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手弹妙音 传艺亦传德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da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吳晓红女士
  著名古箏演奏家,她以纯熟的演奏技艺,及独具个性的音乐风格,在香港民族乐坛享誉非凡。而她最大的贡献是弘扬民族乐器、推广箏曲风靡香港乃至走向世界。一路走来,她以培养优秀民族乐人才为己任,也形成了其个人独特的教育理念,近二十年间,她为乐坛输送的人才不计其数。而今,她愿薪火相传,将民族之音传递。
  弦依高张断 声随妙指续
  素手轻扬,摇指、撮指、琶音,古箏空灵的音色便倾泻而下,是“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亦是“纤指香凝弦上飞,声声柔情寄琴语”。伴随琴声,高山流水、空山新雨的景色在脑海中缓缓浮现——这是源於古箏独特的魅力,亦是吳晓红女士为之热爱一生的原因。
  幼时,她随父母从广州来到香港,受家庭气氛的熏陶,她自小便十分热爱音乐。精通手风琴、小提琴的父亲,在她幼时便手把手教她拉小提琴。初入音乐之门,她的音乐天赋便显现——6岁学小提琴,7岁已是上台演出的“常客”。
  与古箏结缘,是无意中从电视上听到古装剧的古箏配乐,年幼的她深深地被古箏独特的音色吸引,亦感受到中乐传统意境之美。於是,她转学中乐,12岁开始师从南派大师饶宁新老师习箏,而後更得项斯华、高自成、陈蕾士等名师悉心栽培、指导。
  古箏起源於秦朝,所以又叫秦箏,又被称为瑶箏、银箏、云箏、素箏等。通过左手之按、压、放等指法可奏出滑音、变化音,一弦多音,且可用空弦、按弦等成音。吳晓红女士通过名师指导,加之悟性十分高,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演奏风格温婉细腻,技巧全面。
  但古箏是不容易学习的,既要分清每根弦是什麽音,还要知道每首曲子应该是什麽调,而且指法非常复杂,十分考验演奏者的技巧。对音乐有着非凡的悟性,加之勤奋刻苦,吳晓红女士习箏略有所得。“小时候曾学习西乐,加上可能我有一些音乐天赋,通过多学、多看、多练,我才渐入中乐的门槛。”她谦虚的说到。
  毕业後,吳晓红女士先後在香港、内地、新加坡等地举行个人独奏音乐会,多次参与香港政府、香港电台、香港音乐事务处等组织的演出活动。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她与香港小交响乐团合作,在“庆祝回归音乐会”上表演。还曾与上海交响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俄罗斯爱乐管弦乐团等合作,先後多次出访美国、英国、日本等二十多个国家及地区演出。並曾录製个人专辑《梁祝》及《孟姜女》,而《梁祝》不仅是亚太地区最高销量的民族乐唱片之一,而且位居香港电台第四台古典音乐畅销榜第三位。
  白居易的诗里走出了两位女子,一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弹琵琶的女子;二是“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的弹古箏的女子。他将女子弹奏的心路历程凝结於字里行间,吳晓红女士亦是如此认为的,“中乐富有‘人’味,把人世间悲欢离合刻画的细腻、深刻”。而正是她的这份感悟力,曾应邀为《金枝欲孽》《覆雨翻云》《宫心计》《蒲松龄》等多部电视剧担任古箏独奏。但她认为电视剧配乐並不是易事:“要在短时间内,演奏出符合电视剧情节情感的音乐、传达出意境,还需要加入不同指法技巧让曲子富於变化,是需要大量时间积累、有良好的内功和领悟力才能达成的。”
  因吳晓红女士全面而纯熟的演奏技艺,並独具个性的音乐风格,加之对中乐的深刻理解,2003年,她获邀成为香港城市中乐团古箏首席兼独奏演员,並兼任香港音乐事务处、香港音乐专科学校、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古箏导师。
  繁忙的演出活动之餘,吳晓红女士亦在香港及国际推广民族器乐、各类箏派曲目,並广泛地赢得了广泛声誉。她在推广中乐的同时,致力於孩子的音乐教育,“培养、发掘优秀的中乐人才,亦是传承民族器乐的重要一环”。
  薪火照新丁 传艺亦传德
  多年来行走在演奏道路上,吳晓红女士也在不断摸索——如何教好学生,为中乐培养良才。人说“良才难得”,但更难得的是“良师难求”。而她师从众多名家,她自言是“取各家之长”才有如今“自成一派”的演奏风格。得益於名师传艺,加之她多年来习箏的不同体验,她教授学生深有感触。
  2001年,吳曉红女士创办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国乐学院“吳晓红古箏艺术学院”,这是香港首间具规模纯教授中国民族乐器的音乐学院,並以致力於中乐传播与为培养优秀的人才为己任。
  学院成立後,引起孩子们一股学习中乐的风潮,随即她开设了第二家学院。但仅仅在成立两年後,SARS席捲了香港,各个行业皆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古箏学院亦受到冲击。营运困难,但她从未想过让学院结业,而是咬牙挺过了难关。而後,对中乐感兴趣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学院渐有起色,她亦没有再开设分校,“我怕我兼顾不过来,创办学院,我要为每一位学童负责,最重要的事是保证教学质量。”
  吳晓红女士以诚挚、认真负责的态度,在业内获誉非凡。她在孩子习箏的教育上,自有一套独特的培养理论,她认为:“‘德’之不存,‘艺’将焉附?品德是始终写在艺术修行之前。”孩子正是好动的年纪,而弹箏则需要静心以奏,她谆谆善诱引导孩子尊师重道,教导他们以敬畏之心看待学习,“我教导的孩子知礼,音乐素养、乃至待人接物是不一样的”。
  习箏,吳晓红女士认为还是需要落实到“多听、多看、多练”上:“多听”是需要多听演奏会,感受音乐的氛围;“多看”亦是多看不同箏类曲目,看大师的演奏;“多练”是勤学苦练。她亦强调“要有方法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也需要思考,跟着老师循序渐进、有方法地练习,而不是机械、盲目地弹奏”。同时,她认为“感受”能让音乐变得更加丰富。
  感受,即是感受世间百态,吳晓红女士在带领学生进行爱心义演、公益奉献之路中,向他们分享更多的人生道理。多年来,她常带领学生到医院演出,甚至走出国门到柬埔寨的贫民窟演出,在演出中学生们懂得了社会奉献的意义,更明白了回馈社会的重要。
  近20年来,吳晓红女士以自己丰富的经验编书成册,出版《中国古箏教程》一书;並连续多年获得优秀导师名号,並被列入《二十世纪中华国乐史》及《二十世纪中华国乐名人录》。她为乐坛培养优秀人才无数,有些已成为演奏家,还有人也已开班收徒,她始终将悉心培养学生、帮助他们成长当做最重要的事:“中乐比之西乐可走的路可能更窄,但薪火要相传,民族的精粹需要继承,而我的工作就是将火炬传递。”
其他文献
朱吴妮娜博士  是香港知名爱心公益词曲音乐人,她一直保持着创作的热情,至今已创作上百首作品。在她的音乐作品中,既有紧跟时代主题,唱响主旋律的;也有反映生活中所见所思所感的;还有不少鼓舞人心,传递正能量的。2020年新春,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她再一次投入创作,将自己的感动、期盼和想法写入作品里,期望通过更多的抗“疫”歌曲,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隔空不隔爱,音乐助抗“疫”  庚子新春,本应是团圆热
期刊
冉晶晶女士  名校硕士毕业,工作体面稳定,家庭美满幸福,作為一名成功女性,她在兼顾事业与家庭上自有一套独到见解——以严於自律、持之以恒的努力经营自己。在职场上,她追逐梦想、一往无前;在家庭里,她内心温柔、坚持自我。她如她的名字“晶晶”一般,带着六个太阳,能量永远满格,是一位充满光彩的职场精英女性!  一个安静又充满阳光的下午,漫长的讲座並未分散大家的注意力。台下的家长聚精会神地听着,时不时拿笔记下
期刊
赵维富先生  拥有深厚的文艺情怀,年轻时已得到多位名师指点,学习並掌握素描、油画、书法、装裱、水彩、摄影等多类艺术技法。後经多年沉淀,其在国画、书法方面造诣匪浅,作品更获澳门艺术博物馆、澳门大学、澳门基金会等机构收藏,並获“21世纪中华艺术明星盃金奖”等殊荣。乐享硕果之际,他感恩祖国为濠江文艺界开创的喜人局面,令自己可以自由发挥创意与才能,並且携手众多艺林同好,一起迎来艺界的春天。  澳门是一块宝
期刊
苏达虹先生  从事石材行业几十年,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一同成长,参与过许多城市地标建筑的建设,他用这种方式,留住了一个时代的美,也留住了一个城市的记忆。开放性的公共项目与艺术空间的创建,是他从事这一行最大的理念,因为於他而言,为社会创造价值是比个人事业更值得去追求的事情。他也始终用自身的行动践行着这一理念。  与城市共成长  苏达虹先生回想自己从业的历程,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间竟已从事石材行业三十餘年
期刊
江树林先生  至今已在香港美髮行业中奋斗了半个多世纪,他在事业上的追求、对美的执著,让他成为了业界一位领航者,並获邀担任社团要职。他见证了行业的发展,心怀“继往开来,共建未来”的愿望,这位行业资深人士与众多同行贤达齐心协力、各展所长,集智克难,正在为共创行业美好明天而继续努力。  经年积累 半百情怀  “我原本不是做美髮工作的,但机缘巧合,我不仅加入了这个行业,还坚持了半个多世纪!”在感慨之餘,江
期刊
2019年诺贝尔奖揭晓  10月7日至14日,2019年诺贝尔奖获奖得主名单在瑞典皇家科学院陆续公佈。其中,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凯林(William Kaelin)、格雷格·塞门扎(Gregg Semenza)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拉特克利夫(Peter Ratcliffe),以表彰他们在研究细胞如何感应和适应氧气供应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加拿大美国裔物理学家詹姆
期刊
【本刊讯】2020年春节前,我国面临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冠病毒疫情牵动着十几亿人的心。而在这个隆冬里,有一群义无反顾的“逆行者”,他们遵循国家与人民的召唤,身披白衣、八方驰援奔赴抗“疫”最前线;更有一群普通人,他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第一时间承担起防控疫情的工作,用身体和行动构筑起一道道铜墙铁壁般的防线。  天安社区党委、泰然天安科技园区的党委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全体人员放棄春节休息,立
期刊
屠呦呦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  10月22日,总部位於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佈2019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获奖名单,共3人获奖,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屠呦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告中说,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因其在寄生虫疾病方面的研究获奖。她发现的全新抗疟疾药物青蒿素在20世纪80年代治愈了很多中国病人。世
期刊
香港港是中国天然良港,为远东的航运中心,北纬22°30′,东经114°20′,在珠江口外东侧,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香港地处珠三角入口,位於经济增长骄人的亚洲太平洋周边的中心,香港港是全球最繁忙和最高效率的国际集装箱港口之一,也是全球供应链上的主要枢纽港。目前有80多条国际班轮每周提供约500班集装箱班轮服务,连接香港港至世界各地500多个目的地。  香港港有15个港区:香港仔、青山(屯门)、长洲
期刊
吴鸿棍先生  是一个对工作和生活都充满激情的人,因此他心态年轻,充满活力。从事保险工作二十多年来,带领着团队一起向前走。在社会服务工作方面,他踊跃参与狮子会、同乡会等社团,为实现自己的善愿而付诸行动。他犹如一棵茂盛的大树,面朝阳光,能量充盈,更投下斑驳树影,予人阴凉。  在行业中专注地成长  27年前,只有14岁的吴鸿棍先生跟随家人从福建石狮山雅移居香港。与故乡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生活习惯等等,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