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好好相处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hhw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女中学生,父母都是打工者,勤扒苦做所得的微薄收入,除了给她交学费补习费,就只能维持拮据的生活。每次买回一个鸡腿,煮一盆土豆,父母都把所有的肉夹到她的碗里。她越长大越懂事越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内心痛苦不堪,以自杀完结痛苦。一个在读博士生,因出国无望,与导师关系不睦,前途渺茫,以自沉结束生命……类似的案例,没法不让人万分痛惜。
  我们的社会和家庭教育,非常强调做人。但我们强调的做人,往往是与他人相处,如要宽厚待人、诚以待人、平易近人、乐于助人等等;其实做人还有更加重要的一面,即与自己相处,我们却只有在比较极端的条件下才会重视,甚至变成一句冷冰冰的话:好自为之。
  那个女中学生没想到,有她在,父母再苦再穷再累,心中还有希望,而她的自杀,自己的痛苦是解脱了,却将父母推向了绝望的深渊;那个自杀的博士生,也不想想,虽然大学一再扩招,但在这个世界上,能够读到博士的人仍然少之又少,你都不能承受生活之重,那其他的人又何以自处……此类个案,表面上看起来是当事人与社会、环境、他人不能相容,究其实,却是自己不能好好与自己相处。对很多人而言,好好与自己相处,是一门已经缺了很多的功课。
  好好与自己相处,就要接受自己的出身、处境、能力等方面的不足。这个世界上的人,无一不是生活在巨大的差异里。人与人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可比性。鲁迅先生曾说:一些人终生追求的,是另一些人与生俱来的;一些人与生俱来的,是另一些人终生追求的;但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一些人得到了他们所终生追求的,另一些人却失去了他们与生俱来的。人生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不到最后,并不知道谁输谁赢。况且,在你看来幸福无比的他人,可能有你所不了解的痛不欲生;在你看来贫穷窘迫不值一提的他人,却有无限的关爱、温暖和幸福。人与人没有可比性。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必要羡慕或鄙弃他人的生活。
  好好与自己相处,就要永远保持心中的梦想与希望。诗人舒婷曾说:理想使痛苦光辉。苦难是上苍用来考验我们的坚强与韧性、智慧与能力的考题。我们的先贤与祖辈,一定比我们面对过更多的艰难困苦。他们留下的结论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面对生活的苦难,我们自暴自弃或怨天尤人都于事无补。俄罗斯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我唯一担心的,是自己配不上所遭受的那些苦难。因此,我们即使不能完全战胜苦难,也别束手就擒或举手投降;至少,我们努力地去熬过哪些苦难。这并不丢脸!有些苦难,我们确实难以凭一己之力战胜;但是,我们顶住了,就分担了、策应了那些担任主攻的人们。我们要相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白费的努力。我们艰难地迈出一步,也许抵达不了目的地,但是,一定离目的地近了一步!
  好好与自己相处,就要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努力,肯定自己的价值。就像一座房屋不仅需要梁柱,而且需要砖瓦。没有梁柱,房屋会塌陷,没有砖瓦,房屋也会透风漏雨。世界也是一样,并不需要每个人都成为经天纬地之才,社會的普通劳动者也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更何况,对于世界,你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个体;而对于父母、家人,你就是整个世界。活好自己,让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有所进步,让明天的自己比今天有所改善,这就是生机勃勃、鲜活生动的生命;付出自己,关爱家人,积极进取,奉献社会,这就是光彩靓丽、价值无限的人生。
  好好与自己相处,是好好与他人相处,好好与世界相处的前提。有时,好像是别人惹自己生气了;有时,好像是环境和社会让自己沮丧。其实,根本的原因在于自己与自己没有达成和解。自己心气不顺、心存怨艾,他人就不可能让自己满意;自己心情躁动、心不平和,即使自然界春暖花开,周遭花团锦簇,身边胜友如云,事情也不会如愿,世界也不会美好。好好与自己相处,是我们必须完成的自我修养的功课。
其他文献
十多年前,曾读到一篇文章,讲台湾某教授,育有一女,不但学业优异,而且琴棋书画样样俱佳。谈了一自美国取得计算机博士学位归来之男友。当别人问起教授这个未来的女婿如何时,教授无奈地答“有知识没文化”,知识者其所掌握之计算机专业知识是也;文化者,文史哲等方面的修养是也。类似的话好像英国一女作家也曾讲过。  其实,与知识关系最为密切者当属思想。一个有知识的人,是否就一定有思想呢?要搞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请先来
期刊
讀张桂辉先生《让地方图书馆“富”起来》(本刊原创版2018·1·上),我有同感。  我曾去市(县级)图书馆借阅《新五代史》,工作人员在仓库找了好长时间才找出一套文革期间出版并注释的尘封满面的《新五代史》。改革开放后出版的“二十四史”他们均无库存。与女馆长交谈得知:财政每年只拨付1万元的报刊订阅费,没有购买新书的资金。之所以如此抠门,据称与图书馆门可罗雀有关。  确乎貌似“全民不阅读”。学生读有关应
期刊
在中国,但凡一件事情上升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做出指示的高度,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事情非常重要,二是存在严重问题。2017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这就说得非常明白:一是厕所问题影响生活品质,二是需要努力补齐这块短板。  我是1
期刊
有时,负能量多了,人便需要一些感动的东西。而这,往往来自草根的底层。生活中,诸多来自“小人物”的感動,为我们的社会“道德肌体”,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有一个平凡的外卖小哥,在江边散步途中,见有孩子掉入江中。他救人心切,一头扎进江水中,在失联近4天后,奇迹并没有发生,这个小伙还是不幸离我们而去。一位帅小伙,坐地铁,看见地铁车厢内一座位下面有一摊呕吐物,过了好几站那个座位都一直空着,周围人也都避而
期刊
期刊
陈宫放着好好的县令不做,偏偏轻信曹操是忠义之士,一时热血沸腾,不仅放了“潜逃犯”曹操,还弃官与曹操同生死共患难,开始逃犯生涯。  连曹操的为人都未及充分了解,竟然铤而走险,他一出场便带上了一种悲剧色彩。陈宫很快为自己的选择后悔了,当看到曹操误杀吕伯奢一家,一错再错把吕伯奢也一并杀了的时候,陈宫无法容忍曹操的奸诈和残暴,才发现自己当初被欺骗了。幡然省悟的陈宫,于是,在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毅然离开曹操
期刊
中国有句俗语叫“伸手不打笑脸人”。意思是,当有过错一方诚恳道歉、笑脸相迎时,另一方也该多包容一些,不要再咄咄逼人,倒是颇具中华民族与人为善的博大气度。再说,眼见着别人都热脸贴上来了,一般气也消了一大半,自然没了“再打”的冲动。  不过,有这么一类“笑脸人”,却时时让人怒从心中起。比如近日笔者遭遇到一件事儿:深夜回家快到小区门口了,车堵得水泄不通,一个小时过去,寸步不行。又不是上下班高峰,也不是城中
期刊
昨日,看到一则消息,言山西某企业老总,斥巨资为其爹大办豪华葬礼,从视频上可见:  64个身穿金黄色制服、戴白手套、围白毛巾者,抬一据说价值165万元之棺材,鸣锣开道,唢呐长鸣,齐唱歌曲徐徐前行。棺木前上方有一双龙头左右摆动。一街两巷,观者如堵。  网友这样评论:“这办丧事的排场,赛过红楼梦里秦可卿的葬礼!”  我无法核实其消息之真假。但从视频上看,应该不是演戏。且屋顶上有积雪,应该是最近发生之事情
期刊
对于政府官员来说,来自有关机构或部门的监督,是避免其腐败变质的外部条件;但是,相对于外部条件,自身的思想觉悟与道德自律无疑是更加重要的。监督,尤其是在古时封建专制体制下的有关机构或部门的监督,事实上是存在着先天性的巨大的漏洞或者说缺陷的;在这样的背景下,道德自律所起作用显然更大。  在明代,就有这样一位严于律己的官员,他的名字叫刘东星。  刘东星是隆庆年间进士,万历年间曾经担任工部尚书等职。在他以
期刊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迷恋捷径的时代。表现在,干任何事从开始到结束,都体现在一个“快”字。这种梦想着一步登天、一蹴而就的猛劲,使许多人恨不得一夜间,一口气吃一个胖子。譬如某些官员,上任之初,在没有摸清情况下,就习惯猛烧“三把火”。急于求成,急不可耐的“虚火”,使他们凡事不愿打基础、做长远的考虑,巴不得几分钟内就“一锹挖出一口井”。对那些基础性的、治本的、见效慢的工作,总是不以为然、不愿付出努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