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找准深度课堂的新切口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595091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基本学情并科学制定或调整教学计划的重要辅助性手段。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侧重方向,提问质量的提升不仅可以有效增强课堂互动频率,也可以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关系。因此,本文以有效提问为研究话题,详细阐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真正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互动;有效提问;数学教学
  一、课堂提问的现状及诊视
  提升课堂提问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不仅是本次文章的研究重点,同样也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努力提升学科教学效率并给予学生良好学习体验的必然之举。课堂有效提问的实现立足于对当下无效提问的反思认识和深刻总结,这也是有效提问能够得到高质量开展与进行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和客观依据。
  (一)无效提问主观化
  无效提问主观化是当下数学课堂提问现状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教师在提问方式选择和提问过程进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无效提问主观化主要是指教师发出的每一个提问都具有非常强烈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对于问题提出的时机掌握不够科学和合理,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的提问都是教师随性而为。
  (二)无效提问单一化
  无效提问的单一化同样是当下数学课堂提问环节表现出的另一个问题,单一化的提问主要指的是提问形式相对单一。问题作为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沟通的关键渠道和桥梁,本身的表现形式和质量决定着最终的沟通效率和课堂表现效果,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应当针对问题的内容和具体表现形式作出更加深入的分析和专业探讨,要善于提出有质量、有深度的问题。但是在当下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形式非常单一,往往都是要求学生在对与错或是与非之间二选一。例如,问题:“同学们,我们都知道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对不对呀?”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这种问题的整体质量相对较差,因为题目的答案在整个题干中便明显给出了,学生不需要经过任何思考便能得到正确答案,而且即便学生不知道这道题目的正确答案,也能通过察言观色的方式答对这道题目。
  二、课堂提问的意蕴及检视
  优质的课堂提问符合教师的教学需求,也有助于维护学生的学习权益,我们要加强对问题质量的分析和研究,依据相关标准准确判断每一个问题的内涵质量。
  (一)根据互动的效果检验提问质量
  根据互动效果检验提问质量是我们衡量一个问题是否为优质问题的主要标准之一。这是因为提问行为的发生所带来的直接结果便是师生课堂沟通行为的开展,针对某个话题进行的一系列交流探讨不仅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基本学习状况,同时也有助于教師对问题质量作出科学的评判标准。依据互动效果检验提问质量这一点主要表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依据互动结果检验提问质量。提问仅仅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而任何一种手段的采取必然要对应着最终且唯一的确定的结果。在根据互动效果检验问题质量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最终的互动结果与问题的答案这二者之间是否实现高度一致,甚至互动的最终结果与问题的答案以及教师的提问目的这三者之间是否实现有效统一作为检验提问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二,依据互动落实的连贯性检验问题质量。在提出问题后的互动环节,学生一系列的交流探讨工作都是对问题答案的分析与探求。而一个高质量的问题不仅要内容充实,形式新颖,更重要的是,整个问题的解答逻辑非常清晰和流畅,不存在牵强附会的逻辑梳理与解释,更不存在巨大的思维跳跃或断层。所以学生在解答过程,对于整个问题的逻辑分析和结构梳理是否顺畅可以作为衡量一个问题是否优质的重要标准。
  (二)根据学生积极性检验提问质量
  衡量数学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标准便是学生表现出的积极性。优质的问题对学生而言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这会充分引发学生心中探求这一问题的学习欲望与兴趣。以学生学习积极性检验问题质量主要参考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否饱满。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课堂神情状态有何变化是我们衡量一个问题是否优质的重要标准。如果学生能够始终保持一种比较高昂的精神状态,说明问题的设置比较成功。反之,则表明问题在内容或形式上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第二,学生课堂发言是否活跃。一个优质的问题提出必然会带有极强的议论性和话题性,学生会围绕这一话题进行充分的意见交流和表达,此时我们根据问题提出后学生的课堂发言是否活跃,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判断出问题本身的科学性与质量。
  需要指出的是,衡量一个问题是否为优质问题的方式并不局限于文中上述两种,而一个问题是否被验证为优质问题也不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最终目的。发掘优质问题并将其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服务于数学教学工作才是整个系列工作的实质与核心。
  三、课堂提问的策略及路径
  结合相关判定标准我们不仅可以对一个问题是否属于优质问题作出科学评价,更重要的是严格遵守这两项标准,不断提升提问的整体质量,最终推动其服务于学科教学工作。
  (一)合理掌握提问时机
  提问时机的合理掌握是实现有效提问的重要一步,因为从总体而言课堂提问只是教师系列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传授学生数学知识是整个教学行为的最终目的,高质量问题的使用也仅仅是达到这一最终目的的手段之一。要想实现课堂提问对整个教学工作的服务,提问时机的合理掌握是至关重要的。提问时机从宏观层次上主要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尾这三个阶段,课前提问主要侧重提问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的一般认识,这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掌握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基础状况。课中提问主要是指在整个教学进行中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话题发出的提问,这种提问形式要着重引导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课尾阶段的提问主要是当整个教学工作接近尾声,教师再次带领全班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时发出的提问,这种提问形式具有一定的复习性,引导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内容充分抓住各阶段的教学时机设置相关问题,对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形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二)有效丰富提问主干
  提问主干是整个问题的主体,主干内容的有效设置和分布不仅可以极大程度地突出问题提问的自然性,同时也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发出某个具体提问之前首先围绕最终的问题做一系列的铺垫和阐述,不仅有助于提升问题质量,也有利于让学生获得全新的问题解答感受。比如,在“圆”这一部分知识教学中,教师想就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式发出提问,在题干设置方面可以做出适当的丰富。例如,最终问题如下:圆周率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发现的,他借助简单的工具和最原始的计算方法得到的圆周率数值与今天的圆周率非常接近。请问圆周率在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过程中有着何种的应用形式?这一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但是在题干中却交代了圆周率的产生背景,这不仅和最终问题密切相关,也实现了问题情境的基本构建,有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
  (三)开放设置问题答案
  数学问题的发出是为了在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能够和他们进行充分的意见交换和交流。在问题的答案設置方面,我们要坚决避免单一化的无效提问。在问题设置方面,我们要努力实现题目设置的开放化作答,尽量留给学生比较广阔的作答空间,引导他们进行充分的思考和探索。我们以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为例,学生是在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后接触的这一部分知识,此部分的教学工作给学生留下了一定的钻研探索空间。我们可以按照以下形式设置问题:“同学们,经过学习我们都知道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只是将它们的分子进行加减运算,然后根据最终情况进行约分,便可得到最终结果。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两个分数的分母不相同,我们又该如何将他们两个相加或相减呢?请说明自己的看法,并给出相关依据。”这一问题的设置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而且在提问方式上充分结合了学生之前所学的知识,这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相关知识点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这种形式的问题设置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也有助于将整个教学计划顺利贯彻下去。
  提问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科学的提问可以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也可以实现整体教学工作的优化。因此,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视提问的高质量与科学性,这不仅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更是给予学生良好学习体验的必然。
  参考文献:
  [1]欧阳效强.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施策略[J].江西教育,2018(27):73.
  [2]蒋洁.浅析提高学生数学提问质量的有效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8(Z2):68-71.
  [3]施桂宗.加强课堂提问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学习(上),2015(1):129.
  (责任编辑:朱福昌)
其他文献
[摘 要]“可视化”地理教学就是要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可理解化,就是要将学生内隐的地理思维显性化。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构筑“直观做”的平台,搭建“形象画”的支架,引领“游戏玩”的活动,催生“言语说”的表达。通过可视化的地理教学,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力,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地理;可视化学习;可视化教学  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来说,地图、模型等具有特殊的意义。初中地理学
[摘 要]自我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特别重要,青少年逆反心理比较强,传统的灌输式和说教式效果不大。利用班会课进行演讲拉力赛,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效果甚佳。它可以通过学生自说、自检、自我剖析,认识自己,调控自己,进而约束自己,同时树立目标和理想,并加以行动,逐步实现梦想。同时也可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对党的热爱。   [关键词]自我教育;演讲拉力赛;自我认识;自我调控  初中生处于叛逆期,很难听进去
[摘 要]农村教育科研存在教学与科研不相容、个人与团队不同步、问题与操作不匹配等问题,干扰科研进程,弱化研究热情。以教育问题研究申报单作为切入点,从模仿单、困惑单、经验单入手,完成研究问题的设计与转向;学科、团队和专家协同用力,完善研究申报单的实施路径;三向拓展,完善案例,形成研究成果。以此来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科研护照”;农村小学;研究申报单  
[摘 要]对于小学思政课堂而言,因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常常将认知停留在汲取信息、形成判断上,而严重忽视了学生实践的参与性。本文提出要遴选体验素材,确定实践主题;设置多维情境,触发深入感知;创设生活情境,彰显实践效果。   [关键词]凸显效能;思政课堂;道德法治;实践缺位  劳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智体等课程相辅相成。劳动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知识获取和内容理解的层面上,就会
[摘 要]互联网上有许多关于一线教师科研现状分析与一线教师如何做科研的文章。那些成熟的论述都可以给教师一定启示,指导大家在科研的路上少走弯路。作为一线的小学任课教师,需要更多的是实践智慧,只有找到汲取科研智慧的切入点,在实践中历练科研实践能力,走出科研困境才能为教师成长助力。   [关键词]教师;科研;实践智慧  目前,有很多一线教师认为科研就是做课题、写文章。尽管现在职称评定淡化了科研课题与
[摘 要]角色认同是乡村教师在认识乡村社会的基础上,形成对自身角色的稳定情感认同。新时期教师角色认同具有重要的教育意蕴,它是提升乡村教育的精神支柱,是强化师生爱土兴乡的价值导向,是推动乡村社会革新的重要力量。但是在乡村教师教学过程中却屡屡出现缺少自我教学理解、能动的实践反思以及能动的研究素养等问题,需要我们关注乡村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修炼,并提升教师社会地位。   [关键词]新时期;乡村教师;
[摘 要]在人类文明社会,文字语言属于举足轻重的沟通介质和交流措施,在人类文化和文明中,它的含义和重要性毋庸置疑。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小学生语言理解和文字运用。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目的就是切实拔高学生语文综合应用素养,提高语文学习质量以及言意习得能力。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小学语文言意习得存在的问题,探索核心素养下小学生语文深度学习言意习得的方法策略。进而促进小学生言意共生、言意兼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目标。因此,教师要重视审美能力的培养,重视审美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借此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美的感知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审美能力;重要性;问题;方法  虽然加强审美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许多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
[摘 要]统编版教材中的课后习题,是编者所设定的助学系统的重要内容,是教材编者、课文内容、学生学情三方融合的体现。但教师对统编版课后习题的编排意图以及所承载的价值意图缺乏应有的了解,导致课后习题的教学效能并没有最大化。笔者从教学实践中罗列了一线教师在利用课后习题时所常见的集中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旨在凸显课后习题教学效能的最大化。   [关键词]课后习题;精准定位;编者意图;架构体系 
[摘 要]随着朗诵、演讲等传统播音主持专业技能为代表的口语传播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基础教育领域,小学生学习口语表达能力的课外活动有了更多形式。然而,在融媒体应用背景下,手机短视频快速融入了小学生的媒介接触环境,致使他们在接触互联网的时长和深度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当前小学生的成长教育来说,这需要引起更多注意和思考。本研究从观念、内容和形式的角度提出了融媒体视阈下小学生口语传播能力的构建策略以及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