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文.悼词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52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加追悼会回来,若有所失。参加的既然是追悼会,当然会若有所失,有什么好说的?我是说明明赶到了八宝山,明明在礼堂里肃立了十来分钟,可是我的哀思好象没有尽情地宣泄,或竟是简直没有得到宣泄,因而若有所失。
  于是联想到两篇祭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祭石曼卿文》。
  这两篇祭文都收在《古文观止》里,我小时候读得相当熟,背得出,现在可不成了。书架上有中华书局去年重印的《古文观止》标点本,我兼用眼镜放大镜还看得清,就把这两篇重读一遍。
  祭文全是对死者说话,仿佛死者就在身边而且句句听得清似的。韩愈对他的侄子十二郎说得非常恳切。他说咱叔侄两个年纪相差不大,嫂嫂说过,韩家的指望就在咱两个身上。他说当年为谋生各地奔跑,以为将来总能够长久共处。他说自己年纪不满四十,眼力差了,头发灰了,牙齿动摇了,只恐寿命难保,使你十二郎抱恨无穷,谁知道你竟先我而死。真的吗?恶梦吗?传来的噩耗怎么会在手头呢?以下说料理十二郎的后事;怎样处置他的遗孤,假如力量够得到,准备把他迁葬到祖坟上。接着发一通感慨,说天涯地角,长期分离,生不得相依,死不得梦见,全是我的不是,还有什么好说。从此我也不再想旁的了,只愿教导你我的儿子,期望他们成长,抚养你我的女儿,准备她们出嫁。话虽说完了,一腔心情可说不完表不尽。“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问十二郎究竟知道不知道,还是仿佛十二郎就在他韩愈身边似的。我想,韩愈写罢这篇祭文,大概在悲痛的同时感到挺舒畅,因为他把哀思尽情地宣泄出来了。
  欧阳修的《祭石曼卿文》三次说“呜呼曼卿!”当然是对石曼卿说话。一说他石曼卿必然会有传世的声名。二说他石曼卿该不与万物同腐,可又想到自古圣贤都只剩枯骨和荒坟。三说自己系念跟石曼卿的交情,不能把盛衰之理看透,因而悲怆非常。这一篇是韵文,如果善于念,念起来叮叮当当,铿锵有致,相当好听。可是就祭文而论,未免嫌其泛。换句话说,只要你不管对象,只图自己发一通感慨,那么用来祭无论哪个朋友都成,不限于石曼卿。
  单凭两篇祭文当然不能判定韩欧二人文笔和风格的高低。如果给这两篇祭文评分,大概谁都会说韩的得分该比欧多吧。
  祭文全是对死者说话,好象是相信有鬼论,不相信神灭论,可能有人要说这是古人的局限性。我倒要为古人辩护,人类可能永远难免局限性,古人这点儿局限性又算得了什么?
  读完两篇祭文,再想如今的追悼会。追悼会不用什么祭文而用悼词,悼词不是对死者说话,全是对在场的参加者说话,可以这么说,在这一点上,咱们逾越了古人的局限性了。
  毛主席不是说过吗?“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按毛主席的意思,悼词自然是对在场的参加者说的,惟有充分表达大伙儿的哀思,才能使大伙儿深深感动,更加团结。悼词中历叙死者的经历和工作,表扬死者的业绩,勉励大伙儿化悲痛为力量,学习死者的所有优长,这些都是必要的。但是还有一点很重要,必须表达大伙儿的哀思。因此我想,悼词和祭文虽然不是一回事,也该写得《祭十二郎文》那样恳切,不宜写得《祭石曼卿文》那样泛。
  悼词的话全是对在场的参加者说的,却有例外。某些悼词的末了一句话是对死者说的,就是“某某同志,安息吧!”
  读者同志假如不嫌罗索,请容许我谈谈这个“某某同志,安息吧!”
  据我的未必可靠的记忆,前些年在悼词的末了用这个话作结的相当普遍。一九七三年七月中旬,首都举行章士钊先生追悼会,郭老致悼词,却没有说这个话,我记得特别清楚。从此以后,或用或不用,好象不用的比较多,不过不敢说定,最近还听见过两次呢。
  我一向反对这个“某某同志,安息吧!”每听见一回,总感到异常不舒服,难以描摹。为什么不舒服,大概有四点:
  通篇悼词全是对在场的参加者说,惟有这一句是对死者说,文体见得不纯。这是一。
  感情太激动了,有时把死者当成活人,跟他唠唠叨叨说一通,也是有的。但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末了这么做,未免犯了跟韩愈欧阳修同样的局限性,总之不怎么好。这是二。
  对死者说“安息吧”是从哪儿来的?原来是天主教里的规矩。天主教徒念完了为死者祈祷的经文,就在死者身上浇圣水,同时念“ReguiescatinPace!”(据说是“安息吧!”的拉丁文)。并非天主教徒为什么要仿效天主教的殡仪呢?这是三。
  死者死了,嘱咐他“安息吧!”有时还要加重语气说“永远安息吧!”这里头包含着多少为死者庆幸,替死者安慰的意味啊!这个意味的反面,不就是为人在世究竟没有多大意思,活一辈子,无非辛辛苦苦,劳劳碌碌,如今好了,你可以享受安息的幸福了吗?这个意味,对死者毫无关系,因为究竟活好死好他再也没法考虑了,可是对活人却大有关系。这是四。
  我老是在希望,“某某同志,安息吧!”这句话“永远安息吧!”
  
  六月四日写完
其他文献
我在一九七六年的四月到六月,翻译了芥川龙之介的十一个短篇,到了今天居然能变成一本书而正式出版,那是当初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在此首先应该感谢湖南人民出版社的同志们的督促。  一九七六年是怎样的年头,四月又是什么日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天快要亮的时候,夜照例是特别黑暗而寒冷的。那是我承蒙“姑念老弱,特别照顾”,从接受再教育或是同劳改差不离的干校回家已快三年。这三年就整整念了三年书,本来回到破败的老家
期刊
由于左联五十周年纪念,承上海文艺出版社送给我一本他们重版印的《鲁迅杂感选集》,引起我对这本书的许多感想和回忆。  这本书刚出版时,我还是一个文艺青年(就是现在我也还是自认为是老文艺青年),用现在的说法,算是“文艺学徒”吧。当时我住在北平东老胡同一家小公寓的一间小房子里,地点在老北京大学的一院和二院中间。我是个鲁迅先生作品的崇拜者,凡是他的著作,能买到的我就买,买不到的我就借。即使过去曾经读过,只要
期刊
《黄河东流去》插图构思的追求    一九三八年,国民党在河南郑州花园口一带炸开黄河大堤,豫、皖、苏五万四千平方里土地一夜成为泽国,一千二百五十万人受灾,侥幸逃出的,跑到远乡外县,转辗在死亡线上。李准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就是以这段历史为背景,描写这场人为的灾难和人们渴望生活而进行的挣扎、斗争。  李培戈同志以组画形式为此书所作插图,每组三幅,其中有一幅作为中心,余两幅是人物特写,形成了既有概括
期刊
去年九月,我从北京出差到四川。先在成都住了十几天,后又到山城重庆,特意拜访了老朋友汪子美。三十年不见,这位漫画家还是昔日的风采。交谈之下,才知道他在一九五七年的问题,不久前得到了改正。他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是那样一种并不令人愉快的微笑。  我同子美是抗战初期在重庆认识的;但真正熟识,是在一九四八年。那时,不少文化界的朋友,纷纷东下到京沪工作去了,而他还留在重庆从事美术创作和教学。就是这样一位手无缚鸡
期刊
中国青年出版社在1957年五月创刊的《红旗飘飘》丛刊,先后出版了十六集,保存了大量的党史资料,对广大青年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然而,在1962年九月八届十中全会期间,党内那个所谓“理论权威”挥舞大棒,迫使这个丛刊停刊了,已印好的三十万册付之一炬,还迫害了一些革命同志。  粉碎“四人帮”以来,许多老同志和读者建议恢复出版。近经中宣部批准,中国青年出版社已恢复了这项工作。1962年以前出版的十六集,将选
期刊
《伟大的道路》一书所载史实,有一些需要订正。除一部分已由译本校订者注明外,据调查,尚有如下各点:  1.朱德同志考过科举,但未中过秀才(1919年石印本《朱母潘太夫人荣哀录》中也无此记载)。  2.刘寿川是朱德同志在顺庆府(今南充市)中学读书时的老师,不是成都高师的同学。  3.朱德同志曾应聘到仪陇县高等小学堂任体育教员,这个学校是官办的。  4.朱德同志与孙炳文同志相识是在1917年春,时蔡锷早
期刊
乍寒飘红雨,临霜菊盛开。用这两句诗来形容十年浩劫后的文苑;形容饱经沧桑的文艺队伍;我想也许不算夸张。君不见,四次文代会的胜利召开,就体现了我们的百花又在含苞待放;我们的文学艺术家老而弥坚,新生力量正茁壮成长吗?  但在文代会上,我却又常常默默地寻觅,寻觅,寻觅那些难以忘怀的人!他们在哪里呢?难道他们没来吗?是的,他们永远不会来了,他们在八宝山,在无垠的原野!他们是敬爱的周总理,陈毅同志,郭老,田老
期刊
继欧阳修之后领导宋代古文运动取得完全胜利的是苏轼。他的理论主张,为散文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他的创作实践,体现了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  苏轼是沿着欧阳修开辟的道路前进的。他对唐末五代直至宋初散文发展的弊病看得很清楚。他说宋初诸人反对“浮巧轻媚丛错采绣之文”,但是“用意过当,求深者或至于迂,务奇者怪僻而不可读”,以致造成“馀风未殄,新弊复作”①。基于这种认识,就要同时向浮艳和艰涩两种倾向进行斗争,这就
期刊
斯诺夫人和安娜·利泽同志访问记    在过去几十年的漫长岁月中,曾经有许多外国朋友支持、同情中国的革命,并且写出不少报道中国真实情况的动人著作。但是,这些著作却很少在中国的书店出现,而在“四人帮”统治时期简直成了“禁书”。例如斯诺的《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前几年世界上大概只有苏联、中国看不到。苏联统治当局仇恨这本书是不言而喻的,而中国人自己也查禁这本书,这就简直莫名其妙。其实理由也简
期刊
此先师长乐郑西谛(振铎)先生经眼、过手及庋藏之群书题跋也。先师于公元一九五八年十月十八日壮烈殉职域外;又二年,高蕴华(君箴)师母谆以董理遗篇为嘱。传闻承命以来,兢兢惟惕,盖深惧庸驽,无能阐述师业,有负期望之殷。然而,先师毕生精力所寄,踵成其绩,庶垂不朽于百一,慰英灵乎九阂,后死之责无旁贷,故不揣俦昧,黾勉赴之。掇拾缀,累岁经年,辑得题跋六百四十则,为七卷,除经史子集四部外,复别诗余及散曲为卷五,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