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灵动,放飞性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guisheng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指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意义。新课程标准把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作为高中生物教育的核心任务,实际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有待提高。第二部分解决问题,提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法。以“研学后教”模式下的《细胞增殖》课例展示,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使引导更有效,使学生积极思考,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第三部分分析意义,针对“研学后教”模式下的《细胞增殖》课例进行反思和未来展望。
  关键词: 研学后教 细胞增殖 课例
  一、问题提出
  新课程标准把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作为高中生物教育的核心任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建构现实的,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自己的头脑创建的。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代替的。因此,我试着从研学后教的模式出发,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探究,尽量让学生轻松、愉悦、自主、灵动地学习。那么,教师该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才能使引导更有效,既不难倒学生,使学生失去探究的兴趣,又让学生积极思考,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下面以“研学后教”模式下的《细胞增殖》课例节选管中窥豹。
  二、“研学后教”模式下的《细胞增殖》课例节选
  (一)教材分析。
  《细胞增殖》是浙科版教材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本节课的内容重点是有丝分裂,学好这一课也有利于后面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和生物变异,可以说它在知识的学习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链环作用。这一学习内容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本节之前,已经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学生已经掌握了染色体的基本成分,对细胞结构有了深刻的认识,但是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的这种动态过程,学生还是没有建立完善的认知体系,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二)以实践为基,以学生为主,以发展为纲,落实研学后教。
  1.研学导航,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壁虎的尾巴真的是借的吗?
  生:不是。
  师:小壁虎的尾巴在不知不觉中长出来了,小壁虎这条尾巴的生长,是靠细胞体积的增大还是细胞数目的增多呢?
  生:依靠细胞数目的增多。
  师:那么生物体又是通过什么方式使细胞的数目增多的呢?
  生:……
  师:趣味思考:我们经常挠头皮,掉下的很多皮屑实际上是头部皮肤的表皮细胞。我们经常挠头皮,可是为什么头皮还在?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现象,你可以说说吗?
  师:细胞数目的增多是靠细胞分裂实现的,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主要有2种,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是细胞繁殖的主要方式,大多数动植物体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的。而减数分裂主要与真核生物产生生殖细胞有关。那么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体细胞的增殖方式——有丝分裂。
  2.自主探究,放飞性灵,深度合作。
  (1)细胞周期概念
  师:(展示细胞周期图)问题1:一个细胞周期可以用一个圆来表示,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圆上有AB两点,那么哪一点可以作为细胞周期的起点呢?
  开展合作学习:学生四人一组就实验方法和具体实验操作步骤展开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大家看下,首先连续分裂是细胞具有分裂周期的前提,上一次分裂结束是细胞周期的起点,那么上一次分裂是到哪结束的呢?大家看下,一个母细胞从A点开始经历分裂间期,分裂期,重新回到A点产生两个子细胞,到这个时候一次有丝分裂结束了,所以说A点是起点。
  ……
  (2)分裂期
  师:为了更形象直观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用毛线模拟分裂期染色质的变化,我们知道,分裂间期刚刚结束的时候,细丝状的染色质就好像这堆毛线一样杂乱无章的缠绕在一起。
  我们现在就把这堆毛线当成染色质,大家想一下,如何将这堆杂乱无章染色质均分,而又不破坏它的结构呢?
  学生代表发言:这些染色质是呈细丝状的,缠绕在一起很难分开,但是如果将这些细状的染色质螺旋、变短、变粗变成染色体的时候可以更容易的分开。这些染色质就先高度螺旋、缩短、变粗形成圆柱状的染色体后,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
  师:好了,现在染色质成功的全部转变为染色体的,接下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染色体一分为二就好了。那么,这些分布散的染色体会不会马上分开呢?
  生:不会。
  师:对了,这些染色体是不会这么无组织无纪律地就分开了,那么接下来它们会怎么做呢?这些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这个时候着丝粒才会一分为二,形成两个染色体。这样就成功的将遗传物质染色质均分了。
  师:刚才我们用毛线代表染色质成功地将这堆杂乱无章缠绕在一起的毛线分成了2份,但是在这个模拟实验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如着丝粒是在谁的帮助下一分为二的,这些染色质真的如我们演示的如此简单就一分为二了吗?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请同学们利用数学方法,进行函数绘图,将植物的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模型用图表的形式反映出来。
  生:动手绘图。
  ……
  三、“研学后教”模式下的《细胞增殖》课例反思和未来展望
  许多学生经由此课,形成一种严谨求实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这是难能可贵的。大部分同学的绘图都有问题,例如各个点没有连贯性,对过程没有理解,造成各个时期之间的数量变化不是持续一段时间。学习小组是生本教学中的重要的一环。我们的经验是,没有小组就没有生本。如何看待小组,往往是教者的理念水平是否进入“生本”的一个标志。余文森说过“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我更清晰认识到在学习复杂科学过程时,学生活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善加利用,即使学生基础比较一般,也会兴趣高涨、思维活跃、记忆深刻。因此,我们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谭文宇.“先学后教”模式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J].宜宾学院学报,2013(11).
  [2]陈文琼,黄月.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J].才智,2013(04).
其他文献
一、案例  案例1:  星期二早上一到校,就见嘉龙的爸妈焦急地等候在教师办公室门口。原来,前两天嘉龙的舅舅从新加坡回来,给了他一百元钱作为“见面礼”。平时不乱花钱的小嘉龙认为这一百元就是他的“私有财产”,于是把它偷偷带到学校和几个要好的同学“有福同享”了。  了解了事情的经过,我找来这几个“当事者”,经过一番教育之后,第二天其他三名同学都已“物”归原主,也向家长、老师承认了错误,只有林晖同学还无动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化,教育再次面临巨大挑战。为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强化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第八次课程改革在祖国大江南北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课改”要求向成长着的一代传授广泛的、出色的、综合性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关键素养,包括问题解决能力、迁移能力、灵活性、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创造性能力、自主性和可信性等。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这样
摘 要: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重要的综合教学环节,是培养和检验学生综合素质、独立工作能力及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综合性训练实践。本文从毕业设计过程入手,探讨分析通过把控毕业设计七个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毕业设计 过程控制 创新思维  毕业设计是高校实现教学目标、造就合格人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
“刚柔相济”语出《周易》,是种中和之道。兵书中有言:“兼刚柔者,兵之事也。”刚柔相济在许多方面给予后世以启示,其在班主任工作中也很适用。班主任只要善于将柔柔的情、严格的纪加以融合,严中有情、张中有弛,就能获得最大的教育效益,在管理班级中游刃有余。  一、严有度,严出于爱  低年级学生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随时会犯错,这些错误无论大小,都是教育契机,“严师”才能出“高徒”,然而严并非严厉,而应理解
一、案例背景  “90后”职校生普遍个性张扬,独立叛逆。他们好奇心强,知识面广,表现出极强的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表达能力;追求快乐,追求幸福,但不愿付出,缺乏毅力;追求时尚,推崇民主,渴望平等,乐于展示自我,自我感觉良好,但几乎不会由衷地为别人着想,换位思考。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它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还需要创造。最让我有成就感的就是我们班男生A的成长。三年以来,他从一个惹事的小
摘 要: 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生,难点是后进生。后进生虽然后进,但他们也是学生,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如何转化他们,引导他们迷途知返,是当今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后进生心理教育 教学效果 转化方法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一视同仁,摘掉“有色”眼镜  一位教育家说:“一旦我们人为地把学生贴上三六九等的标签,会给
摘 要: 学风建设长久以来都是高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学风建设直接关系高校的办学精神、人文环境及声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学风建设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作者根据高校辅导员在校工作的实践,从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及现状入手,对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学风建设 辅导员  一、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及现状  高校教育是我国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是我国实现伟大复
摘 要: 小学低年级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它在幼儿到学生的转换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开展智慧课堂,师生共赢活动,在促进学生智力开发、性格品质及生活习惯的形成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开展智慧课堂,师生共赢的活动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智慧课堂 师生共赢 低年级数学教学  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开展智
摘 要: 推进大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教育理念所存在的消极因素影响和制约大学生个性化教育。在开展大学生个性化教育过程中,应树立科学理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动个性化教育,实现大学生个性发展。  关键词: 个性化教育 传统文化 负面影响 克服措施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是高校承
江苏高考实施新模式之后,从2008年开始,文理科均增设附加题,选考历史者要加考40分的语文附加题,突出文科生的“特长”。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语文的附加题得分并不理想。而且这几年的高考题难度逐渐增加,文科生的“特长”更难以发挥。  文言文阅读这一块近几年大多为议论文,以与必做题部分文言文阅读的记叙类文字相区别,而且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从教材走向课外,2008年考查了道家和儒家两个学派,以及《史记》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