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伏洲 男,59岁,全军医学拉不委员会肝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四川分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成都军区总医院全军普外科中心主任。
近年来,胆囊切除手术似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原因可能有:1、胆囊疾病,尤其是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随着我国饮食中脂肪、蛋白质成分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2、B超等先进检查仪器的广泛应用,使胆囊疾病很容易被发现;3、不少人认为胆囊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器官,留着有病变的胆囊反而容易招致癌变;4、目前,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普及使用,使胆囊切除术由原来的开腹手术变成了“轻而易举”的小手术。胆囊真的是可有可无?胆囊有疾患都应该“格杀勿论”吗?在此,我们要为胆囊说几句公道话。
胆囊功能 难以代偿
胆囊是消化系统一个重要器官。胆囊通过细长的胆囊管与从肝脏发出的肝管相汇合,然后形成胆总管向下汇入十二指肠。胆囊与胆总管的关系犹如河边的蓄水库与河道的关系。在“河道”的最下游,有一道“闸门”,称为肝胰壶腹括约肌(Oddi括约肌)。通常这道”闸门”是关闭的。肝脏生产的胆汁顺流而下,在”闸门”处受阻,再返回胆囊贮存起来。别看胆囊这个“水库”的“蓄水量”只有区区50毫升,却具有一般水库所没有的强大的浓缩功能:不断地吸收胆汁中的水分,让胆汁浓缩5~10倍,使之形成味极苦、深棕黄色的黏稠液体。当人们进餐时,食物进入胃和十二指肠后,可以反射性地引起肝胰壶腹括约肌“闸门”开放,同时胆囊收缩,将高浓度的胆汁排入小肠,帮助食物消化,尤其是脂肪类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同时,食物中的多种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还有钙、铁等元素均在胆汁参与下吸收。胆囊切除后,其部分功能可以由扩张的胆总管代偿,一般在几年、十几年内不会对机体有明显的影响,但若时间太长,有一部分胆囊功能代偿不完全的患者有可能出现对上述维生素及钙、铁的吸收不良,导致缺铁性贫血、骨质疏松等病症。所以,胆囊对我们机体来说并非无足轻重的“无用之辈”。
那么,哪些有病的胆囊应该“从轻发落”或者“缓期执行”呢?
胆囊“息肉” 留观后效
自从20世纪80年代B超技术普及以来,胆囊息肉的诊断频频出现,不少患者甚至部分医生受到“息肉癌变论”的片面误导,往往不分青红皂白,见息肉就“杀”,真是“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漏掉一个”。
其实,经过B超检查诊断的“息肉”是大可质疑的,它们之中至少有90%属于不会癌变的“胆固醇结晶”,在B超下,显示直径为3~5毫米之“亮点”。它们本身并不是细胞,自然不会癌变,只是由于胆囊在浓缩胆汁的过程中“埋头苦干”而“积劳成疾”,真所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此外,我们还应当考虑它尚有浓缩功能,可以为我们多服务几年。在胆囊息肉中,有10%的息肉属于腺瘤样息肉和炎性息肉,是由增生的腺体细胞组成,它们确实有癌变的可能,一般以单个息肉出现,体积较大,直径大于10毫米,临床上可能引起腹痛等症状,这种息肉应该尽早处理。因此,对于胆囊息肉,常以“单”、“大”、“长”、“痛”四个字作为判断胆囊切除指征。“单”是指单个孤立的息肉,“大”即息肉最大直径在10毫米以上,“长”是在动态观察中,发现息肉在短期内较快地生长,“痛”即病人有右上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符合这四个字的胆囊息肉,应该尽早作胆囊切除术,以消除后患。
胆囊结石 区别对待
在胆囊疾病中,最常见的还是胆囊结石。据统计,在我国4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胆囊结石发病率超过10%。胆囊结石该不该手术切除胆囊?何时手术?这些不仅是患者关心的问题,也是专家们长期争议的问题。
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胆囊结石的几个特点:①在患有胆囊结石的人群中,10年内无任何症状者约占60%,20年内无症状者约占50%,终身无症状者约占40%。②胆囊结石的癌变率并不高,为2%~5%,而且绝大多数发生在50岁以后。③目前市场上宣传的各种溶石药物基本上无效,尤其是对于直径大于10毫米的胆囊结石更是“溶不掉”“化不了”。而且经体外试验证明,一些具有溶石作用的药物,往往有相当大的毒性,故不应过多地希望靠药物来溶石。④胆囊结石越大,危害不一定越大。相反,有些像米粒或豌豆大小的小结石,由于容易落入胆总管,卡在下端的”闸门“处,造成可危及生命的胆管炎或胰腺炎,比大结石危害大得多。
因此,我们对于胆囊结石,应该采取以下态度:对于初次发现胆囊结石的年轻患者,应劝其不必紧张,只要没有症状,可以考虑观察几年,尽量让胆囊多服务几年。当然,一旦发生胆绞痛等症状,则要考虑切除。在“带石生活”期间,不要暴饮暴食,饮食减少油腻。50岁以上的患者,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切除胆囊。80岁以上的患者,或患有其他严重疾病体质较差的患者,不宜接受胆囊切除术者,只要胆囊结石不引起症状,就应考虑与其“和平共处”。只是平时应在饮食中加以注意,防止胆囊炎的急性发作。
保驾胆囊 另辟蹊径
既然胆囊这么重要,那么能不能达到保胆取石的目的呢?在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120多年历史中,专家曾几度尝试过保胆取石的方法,但都因胆囊结石复发率太高(约30%~50%)而被迫废除。总结以往容易复发的原因,除了与胆汁成分有关外,还与切口的缝合技术、缝线质量有关,因为线头本身也可以形成结石核心。但我们相信,随着缝合技术和缝线质量的改进,近期内可能会迎来一次保胆取石的热潮。我院自1998年以来,对少数需要保胆的年轻患者,经过精细的手术,成功地进行了保胆取石手术。我们正“拭目以待”,观其三五年后的复发率,如果复发率不超过10%,则可以考虑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我们还发现有一部分胆囊结石患者,由于胆囊管不通畅,胆囊排空障碍,造成长期残留胆囊内浓缩的胆汁过多而形成结石。对这些患者,我们在取石的同时,还为其开辟了一条新的“人工胆囊管”,以防止胆汁淤滞,同时辅以术后定期服用少量利胆药,可预防复发。
肝内结石 胆囊无过
肝内胆管泥沙样结石,是我国及东南亚地区所特有的一类病种。这种结石多由胆色素结晶形成,其发病原因与胆囊结石完全不同。其最大特点之一是病变在肝内,很少累及胆囊。多年来,医生在处理这类疾病时,一直犯了一个“错误”:即在清除肝内胆管结石的同时,“顺便”也切除了胆囊。其实,这种做法对防止肝内结石复发毫无效果,无异于“无过受罚,株连九族”。我院早在1994年率先对这种做法进行反思,并发明了一种能调动胆囊积极性的技术,利用胆囊颈修补狭窄的肝门胆管,我们称之为“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这样既可以利用胆囊内浓缩的胆汁溶解胆色素的微小结晶,又可防止胆肠吻合术给肝胰壶腹括约肌“闸门”带来的损伤。在结石复发时,还可以利用皮下通道,经过皮肤用纤维胆道镜取出肝内结石,从而避免了一次次大动干戈的破坏性大手术。
总之,目前切除胆囊还属于一种“时尚”。但我们要提醒大家,不要千篇一律地将胆囊切除。在情况允许时,要“刀下留情”,以观后效。如果胆囊病变较重,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甚至发生急性炎症或癌变,而成为祸害之源,从人体的整体利益考虑,应该毫不犹豫地将其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