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题目:(2013年山东省高考题)设△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为a,b,c,且a+c=6,b=2,cosB=79.图1 (1)求a,c的值; (2)求sin(A-B)的值. 解 (1)如图1,作CD⊥AB于点D,由cos B=79,可设BD=7k,a=BC=9k,有AD=6-16k,根据勾股定理得BC2-BD2=AC2-AD2,即(9k)2-(7k)2=22-(6-16k)2,整理得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2013年山东省高考题)设△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为a,b,c,且a+c=6,b=2,cosB=79.图1
(1)求a,c的值;
(2)求sin(A-B)的值.
解 (1)如图1,作CD⊥AB于点D,由cos B=79,可设BD=7k,a=BC=9k,有AD=6-16k,根据勾股定理得BC2-BD2=AC2-AD2,即(9k)2-(7k)2=22-(6-16k)2,整理得9k2-6k+1=0,所以k=13,于是a=9k=3,c=6-3=3;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光的反射规律和光的折射规律是光学中的两大规律,但由于光的传播路径在纯净的空气中无法显示出来,所以,无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实验现象,更不用说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探究规律的
新课程人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和苏科版,在八年级数学(下)《图形的相似》一章中,都介绍了如下一道习题:图1 “如图1,过△ABC的顶点C任作一直线,与边AB及中线AD分别交于点F及E,求证:AEED=2AFFB”,这道课本题,其实就是一九七四年“笛卡尔”国际数学竞赛题.该习题的证明方法较多,且都比较简单,本文介绍一种最简便的证法.证明:作DG∥CF交AB于G,则DG是△BCF的中位线,所以FG
大家熟知的平行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是一个常用的定理,由此可以推出多个性质,特别是可以推导出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没有给出证明,只是在第41页给出“经证明(这里从略)”,学生颇感困惑.教师教学用书上(第66页)是这样解释的:“由于这个定理的证明涉及无理数、极限等知识,学生尚不能理解”,因此采取了“学生度量相关的线段长度,发现规律,然后直接给
自从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以来,人们经常谈到超重和失重现象.当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航天器在加速上升阶段,其中的人和物体处于超重状态,他们对其下方物
中国梦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大量的人才,特别是优秀的人才.因而,识别和培养各领域优秀人才对于推动科技发展具有较大意义.数学堪称“科学之王”,它渗透在科学的各个领域,它的思想和方法更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数学教育关系着科技的进步和国家的兴衰,也关系着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1]数学学好的人,往往对他多方面的发展大有裨益,数学优秀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重视对他们的选拔与培养,有效地引导他们发挥数学潜能,
近几年中考中,“二动点型最值问题”层出不穷、形式多样、方法各异.这类问题涉及两个动点,使问题显得扑朔迷离,往往处于填空、选择或解答题压轴或次压轴的位置.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步骤是通过适当的方法实施消元,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类比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不难发现:若能找到适当的方法实施“消点”,将“二动点”转化为“一动点”,则这类问题将很快得到解决.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有一类“二动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