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苏联(节选)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_mark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战胜利了,但昨日的盟友反目成仇。本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开头,形象地展现了这样的现实。美苏两大国的尖锐对立,使许多人忧心忡忡,会不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冯宾符撰写这篇文章时二战结束才刚刚三个月!许多情况还混沌不清。但作者敏锐地抓住了时代发展的大趋势,认为:政治和经济条件决定了美苏有一个共同要求———加强国际合作,保持一个持久和平的时期,并特别指出世界生产和世界市场对于美国的生存有决定的重要性。
  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史和今天方兴未艾的全球化浪潮,无一不在印证作者近60年前的一个预言。
  冯宾符(1914~1966)
  浙江宁波市慈城镇人。少年时就受到中共地下党的影响。1934年,胡愈之创办《世界知识》,他积极参与,学习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时局。1937年抗战爆发,上海租界沦为“孤岛”,他参与胡愈之主办的隐蔽的抗日刊物《团结》、《集纳》、《译报》,并协助胡愈之成立进步的出版机构“复社”,参与翻译出版斯诺《西行漫记》及编辑二十卷巨著《鲁迅全集》。1945年1月曾遭日本宪兵队逮捕,受到酷刑,坚贞不屈。1945年日本投降,中共地下党在上海创办以民间报刊面目出现的《联合日报》、《联合晚报》,他担任社务委员兼主笔。同年,与金仲华合作主编在上海复刊的《世界知识》。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与林汉达、许广平、雷洁琼等成立上海文化工作者协会。同年5月,上海解放,主编中共的临时性报纸《上海人民报》,直至《解放日报》出版。1950年《世界知识》奉命迁京,他到京主持编务。1953年,担任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1954年、1959年和1964年三次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7年任世界知识出版社总编辑,1963年任该社社长兼总编辑。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受到严重冲击,因病去世。
  
  磁碟的故事
  
  去年冬天,前美国战时生产局局长纳尔逊曾经在美苏友谊促进会中讲起一件有趣的事情:
  在一次苏联人举办的热烈的集会上,有一位官员向我握手寒暄,并告诉我他是何等喜愛美国人。他向周围看看,见到桌子上放着一个大磁碟。他说:“我们苏联喜欢人的时候,就这样打破一个碟子。”他一边说,一边就举起他的拳头向碟子击去,把它击得粉碎。
  当时可不容我对这种盛情置之不理,因此,我也挺身而出,取了两只碟子,一面说“当我们美国人喜欢谁的时候,就打破两只碟子,这样打!”说时我用拳头把两只碟子打破。
  两只碟子都被打得粉碎。当时他们看到破碟片已割破了我的手,都很关心。但我毫不介意,因为这使我表示我的血只是我们联合军事努力的一个纪念品,我的这一点血也算是流在了苏联为了我们共同的自由而大量流血的前线。
  这真是异曲同工的俄罗斯和美国的精神!美苏的合作,正建立在这种精神的上面。纳尔逊的这一些些血是没有白流的。就靠了这两个伟大国家(以及其他联盟国)的“血的结合”,这才把法西斯的恶魔希特勒打倒,叫东方侵略祸首的日本屈膝。全世界反法西斯侵略战争的胜利,决不能忘记这“血的结合”的意义。
  但是最近国际形势的发展,却很有理由使人们想到了这个故事的另一面。就是说,当战争进行的时候,美苏为了“战略的共同要求”团结着;现在战争结束了,胜利了,美苏“融洽无间”的结合,是不是也会像那碟子一样“打碎”呢?
  ……
  
  世界的阴阳两极
  
  美国和苏联,这两个不同政治经济体系的国家,是二十世纪中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强国,“世界的命运正总结在他们两国阴阳两极的关系上。”(Max Lerner语)
  他们有着广大的人力、资源和技术的使用。苏联在大陆,美国在海洋,以及美苏两国在航空的地理位置上,是无与比拟的。他们掌握了世界上最大的武装力量、经济力量以及战争的潜在力。在他们骑跨的投影下面,世界的前途将决定它历史的方向。
  不错,两个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思想体系完全不同的国家,当然包含着基本的“天然对立”。但是如果有人认为一九四五年仍将蹈一九一九年的覆辙,那未免忽略了历史进步的因素。世界向前发展着,苏联和美国也正在向前发展。苏联已不复是二十几年前诞生时候的苏联了。它已不复是西方顽固的反
  动政治家认为可以利用白色将领去推翻的苏联了,也不再是绥靖主义者幻想叫法西斯进攻它时候的苏联了。
  至于美国,也和从前不同了。美国的孤立主义已经被击溃了。虽然仍有孤立分子披着伪装在蠢然思动,但政治和经济条件决定它走上国际合作的道路。世界生产和世界市场对于美国的生存有决定的重要性。战后美国的问题,是如何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以及如何安排国内完全就业的问题。
  为了解决各自的问题,美国和苏联就迸发了共同一致的要求:如何加强合作,保持一个持久和平的时期。
  ……
其他文献
告别雅典,对于我们来说,是开始了另一个四年的期待与盼望。  整个雅典奥运会都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用萨马兰奇的话说,本届奥运会的成功“对未来的主办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一切,要归功于一个人。  她被媒体称为“A女士”,因为她那长长的名字实在难以记住;她也被媒体称为“雅典奥运之母”,因为没有她,也许雅典奥运早已夭折。她就是安格洛普洛斯—达斯卡拉基夫人。  达斯卡拉基夫人出生于1955年,
期刊
上海展出“假”国宝    展出时间:2005年6月8日起  展出地点:上海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仿制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在国家博物馆是首次尝试,其中古画20幅,古瓷器10个品种,每个作品绝版仿制100件。被仿制的古画均为元、明、清蜚声中外的绘画大师作品,其中有“元四家”之一倪瓒的传世作品山水画《水竹居图》,明代唐伯虎的《柴门掩雪图》和文徵明的《山水轴》,清乾隆御笔画《先春如意图》以及清代官
期刊
美国,冲突的根源    美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二战时的同盟国、冷战时的“救济者”,现在则是事端的制造者。  朝鲜人,不喜欢美国,因为它破坏了朝鲜民族的统一;古巴人,不喜欢美国,因为它制裁着他们;伊拉克人,不喜欢美国,因为美国给他们点燃了一个战争的火山;本·拉登,不喜欢美国,因为他压根儿就不想看到美国。  但,希腊人,喜欢美国,因为杜鲁门援助过他们的民族政府;格鲁吉亚人,喜欢美国,因为它可以帮助
期刊
中国有句成语叫“养痈遗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时,英法采取消极、纵容的态度,毕竟亚洲的战火尚远离这块旧大陆;西班牙燃起烽烟,英法祭起“不干涉”政策,图一时苟安。  素有“外交才子”之称的乔冠华当时以写国际评论见长。他以激愤的笔触,谴责了英法的行径,并断言:英法不是出卖了西班牙,而是出卖了自己。他疾呼:不要为马德里哭泣,请把眼泪洒向巴黎和伦敦去吧。不幸言中,两个月后二战全面爆发,又九个月
期刊
普京在家也要绝对权威    普京总是很晚才能回到位于郊区的家,回家后很少和妻儿谈论工作。第一夫人柳德米拉在接受俄罗斯三家媒体的专访时畅谈了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第一家庭生活非常传统:男主人是家里的绝对权威,也不征求家人的建议,对女主人讲的话只是听着,从不真正采纳她的意见;而女主人则专注于抚养两个女儿,偶尔也会因为自己在家庭中的屈从地位与普京发生摩擦。她还抱怨,“他对工作太投入了,家里人要想和他聊聊的
期刊
1934年9月·金仲華  1934年,美国正被大萧条搞得焦头烂额,国内孤立主义盛行。而此时在远东和北太平洋已是侵略狼烟突起。  在当时一般人眼中,美国和日本是同根生的帝国主义国家,苏联则是另类的社会主义国家。两者根本就是冰炭不相容。但作为著名国际问题专家的金仲华却以非凡的洞察力和自信写道:国际政治的形势是在把美国和苏联拉拢来,……不能忽略美苏在北太平洋的拉拢合作的可能。对此中国必须加以最大的注意!
期刊
沉悶中的呼号  开放中的实践  这句话,今天已为人们所熟悉。然而,70年前,它曾经是胡愈之拼着怎样的力气的呼号!毫不夸张地说,在30年代,这声呼号就像冲出沉闷空气的一声嘹亮的号角,像划破乌云包围的一道尖锐的闪电,警醒了禁锢在新闻封锁中的苦闷的中国青年。  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了———从1934年9月16日创刊至今,它是《世界知识》的一面旗帜,一个信仰。无论遭受怎样的时代变迁、政治风雨的吹打,这个信
期刊
1934年9月16日  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了。假如西藏高原和印度洋、中国海的深渊,永远是不可飞越的天然门户,那么,一切洋鬼子都给滚出去,让我们关上大门,维持着“光荣的孤立”罢。  但是不能。  假如二千余年前建造的万里长城,远能抵挡住近代的进攻武器,教胡骑不敢进窥中原,那么,就算已丢失了东北四省,我们也只好将就些,过着偏安的日子。  可是要将就也不让你将就下去。  假如从我们老祖宗一直用到如今的
期刊
黎巴嫩国土面积略超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只有400多万,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国。然而,黎巴嫩在中东、乃至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性却远非其面积和人口所能反映,这与黎巴嫩拥有一支庞大而极具实力的“海外军团”有着很大关系。据多家研究机构估计,侨居海外的黎巴嫩公民及外籍黎裔人士多达1200万,是其本国常住人口的三倍左右。散布在北美、中南美洲、欧洲、澳大利亚、西非及阿拉伯海湾等地区,仅在美国,黎巴嫩裔公民就有约100
期刊
金正日:只要朝美建交,朝愿销毁所有中远程导弹    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在6月17日与韩国总统卢武铉的特使、统一部长官郑东泳会晤中,给了韩国一份厚礼。郑东泳20日在汉城说,金正日在会见他时表示,只要朝美建立外交关系,成为朝鲜的友好国,朝鲜愿意销毁所有中远程导弹。但金正日也希望美国对朝政策保持明确和一致。此前18日,《韩国时报》以《意外会谈使得朝鲜问题有望取得突破》为题报道,金正日在会见郑东泳时表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