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课的创新教学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ravi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创新教学,就是不断推陈出新,改变传统教育千篇一律、一成不变、“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被动学习转变到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主动学习上来。就音乐学科而言,它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挥“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先锋队”的作用,是当前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最新课题。
  音乐课的创新,就是要把枯燥的知识传授、机械的技能训练、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育理念和手法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内在情感、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手法上来。
  一、努力构建平等、和谐、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
  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就是一架钢琴、一台录音机、一支粉笔、一本书。老师一遍又一遍的范唱,学生跟着拼命的唱,唱累了就听录音,听腻了就再唱,中间穿插一些乐理技能训练和思想教育,老师要求学生要守纪律、听话,不准乱动和说话。众所周知,音乐是由音高、节奏、强弱、快慢等要素组成的,它具有特殊的律动性,任何正常的人在投入的听音乐时都会不知不觉的形体律动,要求学生上音乐课要绝对安静等于是抹杀他们对音乐的天性和灵性,而老师的高高在上、绝对威严,给学生造成了无形的心理压力,甚至心灵的伤害,久而久之,会形成对老师和音乐课的畏惧和逆反心理,丧失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
  实践表明,学生在心情愉快、放松的氛围中摄取知识的能力和主动性要远远高于其被动学习状态时,所以傳统的师生关系,严重阻碍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发展。
  基于以上理念,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尽量做到和蔼可亲,与他们谈学习、谈生活、谈理想、谈社会,努力使自己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交流,去理解对方,做知心朋友,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友爱、愉悦的气氛,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俗话说,要想别人尊重自己,自己要首先尊重别人,对待学生一样如此,只要我们给予他尊重和呵护,就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欢迎,所以平等、和谐、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上好创新课的必要前提
  二、以学生为主体、情感为纽带、多媒体为桥梁去创意、激趣、丰富音乐课。
  现代音乐教育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束缚,变程式化为个性化,集中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目标的创新等,构建了一种“主体、创新”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教学中要求以学生实践为中心、活动为手段、能力为重点、素质为宗旨,让学生在音乐中激趣、学习、创造;教学中注重营造宽松、自由、愉悦、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音乐中自由想象、表现、探索和创造;教学中突出艺术性、情感性,引导学生去尽情地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从而受到音乐的熏陶、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还要求多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利用各种电教手段,快捷直观的把大量信息展现给学生;教学中教师还要做好“导演”的角色,积极用自身的音乐素养,引导学生去当好“主角”,去尽情领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主体、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加上情感化教学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在教学中我还经常采用情景交融法、自由讨论法、集体游戏法、分组竞赛法、闭目吟咏法、形体律动法、自由创编法等。总之,只要是有特色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力、给学生以美的陶冶,能体现现代教育意识和理念的教学手法,我们都可以去创造、去运用,这也是创新教育的重点所在。
  三、大胆突破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束缚,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音乐天地
  现行的中学音乐教材有一个重要的缺陷,那就是表现传统的教学内容太多,又加上某些内容和结构“十年如一日”的传统,所以缺乏新意、时代感、趣味性。我大胆地突破教材的束缚,改变学生孤立死认课本的习惯,把学生的目光从书本引向更广阔的音乐天地。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流行歌曲是绝对不能进入课堂的,但我们都知道,在流行音乐中有大量优秀的给人以心灵启迪的好作品,他们比许多所谓的艺术作品、高雅音乐更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它们的思想性、艺术性一点也不比传统音乐差,而且更有时代性、民族性和教育性。
  我在对教材内容进行结构重组时,适当加入中外优秀流行音乐作品,深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引起了强烈的思想共鸣;有时还发动学生自己搜集课外音乐信息,自己做老师,让知识和全班同学分享;有时还采用老师和学生创作的音乐作品,更富有亲切感。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宽了他们的艺术视野,丰富了学生的音乐阅历。
  基于以上的感受,我认为应给任课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可以让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的特点自主选择教材或自编富有个性、创造性的教学内容,以及根据自身的特点去设计灵活多样的、富有个性魅力的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另外,学校在音乐公共课时间安排上不尽合理,总是先排好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再见缝插针地把“垃圾时间”(上午最后一节或下午最后一节)都留给音乐、美术等科目,那时的学生已经“筋疲力尽”或肚子“咕咕”叫了,哪还有心思放在“艺术陶冶、艺术享受”上呢!还有就是教学对象不要千篇一律、一股脑儿的让所有学生都一定要上音乐课,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选修科目,这样既可做到各取所需、各司其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又能节省时间、节省精力,使学生学有所长、富有个性和创造力。
其他文献
《品德与生活》课中,有很多是关于爱的教育的内容。《品德与生活》教学要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现实出发,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体会父母的爱,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感受生活的真善美,从而能够主动地爱家人、爱身边的人、爱我们的生活。因此,结合《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内容,我对学生进行了爱的教育,让学生主动地去爱,培养学生爱的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给学生树立爱的榜样  人都是需要激励的,尤其是小学生,一句
期刊
【摘要】 连线是钢琴作品中最常见的符号之一,但在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的作品中,连线却有着不同的表现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实例分析及对历史的梳理,厘清连线复杂的表现意义,以期对理论分析和演奏实践产生有益的作用。  【关键词】 连线;分句;乐汇;呼吸    钢琴作品自古以来被称为人类的瑰宝,让人类的精神世界更为充实和美丽。连线作为钢琴作品的要素之一更是这枚瑰宝上的奇妙花纹,而这些花纹奇幻无比,如若仔细品味
期刊
在當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之时,高中美术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课标将高中美术课本重新规划为五个系列、九个模块,即美术鉴赏、设计、绘画、雕塑、电脑美术、摄影摄像、书法、篆刻和工艺。教材的内容更充实,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充分展示视觉艺术的语言魅力。  当前美术教育的边界不断扩展,从原来的单一的欣赏,发展到欣赏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由单一的理论学习转向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新阶段,新的
期刊
教学是教师的艺术表现,教学艺术表现在课堂的全过程。如语言艺术、演示艺术、组织艺术、身体动作艺术、氛围创设艺术等无不具有自身规律性、创造性、审美性的本质特征,其各种技艺、技巧呈现出内在的美发挥出最大效益时称之教学艺术。  一名仪容潇洒的体育教师对教材的精选处理,教案的巧妙设计,教学中的即时调节,动作过程的正确示范,口令运用的恰到好处,课余活动的周密安排都离不开技巧和艺术,因此我们说体育课堂是最讲艺术
期刊
打破以智育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和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养为目标,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前提,以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为基本任务,以形成健全个性为特征的教育。儿童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关键时期,体育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体育游戏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具有重
期刊
现代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提倡在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采用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一改过去传统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主动的情境中掌握知识,获得技能。  美术课程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审美,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热爱的一门重要课程。美术课堂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通过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练习而获取知识的。在美术教学中,无论是讨论,
期刊
【摘要】 美术创作是形象思维。应通过激发小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文章结合自身的实践浅谈了小学生美术创造力培养的点滴体会。  【关键词】 小学美术;创造力;培养    指导小学生绘画创作,很重要的是要从小学生心理特征出发,教养小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美术创作是形象思维。应通过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培养学
期刊
1.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国家对体育的投入也大幅增加,但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多年以来持续下滑。2007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出要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
期刊
美术课是中学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审美教育以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内容。审美教育不是专指艺术技巧的教育,而是按照美的规律施行的一切教育。不言而喻,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具有它的整体性和特殊性,其任务不是重受教育者的短期行为和局部把握,而是注重在对受教育者的心灵从无社会特征的人塑造成为社会所需 要的个体品质高尚的
期刊
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的、主动的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的和谐统一的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和审美情操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教育。然而,素质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的实施过程中却存在效果不佳的情况,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城乡差距  城乡差距的存在,使得农村家长熟悉到,只有好好学习,通过各种考试才能跻身城市人的行列。哪个学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