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八小时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k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一定不会想到,在吕家菜园子,当那几个身背长枪的日伪军七手八脚地把他抬到爬犁上的时候,他的时间还剩下最后的8小时。8小时之后,他的生命将像停摆的时钟,戛然而止。
  大雪覆盖的山路上,那匹紧拉着爬犁的老马,在马鞭的催促下,一边喷着浓重的雾气,一边吃力地向前奔跑着……
  他能够猜得出来,接下来到了分驻所敌人要对他做些什么。那些没完没了的严刑审讯,无非是故伎重演,为了让他带领抗联缴械投降。对于审讯,他是不怕的,他早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头年十月,他带着仍然愿意跟随他的最后5名战士,越过波浪滚滚的黑龙江,再次踏上祖国的土地。当他看到被日军铁蹄肆意践踏的这一片白山黑水,就已经暗暗在心中发誓:宁肯死在东北抗日的战场上,死在故乡的土地上,也坚决不再回头。自然,那个时候,他还想了很多。此前,不知究竟多少次,他曾反复告诫战士们,在防奸反特这件事情上不得有半点儿马虎大意。但是他怎么能想到,虽然倍加小心,却还是掉进了他们的陷阱。
  尽管那个名叫刘德山的陌生人,曾经一度让他产生过怀疑。事到如今,也只能责怪自己求胜心切,没有早些识破袭击日军分驻所的大骗局。午夜时分,当那一记枪声从吕家菜园子猛然响起,一瞬间,他便一切都明白了。子弹从他的后腰穿进去,又从他的下腹蹿出来,在轰然倒下的一刹那,虽说是侧身拔枪,连连回击,那汉奸即刻毙命于雪野之中,但一切还是都晚了。
  这是1942年2月12日午夜,距离春节,仅仅只有两天时间。
  当密探带着那队日伪军飞速赶到现场,并将吕家菜园子团团围住后,又经过整整15分钟的激烈交战,直到打光了枪里的子弹,他这才无力地坐在那里,面对着一拥而上的敌人,一边捂着血流不止的伤口,一边轻蔑地笑笑:“我是赵尚志,你们可以绑去请功了……”一句话没说完,便倒头昏迷过去。
  雪色无边。那匹老马,终于把雪爬犁拉到了目的地。
  紧接着,那几个背着长枪的日伪军,又七手八脚地把他抬到一间冰冷的囚室里。不知多久之后,昏迷之中的他醒了过来,强撑着身子从地上爬起来,倚着一面墙坐在那里,然后他长长地嘘了一口气。抬头望去,透过那一扇小小的窗口,他看到外面的世界又下雪了,好大的雪。
  审讯开始了。审讯官问他:“你到底是不是抗联的赵尚志?你们有多少人?在什么地方活动?”
  一阵剧痛袭来,下意识中,他皱了下眉头。
  审讯官说:“只要你老实交代,皇军马上就可以给你治疗,保住你一条性命。”
  他不屑地笑笑,摇摇头拒绝了,捂着枪伤骂道:“你们不同样是中国人吗?现在你们在卖国。我一个人死不要紧,现在我就要死了,还有什么可问的!”
  这个曾经一度让日军头疼的“大匪首”,说完这话,不论再问什么,一概冷眼斜视,闭口不语。原本,在一次游击战中,他的那只左眼就是被弹片击伤导致失明的。现在,从那只眼睛里,他所看到的,只有黑暗。
  窗外的雪,仍在疯乱地飘着。
  陡然之间,他想起了1933年的那个春天。为了抗日,他只身从哈尔滨来到宾县,投奔了孙朝阳的义勇军。义勇军的人见他个子矮小、身体单薄,不想收留他。可他并不灰心,他说,别看我个子矮,可啥都能干,当兵打仗、挑水做饭,样样都行!
  在随后的一次战斗中,日军企图在宾县东山围歼孙部。危急时刻,他果断献策,先是率队攻城、猛打猛冲,迫使敌军放弃对义勇军的包围来增援宾县;继而杀出重围、化险为夷,取得大胜……
  他想起就在那一年,26岁的他早过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难为父母抱孙心切,隔三岔五地催他抓紧时间结婚生子,可是他却当成了耳旁风。“匈奴不灭,何以家为?”为此他发下誓言,不驱逐日寇决不成家!
  多少次的林海斡旋,多少次的雪原决战,无论日军如何铁壁合围、重兵讨伐,都以失败而告终。为了拔掉他这根“眼中钉”“肉中刺”,日伪当局曾经开价一万元通缉他,并多次派遣日本特务混入抗联内部,企图暗杀他。在一次一次的失手之后,他们对捉拿他的悬赏重磅加码,“一两肉一两银,一两骨头一两金”。
  今天,他们机关算尽,终于得手了……
  审讯一直没有停下来。于歇斯底里的叫嚣声中,他的耳畔还在一遍又一遍响起林海雪原上破碎的马蹄、密集的枪声,还有那一首含仇咬恨的《调寄满江红?黑水白山》:血染山河尸遍野,贫困流离怨载天。想故国庄园无复见,泪潸然。争自由,誓抗战,效马援,裹尸还……
  如果最初不是叛变的抗联某军师长陈绍滨从苏联带回的那个口信,让他越境共商抗日大计,也许作为北满抗联总司令的他就不会过江而去。一年多的时间,不明不白地被扣留在异国他乡。他终于获得了一次率队返回东北的机会。紧接着,在黑龙江岸的佛山一带,他们先是攻打了乌拉嘎金矿,后又袭击了日本武装测量队,但是随着战斗形势越来越残酷,部队的伤亡也越来越惨重,任务执行到最后,又不得不再次返苏。
  毕竟他乡非故乡。当机会再次来临,让他终于又回到了梦寐以求的东北战场上。可是,这遍地的陷阱与雾障,让他最终没能逃过那一双双沾着鲜血的魔掌……
  审讯最终失败了。
  時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就在这间冰冷的囚室里,那个长着一张娃娃脸,眉毛粗重,眼睛不大却灼灼逼人,嗓音洪亮而能言善辩,性子直、脾气暴,个子只有一米六的赵尚志,在最后的8个小时,自始至终怒视着眼前的敌人,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仍然是紧咬牙关,闭口不言。这一年他34岁。
  为了验明正身,确认死者身份,日军很快便指令叛徒李华堂前来辨认。这个曾经矢志追随他多年,却又最终因贪生怕死而投降的男人,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地只朝地上的那具遗体瞅了一眼,眼泪就下来了,一边止不住声音哽咽,一边喃喃自语:“司令,你到底也这么着了。”日本兵没有让他继续站在那里号哭,就把他推了出去。
  从李华堂那里得到证实,关东军当局大喜过望,为了请功领赏,他们立刻决定将他的遗体从梧桐河运到佳木斯,又从佳木斯运到了长春……
  生命停止的那一刻,尊严依然耸立。
  原载《解放军报》2020年8月12日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夜晚的玻璃窗会说话  叹息着我们的别离  无法宣泄的孤寂  挥出一记重拳  夜晚的玻璃窗会说话  述说着我们的曾经  我把寂寞写成歌  却唱不出回忆  玻璃窗的眼泪  淋湿了谁的幸福  你对抗寂寞的方式  偶然听说就一直没忘记  玻璃窗的眼泪  流淌着谁的叹息  淚水漂洗过的身影  那样清晰可惜都是曾经
何谓片段?就形式来看,它不强调篇的要求,没有明显的开头结尾,篇幅也相对短小。从内容来说,应当更集中,往往是截取事物的一个部分,一个侧面,一个特点,或是事情的一个场面、一个情节等,不节外生枝地铺展开去。这种片段训练很受学生的欢迎,不仅在三年级写作起步中显得很重要,而且在以后的各个年级进行成篇作文时也很有必要,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那么,那如何更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中的片段训练呢?  一、激情——激发写片
面对莫高窟的藏经洞,我有一种莫名的悲哀。洞不大,只有丈余见方,像是老式窑洞的里外间,里面黑洞洞的,空无一物,那些举世震惊的敦煌遗书早已被挪运一空。可悲的是,藏经洞里最早保存的五万多卷经卷只有很少一部分保存在我们自己的博物馆里,绝大部分被洗劫到国外,诸如英、法、俄、日等十几个国家的图书馆、博物馆都藏有。  我一直就对这个神秘的藏经洞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应该说,作为“世界八大奇观”的敦煌莫高窟,它的闻名
我家老屋门前的一棵榆树,生长了快30年了,却只有碗口粗细。虽然现在已是人去屋空,但是每次回到团里,我都要去老屋看看。  论外形,榆树一个个皮肤黝黑,外表粗糙,却是那么亲切,憨厚中透着真诚,就像我故乡的老邻居。最为可贵的是,他们不挑环境,随遇而安。记得小时候,我的家在距离伊宁市10多公里外的一个山沟里,父母和一群煤矿工人一起,用很原始的方法在煤矿里挖煤,工作艰苦而危险。后来据说是煤矿挖到了透水层,无
秋天向冬夜告別  没有隆重的仪式  就像一桩草率的婚约  该了的了  不是所有的叶黄  都是秋的葬礼  泪水离别眼眶的时刻  往往是心滴血
1.动车开向福鼎  张晓晓每次回国,出门的第一选择便是火车。她喜欢中国的动车,去哪儿都方便,车厢内干净宽敞,窗外是连绵不断的青山和绿水,烟雨朦胧的时候是水墨画,阳光从云层里亮出来的时候又变成油画,坐六七个小时的火车也不觉得枯燥烦闷。身边的旅客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总有新奇的故事在发生。  本来车厢挺安静的,来了一男一女两个活宝,叽叽呱呱地说个不停,还在众目睽睽下肆无忌惮地打Kiss,声音干脆響亮,响
1  我从他身边走过,上了三楼。在病房外,我戴上长方形的蓝色纤维素口罩,从下巴到鼻梁遮住我的脸,眼镜上立刻起了一层雾气。我推开沉重的门,走了进去。几乎什么都看不见。我像海底潜水员一样,沿着蓝色的走廊小心翼翼地走着。有两三个病人在四处溜达,他们口罩上方的眼睛明亮而又警覺。这些人,根据定性来看,属于健康患者,病情已得到控制,感觉良好。真正的病人都在自己的房间里,躺在床上,身上的管子连着各种玻璃瓶、塑料
几株皮衣发皱的仙人掌,生命岌岌可危。我随即将它拣起,小心翼翼地放在花盆里。  像是报答我的知遇之恩似的,它居然活了!我愈发地喜欢了。不料,一次我在给它洒水时,不小心,被它狠狠地刺了一下,手指生疼,血流不止。我顿时愤然:“你这不知好歹的家伙,投之以情,却还之以刺。”有时候细细想来,却感到愧疚:被刺,本身就是你的错。你若不小心,它还会再次将你刺伤,尽管它是无意的。  两年后的春末,仙人掌开花了,至今我
陨落,亦是点燃。   一颗流星坠落,留下火焰燃烧的痕迹。   “在更久远的年代——或许恰恰是属于我们祖先的时代——正是这样的陨落,点燃了文明的希望。”他想,“如果那一次点燃的是火种,这次又会带来什么?”   长夜将尽,新的一天将会由漫天霞光簇拥而来。   而大地一片寂静。   他听到早起的鸟儿温柔地啾啾啼鸣,听到山间泉水叮咚作响,听到风拂过树叶发出几乎微不可闻的响动……   “为什么人
每年的第一顿黄鳝是父亲开灰塘所得。三月初,开灰塘,一般的做法是在陈年灰塘的旧址开挖。老塘填塞时,泥土松散,方便黄鳝向纵深打洞,藏匿在老塘过冬。父亲的运气好,开灰塘总能挖到冬眠的黄鳝,三五条不等。那酣睡的黄鳝,有的被活捉,有的被铁铲铲段,血淋淋的,可怜它们还没见到春天的阳光,稀里糊涂就成了餐桌上的佳肴。  四月的江南,草长莺飞。天气渐暖,河里、沟渠水温回暖。那些猴急的黄鳝,欣欣然,伺机出洞觅食。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