外也伴随着伦理关系的混乱。除此之外,转基因食品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而我们往往只是了解转基因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实惠,却很少了解它们可能存在的隐患。研究表明,有些转基因生物产品可能含有毒物质和过敏源,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可以致癌或导致某些遗传病。况且当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很可能会与野生生物杂交,造成基因污染。这种污染比其他因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都难以消除。于是我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资料和证据利用自习课等时间展开讨论。通过学生的思维碰撞,关注环保新问题,使环保警钟长鸣。
  结束语:通过生物教学,使我们的学生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员和主力军,通过他们的行为来影响家庭、社会以及全世界人们的行动,来拯救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
  
  
其他文献
【摘要】推进新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为重点。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①营造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欲望;②放飞学生的心灵,培养创新思维;③变革教材内容,发展创新个性;④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创新活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思维 能力 培养     推进新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为重点。教师
期刊
【摘要】现在的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心理上产生了与年龄不相称的过重压力。在广大农村的学校中,主要体现在小学生对自主学习方式的认识、能力、积极性不足,形式化严重。通过结合农村的切身环境,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与归因,主要为农村学生家长“现实”化的教育逻辑、农村教师懈怠的教学态度、农村学生场依存性的学习态度以及农村学校教学设备的匮乏和评价体制的不健全。本论文就是要发现黔东南州教育小学生学习的问题,以供决策
期刊
【摘要】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是政治教师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本文从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和转变教学行为三方面作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对当前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践行新课程理念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 转变 教学 理念    普通高中课改历时近十年,新教学理念已渐入人心。如果我们仍然固守传统,穿新鞋走老路,势必会成为新课改的羁绊,甚至会阻碍教育教学发展的进程而成为历史的
期刊
【摘要】在各种条件既定的情况下,货币价值的高低与货币数量的多少成反比,商品本位货币由于自身有价值,数量也是既定的,币值被商品自身价值锚住,升降幅度不会太大。“现代纸币”不是商品,“现代纸币”的本位是信用,本身没有价值,数量可无止境发行,币值可以贬到微乎其微,而发行当局会不会滥发纸币,是由其信用力决定的,所以说,“现代纸币”的币值由国家的信用力决定。  【关键词】“现代纸币” 币值 信用力 决定  
期刊
【摘要】单亲家庭孩子因父母离婚,死亡等不幸的家庭事故巨大打击,造成心理极大的负面影响。他们对家庭没有安全感,没有温暖,没有了精神支柱,他们心理比一般孩子更脆弱,面对艰难的现实,他们的生存更加倍地呼唤关爱、渴望亲情来抚平创伤的心灵。  【关键词】小学生 单亲家庭 自卑忧郁 研究分析    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文明、进步,家庭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的经受着巨大的冲击。我国的离婚率逐步呈上升趋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案例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最热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案例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选择带有启发性的典型案例,通过组织研讨或提供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去感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相关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了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实践的成效和不足。  【关键词】新课程体系 案例教学 成效 不足 体会    地理案例教学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 选择地理案例, 组织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基于这一新课程理念的认识,我从以下几方面组织教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关键词】数学知识 技能 思想 方法
期刊
【摘要】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要使我们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首先要求教师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式进行质的转变。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提出一些看法。一、改变数学教学教育观;二、构建和谐健康的课堂。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方式 转变     几千年来,我们的教师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为指导,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我们中小学教育传承
期刊
【摘要】自从开始到远程教室上课以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改观,由以往的死气沉沉变成今天的朝气蓬勃。学生乐于学数学,并深深地爱上了远程教育,老师上起课来也得心应手,远程教育让小数课堂充满活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结合几年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实践,笔者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数学 课堂 远程资源 教学体会     为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育差距,国家
期刊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战场,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自觉、主动地完成认识上的第一步,积极、愉快地实现认识上的第二步同时注意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的培养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教育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创造力的本质是“创新”,而这种“新”仅仅是对学生个人来说是新的,前所未有的。  【关键词】创新 教育 物理 课堂教学    针对学校物理学是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