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声绘色,形神兼备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ope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项脊轩志》篇幅不长,全文不到800字,总共运用了六个双叠词。“绘声绘色,形神兼备”的叠词,摹声更为真切,描绘更为形象,更加强调渲染,抒情更为细腻。
  关键词:项脊轩志;叠词;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8-030-1
  
  《项脊轩志》是明代“唐宋派”中成就最高的作家归有光的名篇。全文写了一间书房,两种情感,三位亲人。文章借项脊轩的盛衰兴亡,写与项脊轩有关的家常琐事,睹三代遗迹,睹物怀人,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怀念之情,笔墨清淡,然而感情浓烈真挚。
  “项脊轩”是作者在昆山时的书斋名,以此为名,评论界有这样几种看法。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纪念意义,含有怀远追宗之意。同时,“项脊”二字,含有脊梁的意思,作者自号“项脊生”,也可理解为归有光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成为家族中顶天立地的脊梁骨的人生理想。
  归有光主张写作“独出于胸臆”,强调真实的感情,他的散文承继欧阳修、曾巩的文风,并且扩大了散文表现范围,把家庭琐事引到古文中来,善于以朴素流畅的文笔记叙生活琐事,抒发真挚动人的感情,风韵悠远,富有艺术感染力,被誉为“明文第一”。在当时,归有光还被称为“今之欧阳修”。《项脊轩志》论章法似乎很散,但其深层结构井然有序。全文以空间环境(轩内轩外四方)为经,以时间人事(祖母、母亲、妻子三代)为纬,经纬交织,天衣无缝。中国散文形散神不散的体性,发挥至于极致。论意境,则将一家三代人的性格和骨肉深情,青年主人公的襟怀抱负,全融于项脊轩一境。从寻常家庭,家常琐事,营造出小屋奇景、深情高致的意境,这是明代散文所开辟出来的新境界。
  《项脊轩志》总共运用了六个双叠词。所谓叠词,通常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字连起来而成的词。叠词能够表达多种语义色彩。因此,准确、恰当、自然而巧妙地使用叠词,既可以使语言显得生动活泼,也有助于理解。叠词有双叠、三叠、四叠等等之分。叠词在语言表达中的基本功能是描写,叠词比单个的词表示的程度要深,韵味要浓,音乐感更加强烈,在突出形象,丰富所写事物的情状方面显得更加精彩,也使语气语调更从容婉转,抒发的情感更加深刻。
  叠词不但可以单独应用,还可以一组一组地聚和起来,组成成语或句子。例如,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声声慢》的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个叠词,下笔不凡,为全词笼罩了哀婉凄凉的感情氛围,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成为千古绝唱。
  叠词的魅力非常奇特。秦牧在《叠句的魅力》中曾说:“在要表达深刻的思想、复杂的事物、沸腾的感情时,在作品中‘节骨眼’的地方,适当运用,常常能给人一种‘百转千回,绕梁三日’那样的感受。”《项脊轩志》篇幅不长,全文不到800字,然而作者六用叠词,摹声更为真切,描绘更为形象,更加强调渲染,抒情更为细腻。朗诵起来,音节和谐,富于美感。正所谓“随物以宛转”,“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文中叠词的运用恰恰也证明了黑格尔的“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这一真理。
  一、摹声真切
  叠词能以声表形,闻声见形,从听觉上给人以美感和想象,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作者归有光写他的小姐姐在老妪的怀里呱呱而泣,“呱呱”使人仿佛听到了小儿的啼哭声,既生动逼真,又富有情趣,使文章平添了一种动人的音乐美,增强了文章的生活真实感,还能引人联想,同时也为下文写母亲对女儿焦急地嘘寒问暖这样的浓浓的深厚的母爱埋下伏笔,让读者似乎看到了一位慈祥可亲的母亲形象。
  二、描绘形象
  如写修葺后的南阁子,庭阶“寂寂”,“珊珊”可爱,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项脊轩清幽静谧、充满诗意的环境,把作者偃仰啸歌、怡然自得的情态充分表现了出来,展示了一位意气风发、渴望考取功名、弘扬家族的勤奋的读书人形象,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享受。“寂寂” 既强调环境的清幽、静谧,又充满了对“项脊轩”的生活的怀念。又如作者写自己在轩中“默默”读书的情状,既状写攻读之刻苦,又把祖母对孙子的牵挂、赞许、鞭策的复杂感情,描绘得惟妙惟肖。
  三、强调渲染
  如写家中内讧,墙“往往”而是,“往往”一词既强调门墙到处都是,强调出了一个大家庭的衰颓,为“悲”奠定了基调,言语中又流露出作者对分家后出现的杂乱现象的不满和对家族衰敗的哀痛。笔墨极清淡而感情极浓挚,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归有光面对家庭衰颓而无可奈何的细腻独特的感受,忧郁灵性的情怀。
  四、抒情细腻
  作者把极深的丧妻之痛寄寓于一棵枇杷树,写树已“亭亭”如盖。高高耸立的枇杷树本来是无思想感情的静物,但把它的种植时间与妻子逝世之年联系起来,移情于物,静物也显示着动态。
  从树的亭亭,再联想到人的亭亭玉立。可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物是人非,情何以堪!进而渲染强调了那份深沉的丧妻之痛,抒发了对亡妻的无限怀念之情。并且,叠词的运用还让结尾余韵不绝、诗意无穷。
  透过这些“绘声绘色,形神兼备”的叠词,我们仿佛看到一位面对家道日渐衰落、科场屡次失败的封建知识分子的苦涩的人生遭际,也可以把这份思念亲人的情思在我们的内心中加以细细地咀嚼体验,寻求一份相知和共鸣。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和信息,提高生存和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高中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语文素质的形成以及语文能力的提高。鉴于此,本文将重点阐述鉴赏性阅读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鉴赏;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6-077-1  鉴赏性阅读教学,是鉴赏主体的积极能动的一次再创造的活动。在语文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要把创作者在作品
摘要: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学科,然而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实验理论的掌握情况都比较薄弱。文章就基于实验在高考中的重要性,针对实验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实验教学实践,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重要性;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8-050-1一、实验在生物高考中的重要性  “实验教学
摘要:教师领导力是指教师在一定的群体活动中,通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所具有的能力、情感等相互作用,形成的对学生的一种综合性影响力。它来源于教师的职业要求、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和组织能力四个方面。  关键词:教师领导力;职业要求;专业素养;人文素养;组织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9-003-1  教师的领导力,提到这个话题,可能有人会问:教师的
摘 要: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引导学生与教材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伴对话,引发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与自己对话,进而产生道德情感,提升道德认识,促进道德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与教材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伴对话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3-027-2  新课程倡导“对话”理念,强调教学活动不是独白式的说教活动,而是以沟通、合作为特征的“
摘要:笔者用“全阅读”的理念,引导学生用“特写镜头”去关注文本中的标点、字词、句段;用“广角镜头”去关注文本的谋篇布局,既得意,又得言,使阅读教学有层次,有张力,有厚度,走出低效,取得高效!    关键词:标点;词语;句段;谋篇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0-064-2    审视现在的语文课堂,确实存在着重言语内容,轻言语形式的状况,不少
摘要:书面表达在高考中比重很大,但平时教师对学生书面表达的训练仅仅只是穿插于教学中,比较零散,系统性不强,高考中学生往往在书面表达上失分较多,学生面对书面表达往往显得有点“心虚”,如何让学生“理直气壮”地面对书面表达,写出让阅卷老师“一见倾心”的作文,是值得我们探究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要点;语法;连贯;亮点;书写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
摘 要:为更好地体现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在用中学,在学中用”,让学生学到活生生的英语,我一直寻求着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英语的交流作用。  关键词:陶行知;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3-066-1  
摘 要: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积极开展“学生书房进了家”、“故事妈妈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促使家校合作真正落到实处,并以此打开了一扇新时期家校合作教育的特色之窗,为少年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奠基。  关键词:家校合作;学生书房;故事妈妈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5-003-2  教育的根本是要为人的发展服务。学校教育一方面要
摘要:探究式学习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过程”的课程理念,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途径。因此,本文将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科学探究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科学探究;特征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6-063-1  如何在现有条件下积极转变教
摘要:笔者试以一堂《小数乘法》教学课为例,谈谈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正迁移”的相关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点滴体会。  关键词:知识迁移;能力飞越;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1-066-2  【引言】  本学期我执教五年级数学,作为一个刚从事数学教学的年轻教师来说,我不敢丝毫懈怠,所以利用暑期时间,我将本册教材进行了解,做到心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