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来源 :理论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i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开创了私塾这种教育方式,确定了教育的内容,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开始了文化下移运动;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采取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当时士人素质提高,后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党中央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今天,深入研究孔子教育思想,对于培育出更多更优质的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现实意义
  
  一、孔子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周代实行分封制,其社会结构是宗君一体的,并按照封建等级实现自上而下的控制;整个社会仿佛一个大网络,在这个社会网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点,并牢牢地被确定在那里。除了自己的宗族外,很少与他人发生关系。最高统治者掌握着这个网络的“纲”,轻而易举地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控制。在社会系统中作为统治者与人民中介的士,很少有“横向交往”[1]
  到了春秋时期,铁器牛耕在生产中的广泛使用,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诸侯、卿大夫、乃至士人所依托的经济有了较大的改变,肯定是不安其位的。建功立业,见重于世成为士人的理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礼崩乐坏。社会失控,士人失职,死钉在原来位置上不仅不能发展,有的甚至不再可能。士人要生存、发展,自然增加流动。士人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显著增强,而社会对士人的要求明显发生了变化。对士人的教育和培养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孔子认清了当时的形势,创设了私塾这种教育方式,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知识开始下移民间,成为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里程碑。
  
  二、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
  
  (一)教育的指导原则
  在教育对象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由于孔子教学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相传他门下的学生竟达三千人之多。所谓“有教无类”,或指出身、贫富不分类,或指族种、地域不分类。孔子之前的古代教育制度是王官之学,特点是官师合一、政教合一,只有社会上层的贵族子弟才有资格接受教育。但是到了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官失其守”、“学在四夷”,孔子以“存亡继绝”的历史使命感,抢救并整理了濒临散失的上古文化典籍,同时以此为教本,创办私学。孔子办学之后,许多著名学者也带领门徒四处讲学,从而促成了春秋战国思想自由、学术繁荣新局面的形成。
  (二)教育的基本内容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教育内容是十分简单的,“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孔子在办学中对教育内容作了重要改革,他研究整理了我国古代的大量文獻,从中选出了《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经典,作为教科书。这六部经书后来被称为《六经》或“六艺”。孔子排除了重巫、重祭的宗教文化成份,注入了春秋时代的人文主义精神,终于编订成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文化知识课本。总之,孔子六十八岁倦游返回,赞《易》,作《春秋》,直至获鳞绝笔,正寄托了他晚年的社会、哲学、政治理论,并形成了他的“大同”、“大一统”、“天下为公”等的社会理想。
  (三)教育的基本方法
  首先是因材施教。孔子认为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其次是教学中的“叩竭法”。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2]是说当有人向孔子提问题时,他并不是马上将答案告诉提问者,而是从问者的疑难处出发,从正反两面展开反诘,弄清问题的性质与内容,然后使提问者通过积极的独立思考自己找到合理的答案。
  再次,孔子还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我就不再教诲他了。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注意循序渐进,“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3]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四)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在《论语》中孔子的教育观得到充分体现,他的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以及重视学习者主体性参与的教学活动,体现着对个体的发现与尊重,强化了个体的自我主体精神和价值意识,增强了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自我人生实现的期待。
  
  三、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关于教育的作用,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既重视其社会作用,也重视其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礼记》中《大学》篇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著名论述既说明了儒家关于大学教育的过程和步骤,也清楚地表明了儒家对教育作用的看法:通过格物、致知做到诚意、正心(即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做到不为各种私心邪念所动摇)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即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教育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每个人都积极为促进各自家庭的和谐美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国家的繁荣、稳定而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齐家、治国),这是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儒家教育思想强调以“己欲利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以完善人格为目标、和群体和谐一致的个人发展。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与西方教育思想很不相同的地方,也正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这一点与我国当前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因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重视教学的方法与途径。孔子的道德教育不仅注意抓根本,即有明确的道德教育目标——造就理想人格,而且还给出了达到这一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如上所述,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要培养具有最大的仁爱之心、能“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也只有这种人才有可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这就是具有最理想、最完善人格的人。但是这样的崇高目标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就能达到的,必须有适当的培养途径和方法才能逐渐完善人格的塑造,达到最终的目标。“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就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好方法。其具体实施步骤则是:孝、悌、忠、信,即先从自己最亲近的人开始培养仁爱之心(这是最容易做到的,也是德育的最起码要求),然后向纵、横两个方向逐步扩展:纵向扩展是指,在对父母尽孝的基础上,进一步上推则要求对长辈、对上级领导乃至国家领导人都要尊重和敬爱;对国家则要尽“忠”。这就意味着在国家危亡的紧急关头要勇于为国捐躯;而在和平时期则要对自己所承担的、与国家利益有关的事业或是与人民大众利益有关的工作忠于职守,尽心尽责。向下推则要求对子女要“慈”(父慈才能子孝),对下级也要象对子女一样关怀、爱护、帮助。横向扩展是指,在对兄弟友爱(“悌”)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左右推即对平辈也要讲友爱,对朋友要态度真诚讲求信用。这就是“由近及远”逐步做到孝、悌、忠、信的要求(也就是不同层次的“践仁”要求)。当这几步都已做到以后,再进一步要求“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道德修养(即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的修养),这样,就不难在上述基础上把仁爱之心进一步扩展到全社会,达到“泛爱众”的要求。可见,孔子实施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非常清楚、明确:其方法就是“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孝悌”是孔子道德的中心与出发点,而泛爱众则是其最终目标与归宿。显然,这样的道德教育方法、途径由于步骤清楚、明确,所以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再加上每一步都是按照由近及远,由亲至疏的顺序,既体现了由易到难的原则,也使人觉得合情合理,符合人之常情,愿意这样去做。因而便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去躬行践履,不会使人产生“说教”或“灌输”的生硬感觉。[4]这对我们教师推行素质教育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轻言放弃,仍然是中国教育的基石和起点。因此,若能在教学中积极贯彻孔子的教育思想,必将对我国培养出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起到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学泰.话说游侠[J].济南:文史知识,2003年第6期。
  [2]唐满先.论语今译[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
  [4]严军.由论语看孔子的教育观[J].上海: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15期。
其他文献
摘要:现场分析是对现场勘查情况的总结,是现场勘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场分析的准确性对分析研究案情、判断案件性质、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认定案犯直至追究刑事责任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关系到刑事技术的优势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对整个侦查破案工作至关重要。  关键词:现场分析;准确性;指导破案;发挥作用  犯罪现场分析是指现场勘查结束时,勘查人员根据现场实地勘查和现场访问的材料,对发生案件的现场事实和与此有关的
期刊
资金安全是财务管理的中心工作,也是财务工作的难点。近年来,国家金融改革对资金安全管理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给军队资金供应管理带来了新的压力和问题。在新环境下,如何进一步深化军队资金安全管理,改善资金宏观调控效果,提高防范和控制军队资金风险能力,更好地为部队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重大的课题,值得我们探讨研究。  一、当前军队部队资金安全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1.预算经费和预算外经费统一核算。为了适应会计改
期刊
现行探亲路费指标管理办法,比较好地保障了广大官兵的切身利益,促进了部队的稳定,增强了部队的凝聚力。但客观存在的标准低,管理力度不够,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给探亲路费的指标管理带来了不便。在充分认识当前探亲路费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应立足现有标准,管好用好探亲路费。  一、深入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官兵的法规意识  探亲路费的供应保障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立足现有标准,加大探亲路费管理力度,对保持
期刊
摘要: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时代与人民群众的共同要求,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必须从高级领导开始,蓄积能量,不断释放,引领风尚,促进根本改变。  关键词: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正能量;释放  中国有句俗话:“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唐代著名的谋略家赵蕤说:“心正而后身正,身正而后左右正,左右正而后朝廷正,朝廷正而后国家正,国家正而后天下正”,概括起来就是加强作风建设需要从领导干部
期刊
摘要:为有效解决武陵地区“三农”问题,繁荣武陵地区农村经济,引导武陵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必须从构建合理的股金结构、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实行规模化经营、加大政府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四个方面积极促进武陵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关键词:武陵地区;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  一、武陵地区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必要性  1、可以降低交易费用,获得规模效益。在市场中,农户要与其他市场主体如农户、企业、政府进
期刊
摘要:实际工作中,我们保存数字图像的方法通常是先存到计算机的硬盘中,然后定期的或者等积累到一定的数量时使用刻录机刻录到光盘中存档,以方便随时查阅、浏览。不过刻录不仅仅就是把刻录盘放到刻录机里面进行刻录,还需要正确地使用。  关键词:数字图像;刻录;保存;映像  数字图像技术以其高效、便捷、灵活的优势冲击着传统的公安图像技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保存数字图像的方法通常是先存到计算机的硬盘中,然后定期的
期刊
摘要:《保密法》是全体公民履行保密义务的法律依据,是制止泄密违法行为,准确有力地打击各种泄密犯罪行为的法律武器。我们在测绘工作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负的责任不同于一般社会人员,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接触国家地理信息秘密的事项多、知密的范围广,所以在保密方面必须有特别的要求。  关键词:保密;测绘  为了加强对测绘成果的管理,维护国家安全,促进测绘成果的利用,满足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中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城市化快速发展,为了尽可能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城市中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迅速发展,建筑物的基础越来越深,出现了大量的深基坑工程。深基坑的开挖很可能引发的基坑周边地表变形,影响相邻建筑,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极大危害。需要加强基坑监测,保障基坑顺利施工、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深基坑;基坑监测  一、深基坑工程  1、深基坑工程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的兴起与普
期刊
摘要:本文概括介绍了集散型控制系统和总线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并在体系结构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  关键词:集散型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体系结构  自动控制技术在许多领域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所采用的形式与它所控制的生产过程的复杂程度密切相关,不同的被控对象和不同的要求,应有不同的控制方案。在自动控制领域,目前用于工业过程控制的两种主要计算机控制系统是集散型控制系统和现场总
期刊
摘 要:天才诗人海子离开我们近20年了,对于他的死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者试图从多角度,引进心理学及精神分析学派的一系列观点对海子死因进行探究,力图寻找出一条明晰可靠线索对海子死因进行探索。  关键词:海子;死因;精神动力学    一、海子之死是个悲剧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出版的诗集有《土地》(1990)、《海子、骆一禾作品集》(1991)、  《海子的诗》(199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