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天子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outia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壹
  
  有些中药也是像人一样有姓有名的,如姓徐名长卿、姓何号首乌等,但作为药名原型的徐某人、何某人却都是传说中的角色,当不得真。可也有那么一味药,它的名号竟入了正史,而且赫然还是本纪——帝王的身份;更不简单的是,还是本纪开卷第一篇:开国皇帝!
  这味药,名为刘寄奴。作为草药,它是菊科植物,叶似菊,茎似艾蒿,野生于山坡林下,各地都有,江南为多,为活血祛瘀药;作为人名,它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
  《南史·宋本纪》中载,刘裕未发迹时,有一次去江边砍芦荻,被一条数丈长的巨蛇挡住了去路,他便弯弓搭箭把蛇射得带伤而逃。次日,他在密林中发现有几名青衣童子正在捣药,便上前询问。童子回答说,他家大王昨天被一个叫刘寄奴的射伤,正命他们采药疗伤呢。刘裕闻言大喝一声,说他便是刘寄奴,童子吓得立时逃散,刘裕于是取过药白收得此药,日后带到军中用于疗伤,内服、外敷均有奇效。
  虽然《南史》中没说这药为何物,不过之后倒是有一种具有破血通经、敛疮消肿功用的植物得了“刘寄奴”之名,因为效果显著,还得了个“金疮要药”的封号。
  尽管蛇妖的传说荒诞不经,然而其中却也有深意在。把刘裕描述成一位射蛇好汉,明显是要将他与那个赫赫有名的典故拉上关系——西汉开国天子刘邦不也是斩蛇起家的吗?
  无论如何,寄奴都不是一个响亮的好名字。虽然历来也有“取贱名好养活”的风俗,但刘裕的这个小名却是名副其实:他真的是一个寄养在别人家的小东西。史载,刘裕刚出生便克死了母亲,其时刘家穷困潦倒,实在养不起人,刘老爹便干脆将他丢弃,一个善心的姨母救下了他,断了她自己未满周岁的亲儿子的奶,喂养起了刘裕。
  长大后,为了糊口,刘裕不得不做些小买卖,贩些草鞋什么的,也打些杂工,干点力气活,因此“为乡间所贱”。刘裕还有个毛病——好赌,但他时运没到,手气常常很背。有一次,他与一个大产子弟赌博输了一大笔钱,还不上,竟被缚在马桩上,受尽了侮辱。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寄奴,最终居然开了国,坐上了龙庭。
  与刘裕同时代的魏主拓跋嗣有一次问大臣崔浩,刘裕与建立后燕的慕容垂相比谁更厉害,崔浩脱口而出:“当然是刘裕。”拓跋嗣问为何,崔浩回答:“慕容本是贵族,在故国有根基,稍微号召一下,族人便像飞蛾扑火一般而来,很快就能纠结起一支队伍,而刘裕奋起寒微,赤手空拳干出了这番事业,这可绝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贰
  
  东晋的天下,是门阀世族的天下,可以说,东晋的半壁江山就是门阀支撑起来的。而刘裕,正生在门阀势力的鼎盛时期。
  所谓“门阀”,“门”指门第,“阀”则通“伐”,即指功劳,原意是有功勋的家族。功勋一物,在非常时期确实得用真刀真枪拼来,但在太平时代,一般有高位便有功勋,无过便有功。在东汉后期萌芽的门阀经过九品中正制的推波助澜,发展到东晋已经是一股极为强大的势力,连皇帝都得看他们的脸色行事。
  连年战乱,处于众矢之的的皇权骨瘦如柴,但世家大族却在兵火中渐渐壮大实力,愈发膘肥力强。这股力量一时谁也压制不了,所以东晋的军政大权始终被大族轮番把持。这些大族连皇权都不怎么放在眼里,还能指望他们从龌龊的市井、骯脏的泥地里提拔一些寒门子弟,赏赐机会让他们出头吗?可就在这样的重压之下,一介匹夫、破落户刘裕硬是从士族的指缝间挤出身来,掀翻了那一块块长满苔藓的巨石,把他们统统踩在了脚下。
  刘裕是以军功发迹的。参军后,他先是在镇压孙恩、卢循起义中屡立奇功,捞得第一块垫脚的砖头。后来,他的战功越来越显赫,渐渐成为朝廷军事重臣,之后又接连干了几件了不起的大事,如平定桓玄之乱、北伐南燕、生擒燕主慕容超、攻入长安擒姚泓、灭后秦等。这一连串东晋立国以来少有的辉煌,使他威望日增、权势日大,一步步走下来,终于离皇帝宝座只有一步之遥。
  义熙十三年(417年)九月,刘裕整军入长安——须知长安自316年落入异族手中,已经有100年了。长安父老见到汉家旌旗,不禁热泪盈眶。谁都相信,此时只要刘裕乘势挥军,不难平定陇右,重开西晋疆域。可是就在这大好形势下,刘裕却不顾长安父老的挽留,留下12岁的儿子镇守长安,自己匆匆返回了建康。他心中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他要去摘一个在他的功勋上生长起来的果实。
  次年,刘裕受封为相国、宋公,年底,缢死晋安帝司马德宗,改立司马德文为帝,一年多后,又迫使司马德文禅位于己。
  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正式称帝,国号为宋,改元永初,定都建康,史称宋武帝,拉开了南朝的大幕。
  公元479年,萧道成受宋禅,即皇帝位,定国号为齐。
  公元502年,萧衍据前代禅让故事,代齐即皇帝位,定国号为梁。
  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定国号为陈。
  有趣的是,在刘裕之后,南朝的每一个新天子也都不是高门中人,也都是靠军功起家,如萧道成自称寒族,临崩遗诏曰:“我本布衣素族,念不到此。”萧衍则与萧道成同族。陈霸先出身最为寒微,不仅当过小小的里长,还做过管油库的小吏。
  一句话,从刘裕起,门阀开始走了霉运,一次又一次被卑微的草根天子跃过头顶。
  
  叁
  
  寒门皇帝上台后,自然要把矛头对准昔日趾高气扬的大族,虽然有多年憋屈一朝扬眉吐气的报复,但打击豪族原本便是加强皇权的需要。
  刘裕在东晋掌权时就已经开始裁抑门阀,同时,还恢复了秀才、孝廉策试的制度,无论是谁,门第再高也要考了再任用。这项制度给那些不学无术的门阀子弟迎头来了重重一棍。登基后,他还下诏要选备儒官办学校,多少让天下庶人看到了一丝希望。更重要的是,刘裕开始提拔一些寒门庶人、低级士族行使政权,尽管通常不授予高位却给予实权,于是,踩到门阀大族头上来的泥腿越来越多。刘宋之后,这种政策在南朝代代相传。
  一支又一支利箭呼啸着射向高高的云端,风光了几百年的门阀,正无可奈何地承受着来自脚下一轮又一轮的冲击。
  打击门阀特权是一种进步的政策,按理刘宋朝政应该蒸蒸日上,国力日渐强盛。但现实却是,几十年便改换一次朝廷,到处充斥着阴谋与厮杀,那张龙床始终拭不干鲜血。残酷的争斗中,南朝国土日削,到了陈时,已经枯槁得连当初三分天下的孙吴都不如了。
  皇权时代,一个王朝的堕落,根源先得从皇帝身上找。这些来自寒族的天子,坐上龙位后,一般第一代还能兢兢业业,毕竟夺位的艰辛只有他们自己最能体会。但传不了多久,皇宫深处便响起了刺耳的磨砺声,一把把寒光闪闪的屠刀盘旋而出,笼罩在烟雨江南的上空,呼啸着扑向了一个个被拉长的脖颈。
  以刘裕的家族为例,不过只有九任皇帝,却有六个是不折不扣的暴君。而且,刘宋王朝还有个最显著的特点:别人是杀外人,而他们最擅长骨肉残杀,诛夷唯恐不尽。刘裕的七子、四十余孙、六十七曾孙,死于非命者十之七八。
  萧道成代宋后,帮刘氏把这项自我芟除的事业做圆满了,他把刘裕仅存的后代杀了个干干净净。手上刘氏的血还没擦干净,他便掉转刀锋砍向了自家宗族。一个残酷成性的皇族,能怀柔百姓、治理好江山吗?
  南朝皇室如此不堪,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刘裕一生简朴,睡床挂布帐,用粗布灯笼,墙上悬着麻绳绑的拂尘扫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齐废帝萧昭业登基不到一年,就把祖宗攒下的万贯家财挥霍得见了底。很明显,接过刘裕、萧道成等人拼了命打下的基业的就是这些暴发户。他们出身草根,没有受过多少文化熏陶,一旦大权在手,便学着昔日仰慕的大族放浪起来。殊不知,有文化才可以叫风流,没文化只能是胡闹。
  残杀、荒唐、胡闹,便是南朝皇族,尤其是宋、齐两代最主要的基调。
  
  肆
  
  皇室如此不成器,那么,那些被提拔上来掌权的寒士在这场劫数中又表现得如何呢?
  史学家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有个结论:“南朝寒人擅权,殆无一佳者。”
  前文已经说过,在当时的条件下,学问大多被掌握在世家手中,加之连年兵荒马乱,学校形同虚设,一般庶人甚至低级士族要想得到书籍,拜师学经,是很困难的。这必然导致寒人文化素质低劣,他们要出头只能凭吏干和军功。这些人在向上攀升的过程中,只磨练了倾轧、诡计等权术,却没有从前士人儒学仁义忠孝的教化与约束,更谈不上兼济天下的胸怀,他们最多只有奔走做吏的才能,绝对不堪治国,所以得权后贪贿残忍、胡作非为是意料中事。
  于是,也有人偏激地想:还不如门阀世族掌权呢!梁武帝萧衍就是其中一个。他眼看着前两朝君臣闹得不像样,便想试着让门阀重新参与政事。但如果门阀还有能力参政,刘裕、萧道成,还有你自己上得了台吗?
  刚开始镇压孙恩、卢循时,刘裕不过是个下级武将,主帅是大族领袖谢安的儿子谢琰。这个高干子弟狂得很,不听属下良言进谏,夸口道:“苻坚百万之众尚且送死淮南,这些区区毛贼如果还敢卷土重来,正是自寻死路!”孙恩倒不信邪,偏要重整旗鼓再起风云。谢琰手忙脚乱,一败再败,最终在一次大败后让部下给宰了。刘裕这才有机会上位。
  谢琰是门第中的佼佼者,在淝水之战中立下过战功。他的失败,标志着世家大族的手腕已经无力控制形势,门阀的下坡路开始了。
  刘宋之后,尽管士族再不能像从前那样掌控军政大权,但政治地位依然很高,家底也很厚实。他们只安心关起门来过他们的贵族生活,穿着宽袍大袖倚在胡床上,捏着廛尾打着哈欠,百无聊赖地看着宫墙上几次三番地变幻着皇旗。
  南朝四代,门阀士族中没出过功臣、重臣,更没有为皇帝殉节的,刘裕等人倒也满意士族的识趣,也因一时还无力铲除,于是也就把这些被削了权的活神仙高高供起。
  结果,这些五谷不分、节气不明的子弟,熏衣剃面、敷粉施朱、扭捏作态,连走路也走不动了,挪一步都要人扶持,天气稍有变化便气喘吁吁,甚至有人被一匹马吓得够呛,还纳闷:“这分明是老虎啊,为什么要说是马呀?”
  如此皇室,如此寒人权臣,再加上如此门阀膏粱子弟,真是苦了苍生!
  
  伍
  
  史载,寒人王宏仗着宋文帝宠幸,想提拔一下自己做士人,皇帝给他支了一招,说:“你去见王姓士族头领王球,就说我让你来的,能坐到他身边去就有希望。”不料王宏一进门刚想坐下,王球便慢悠悠地举起了手里的扇子挡住了他:“你坐不得。”王宏恼羞,回去报告,文帝却回答:“我也没办法。”
  有一次,手握军队叛降而来的侯景打报告说,想做王家或谢家的女婿,被厚待门阀的梁武帝一口回绝。侯景一怒之下率军攻入了建康,使江南门第遭受了一次最致命的打击,王、谢两家更是几乎被灭了族。从此,南方的门阀一蹶不振。受到重创的不仅是门阀豪族,经此一乱,江南“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
  面对如此残破局面,陈霸先粉墨登场了。
  陈霸先的出身比刘裕还低,他一生奔走劳碌,终于勉强稳定了局势。梁末浩劫之后,江南很快恢复了些元气,但陈霸先已经使尽了全部精力,再无力进一步整理江山,在位三年便溘然长逝了。
  皇位很快传到了昏君模范陈叔宝手里,他最出名的弊政除了好色豪奢外,便是不理朝政。日夜与一班文人狎客饮酒、吟诗、唱和。當陈叔宝叩着节拍,凝神聆听《玉树后庭花》柔肠百转的吟唱时,北方的天子动手了。隋文帝杨坚派杨广、杨素等率大军五十二万,从巴蜀到沧海,旌旗舟楫横亘数千里,分兵浩荡伐陈。
  淝水一役,苻坚留下遍地尸首黯然北归之时,确实令所有人都相信,江南气运未绝,但那是两百多年前的事了。陈叔宝不知道或者不愿、不敢去知道,气运的天平已经不知不觉在逆转。
  北方的气运也随着门阀而演变。当初无奈被留在沦陷的国土上的都是实力较弱、凑不够盘缠南渡的次等门第。他们的腐败与南方大族相比,未入膏肓,心惊胆战地敞开大门迎接异族入主后,为了在乱世中保全家族,他们势必牢牢抱成一团,竭尽全力与残暴的胡人周旋,哪有心情像南人那样去谈什么老庄、周易?所以,北方门第一直没有丢弃治国平天下的儒学经术。在与异族的隐忍合作中为求生存,这种处理实际政务的能力很快便在刚从马背上下来的胡人中脱颖而出。在长期的民族融合中,北方门第的血液中又被注入了游牧民族的剽悍矫健——这岂是南方那些为保持血统纯正,反复近亲通婚产下的退化品种所能比拟万一的?
  如此一步步走下去,一点点掌握权力,终于,那些留守的士族熬出了头,重新从那些被岁月和享受腐蚀得骨软筋柔的胡人手中夺回了北方的政治中枢,慢慢从被征服者成为了参政者。当隋军在枯井中找到瑟瑟发抖的陈叔宝,分裂几百年的南北终于重新统一。
  从此,金陵不复有王气、也不复有旧时王谢大族高傲的贵族气。等日后秦淮河再次响起笙歌时,在桨声灯影里狂笑的已是踌躇满志的豪商大贾。
  刘寄奴这种中药的原植物其实有好几种,但无论哪一种,都只是柔弱的草本,最高不过四五尺,谈不上有多粗壮,更不用说长成大树。
  现在我们已经无法探究这种草为何会因刘裕而得名、为何会在刘裕身上附会出那个传说,这也许就是神秘的谶言。把小名给了一种草药的刘裕,和他之后的萧道成、萧衍、陈霸先一样,谁都无法让各自的王朝摆脱草根的命运,嫩软的苗秆始终无力成为能支撑整个中国世运的栋梁。南方高低不平盘踞着门第的土壤,不具备生长大树的条件,巨石垒积下能发出苗来,已经是不小的成就。
  每当寒冬来临,这一株株可怜的小草便枯萎于冰雪之中。但这些“春风吹又生”的寄奴们,却在自觉不自觉中松动了坎坷的南土,整出了一块可供耕耘的平地,最后他们自身却在战火中化成了草木灰,与腐烂的门第一起成为绝佳的肥料,为那株在北方大地上生长起来的大树,提供丰富的营养和足够的扩展空间,并最终酝酿成一个辉煌盛世。
其他文献
“中医”是个专用名词,它的“中”字并不是为了区别“西医”的“西”字。“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在这里,“中”字念去声。   中国先人认识事物的思想基础,来源于《易经》,将世界一切事物均纳入阴阳的轨道。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就认为,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才会取得平衡不会生病。若阴阳失衡,则疾病必来。中医大夫
期刊
李时珍,字东璧,湖北蕲州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是当地名医。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父亲同意了李时珍的要求,并精心地传授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有名望的医生。   
期刊
杰出人物特别是政治方面的杰出人物对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兴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杰出人物的子孙优劣与否也事关重大,尤其是在封建社会及封建社会印记颇深的国度。  杰出人物有好儿郎,这固然不乏其例,但也有一种历史和现实的倾向,即因太优质的物质生活、太污浊的官场情境和太狭窄的精神世界的影响和局限,杰出人物往往有不肖子孙,他们中有的人甚至给父辈、民族和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翻开历史,有些史实确令人触目惊心。  
期刊
很多年前,清华园中有几位著名的人物,号称“清华三荪”,他们都是著名的单身汉。其中有个哲学家叫金龙荪的,也就是金岳霖。    壹    金岳霖自幼就聪明得不得了。他小的时候,有一次居然在梦中背四书,因此他小小年纪就考进了清华。十几岁的时候,他就觉得中国俗语所谓“金钱如粪土,朋友值千金”有题目。他说,假如把这两句话作为条件,得出的逻辑结论应该是“朋友如粪土”。到美国后,他服从家里的意见学了贸易科。后来
期刊
有关传统中医药学的问题,一直是中国医学界的一个焦点。几千年来,中国的中医药学一直服务着这块土地上的人民。而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西医的进入,中医药也一如中国含蓄、讲求内涵的文化一样,相对显得静谧许多。而事实也确实如此,纵观现在大到医院小到门诊,从诊断到治疗似乎全都是一色的西医操作。中医似乎真的在步步隐退,但这只是“似乎”而不是事实。  其实,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阿拉伯医学、古印度医学、古
期刊
清华大学历史学者王奇把ChiangKai-shek(蒋介石)译成了“常凯申”,到了中央编译出版社的校对编辑处也未能发现并更正过来,这个低级的常识错误引起舆论一片哗然。令人失望的是,在关于此事的大量讨论中,大多数只是附和时下那种嘲讽权威、愤世嫉俗的论调,愿意细心分析产生这种翻译笑话根本原因的却在少数,更遑论提供建议,避免重蹈覆辙。在“门修斯”和“常凯申”后,下一次难保不会出现把SunYat-sen(
期刊
上海某大学教授不久前发表的一番“废除龙作为中国国家形象标志”的言论,让“龙”这个字眼一夜间成了热门话题。这位教授“废龙”的主要论据是,在西方人眼中,龙是一种邪恶的动物。那么,作为拥有数千年历史,并且仅仅存在于传说中的动物,西方的龙为何会落得如此恶名,而中国的龙又是如何演变为吉祥兽的呢?  早在4000年前,西方神话故事中就出现了被称为“Dragon”的怪兽,而这种怪兽就是西方的“龙”。与之相比,中
期刊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
期刊
吴国的边城卑梁和楚国的边城钟离接壤,有一天,两边的小孩为了争夺桑树上的桑葚打起架来。两家的大人赶来帮忙,打起了群架。小孩停止打架坐在旁边边吃桑葚边观看。一阵尘土飞扬之后,卑梁大夫很生气,派出城里的守军攻打钟离。楚王知道后更生气,派兵占领卑梁。吴王听说后更更生气,也派出军队攻打楚王,一举攻下了楚国的钟离和居巢。  点评:  “大人们真不好玩儿!”这是事后那两个小孩聊天时说的话。  汉武帝很喜欢鬼神之
期刊
一千多年来,关于曹操墓,有七十二疑冢之说,有许昌城外说,有漳河水底说,有铜雀台下说等,莫衷一是。     2009年12月27日,人类历史就要跨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之际,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的一次新闻发布让曹操这位生活在18个世纪前叱咤风云的枭雄再次成为中华大地的热门人物。这就是曹操高陵在河南安阳发现了!与此同时,河南省文物局还公布了证明是曹操高陵的六大证据,一时海内外一片沸腾。  然而,曹操墓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