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改革与实践视觉传达的教学

来源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issa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在建构动态科学的视觉传达课程教学和研究体系,重视开拓视觉传达符号和语言研究。视觉传达设计是指运用视觉符号语言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作为我国现代设计观念变革中的新名词,近十年来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在对传统设计学科整合中成为高校设计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方向,可以涵盖以视觉信息表现为主要内容的所有训练课程,作为专业方向也逐渐为国内设计院校所认同和使用。
  一、创意思维方法训练的设计教育改革的现状
  过分的强调创意思维训练的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在发展初期因为其新颖的教学内容、形式和直观效果曾经获得广泛好评与认同,也确实极大地推动了创新设计思想和方法的进步,促进了创新教育意识深入人心。但与此同时,该导向也折射出我国高校设计教育中形式主义美学观深厚的根基与影响,并随着时间推移问题渐渐显露。
  首先,該导向对创新能力培养内涵理解错误,把创意思维训练视为实践创新设计教育的灵丹妙药甚至全部,导致实用主义的创意方法和形式语言技巧训练风行,忽视了专业基础和文化积累的综合能力培养,使创意思维训练有失去专业根基和营养的危险,尤其在我国招生体制重专业技能轻综合文化素养状况难以改变,年年扩招导致生源素质普遍下降的情况下,更需要慎重对待与反思。创造性思维的养成与求新求变,必须建立在基本的专业造型、审美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基础上。
  其次,创新思维训练过于迷信新的设计方法技巧和建立在方法技巧上的创意想象训练,把观念转换后方法技巧学习和感觉经验的变化,当作创新本身(如“同构”的语言形态和方法技巧)。虽然表壳是新的,内核却仍是传统形式主义美学观在作祟,对形式和感觉意味的沉迷成为其重要目标和导向。我们知道,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已不仅是追求视觉形式的趣味和新颖,更是依附于这外在形式之上的内涵意义的创新表达。观念变革所导致的思想、方法的变化是创新的结果,但一旦成熟运用就只是方法原理而不再是创新本身。创新是一种突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想、行为过程和结果。如果把原理技巧作为创意思维训练的重要内容,却忽视、轻视现代传达设计创意的本质是沟通意义的寻找和创造,显然本末倒置。
  以创意思维训练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与实验也重视沟通,强调语意,呼唤市场价值,但由于对“创意”文化创造与沟通的理念不能很好把握,沉迷形式和感觉意味的求新求奇,对视觉语言深厚的文化、语言特性认识模糊,对市场和传播应用中设计的价值与地位混合,以致不能有效运用视觉语言丰富的文化语义和内蕴通过艺术的形式进行创造、表达,造成学生在针对性的沟通和创意学习、研究上常常束手无策甚至在创意中言不达意、错谬百出。
  二、创意思维训练环境引导下的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更新观念,倡导科学和理性精神
  营造严谨科学的学术环境治标应治本,中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和研究,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依然面临更新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的问题,而核心就是要把科学、理性精神引入到设计教学、研究和实践中。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的设计教育就还要走弯路。我们不缺少感性、技能培养的经验和实力,缺少的是理性和科学精神,而这是建造任何学科大厦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国艺术教育几十年来失落最多,最珍贵的东西。关于科学和理性精神,由于我国艺术界长期来对西方文化的误读和太深的观念偏见,已经造成对其盲目轻视和排斥的大环境,似乎只要一提科学和理性就会扼杀艺术的直觉和灵感,即使承认其作用,也多限于纯粹技术范畴。这显然是错误的。实际上,西方艺术崇尚思想和创造的主流恰恰是以理性和科学精神为灵魂不断发展起来的,在此基础上的各种艺术研究与实验,包括重视心灵感受和情感表达,追求人性觉醒、精神自由和解放的艺术主张,非但没有束缚人们对艺术的思考,反而使艺术在更深层次上被感悟和认识。这种反思、变革和进步恰恰是西方文化传统中科学和理性精神在起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设计教育中文化和综合素质培养,积极倡导理性和科学研究精神在现代设计学科中的渗入,努力营造严谨科学的学术环境和氛围。
  2.建构动态科学的视觉传达课程教学和研究体系
  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应该是强调多学科融会贯通的专业教学体系,不仅需要设计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修养,还需要除传统艺术教育强调的感受性和技能培养之外的理性和思考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多维和综合的,必须贯彻到我们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才能够得以很好实现。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涉及心理学、符号语言学、传播学、市场学、社会学等等广泛的学科领域知识,是综合性、创新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体系,但我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目前还远未适应这样的要求。学科目标和专业设置不尽合理,师资结构和师资储备缺乏,理论课程、跨学科课程开设困难。许多课程教学只重单向传达的技能学习,不重双向传播效果研究,只重传达中的表现技巧和形式语言创意,不重视传播环境和文化语义的研究;只重封闭式课程教学和假想式课题设计研究;不重视开放式社会实践与应用训练,导致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存在明显缺陷。如果我们只从狭隘的表现技能和形式编码角度去理解视觉传达,却放弃整个传播环境与过程的研究、教学和实践,也许我们可以培养出视觉的先锋,但也可能会造就思想的侏儒。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省大连市 116033)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新时代的发展对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教学,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的注入新元素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探究性教学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素质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提出了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主张“以人为本”学生观,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正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地位
期刊
摘要:初中地理学习中,地图在地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地理学习必须和地图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本文就实际教学中总结的一些问题和感想,通过对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如何进行地图教学的简单阐述,希望带给大家一些思路和帮助,进而更加有利于地理教学。  关键词:金钥匙;读图分析;培养学生能力;学习兴趣;学会总结推断  日常地理教学中,学生们总是抱怨地理学习不如历史和生物好学,知识点太零散,太琐碎。
期刊
1.核心素养的概念  在2002年欧洲的一个官方文件《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素养》中,将核心素养定义为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  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将核心素养具体细化为两方面:一方面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人文意识领域能力,另一方面包括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勤于反思、信息意识、问题解决等逻辑和思辨能力。  从上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受到新媒体不同程度的冲击,大学生作为新媒体使用的主力群体,新媒体对他们的习惯、思维、意识都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更是对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本文将针对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政育人工作的路径进行探析。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政育人;工作路径  当前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阶段,大学生的思想和意识均受到网络新媒体的深刻影响和冲击,新媒体环境下的
期刊
中等职业学校作为为社会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机构,如何在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下有效开展职业技能教育?本文以中职数字媒体专业为例,对基于工作室的中职数字媒体专业技能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当前影视后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  当前的数字媒体专业技能教学基本采用传统的任务驱动模式展开,即教师布置任务,讲解技能要点,学生听完成教师布置任务。在
期刊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的一部重要著作。虽没对生态进行专门探讨,但《手稿》中蕴含的先在自然与自为人类、人与自然在实践中实现统一、资本逻辑下的生态批判、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双重和解的生态思想,为大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提供了理论思路。  关键词: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生态思想  马克思虽然没有撰写有关生态的专著,但在《1
期刊
研究背景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较大冲击。2020年,全国各高校教学工作在如火如荼的“云开学”“云课堂”大潮中拉开帷幕,教育界通过“上线”方式保障教学进度及效果。然而高职英语在线教学的开展应充分考虑高职教育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大学英语课程的性质,就以下问题进行探索:一是对于本来就以交际互动式教学为主的英语课程(以下简称为“交际互动式课程”),如何在特殊时期同样实现有效的在线
期刊
蓝色的天空构成了你,蓝色而明朗的岸,那便是我栖息童年的蓝色岁月。  我记得那个清晨,那个刻着童话的早晨流淌成一条年轻的河。蓝蓝的天空,河风微微的拂过,像少女张开双臂的手指透过来的幽香,带着安详和愉快的慰藉。我静静地坐在这样的清晨,吮吸着阳光,散开一卷卷诗书,漫步在优雅的散文田园里,或是追逐着小说奔跑,最后,消失在自己筑造的蓝色城堡里。  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施展着童
期刊
摘要:作者根据自己平常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反思和想法,提出阅读教学应该要进行大量的情景铺垫,帮助学生掌握新单词和词组,从而真正弄懂文章内容。本文源于教学实际。  关键词:情景铺垫;阅读技巧  在现在的各级各类考试中,英语阅读是考试的主要部分,是重中之重。如何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是每位初中英语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题。  阅读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读什么、读多少、怎样读。
期刊
摘要:现如今,国家日益重视传统文化传承问题,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20世纪,国内掀起钢琴协奏曲创作的热潮,作曲家们的创作不仅限于单纯学习、模仿,更致力于探索带有“中国特色”的作品,如加入民歌旋律,融入传统的民族乐器等。带有“中国特色”的钢琴协奏曲承载了传统文化。由而,将我国钢琴协奏曲融入初中音乐赏析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民族自信力,也可以更加了解我国的钢琴协奏曲。本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