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艺术 朴素的美感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k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东流去》插图构思的追求
  
  一九三八年,国民党在河南郑州花园口一带炸开黄河大堤,豫、皖、苏五万四千平方里土地一夜成为泽国,一千二百五十万人受灾,侥幸逃出的,跑到远乡外县,转辗在死亡线上。李准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就是以这段历史为背景,描写这场人为的灾难和人们渴望生活而进行的挣扎、斗争。
  李培戈同志以组画形式为此书所作插图,每组三幅,其中有一幅作为中心,余两幅是人物特写,形成了既有概括性较强的场景描绘,又有突出主要情节的人物特写,这在插图创作中还是一个新开创。
  对于诚实憨厚的庄稼人海长松的描绘,既是依据文学原著,但又着重在发掘这一人物的心理状态。他强壮的身体和面部表情更给了人们无限的联想。农民们缺乏土地,但热爱土地,他们的生命和土地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所以长松是那么亲切而深沉地看着他抓起的那一团土,带着不忍离去的心情舍弃他双手开垦的、也是他赖以生活的土地!
  插图创作依据于文学原著,但它又对文学原著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起着补充的作用。李培戈同志巧妙地安排了“挣扎地生”这一组画。它的中心是这样的一幅:被人们剥去树皮的枯树和一群乌鸦,枯树下面的水洼里有一家人扶老携幼一步一步地艰难的走着。这画面好象是老鸦的世界,哪里还象是人间?这情景,不由得使人们产生一种联想——一片没有太阳的云雾笼罩着的旷野,虽然这里并未画那些褴褛的人们不断地走去,但我们可以觉到仿佛确有许多逃难者的队伍断断续续地刚刚走过去,那无穷无尽的行列通过平原,在地平线那边蜿蜒在小道上,静静地走向灰色的远方。又仿佛霜雪和秋已经把变得缄口无言的、一群群的机械地没有思想的人,赶向远方!
  在这里,画家充分地运用了中国绘画的手法。他的笔下所描绘的决不仅限于黄泛的灾难,而是以主要的笔墨着力地刻画那在遭遇中和反动势力作斗争的、活生生的、有着无比生命力的人民。
  随着文学原著情节的发展,插图的构思也愈加深化,这是这套插图的又一特点。它决不一味单纯地复制小说的情节,而是以吻合于文学原著的形象形成自己独立的画幅,使读者在视觉形象里去寻觅,去更多地回味小说的情节。但也应当看到,反转过来,熟练的技术和技巧又促进了艺术构思的深化。这在第三、第四组画里有着突出的表现。这两组组画的中心是“逃生”、“难民棚”。它们的描绘是深刻而细腻的。前者足以使人们感到火车站上的挤满了无数逃难的人群,那不只是爬车的;在那纷乱的人群中有的涩苦地哀叫,有的忧虑和失望,双眼失明的老人在试摸着他能行进的路,小孩在人群边上痴呆地站立着,象是找不见她离散的父母,人群的那边还有警察挥舞着木棍、皮带在打人;……在近处的铁轨旁,有一家人男人死了,女人疯了,两个孩子惊怕地呼喊着他(她)们的妈妈。这一画面充分地反映了人们在绝望中的挣扎,而从那女人的形体来看,她双手撕着头发仰望星空,她似是全然不觉得她的孩子在扑着她,而她却向苍天诉起这人间的苦难,向世界控告那社会的黑暗!
  《难民棚》这幅画重心应该说是那站在桥头上吹竹笛的盲人,他的笛声飘荡在长空,震动着人们的心灵;仿佛在吹着人们很熟悉的“苏武牧羊”的曲调,那曲调是幽怨而惆怅的,那曲调在盲人的吹奏中完全是对人们命运的悲叹,极度地述说着人们生活的哀、痛、悲、怨,叹息着人们的命运,关切着人们不可推测的未来!
  这套插图创作的深度,还见于它同文学原著一样地抱着义愤和同情从不同角度塑造了书中不同人物的面貌,特别是自出心裁地刻画出人物的心理活动,正确地解决了绘画形象与文学形象的关系。诸如海老青,爱爱,徐秋斋和梁晴,兰五和雪梅这四幅都有较深的探求。海老青以疼痛的心情抚摸着被国民党抓差车累死的他那心爱的牛,他的两眼怒视着,但是,他没有低声的沉吟,只是在他的眼神里闪灼着对敌人的焦躁的唾骂和愤慨,似是在对崔副官说:“在你们看来它是畜牲,你是人,在我看来,它却是人!”人,是要追求生活的美,人,是要寄希望于幸福的。插图中也有让人们欣慰的画幅,如描绘爱爱,兰五和雪梅两幅画所呈现的无矜持的笔墨,都是把塞满精神压抑转为充满轻松愉快和美好理想的。
  一九七五年,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发生水灾,作者曾到灾区进行考察,找到了文学原著的某些原型,这增添了他的感受,把他的记忆和观察以及对灾区人民的同情全部都倾注入插图创作中,他的作品才唾弃常规之布局,攫获了艺术的真实,朴素的美感!
其他文献
冯骥才同志的《雕花烟斗》前些日子被评为一九七九年优秀短篇小说之一。作品中关于花农老范对画家唐先生创作的艺术作品(包括他的画和雕花烟斗)赞不绝口的细节描写,很耐人寻味。  比如谈到唐先生的画,老花农说:“您的画印出过画片,俺见过,画得美呀!”  又比如谈到唐先生雕刻的烟斗,老花农更是连声赞叹:“美,美,美呀!”  冯骥才在作品中对唐先生的画没有详加描述,可是对那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雕花烟斗,却有大段的
期刊
理论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树常青。这是德国伟大诗人歌德的一句名言。诗多夸饰,对于这句名言,我总觉得只是诗人的一种夸张,它对于理论的意义和作用未免有点轻视。如果理论深深植根于生活,正确地反映和总结了生活中本质的东西,那也会同生活一样,永葆它的青春,而且会高于生活,比起生活之树,会更为光彩夺人。这个想法,我在读了王若水同志《在哲学战线上》以后,则更加坚信不疑了。  王若水同志是知名的哲学家。《在哲学战线
期刊
闻一多的手稿,是一份有历史价值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据统计,现存手稿178种,约9021页。从时间上说,包括了从1919年元旦至1946年的作品。内容有新诗、杂文、文学论文、古文字研究、日记、书信,还有不少读书札记、报告提纲、文章片断,确有琳琅满目之盛。  学习作家怎样写文章,如何改文章,直接读他的手稿,是个好办法。不言而喻,研究一个作家,更应该读他的手稿。闻一多的手稿,特别值得重视,还因为闻一多生命
期刊
王安石看到他的朋友龚深父写《春秋解》、学生陆农师写《春秋后传》,遇有无法解决的疑难,就说那里是缺文,于是讲了一句笑话,说:“缺文若如此之多,则《春秋》乃断烂朝报矣。”这话后来被他的政敌抓住了,硬说王安石“诬经”、“诽圣”。  但王安石其实是尊经而贬传的,他的文集中找不到一句反对孔子和诋毁《春秋》的话,却常崇敬孔子和引用《春秋》,只是在《答韩求仁书》中说过“春秋三传既不足信,故于诸经尤为难知。”  
期刊
平日在跟朋友闲聊读书时,有的同志说他有一个嗜好:欢喜读初版书,觉得初版本真实、粗犷、感情充沛、棱角鲜明;而有些修订再版的书,虽然结构、立论更完整、充分一些,语言文字更简练严谨一些,可是感到修改本不如初版那么有生气、更真实。因此,他主张作者或出版部门在结集汇编或重印过去的旧著,最好不改,保持原貌,倒希望作者或编者化功夫写篇详尽的前言或后记。我对这个“不改好”的主意,亦有同感。  前不久,在《人民日报
期刊
一本介绍遥感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的科普读物    什么叫遥感?我们人类的眼睛是怎样看见周围大多数的物体的?又是怎样辨别不同的颜色的?遥感是怎样“看”我们周围的物体的?为什么遥感可以从几百公里高空观察到地面上很小的物体?为什么它白天黑夜都能“看”到物体?而且能穿透云雾、揭露人工伪装?为什么它能找出地下的宝藏,“看”清楚农作物的长势、发现病虫害?为什么又能发现水源、查明水质、监测污染?为什么遥感具有如此
期刊
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某些历史人物的伟大事业的推动力都是从梦中得来。”  唐代《南柯记》中的淳于棼和《枕中记》中的卢生,他们在梦中分别作了二十年的太守和十年的宰相。但这都是传奇中的虚拟人物,不是真实。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这是北宋欧阳修的《梦中作》。虽然是“梦中作”,恐怕还是平时醒的时候打好了基础,才能写出来的。  梦中会有惬意的奇境、
期刊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一书,是由当年毛泽东同志同斯诺谈话时担任口译工作的吴黎平同志主持整理的。全书收集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经历》、《长征》、《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论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和世界事务》等五篇谈话,它是研究毛泽东同志生平事业、党史、军史和当时国内外形势的极其珍贵的文献。同时,对于毛泽东同志是怎样成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他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是怎样成为我
期刊
我在一九七六年的四月到六月,翻译了芥川龙之介的十一个短篇,到了今天居然能变成一本书而正式出版,那是当初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在此首先应该感谢湖南人民出版社的同志们的督促。  一九七六年是怎样的年头,四月又是什么日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天快要亮的时候,夜照例是特别黑暗而寒冷的。那是我承蒙“姑念老弱,特别照顾”,从接受再教育或是同劳改差不离的干校回家已快三年。这三年就整整念了三年书,本来回到破败的老家
期刊
由于左联五十周年纪念,承上海文艺出版社送给我一本他们重版印的《鲁迅杂感选集》,引起我对这本书的许多感想和回忆。  这本书刚出版时,我还是一个文艺青年(就是现在我也还是自认为是老文艺青年),用现在的说法,算是“文艺学徒”吧。当时我住在北平东老胡同一家小公寓的一间小房子里,地点在老北京大学的一院和二院中间。我是个鲁迅先生作品的崇拜者,凡是他的著作,能买到的我就买,买不到的我就借。即使过去曾经读过,只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