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英语课程与教学

来源 :当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rrr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施课程改革后,新的高中英语教材词汇量大,题材涉及面广,不仅涉及艺术、科技、音乐、天文地理的知识,还涉及到许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例如急救、健康饮食、肢体语言、文化遗产和未来生活等。而这些课程的设置就正好反映了课程和教学这个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英语课程;教学
  一、课程的本质是教学认识的客体
  教育者之所以要设置课程,實质上就是为学生主体提供认识的客体,以便学生作用于课程这个客体,发生教学认识过程,实现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说,课程本质上就是教学认识的客体,也就是人类认识成果,也就是知识。
  由于主体的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掌握客体的结果,所以客体就有促进主体发展的功能,并且客体的性质决定着主体发展的性质。知识作为学生认识的客体,就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决定着学生的发展。《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进而解释道:“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的主体人才的要求不同,这就必然要对我们的教材实施改革,使之适应社会的要求,经济的发展,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而这对英语教师的要求就提高了很多,在教学之前要先把这些内容了解地透彻。
  二、教学的主要工作就是将知识打开,内化,外化
  教学工作就是将人类历史经验的精华即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里的精神财富,课程主要是知识,学生的发展就是对知识展开教学工作的结果。教学工作不是别的,主要就是对知识进行种种“加工”的工作。
  客观知识究竟要怎样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呢?把定理,公式等等简单地呈现给学生,肯定是不行的。必须由教师领导着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工作,也就是建构主体的学习活动。
  首先,将知识打开,所谓将知识打开就是把知识原始获得的实践认识活动方式和过程,加以还原,展开,重演,再现……。例如,应尽量在日常教学中设法给学生创造交际情景,便于学生在口头上和笔头上运用所学的语言。交际情景的创设在对话课教学中是最重要的一环。教育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全方位地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才有可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1、利用视听效果增强情景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课文中的许多情景(如地震等)大多数学生没有亲身的经历或体验,而文字的抽象描述也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让学生观看地震资料片段,学生便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就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和体验“quake”和“shake”等词的意义,也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cut off”和“fall down”等词组用法。
  2、利用声像效果拓宽学生的交际领域
  教师可以利用录像机等设备给学生放录像,让学生仔细观看,并有机会相互交流。其次,将还原,展开,重演,再现……的活动方式和过程,加以简化。这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原原本本地照搬或复制知识原始获得的实践认识活动方式和过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展开和简化,特别是简化有两种水平和形式,即物质的水平和形式,言语的水平和形式,以及多种过渡的形式。情境教学告诉我们,创设情境的手段和途径包括: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和言语描绘。通常理科教学中采用的探究学习或发现学习方法,则是提出课题,提供一定的结构性材料,引导学生自己操作,或表演,或实验、报告、评价。其中,物质水平和形式占主导,也包括语言及多种过渡形式。按照加里培林的研究,内化的一般规律先是通过对实物的操作进行具体动作思维,同时用言语来表述,进而脱离直观,借助表象进行思维,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符号操作,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
  三、外语教学必须“以人为本”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习者之间存在着差异。学习者并非可塑的泥土,可由老师任意捏成其它的东西。他们各自有独特的性格、动机和学习风格,这些特征都会影响学习者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的职责一是教给学生知识;二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即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是“鱼”,二是“渔”,授之于鱼,不如教之于渔。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渔”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这远比简单地“授之于鱼”要重要得多,对学生也有用得多。
  外语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上,还是应该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上?这就涉及到教育思想要如何转变的问题了。事实证明,认为自己“民主、开放、平静、友好、体贴、乐于助人、聪明、富于逻辑性和快乐”的人,一般来说,其学习外语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于其他性格的学习者。
  四、新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培养“一专多能”的跨学科、复合型中小学教师。而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的工作不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什么样的知识、怎样去教,这些问题都要求教师去推敲,去思考。要注重研究,注重分析,注重不断地兴利去弊,推陈出新,注重不断地改革,改善它。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味的缺失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主要失误,其主要原因与教材选编,教师素质及多媒体应用不当有关。要提高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首先要净化语文课堂,其次是提升教师素养,最后是重视师生情感的共鸣。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味”  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更多的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放到了首位,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已经弱化到可有可无的地步。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初中学生的语文水平越来越差,初中语文教学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是增强学生阅读兴趣和提高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确保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高效的阅读教学提高坚强保障。  关键词:初中语文 实施有效阅读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应
期刊
摘 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它提供给学生更多地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同时将在学习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关键词:地理教学;新课程;研究性学习  1.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三个原则。如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体现研究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发展学生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是语文老师在课堂中必须具备的教学理念。此“理念”又是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创设:“合作”“探究”的问题体现出来,这已成为当今语文课改研究、探索、实践的重要内容。为使“自主、合作、探究”成为学生腾飞的羽翼,其核心主要归纳在课堂学生的“讨论”之中。  关键词:语文教学;讨论;教学理念;能力  从目前的语文教学公开课乃至教师在平时的
期刊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己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班级规模过大就是其中之一。过大的班级规模导致教学不能充分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无法照顾个体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探索缩减班级规模,形成了“小班教学”。  所谓小班化教学,就是以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与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的时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
期刊
摘 要:随着艺术热,选择美术学习的人越来越多,怎样做好高考美术的教与学,成为高中美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课题;怎样才能避免学生盲目选择与报考的指导;针对学子们的选择、学习方法以及技能学习做了深入分析。  關键词:高考美术、基础、绘画、教学 观察方法艺术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财富,作为艺术中的美术则是一门视觉艺术,它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美术高考展现的是
期刊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得出的结论:激发孩子识字興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新课标的提出,如何才能切实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我们广大初中数学教师面临的一大课题。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恰当运用语言艺术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师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即影响教学效果。我认为教师运用语言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克服了以往体育课所存在的问题,强调要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并注重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新课程改革 培养学生 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所以一定的教学内容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是完成学习目标的决定因素,面对新的学习目标领域的出现,如何抓住新课标的理念实质提炼改造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新课程标准
期刊
摘 要:体育运动发展是人类进步的标志,应当为人类终身健康服务,学校体育教学应当为终身体育打好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终身体育;快乐教学;兴趣爱好  体育源于人类的社会劳动,体育运动的发展也是人类进步的标志。对体育的探索或改革,最终目的就使人类终身健康(心理、生理、适应社会的能力),适应或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竞技体育是体育最美的表现,并非是体育发展的最终趋势。探讨终身体育才是最好的结果。  学校体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