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某些人眼里,全球第三大汽车生产商丰田进军中国的行动似乎有一点“后知后觉”的味道。对于中国市场,丰田其实有自己的一套规划。而—旦丰田开始行动,其速度之快、手段之高也着实令对手心惊。
丰田汽车公司是最早在中国设立代表处的国外汽车厂商之一。早在1980年,丰田汽车公司就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但是,在8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为上海的汽车项目挑选合资伙伴时,丰田作为首选目标,却出乎意料地拒绝了中国人的邀请。丰田的领导层可能没有预见到,当时的上海市在中国的地位日趋上升,有日本媒体称,这一举动直接影响了后来近20年北京对待丰田的态度。
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的汽车市场逐渐显现了巨大的财富潜力,同时,中央政府对进口汽车的控制也不断加强,如果不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仅靠向中国出口整车,势必影响未来盈利。丰田公司察觉到了这—点,组织兵马开始了进军中国本地化的道路。
第一梯队——零部件与产品保障
丰田首先选择中国政策法规限制不那么严格的“汽车零部件”行业进行投资。既然不是整车厂,也就免去了很多的限制和审批。因此,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作为丰田进驻中国的先头部队,首先在中国大陆扎下根来。
1993年12月,丰田通商在江苏昆山建立合资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在随后的几年里,丰田的“汽车零部件”厂在中国的华北、华中等地区遍地开花。
自1994年至今,丰田已在大陆投资了500亿日元,在天津、上海、江苏昆山、四川成都等地建立了30多家合资企业,其中大多数是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在天津,丰田从1994年开始陆续建立了对多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厂。据丰田公司称:“这正是为了配合未来的整车厂诞生”。
丰田集团不仅让其直属的零件厂进入中国,丰田公司占20%至30%股份的零部件公司也被要求在中国设立据点,以配合丰田的计划。丰田还不断地向中国派出大批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到中国零部件合资企业传授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
天津丰田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5月,是丰田公司在中国的主力之一。其产品8A/FE发动机在天津夏利和夏利2000系列中使用。并且同时供应着海南马自达、宁波美日、优利欧,以及悦达起亚等众多国内汽车厂家,造成了很多同类型竞争对手争相使用同种发动机的奇怪现象。
第二梯队——四川丰田
四川成都地处中国大西南。四川旅行车厂的项目开始于1993年。最初,丰田对这个年产1万辆的项目并没有多大兴趣,因为当时丰田主要的期望是在沈阳金杯。但是,华晨的出现打乱了丰田的计划,所以,丰田不得不把目光重新投回到四川。
1995年丰田恢复了与四川旅行车厂中断了一年多的合资谈判,一改以往对中国技术保守的做法,拿出90年代的“考斯特”新车型,大有势在必得之意。最终结果也遂丰田所愿,四川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于1998年11月成立。2000年12月,以CKD方式组装的新型“考斯特”旅行车下线,成为第一辆中国造的丰田车。
丰田在四川的“胃口”当然不只是年产1万辆规模的旅行车。旅行车只是丰田进军四川的一个楔子,目的是制造一个突破口。突破口一旦打开,丰田就会提出进一步的要求,然后就是更进一步的要求……要求会不断升级,直到实现最终目的。这一战术被日本人用在扩张的各个方面,并且屡试不爽。
丰田制造越野车有丰富的经验,再加上近年来世界性的SUV热潮,丰田越野车的品种已经建立了从城市休旅级的RAV4到大型的Sequoia一整套完善的产品系列。
在过去的几年中,丰田公司的高层领导多次表示要在成都生产丰田越野车。丰田越野车在环境艰苛的中国西部地区已经赢得了相当高的品牌忠诚度。早在一年前就有消息说,丰田准备安排四川丰田生产霸道(PRADO)系列越野车。2003年9月5日,在四川丰田工厂内举行了盛大的PRADO下线仪式,来自中央、四川省、成都市的领导,一汽集团、丰田高层等相关贵宾,以及全国各地数十家媒体的近500名代表共同见证了“霸道”的下线。
现在中国的轻型越野车市场主要由原装进口的日本车型把持,包括丰田、三菱和日产。戴姆勒·克莱斯勒旗下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和通用雪佛兰是两个主要的合资生产厂家。此外,同样是来自日本的日产和韩国现代(Hyundai Motor)在中国也都有生产企业。丰田在四川生产越野车,产品可以轻易覆盖中国西南、西北两块对越野车存在巨大需求的市场。只要产能能够跟上,那么必然会对现有越野车企业形成巨大的威胁。
主力梯队——天津丰田
在正式进驻天津之前,丰田已经在天津周边以及华北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各个零部件与产品保障企业各就各位,配套设施完善,为丰田入主天津做好了铺垫。
丰田进入天津,使用了一种类似“买壳上市”的手法。1995年9月,丰田把在日本大发汽车公司的持股比例从17%加倍增至33%,后又增至51%。日本大发汽车公司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国外汽车厂商之一,并且已经与天津市和相关政府部门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丰田借着对日本大发的合并,名正言顺地进入天津夏利。
进入天津以后,丰田公司逐步获得了天津市政府对丰田的支持。2000年6月12日,真正属于丰田自己的工厂——天津丰田宣布成立。天津丰田由丰田和天津夏利合资组建,双方各自控股50%,生产在Corolla平台上发展而成的威驰轿车,主攻家用小型车市场。
威驰上市不久,丰田公司内部透露,丰田准备在天津与威驰共线生产“花冠”轿车。在技术方面,因为威驰与花冠共用平台,因此,共线生产不成问题。而在市场方面,丰田此举无疑是竞争对手不愿听到的消息。因为丰田用最少的投入,换得了市场竞争力的成倍增强。
另一方面,丰田还准备在天津建立中高档轿车生产基地,有望生产丰田佳美或皇冠。年产能力达15万辆,对手直指本田雅阁、上海帕萨特和通用别克。
更重要的是,由于现在汽车技术的发展,多款汽车可以共用一个平台,因此,丰田很有可能在未来中国政策放宽以后,依靠共用平台技术,低成本延展产品线。
按照丰田和一汽的合作协议框架,丰田还将和一汽在“红旗”的平台上开展技术合作,这就意味着丰田进军高档车的大门已经打开,拥有世纪Century、凌志Lexus等高级轿车技术的丰田,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侧翼梯队——沈阳日野,天津华利
2000年,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丰田通商株式会社与沈飞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沈阳沈飞日野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生产高中档大客车。随后的2001年,丰田公司把对日野公司的持股比例从36.6%提高到50.1%,日野成为丰田的一个子公司。这与几年前丰田控股大发、从而进入天津夏利的做法如出一辙。设在沈阳经济开发区内的新厂房是日野汽车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厂,并有望成为出口基地。
丰田同样不会放过低端市场。微型车方面,一汽控股75%的天津华利汽车将延用“大发”的品牌和技术,对目前已经生产的车型进行全面升级,建立一座年产能力达15至20万辆的生产基地,生产大发擅长的小型车。
预备队——广州丰田?丰田金融?
近来,丰田公司在广州寻找合作伙伴的消息甚嚣尘上。丰田发言人保罗·诺拉斯科(Paul Nolasco)证实,该公司正在与华南的广州汽车集团进行谈判,以提高中国的本地生产能力。但他指出,目前尚未达成任何协议。
丰田正在中国寻求另一次“艳遇”的消息传出之时,距离丰田与一汽在人民大会堂发表合作协议的时间仅仅过去了一年。丰田此举令一汽——这个中国最早建立的汽车集团非常难堪。因为正是一汽自己,造就了丰田在中国的优势地位。
按照中国的政策,只允许外国汽车公司最多有两个合资厂。为了突破这一限制,丰田开始与一汽、二汽和上汽接触,探寻合作的可能,并最终与一汽达成了共识。2002年2月后,丰田社长张富士夫多次密访长春,基本确定了与一汽联合进军市场的目标。然后丰田又在天津市政府与长春一汽之间穿针引线,促使天津夏利并入一汽集团。接着,川旅80%的资产划归一汽,最终使得丰田与一汽的合资水到渠成。2002年8月29日,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和中国一汽的合资签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合作内容涉及中高档轿车、微型车、中高档SUV等。
从名义上,丰田只有一汽一家合作伙伴,完全符合相关规定。而实质是,一汽的介入给了丰田在天津、四川之外,再度发展合作伙伴的宝贵机会。丰田显然不会浪费政策限制中有关“两家”合作伙伴的条款。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丰田汽车可能投资超过300亿日元在广州兴建合资工厂,并且在2005年开始生产畅销的中型佳美轿车。丰田汽车与广州汽车集团的合作将使丰田迅速形成对广州本田雅阁的打压态势,并可藉此制约一汽的势力。
丰田汽车金融公司也是丰田公司进军中国不容忽视的一支力量。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开放金融市场的承诺中,允许设立外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并享受中资同类金融机构的同等待遇。国外的大型汽车信贷公司进入中国并经营汽车信贷业务已成定局。目前,率先进入中国的国际汽车公司——福特、大众、通用等,均有各自的金融服务机构。
丰田金融服务公司也在积极地开展行动,寻求与其它国际汽车信贷公司以及国内商业银行的合作。一待时机成熟,丰田金融服务公司就会大展身手。
几年以前,中国汽车市场对于丰田公司来说似乎还是“近在咫尺、无门而入”,然而转瞬间,丰田已经一举在中国扎稳了脚跟。
中国的轿车销量每年以大约30%的速度增长,按官方预计,到2006年可达350万辆。不过这些数据仍旧显得过于保守。日产和本田等日本厂商预计,到2005年中国对它们利润的贡献将达到10%。如果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与其它发展中国家一致,那么一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2000美元,汽车销售将加速增长。目前中国有7个省份接近这一水平,这些地区总人口超过3亿,比美国的人口总数还多。
在中国,丰田有自己的目标——2010年占有中国10%的市场份额。丰田在中国建立的所有企业生产的产品系列之完备,是任何其他外国厂家不具备的。丰田,将可能成为唯一一家有能力在中国生产从微型车、小型车、中高级轿车到越野车、轻型商用车、旅行车、大客车全系列产品的汽车厂家。丰田这种后来者居上的手段和谋略,恰恰是很多中国本土企业所缺少而应该学习的。
责任编辑 张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