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演绎精彩的品德课堂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_10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引导学生与教材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伴对话,引发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与自己对话,进而产生道德情感,提升道德认识,促进道德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与教材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伴对话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3-027-2
  新课程倡导“对话”理念,强调教学活动不是独白式的说教活动,而是以沟通、合作为特征的“对话”活动。小学品德教学也不例外。它应该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与教材、与教师、与同伴进行多重“对话”,最终实现与自己对话并提升品德的活动过程。
  2011年11月,我有幸参加了苏州市中小学课改观摩研讨活动,观摩了教研员胡春娜老师执教的《做事不拖拉》,感触颇深。以下我就结合课例谈谈对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对话的一些思考。
  一、与教材对话
  1.利用鲜活的对话伙伴。
  在《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编者创新地安排了两个儿童“圆圆”和“盼盼”作为主人公,成为“教材中的儿童”,与“教室中的儿童”形成了“你——我”的对话关系;编者还引入了“创创鼠” “乐乐猴” “爱爱鸽” “康康熊”四个拟人化的动物在教材中串场,与学生交流。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些对话伙伴。更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赋予这些“伙伴”更鲜活的生命力,让他们会说话、会思考、会评价,和学生的思想情感真正地互动起来。
  例如:一上课,胡老师就高兴的告诉小朋友们:今天的品德课,我给大家请来了一位朋友——盼盼。而且整堂课,胡老师始终没让盼盼离开过,他和小朋友们一起上课,体验,思考。有了盼盼,孩子们的课堂更加有趣、生动,有了盼盼,孩子们的学习更加投入、有效。
  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虽然没有了以上对话伙伴,但是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创造性地设立像“盼盼”这样的鲜活的对话伙伴,同样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捕捉真实的对话内容。
  新课程品德教材全所未有地关注儿童的生活,教材内容体现了极高的“生活性”,为教学提供了很多的现实“例子”。但是由于地区的差别,学生实际情况的差别,“生活”的面貌也是有所差别的,因此,教师就必须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对话内容,适当补充一些“活”材料和学生身边的“真”事,从而进一步提高对话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
  如胡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次利用了一组图片:起床穿衣图、洗漱图、整理书包图、吃饭图、作业图……这些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真实镜头,而非教材中的镜头,一开始用来描绘了盼盼的生活状态,在后来“找找自己身上的拖拉”环节,再次出现了这一组图片,胡老师正是本着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原则,作了如此精心巧妙的设计,实现了品德教学真正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3.创设生动的对话情境。
  品德教学中创设生动的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积极的道德体验,引发良好的的道德情感,从而提升品德行为。教师应巧妙地将对话伙伴、对话内容融入一定的情境中,将生活、问题、活动等融入到统一的情境中,并积极引导学生身临其境,用自己的方式与文本建立有效的对话。多媒体课件、表演等都是创设对话情境的不错手段。
  胡老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了多处对话情境,例如小朋友们在听了盼盼之所以拖拉的想法之后,胡老师加以引导:谁来劝劝他?谁能把他劝醒了?在小朋友们充分的劝说下,胡老师又进一步创设:盼盼听了大家的话,是怎么想的呢?我们来听听盼盼的话。这样的劝说,与其说是触动了盼盼的心灵,不如说是触动了孩子们自己的心灵,这样的情境对话,有效促进了学生道德情感的体验,为道德认知和行为架起了桥梁。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思考如何引导学生与教材对话之前,自己必须首先完成自己与教材的无声对话,这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二、与教师对话
  1.把握对话的时机。
  传统的课堂教学导致了学生在潜意识中知道要想办法配合老师,顺应老师的教学预设,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老师不再是话语权的霸占者,而是话语权的传递者。教师,只需在恰当的时候,组织学生展开思维的碰撞,引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完成意义的建构,因此教师必须把握好对话的时机。
  例如在胡老师的课堂里,你根本听不到她的长篇说辞,有的只是重点、难点处点拨一下,新旧知识衔接处引导一下,问题生成时追究一下,学生会说的老师不说,学生不会说的让其他同学说说,所有同学不会说的再由老师来说。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品德学科是教会学生生活、做人的学科,因此教师必须要关注“价值导向”,教学对话一旦失去“价值引导”,学生天马行空,自说自话,偏离教学目标,那么品德学科的课程意义也就失去了。因此教师把握好对话时机的同时,必须把握好对话的导向。
  2.追求对话的深度。
  品德课程是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作为课程核心的,因此教学必须要“尤其关注正确的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教师能把教材背后这个意义世界看得多远,学生就能跟着走多远。因此,教师应充分调动自己的人生经历、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从“浅教材”进入,最终到达教材背后的“深意义”中去,实现与学生间的深度对话。
  例如在教学中,胡老师根据教材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讨论活动:假如拖拉了……从老师到家长到同学,从医生到消防员,胡老师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开展讨论,学生的心灵渐渐受到强烈的震撼。师生间的深度对话带来了学生深度的情感体验,唯有此,才能真正触动他们的心灵:原来做事拖拉看似是一个小问题,但如果不引起重视,养成做事拖拉的坏习惯,就会对自己、对他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3.保持对话的温度。
  师生对话,要深度,也要温度。儿童是活泼的也是乖巧的,是天真的也是伶俐的,在他们眼里,“老师”是亲昵的,老师的话是神圣的,因此,老师要用“心”和孩子互动、交流,一句评价,一个动作,一个微笑,都能使师生间的对话升温。这种温度对于创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提高课堂实效,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例如胡老师在小组长分发自查表格的过程中,她没有等待,而是注意着小组长的动作,当第一个小组长分发完毕时,她送上了温馨的评价:这个小朋友动作真快,一点也不拖拉。
  这样的一个真诚、和谐、温馨的课堂,会让学生原有的偏颇得以纠正,原有的感受得以丰富,原有的认识得以提高。
  三、与同伴对话
  小学品德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方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引导学生与同伴对话,就是引导学生在课堂讨论、表演、辩论等活动中交流、互动、合作,获得经验,形成体验。对话,不仅有知识的深化,更有对知识的超越;不仅有思维的流动,更是有意义的生成。对话,是教学中极具潜力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1.让交流实现情感的交融。
  学生与学生年龄相同,生活经验相似,思维方式相近,他们之间沟通起来更加直接,相互更容易接受。而且在交流过程中,生生间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启发,能产生一种积极的多边互动,能使学生体验到创造的喜悦与生命的感悟。
  例如胡老师在“金点子发布会”这一活动环节,就组织了小组交流活动。首先,小组内的各个成员各抒己见,充分交流“怎样不拖拉”这一问题;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学生积极性高涨,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参与整个交流过程,气氛活跃,收获丰实。我想,如果将全班指名交流的方式变换成小组汇报交流的方式,那么小组交流活动中学生与学生对话的意义就更能彰显。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利于他们在相互启发和感染中获取知识,促进他们知识、能力、情感和道德的健康发展。
  2.让倾听带来思维的碰撞。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课堂情景:学生争先恐后,踊跃发言,但都是自说自话,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关心别人在说什么,这自然就造成了对话的内容不能在交流与碰撞中得到提升。一个好的对话者,应该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因为在课堂上,当学生在听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做法时,他的智力在接受挑战,他的思维在受到碰撞。
  在胡老师的课堂里,她始终是一个最好的倾听者,而且,她也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倾听情况。在小组交流的时候,她会悄悄来到那个分心的小朋友身边,轻轻地提醒他;有时也会给不认真听的小朋友一个小小的惩罚:请你把刚才听到的再说一遍。
  可见,教师不仅可以通过有效的评价,树立榜样加以引导,也可以给予一定的倾听任务进行强化,让学生逐渐从被动倾听变成主动倾听。
  3.让质疑闪耀个性的光芒。
  一个好的对话者不仅是一个倾听者,还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大胆地亮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生生对话,就是要让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彼此碰撞、激荡、交融,从而让真理脱颖而出。质疑,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体现,已有的知识被他人的视点所唤醒和激活,课堂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多元化感悟,整个对话过程充满了创造色彩。
  无论是学生与教材的对话,与教师的对话,还是与同伴的对话,三者都融汇在教学过程之中,整个教学过程是多重对话的过程。其终极目标都是引发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与自己的思想对话,进而产生道德情感,提升道德认识,促进道德习惯的养成。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教学应“基于生活,在生活中,为了生活”,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学合一。本文从分析目前英语教学的现状入手,提出了英语教学链接生活的重要性,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了抓住生活这一“活水”、让生活走进初中英语课堂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关键词:生活化;英语课堂;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42-1  一、引
摘 要:为贯彻落实“同城化教育”,打造“全纳教育、成就未来”的教育服务品牌,张家港市第六中学把“教育学生要从教育家长做起”作为开展同城化教育的有效抓手。本文对此教育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同城化教育;新市民子女;新市民家长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27-1  一、新市民子女的特点  张家港市第六中学(以下简称六中)毗邻张家港经济开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国务院颁布的《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这一精神对中职学校办学的深刻影响,分析了这支“强心剂”给中职学校所注入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中高职链接;活力注入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4-031-1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2
摘 要:前段时间有不少地方学生出现了运动猝死的现象,这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学生的身体素质太差,有很多人认为是现在的学生太懒,不肯运动,而我却认为并不是因为他们懒,而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才不愿去运动,所以我认为想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必须先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这样才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生;身体素质;运动;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
摘 要:如何将教学落到实处,让我们的课堂更有效,更适应每一个孩子的个体发展是我们教师面临的一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的数学学习活动,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生的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结合起来。  关键词:实践;合作交流;数学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32-2  合作交流学习在近年来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
摘要: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中学物理教学体会,通过具体事例探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本文从“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大胆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寻找问题”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培养;质疑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7-044-1一、学生在物理学习中
摘 要:本文拟从数学生态课堂的四个核心要义:顺应自然、求真求实、追求和谐;动态生成、开启智慧、珍爱生命;着眼整体、适度开放、有效提升;阅读现场、调控课堂、激扬生命,来深入阐释生态型课堂的实践价值体现,推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向纵深处迈进。  关键词:生态型课堂;鲜活;自然;本真;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8-003-3     在课
摘要: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和信息,提高生存和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高中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语文素质的形成以及语文能力的提高。鉴于此,本文将重点阐述鉴赏性阅读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鉴赏;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6-077-1  鉴赏性阅读教学,是鉴赏主体的积极能动的一次再创造的活动。在语文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要把创作者在作品
摘要: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学科,然而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实验理论的掌握情况都比较薄弱。文章就基于实验在高考中的重要性,针对实验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实验教学实践,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重要性;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8-050-1一、实验在生物高考中的重要性  “实验教学
摘要:教师领导力是指教师在一定的群体活动中,通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所具有的能力、情感等相互作用,形成的对学生的一种综合性影响力。它来源于教师的职业要求、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和组织能力四个方面。  关键词:教师领导力;职业要求;专业素养;人文素养;组织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9-003-1  教师的领导力,提到这个话题,可能有人会问:教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