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全新的理念,在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评价、实施等方面都作了重大的改革与调整。为了保证新课改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满意效果,构建符合时代精神、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已成为课程改革的关键要素之一。评价的目的在于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但要促进学业上的进步,而且要推动人的潜能的开发;评价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教育、改进和提高,增强自信;评价的主体不再只是教师,还要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等。因此,我们在立足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必须积极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的评价机制。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评价进行了探索:
一、评价目标群体化。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更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此我们确立了目标群体化的评价内容,改变了以往“一卷定终身”的评价方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通过学生自评、教师点评、谈话、家长参评,小组互评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多地反思自己,改进学习行为。形成多样化的评价主体,注重评价的全面性。以往,教师是学生评价的主体。而学生评价主体的多样化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学生评价主体的多样化意味着学生评价不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而是一个群体参与的过程,这一评价群体是由教师及其群体、学生同伴及其群体、家长和学生个人等构成的。我们将学生的一学年学习时间划分为4个阶段,针对学生的学习、纪律、思想、劳动等方面设计成表格,展开阶段性评价,尽可能在内容和形式上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全方位、多层次、发展性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这种评价除了能反映学生的阶段特征外,还能反映学生的连续特征,既能记录学生的阶段发展情况,又能记录学生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的各方面发展情况,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教育的评价职能,不但对学生的努力做出肯定,也指出了今后需要注意的问题,使评价落实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
1、教师评价。根据评价指标,各任课教师与班主任定期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写出评价等级。
2、自评。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情感和对所学知识的自我评价。学生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达到了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目标。
3、家长参评。学生请家长参与对学生的评价,一方面是为了让家长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引导家长科学地辅导孩子学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课程情况,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实现“家长、孩子与新课程一同成长”的目的。
4、学生互评。由于年龄的关系,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并不深,使他们无法全面地进行自我评价。因此,在自评的基础上,我们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如在一学期中间引导学生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互相评价,“你认为××同学这段时间里有哪些优点?”“他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怎么改?”“如果是你,应该怎么做?”通过这样的互评,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相互提高。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会使评价结果更准确、客观、全面,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5、给主体评价搭建载体。为了给多主体评价寻找一个载体,给家长、学生 、教师几方面的评价搭建一个能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平台,创造主体之间交流与协商的氛围,实实在在地为学生提供诊断,使学生多方面获得信息反馈,能进一步了解、认识和改进自己。我们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结果由评价主体(教师、学生自己和同伴)记录在《学生素质教育评价手册》上,再由学生把手册带给家长,由家长在相应的栏目内填写他们对自己孩子的评价结果,然后由学生把评价手册交回学校,最后由班主任教师综合各方面的评价在操行评语上用谈心式的语言写出描述性评语,做到准确得体,注重正面引导,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成长的快乐,并以此激励、鞭策学生,使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自我调控。
二、评价目标多样化。
新课程要求多样化学生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在评价学生时,不仅关注结果,更应该注重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促进学生的转变与发展。为了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我们可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如:
1、“谈心式”评价方法。我们都知道:当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和忧虑;当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和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和感激。
2、延时评价方法。这种方法是指学生在某一次考试或考查中没有得到满意的成绩,教师可暂不评价,只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或做出了相应的努力以后,经个人申请老师可以给予重新评价,让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够体验成功,从而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进一步学习的信心,同时督促学生主动学习。
3、“弥补式”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是指学生的某一次作业或考试有缺陷,教师已给予了一定的评价,经学生弥补后,教师在原有评价基础上,给予补充性评价,可进行二次评价、三次评价。
4、随堂评价。我们建立了“随堂评价机制”,对学生随堂表现予以评价。
5、单项评价。我们一改过去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少年”等综合性评价方式,采取单项评价的形式,实行“单星少年”评比方法,让每位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6、评价激励。还要经常组织评选“故事大王”“小博士”“智多星”“学习小标兵”“合作小能手”“勇敢小使者”“爱心小天使”等有意义的活动。利用这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励,促进了学生的不断发展。
7、特长展示。我校每年都举办科技艺术节,在艺术节上,学生的美术和书法作品、科技作品、文艺特长等均在全体师生面前展示,通过命名一批“特长星”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我想:在新课程改革的强大背景下,只有通过新的评价制度,淡化分数名次的竞争,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挖掘出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信心;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为每个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评价目标群体化。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更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此我们确立了目标群体化的评价内容,改变了以往“一卷定终身”的评价方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通过学生自评、教师点评、谈话、家长参评,小组互评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多地反思自己,改进学习行为。形成多样化的评价主体,注重评价的全面性。以往,教师是学生评价的主体。而学生评价主体的多样化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学生评价主体的多样化意味着学生评价不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而是一个群体参与的过程,这一评价群体是由教师及其群体、学生同伴及其群体、家长和学生个人等构成的。我们将学生的一学年学习时间划分为4个阶段,针对学生的学习、纪律、思想、劳动等方面设计成表格,展开阶段性评价,尽可能在内容和形式上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全方位、多层次、发展性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这种评价除了能反映学生的阶段特征外,还能反映学生的连续特征,既能记录学生的阶段发展情况,又能记录学生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的各方面发展情况,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教育的评价职能,不但对学生的努力做出肯定,也指出了今后需要注意的问题,使评价落实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
1、教师评价。根据评价指标,各任课教师与班主任定期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写出评价等级。
2、自评。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情感和对所学知识的自我评价。学生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达到了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目标。
3、家长参评。学生请家长参与对学生的评价,一方面是为了让家长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引导家长科学地辅导孩子学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课程情况,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实现“家长、孩子与新课程一同成长”的目的。
4、学生互评。由于年龄的关系,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并不深,使他们无法全面地进行自我评价。因此,在自评的基础上,我们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如在一学期中间引导学生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互相评价,“你认为××同学这段时间里有哪些优点?”“他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怎么改?”“如果是你,应该怎么做?”通过这样的互评,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相互提高。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会使评价结果更准确、客观、全面,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5、给主体评价搭建载体。为了给多主体评价寻找一个载体,给家长、学生 、教师几方面的评价搭建一个能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平台,创造主体之间交流与协商的氛围,实实在在地为学生提供诊断,使学生多方面获得信息反馈,能进一步了解、认识和改进自己。我们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结果由评价主体(教师、学生自己和同伴)记录在《学生素质教育评价手册》上,再由学生把手册带给家长,由家长在相应的栏目内填写他们对自己孩子的评价结果,然后由学生把评价手册交回学校,最后由班主任教师综合各方面的评价在操行评语上用谈心式的语言写出描述性评语,做到准确得体,注重正面引导,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成长的快乐,并以此激励、鞭策学生,使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自我调控。
二、评价目标多样化。
新课程要求多样化学生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在评价学生时,不仅关注结果,更应该注重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促进学生的转变与发展。为了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我们可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如:
1、“谈心式”评价方法。我们都知道:当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和忧虑;当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和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和感激。
2、延时评价方法。这种方法是指学生在某一次考试或考查中没有得到满意的成绩,教师可暂不评价,只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或做出了相应的努力以后,经个人申请老师可以给予重新评价,让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够体验成功,从而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进一步学习的信心,同时督促学生主动学习。
3、“弥补式”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是指学生的某一次作业或考试有缺陷,教师已给予了一定的评价,经学生弥补后,教师在原有评价基础上,给予补充性评价,可进行二次评价、三次评价。
4、随堂评价。我们建立了“随堂评价机制”,对学生随堂表现予以评价。
5、单项评价。我们一改过去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少年”等综合性评价方式,采取单项评价的形式,实行“单星少年”评比方法,让每位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6、评价激励。还要经常组织评选“故事大王”“小博士”“智多星”“学习小标兵”“合作小能手”“勇敢小使者”“爱心小天使”等有意义的活动。利用这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励,促进了学生的不断发展。
7、特长展示。我校每年都举办科技艺术节,在艺术节上,学生的美术和书法作品、科技作品、文艺特长等均在全体师生面前展示,通过命名一批“特长星”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我想:在新课程改革的强大背景下,只有通过新的评价制度,淡化分数名次的竞争,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挖掘出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信心;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为每个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