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不同民族的群体或个体间沟通的社会交往形式,散杂居区民族生的族际交往问题,直接影响民族间关系的融洽。为此,本文运用个案访谈法,对民族学生H的族际交往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散杂居区民族生的和谐族际交往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散杂居区;民族生;族际交往;现状
经过前期的观察与资料的搜集,本文以民族高校学生H为研究对象,对其族际交往的现状展开分析。H同学,男,彝族,24岁,无宗教信仰,出生于海南省保亭县某少数民族散杂居区,现为Z大学一年级研究生,语言以海南方言为主,本民族语言(彝语)了解较少。无论是高中毕业前的成长环境,还是高中毕业后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该生都以多元文化和多样民族为主,族际交往较为频繁,因此是理想的研究对象。
总体上看,H同学的族际交往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比较成功的个案。该生在交往对象的选择上比较开放,并不局限于本民族的范围,与其他各族同学形成了生活上互相帮衬、习俗上相互尊重、文化上相互学习、态度上相互包容的族际交往关系。
一、上大学前的族际交往情况
就读Z大学之前,H同学一直在海南省散杂居区成长与生活,由于常年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熏陶,该地区的人们已经逐步将这种不同的民族文化转化为了共同的地域文化,而对于彼此的民族成分,则较少关注。如在讲述居住在散杂居区的那段成长经历时,H同学提到,无论是邻居之间,还是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之间,大家都是“正常”交往的,很少会细究对方的民族身份,相处的都挺融洽,“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在与街坊四邻、学校师生交往时,都未刻意留意过对方的民族身份”。
当然,在多元文化、多种民族并存的散杂居地区,也免不了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在谈及散杂居区以往的族际交往状况时,H同学回忆说:“我生活的那个地区(海南省保亭县某少数民族散杂居区),黎族和苗族人口较多,且大都集中居住,所以族人内部就比较团结,生活习惯比较一致,我们‘外族人’在与他们交往时会引发一些矛盾。比如黎族人和苗族人比较喜欢喝酒,基本上一天三顿都喝,有时候(我们)去他们家里做客,如果不喝酒,就难免会引得他们不高兴……但这都是一些零碎的小事啦,整体上我们的关系还是挺好的。尤其是这几年,我与同龄的黎族、彝族小伙伴关系都比较好。”可见,散杂居区的族际交往虽然不乏个别的由于文化习俗的不同而出现的冲突现象,但随着现代化通讯手段和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和谐的族际交往关系是本地区未来的发展态势。
由于长时间生活在多民族的环境中,且家庭居住地是汉区,彝族同胞相对较少,使得H同学逐步培养起了自身特殊的地域文化认同,而这种高度多元化的民族认同,也令H同学承受着来自于本民族的人际交往压力。当回答“曾经有没有某个时刻,族际交往成为过你的压力”这一问题时,H同学眉头紧锁,回答说:“与其他民族交往倒没有给我构成多大的压力,正好相反,我感觉到有压力是在我与本民族人交往的时候。因为彝族的同胞认为,作为彝族的成员,应该是对本民族认识或者了解得比较深刻的,但是交往之后,他们发现我不是那样的,可能就会对我很失望。刚开始,我自己挺想与一些彝族同学好好地交往和接触,但是事后发现这有点困难,其实想要融入到那个群体里面,对我来说难度还是挺大的。”通过H同学对个人交往经历的讲述,可以看出对于渐行渐远的本民族的同胞与文化,该生还是非常渴求的,只不过民族语言、民族习俗的差异成为了他与本民族成员之间交往的巨大隔阂。
二、上大学后的族际交往情况
2011年,H同学进入Z大学就读本科,2015年,H同学又以优异的成绩得以继续留校攻读硕士学位,如今,已是H同学在Z大学度过的第五个年头,谈起五年来自己的人际交往经历与收获,H同学回顾说,与大家相处还是挺好的,彼此都互相关系,互相尊重对方的民族与信仰,“拿我的本科宿舍来说吧,我们宿舍一共住着六个人,一个哈萨克族、一个仫佬族、一个彝族、一个回族、两个汉族。刚开始的时候,确实会有一些矛盾,因为之前我接触到的回族、哈萨克族不多,所以有时可能会触犯到他们的禁忌。比如,我有时候会打饭菜回到宿舍吃,饭菜里面就有他们不喜欢的‘大肉’,他们就会直接说‘以后不要把这种东西拿回宿舍,我们闻不惯这个味道’,那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这个(大肉)是他们不喜欢的”。但是,交往久了,H同學慢慢适应了舍友的民族身份和习惯,关系也随之好了很多。比如宿舍内部一起聚餐,大家会自发地去清真(食堂或餐馆)吃;每次寒暑假回来,会主动给彼此带具有自己民族特殊的小礼物;小假期会一起商量外出旅游等等。
通过访谈可以发现,不管是过去散杂居区的成长环境,还是现在民族高校的学习环境,H同学的族际交往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与本民族同胞关系的处理上也是一样。当被问及“在现在所就读的学校里共有几位好朋友,其中本民族朋友有几个”的时候,H同学回答说:“来学校以后,(我)交的朋友非常多,他们的民族身份也各不相同,但本民族的朋友相对比较少,仔细想想的话应该有一个吧,这确实是我现在的一个困扰”。由此不难看出,H同学在与其他民族同学交往的时候表现出了较高的渴望,认为“学到了很多之前不了解的文化与习俗”,但是在与本民族同胞交流的时候,却时常表现出消极、被动的态度。可见,该生的族际交往受其特殊的生长环境、较高的“它民族认同”影响非常大,同时,笔者认为,缺少对本民族文化的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更深层次的认识与了解,是造成H学生更多地进行“族外”交往的主要原因。
总之,和谐的族际关系既是不同民族文化得以融合、共存的纽带,也是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良好族际关系的建立,不仅可以培植共同的经历和感受,促进彼此更好地学习与生活,而且还能淡化文化传统差异造成的隔膜与疏远,凸显人类的共同性。因此,树立正确的个人族际认识、建立良好的族际友谊,对和谐的族际交往尤为重要。总体来看,H与其他民族同学之间已经建立了良好的族际友谊,但在对待本民族同胞的态度和交往实践方面,该生仍需要对自身进行积极有效的调试,诸如树立交往的自信心,提高自身交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淡化与本民族文化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培养自身的“族内”交往意识;正确的认识和悦纳自身在本民族知识方面的不足,加强本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积极投身本民族的团体活动,扩大与本民族同胞的经验范围和“共识域”,从而促进自身民族关系的整体提高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戎.族群关系变迁影响因素的分析(民族社会学连载之二).[J].西北民族研究.2003.
[2]段继业.青藏高原地区藏族与穆斯林群体的互动关系.[J].民族研究.2001(3).
[3]谢丹.多民族地区初中生族际友谊状况与教育对策.[D].中央民族大学.2013(3).
[4]尚艳春,康俊英.蒙古族大学生族际交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民族论坛.2010.
[5]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斯琴高娃.民族语言现象与民族关系发展的相互作用和影响.[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2).
[7]徐黎丽,陈建军.论风俗习惯与民族关系的互动影响.[J].新疆大学学报.2005(2).
【关键词】: 散杂居区;民族生;族际交往;现状
经过前期的观察与资料的搜集,本文以民族高校学生H为研究对象,对其族际交往的现状展开分析。H同学,男,彝族,24岁,无宗教信仰,出生于海南省保亭县某少数民族散杂居区,现为Z大学一年级研究生,语言以海南方言为主,本民族语言(彝语)了解较少。无论是高中毕业前的成长环境,还是高中毕业后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该生都以多元文化和多样民族为主,族际交往较为频繁,因此是理想的研究对象。
总体上看,H同学的族际交往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比较成功的个案。该生在交往对象的选择上比较开放,并不局限于本民族的范围,与其他各族同学形成了生活上互相帮衬、习俗上相互尊重、文化上相互学习、态度上相互包容的族际交往关系。
一、上大学前的族际交往情况
就读Z大学之前,H同学一直在海南省散杂居区成长与生活,由于常年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熏陶,该地区的人们已经逐步将这种不同的民族文化转化为了共同的地域文化,而对于彼此的民族成分,则较少关注。如在讲述居住在散杂居区的那段成长经历时,H同学提到,无论是邻居之间,还是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之间,大家都是“正常”交往的,很少会细究对方的民族身份,相处的都挺融洽,“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在与街坊四邻、学校师生交往时,都未刻意留意过对方的民族身份”。
当然,在多元文化、多种民族并存的散杂居地区,也免不了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在谈及散杂居区以往的族际交往状况时,H同学回忆说:“我生活的那个地区(海南省保亭县某少数民族散杂居区),黎族和苗族人口较多,且大都集中居住,所以族人内部就比较团结,生活习惯比较一致,我们‘外族人’在与他们交往时会引发一些矛盾。比如黎族人和苗族人比较喜欢喝酒,基本上一天三顿都喝,有时候(我们)去他们家里做客,如果不喝酒,就难免会引得他们不高兴……但这都是一些零碎的小事啦,整体上我们的关系还是挺好的。尤其是这几年,我与同龄的黎族、彝族小伙伴关系都比较好。”可见,散杂居区的族际交往虽然不乏个别的由于文化习俗的不同而出现的冲突现象,但随着现代化通讯手段和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和谐的族际交往关系是本地区未来的发展态势。
由于长时间生活在多民族的环境中,且家庭居住地是汉区,彝族同胞相对较少,使得H同学逐步培养起了自身特殊的地域文化认同,而这种高度多元化的民族认同,也令H同学承受着来自于本民族的人际交往压力。当回答“曾经有没有某个时刻,族际交往成为过你的压力”这一问题时,H同学眉头紧锁,回答说:“与其他民族交往倒没有给我构成多大的压力,正好相反,我感觉到有压力是在我与本民族人交往的时候。因为彝族的同胞认为,作为彝族的成员,应该是对本民族认识或者了解得比较深刻的,但是交往之后,他们发现我不是那样的,可能就会对我很失望。刚开始,我自己挺想与一些彝族同学好好地交往和接触,但是事后发现这有点困难,其实想要融入到那个群体里面,对我来说难度还是挺大的。”通过H同学对个人交往经历的讲述,可以看出对于渐行渐远的本民族的同胞与文化,该生还是非常渴求的,只不过民族语言、民族习俗的差异成为了他与本民族成员之间交往的巨大隔阂。
二、上大学后的族际交往情况
2011年,H同学进入Z大学就读本科,2015年,H同学又以优异的成绩得以继续留校攻读硕士学位,如今,已是H同学在Z大学度过的第五个年头,谈起五年来自己的人际交往经历与收获,H同学回顾说,与大家相处还是挺好的,彼此都互相关系,互相尊重对方的民族与信仰,“拿我的本科宿舍来说吧,我们宿舍一共住着六个人,一个哈萨克族、一个仫佬族、一个彝族、一个回族、两个汉族。刚开始的时候,确实会有一些矛盾,因为之前我接触到的回族、哈萨克族不多,所以有时可能会触犯到他们的禁忌。比如,我有时候会打饭菜回到宿舍吃,饭菜里面就有他们不喜欢的‘大肉’,他们就会直接说‘以后不要把这种东西拿回宿舍,我们闻不惯这个味道’,那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这个(大肉)是他们不喜欢的”。但是,交往久了,H同學慢慢适应了舍友的民族身份和习惯,关系也随之好了很多。比如宿舍内部一起聚餐,大家会自发地去清真(食堂或餐馆)吃;每次寒暑假回来,会主动给彼此带具有自己民族特殊的小礼物;小假期会一起商量外出旅游等等。
通过访谈可以发现,不管是过去散杂居区的成长环境,还是现在民族高校的学习环境,H同学的族际交往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与本民族同胞关系的处理上也是一样。当被问及“在现在所就读的学校里共有几位好朋友,其中本民族朋友有几个”的时候,H同学回答说:“来学校以后,(我)交的朋友非常多,他们的民族身份也各不相同,但本民族的朋友相对比较少,仔细想想的话应该有一个吧,这确实是我现在的一个困扰”。由此不难看出,H同学在与其他民族同学交往的时候表现出了较高的渴望,认为“学到了很多之前不了解的文化与习俗”,但是在与本民族同胞交流的时候,却时常表现出消极、被动的态度。可见,该生的族际交往受其特殊的生长环境、较高的“它民族认同”影响非常大,同时,笔者认为,缺少对本民族文化的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更深层次的认识与了解,是造成H学生更多地进行“族外”交往的主要原因。
总之,和谐的族际关系既是不同民族文化得以融合、共存的纽带,也是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良好族际关系的建立,不仅可以培植共同的经历和感受,促进彼此更好地学习与生活,而且还能淡化文化传统差异造成的隔膜与疏远,凸显人类的共同性。因此,树立正确的个人族际认识、建立良好的族际友谊,对和谐的族际交往尤为重要。总体来看,H与其他民族同学之间已经建立了良好的族际友谊,但在对待本民族同胞的态度和交往实践方面,该生仍需要对自身进行积极有效的调试,诸如树立交往的自信心,提高自身交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淡化与本民族文化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培养自身的“族内”交往意识;正确的认识和悦纳自身在本民族知识方面的不足,加强本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积极投身本民族的团体活动,扩大与本民族同胞的经验范围和“共识域”,从而促进自身民族关系的整体提高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戎.族群关系变迁影响因素的分析(民族社会学连载之二).[J].西北民族研究.2003.
[2]段继业.青藏高原地区藏族与穆斯林群体的互动关系.[J].民族研究.2001(3).
[3]谢丹.多民族地区初中生族际友谊状况与教育对策.[D].中央民族大学.2013(3).
[4]尚艳春,康俊英.蒙古族大学生族际交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民族论坛.2010.
[5]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斯琴高娃.民族语言现象与民族关系发展的相互作用和影响.[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2).
[7]徐黎丽,陈建军.论风俗习惯与民族关系的互动影响.[J].新疆大学学报.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