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观象之道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zzz21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来访
  [丹麦]尼尔斯·哈夫《父亲来访》
  我死去的父亲前来探访,
  重新坐回他的椅子里,传给了我的那把。
  嘿,尼尔斯,他说。
  他黝黑而强壮,头发像黑漆一样发光。
  有一次他曾将别人的墓碑搬走,
  用一根钢棒和一辆手推车,我给他帮过忙。
  现在他亲自
  搬走自己的。近况怎样?他说。
  我告诉他一切,
  我的计划,所有不成功的企图。
  我的公告牌上垂着十七张账单。
  扔掉他们,
  他说,他们又会回来的。
  他大笑。
  多年来我对自己太严厉,
  他说,我夜不能寐,把自己磨成
  一个体面的人。
  这很重要。
  我敬了他一支烟,
  但现在他已经戒烟了。
  屋外的太阳将屋顶和烟囱都要烧着了,
  街上收垃圾的人在大声喧哗,相互
  说笑。父亲起身,
  走到窗边,朝他们张望。
  他们挺忙,他说,很好。
  做事去吧!
  (舒丹丹 译)
  丹麥诗人尼尔斯·哈夫的诗国内译介不多,能见的是舒丹丹翻译的十二首,刊于《中西诗歌》2008年第4期,这里的《父亲来访》(Visit From My Father)是其中之一。哈夫的诗善于在一种戏剧化的气氛中浮现某种层次丰富的感受,比如《我们在这儿(We Are Here)》,开篇“我迷失在镇上一个奇怪的地方”,在这个“所有的街道都陡峭地向上”的地方,“我”翻出地图试图确定自己的位置,“行包都很轻盈”的本地人友善地过来指指点点,当“我”询问“我们在哪儿?”时,“由衷的哄笑”爆发了,“这儿,他们中的一个指着/我们站立的地面说。——我们在这儿!”从开头的“迷失”到结尾的顿悟使《我们在这儿》如同一出小小的现象学戏剧那样让人着迷,“陡峭地向上”暗示“我”需要往高处跋涉,“地图”恰恰是需要被悬置的。本地人的没有恶意的哄笑如同一阵棒喝将“我”从一种习惯性的自然态度推高至现象学态度:如果不能对此时此地有所警觉,谈论别处和别的时间也是枉然。把哈夫的诗同现象学之眼关联起来其实不是没有依据,《哥本哈根的女人们(Women Of Copenhagen)》中的公共汽车上就有一个正在读海德格尔的女孩,“我”宣称“她们没有看见我!”——虽然“我”对她们进行了富有(历史)想象力的观看,但她们却因过往或未来对“我”多少有些视而不见,尤其是一路读海德格尔的女孩,“带着一种讥讽的微笑直直望着我”,其中的反讽毋须多言。因为共同的“此时此地”之匮乏,“我们都沉浸在自我当中,/被一种无知的壳所包围,/保护着我们的偏见。”(《在黑暗中捕捉蜥蜴(Hunting Lizards In The Dark)》)
  《父亲来访》提供的戏剧场景大概是炎夏的一次午后打盹,“死去的父亲前来探访”。在梦里,“我”看见父亲“重新坐回他的椅子里”看我。“他黝黑而强壮,头发像黑漆一样发光。”注意这是一个青年父亲,可能比诗人还要年轻。他曾“用一根钢棒和一辆手推车”搬走别人的墓碑,现在他移走自己的墓碑来看自己的儿子。父子之间的谈话很坦率,“我告诉他一切,/我的计划,所有不成功的企图。/我的公告牌上垂着十七张账单。”父亲的回答很幽默,“扔掉它们,/他说,它们又会回来的。”账单的“回来”一下子深化了父亲的“回来”,父子之间的某种“债务”关系开始浮现出来:父亲总是需要传授给儿子某些东西,但这位年轻的父亲也许做得没有那么好。“他大笑。/多年来我对自己太严厉,/他说,我夜不成寐,把自己磨成/一个体面的人。/这很重要。”“夜不成寐”意味着把过多的精力投入过去和未来的种种痛苦、兴奋和规划中,因为他认同的是一个为社会所规定的“体面的人”,而不是,现在的他是什么。父亲一则大笑一则严肃让这场短梦的上半段显得张力十足,又把读者推送到一个陡峭向上的视角进行观看。
  “我敬了他一支烟,/但现在他已经戒烟了。”为何此时偏偏要引入一个关于吸烟的话题?这是诗中的神来之笔,所谓“兴”。范文澜认为:“兴之为义,触物起感,寄托无端,不特使读者莫测吾意之所在,即作文之人,境迁事过,自读恐亦不能全了,至于比之为用,可明难言之意,可写难状之形,故后世作者多用比而罕用兴也。”(《文心雕龙注》)谬矣。“兴”虽神龙莫测,却非绝地,仍有行迹可循,需要反复涵泳方能浮现。清人李重华谓:“兴之为义,是诗家大半得力处。无端说一件鸟兽草木,不明指天时而天时恍在其中;不显言地境而地境宛在其中;且不实说人事而人事已隐约流露其中。故有兴而诗之神理全具也。”(《贞一斋诗说》)读罢全篇,可知晓梦中父亲戒烟褡裢于戒掉过于执着于“体面”和“严厉”的“我”,与其拉开距离。这是诗中的一次起“兴”,即上升到现象学态度,以兴观我。不是“比”而是“兴”,不是理性依赖某个第三者就能建构的隐喻——比如狮子和阿喀琉斯共同的第三者是“勇敢”这一品质——作为观象之道,“兴”发端于此时此地,发端于诗歌营造的整体气氛且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气氛。“比”在固定的、静态的“形”层面运作,很容易被权力所规训,比兴讽谏政教系统是一例,“拒绝隐喻”即针对此。这里需要纠正关于“兴”的一个误解,即它完全可以不拘于开端,只要取自气氛的水面,完全可以像水漂一样翩翩漾开。兴是立地成佛,当下即是。比如下面的“屋外的太阳将屋顶和烟囱都要烧着了”,如果说“烟”起兴于过于“严厉”和“体面”的人生,“屋顶和烟囱”在这里则构成“烟”的自由变更,它们之间并不构成比喻关系,更像是一连串的水漂打过来。“街上收垃圾的人在大声喧哗,相互/说笑。”此时又一个场景插入进来,为燃烧提供了新鲜的空气。“父亲起身,/走到窗边,朝他们张望。”父亲在窗边张望,而“我”在看父亲的看,叙述者的此时此地总是愿意把父亲的此时此地纳入进去。“他们挺忙,他说,很好。”梦中的父亲愿意认同“街上收垃圾的人”,意味着他在一次直观中放弃了对“体面的人”的过度认同,他回到了此时此地。“做事去吧!”既是一次告别,也是一次纠正,纠正作为父亲曾经传授给儿子的某些东西,这些东西或许过于认同未来的某个自我形象,却丢失了此时此地。
  父亲来看“我”,看“我”时看向的窗外景致似乎像背景一样将他走过的人生凸显出来,让他看清了自己的人生,看清了“夜不成寐,把自己磨成/一个体面的人”到底是否值得。“我”在关于父亲的梦中看到的,也就是此时此地的自己。整首诗中,“我”在持续而有耐心的观看中起兴蹁跹,凌厉,又不乏温情。
其他文献
从高处往下看,你像  一口老井深不可测  慈祥的诵经声和木鱼声  叩响天际的曙光  被你控制的历史  回旋在寺院的门槛内外  香火缭绕,蝴蝶漫翔  坠入霞光中的我们  唯一要完成的,就是爱  此地彼时,大雨追逐且洗涤箴言  托举起整个虚空的山林  又沉甸甸地放在虔诚之上  —— 原载《延河》2020年第2期  推荐语  诗人以俯瞰视觉,将“寺”喻象为一口“老井”一一深不可测的无边寂静与幽阒。诗中的
期刊
新的时代有新的使命,对文学自然也有新的要求。这个新的使命和新的要求,可以大致用“时代性”来概括。这种“时代性”的内涵,可以从多个维度或层面来分析和把握,简单来看,从如下三个方面描述似乎比较可靠:人民性、民族性和自由性。其中,人民性是时代性的主题体现,而民族性和自由性则既是时代性的主题体现,又是时代性的艺术性要求。一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的文艺观。人民性是新时代中国特色
期刊
新时代诗歌作为一个新的命题,是指当代诗人要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写出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作品,推动中国诗歌的进步和发展。而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对于“本真性”的追求,确是不可忽略的重中之重和关键所在。  所谓诗歌的本真性,是指诗人在诗歌作品中所表达的,是他自己的本意,并且是真实可靠的,而不是他人的、外在的或虚假的内容。本真性是诗歌的生命力之所在,是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之所在,也是诗歌的本质之所在。而之所以如此,是
期刊
沉默的砖头  会有这么一天的。  一块一块的砖头,在建筑的下面,它们来决定一切。  苔迹,不只是岁月的陈旧。  蚂蚁,或别的虫豸,访问着这些沉默的砖,它们或许爬出一个高度,它们没有意识到墙也是高度。  有一天,这些砖头会决定建筑的形状。  富丽堂皇的宫殿或不起眼的茅舍,这些砖头说了算。  上层建筑是怎样的重量?  沉默的砖头,寂寞地负重。它们是一根又一根坚硬的骨头。  它们就是不说话,更不说过头的
期刊
一  似乎有那么一段时间了,人们开始关注“散文诗”。新文学诞生以来,这种文体一直被赋予了一个奇怪的属性,要么是作为“诗歌里特殊的一类”,是“用散文体写成的诗”,要么是作为“散文里比较靠近诗歌”的一种,总之它在我们这里被单独地拎出来,搁置在“诗歌”与“散文”之间,成为一个暧昧的、边缘的、兼有两种属性的东西。但这本身并没有使它左右逢源,相反让它有了无处归属、无法归类的尴尬。  但问题还不止于此,“散文
期刊
我在审视无法看见的事物。  天就要黑了,  我所渴望的一切,  受阻于墙壁。  天空巨大;  我能感觉到上方的树木;  现在,随便一阵风,  树叶都会颤动。  一切都在彼岸——  一切,包括我的思想,都在那边。  没有一根晃动的树枝  能将天空变得渺小。  我的睡眠和我的生命  融合。我毫无  感觉;也不悲哀。  但我终究是一个悲哀的东西。  (杨子 译)  从古至今,没有哪个成名的诗人或作家不在
期刊
大 雪  像心里的朋友一个个拉出来从空中落下  洁白、轻盈、柔软  各有风姿  令人心疼的  飘飘斜斜向四处散落  有的丢在少年,有的忘在乡间  有的从指头上如烟缕散去  我跟船而去,在江上看雪  我以后的日子在江面上散开  正如雪,入水行走  悄无声息……  但音乐从骨头里响起  从骨头里升起的音乐让我飞翔,让我  高空的眼睛看到大街上  到处是我摔碎的家  我被门槛的纽扣限制  我不能说话,
期刊
九句话  1. 我曾经喜欢美国诗人罗勃特·布莱的一句话,他说他最终理解到诗是一种舞蹈,一种从悲痛中逃飞出来的舞蹈。他这样讲,一定是基于创作的快感与审美的考虑。我现在觉得这还远远不够,因为这个理想逃离痛苦、害怕、矛盾和启示,我现在很难想象真正优秀、伟大的诗歌会缺乏这些因素。布莱的理想美好纯粹并且迷人,但随着年龄增长,我觉得他单薄和片面了。  2. 我希望找到的每一句诗,每一个字都是从艰难生活中提炼出
期刊
最近三十年,诗人和才气的关系,在当代诗歌话语里一直处于晦暗莫名的状态。说一个诗人靠才气写作,或者说,一个诗人写得很有才气,听上去更像是敷衍的客气话,而不像是正经的品评。更令人尴尬的,有的诗人可能写得很好,无论是在取材立意方面,还是在遣词造句方面,都驾驭得面面俱到,而他的写作本身却很难说是有才气的。比如,新诗早期历史上,徐志摩的写作可以说是有才气的,但卞之琳的写作(除非做出更明确的前提限定)却很难被
期刊
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曾说“文学始于地理”,可见诗写也跟地理有关。女诗人青小衣把她出版的第三本诗集命名为《我一直在赵国》,是因为她一直生活在燕赵大地,那个古时称赵国的地方。那么诗人究竟是表达了什么自然从这本诗集中可以找到答案。特定的地理环境,让诗人的抒情有了根基,也赋予了地域色彩。  下面且就我的一点阅读感受来谈谈诗人青小衣诗歌的题材涉猎和语言特点。一  “命运不仅仅捉弄人/连雨都不放过”(《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