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说《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该小说以北美殖民地时期的清教社会为背景,讲述了海斯特的爱情悲剧,探究了宗教、伦理、爱情等社会问题。电影《红字》是根据小说《红字》改编的一部爱情电影,该片揭示了宗教制度对人性的压迫和异化,批判了宗教虚伪、道德沦丧、人性泯灭等。本文从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出发,从叙事方式、情节安排、人物形象等方面探究了电影《红字》与原著的差异。
关键词:《红字》 海斯特·白兰 故事情节 思想主题 丁梅斯代尔
小说《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该小说以北美殖民地时期的清教社会故事背景,讲述了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与牧师丁梅斯代尔的爱情悲剧,霍桑以细腻的心理描写、丰富的象征意象、深邃的思想内涵等探讨了宗教伦理、爱情、人性的思想主题,带给读者无尽的哲学思考和思想启迪。自诞生一百多年来,小说《红字》先后被改编成戏剧、歌剧、电影等艺术形式。1995年罗兰德·乔菲执导了电影《红字》,将原著改编成了通俗的、商业化的影片,迎合了广大观众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
一 文学作品电影改编的理论阐释
文学作品是以文字为叙事语言的、以单媒介传播的艺术形式,有着含蓄性、朦胧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在文学创作中,作家用文字将自己的艺术想象、人生阅历、生活感悟等表达出来,而读者则结合自己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等理解文学作品。由于每个人的知识水平、人生感悟、生活阅历、性格特征等各不相同,因而,对同一部文学作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电影是一种集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绘画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态,它借助视觉、听觉两种渠道传播信息,能够将艺术形象清晰而准确地传递给受众。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是指导演、编剧、演员等人共同演绎文学作品,并将之搬上银屏的过程,这个艺术再创造过程融入了许多人对原著的解读与诠释,因而,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可能与原著有着较大差异。
此外,由于文学作品以文字为传播媒介,而电影以画面、音乐、动作、场景等为传播媒介,这使两者在表现形式上有着较大差异。比较与分析小说《红字》与罗兰德执导的电影《红字》,会发现两者有着较大差异。小说《红字》是一部象征意义丰富、思想深邃的心理小说,而电影《红字》是一部经典的好莱坞电影,这部长约三个小时的影片更像一部史诗巨著,而非弥漫着宗教色彩的心理电影。
二 小说《红字》与电影《红字》的对比分析
1 从叙事方式看。小说 《红字》采用了第三人称叙事方式创作的,第三人称的运用使作家成为无所不知的“上帝”,可以深入到每个人物的内心深处进行透析式的心理描写,探究人物细腻而丰富的思想情感,展现人物在人性与神性的较量中的内心挣扎。电影《红字》中,导演放弃了这种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让始终隐身的珠儿以回忆的口吻、画外音的形式讲述了母亲海斯特来到美洲新大陆、与丁梅斯代尔相爱的故事,从影片开头到结尾,观众只能听到珠儿的画外音,“我叫珠儿,我要讲母亲海斯特的故事……”,这种叙事方式使整部影片充满历史怀旧感,也便于珠儿评价当时的社会背景、生活方式、婚恋观念等。可见,电影《红字》中以珠儿为“代言人”,表达了导演对海斯特、丁梅斯代尔、齐灵渥斯等人物形象的看法以及对爱情、婚姻、宗教、种族等社会问题的见解。在影片最后,珠儿驾车离开了加利福尼亚州,这时回荡着珠儿的声音,“我的父母终于找到了对他们而言禁绝已久的幸福……有人说那是一种惩罚。对我而言,我不那么看……谁能清说上帝眼中什么才是罪呢?”
2 从情节安排上看。小说《红字》开篇之处,海斯特站在刑台上忍受耻辱,她紧紧抱着女儿珠儿,胸前戴着象征耻辱的红字“A”,忍受着旁观者的冷眼和漠视。后来,海斯特依靠针线活维持生计,并以乐善好施赢得了大家的尊重,获得了灵魂的救赎。电影《红字》中,女主角海斯特始终生活于浪漫的爱情场景之中,并未对自己与丁梅斯代尔的恋情忏悔,而广袤无边的森林、错落有致的房屋、潺潺流动的小溪等故事场景也暗示了海斯特的内心世界,这些都带给观众一种温馨的感觉。小说《红字》中,牧师丁梅斯代尔以清教徒的方式进行自我救赎,他不堪忍受良心的折磨和灵魂的煎熬,最终以悲剧性的死亡宣告终结。在影片《红字》中,丁梅斯代尔是一位勇敢、坚强的男人,他勇敢地反抗清教伦理的束缚,他借助种族斗争的契机拯救了海斯特与被怀疑实施巫术的妇女、影片最后,丁梅斯代尔与海斯特、珠儿一起离开了北美殖民地,前往西部新大陆开拓新生活,这种电影改编迎合了观众的欣赏习惯,也提高了影片的票房效果。
3 从人物形象塑造看。在小说《红字》中,海斯特与牧师丁梅斯代尔通奸之后,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她戴上了象征耻辱的红字“A”字。同时,海斯特也承认自己所犯下的过错,并以清教思维模式告诫自己——不配享受任何欢乐,哪怕是从针线活中体会到的小小乐趣。可见,小说《红字》中,主人公海斯特始终生活于矛盾和挣扎之中,她渴望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但是清教伦理和清规戒律又时时束缚着她的思想,使她饱受灵魂的煎熬。在电影《红字》中,导演赋予了海斯特更多追求自由生活的独立精神,海斯特认为,追求自然而生的爱情并不是罪过,而是人的天性与本能,正是因为丈夫齐灵渥斯葬身大海,自己才与丁梅斯代尔相知相恋的,所以,自己没有罪,也不再需要灵魂的救赎。片中海斯特的尊严感驱散了耻辱的阴影,走路时她始终昂首挺胸,即使受到惩罚时,她仍然骄傲地活着,“我相信在你们眼中我是有罪的,可谁知上帝是否同意你们的观点呢”,“这个标记不是我的耻辱,而是你们的耻辱”。在影片结尾处,海斯特将象征耻辱的红字扔到了地上,这意味着她彻底摆脱了清教伦理的道德束缚。
在小说《红字》中,霍桑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丁梅斯代尔的内心世界,无形的红字“A”就像炽热的火炉一样烤着丁梅斯代尔的肉体和灵活,使他始终生活于痛苦和愧疚之中,在神权的压制与齐灵渥斯的摧残下,丁梅斯代尔终于倒在了刑台上。但是,在电影《红字》中,丁梅斯代尔这位牧师的形象,已经不再古板教条。他可以有常人的生活,可以在河里游泳,可以和心爱的人互表爱意,他可以为印第安人利益而积极奔走,为受迫害的女性主持公道。可以说,电影《红字》向观众展示的丁梅斯代尔是一个善良、崇高、伟大和正直的荧屏形象。 4 从文学意象上看。霍桑是一位深受超验主义影响的美国作家,其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在小说《红字》中,霍桑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红字“A”,“A”字在作品的前后分别是“Adultery”(通奸)和“Able”(能力)、“Angel”(天使)的象征。它象征着海斯特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依靠自己的善良勇敢,从一个被惩罚者变成一个天使的转变过程。可以说,在小说《红字》中,“A”字拥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为作品提供了多重解读的可能性。
在电影《红字》中,导演并未将“A”字作为影片的象征意象,也没有深入表现海斯特的勤劳善良、乐于助人、平等意识等。影片通过道具、布景、色彩、服饰等营造宗教氛围,用阴冷的色调营造一种压抑、沉重、单调的场景氛围,用背光影处理烘托单调、灰暗的生活气息,凸显了影片的思想主题。为了表现爱情、欲望、希望、激情等思想主题,影片中增添了红色小鸟的意象。海斯特正在耕种土地,突然一种红色的小鸟闯进了她的视野,她追逐着小鸟来到了森林中的小河边,见到了正在河中游泳的牧师丁梅斯代尔。红色是鲜血和火焰的颜色,象征着激情、暴力、欲望、热烈、希望和生命,小鸟又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命,红色小鸟暗示了海斯特的女性解放精神,也暗示了热烈的人性欲望。
三 电影《红字》对观众审美心理的迎合
电影《红字》拍摄于上世纪90年代,这是美国多元文化最盛行的时代,不同领域、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对多元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多元文化也有着共同的价值理念,即推崇文化相对主义,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和各种亚文化,消除种族偏见、性别歧视、宗教歧视等。这种文化理念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成为考察文化产品的重要标准。随着多元文化主义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消费主义美学理念,这在电影《红字》中就有着明显体现。在电影制作中,罗兰德以壮烈的情爱为前景,以过度“真实”的历史细节为后景进行电影创作,取得了艺术创作的巨大成功。对于观众而言,片中的服装、食品、风俗、建筑、宗教、土著人等都极具新鲜感。同时,小说《红字》中的“赎罪”故事也被改编成了浪漫的性爱故事,导演将海斯特与丁梅斯代尔的爱情故事作为影片的重要主题,并将原著演绎为一个深刻而完美的爱情故事,体现了现代人的价值观,也符合了观众的审美心理。比如,影片中海斯特偷窥丁梅斯代尔在河中游泳、与丁梅斯代尔调情、欣赏自己的裸体、与丁梅斯代尔共浴爱河等,这些展现出一种现代消费主义美学思想,也增加了影片的卖点。
此外,电影《红字》中增加了许多原著没有的故事场景和故事情节,这些故事场景和故事情节使影片变得更加丰满和深刻,也提高了影片的视觉效果与艺术魅力。小说《红字》以心理描写著称于世,小说中有许多细腻的心理描写,但是要将这些心理描写呈上荧屏之上却并非易事。在电影《红字》中,导演用摄像机取代了心理探索,通过场面处理弥补心理活动描写上的不足之处,并增添了许多原著中没有的故事情节,带给观众一场视觉盛宴。电影《红字》首先给观众展示的是土著印第安居民的的祭祀活动场景,一下将观众带到了古老的印第安文明,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与之对应的,是一群移民乘坐轮船前往美国,从其穿着和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是为了追求信仰自由而来,影片的真实感和历史感一下得到了强化。
对于爱情的展现,电影中除了人物语言之外,还增加了性爱场面,从海斯特偷窥丁梅斯代尔小溪边裸浴到两人共浴爱河,影片用许多爱的场景去展现整个恋爱过程,给观众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使影片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小说《红字》的电影改编不仅继承了原著的主题精神,也照顾到了多元文化背景下观众的欣赏习惯、审美需求等,加入了导演对历史、爱情、宗教等社会问题的思索。可以说,电影《红字》延续了小说《红字》的艺术生命力,也为小说的电影改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 毛凌滢:《多重空间的构建——论〈红字〉的空间叙事艺术》,《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2] 秦俊香:《从改编的四要素看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的当代性》,《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3] 刘畅:《被消费的性与种族:〈红字〉与多元文化时代的电影改编》,《名作欣赏》,2010年第3期。
[4] 陈美:《霍桑〈红字〉女性主义意识的探析》,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5] 赵亚莉:《〈红字〉女性意识探析》,《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6] 谢兰伟:《以沉默的方式——论〈红字〉中海丝特·白兰的女性主义意识》,《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贺剑瑜,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关键词:《红字》 海斯特·白兰 故事情节 思想主题 丁梅斯代尔
小说《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该小说以北美殖民地时期的清教社会故事背景,讲述了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与牧师丁梅斯代尔的爱情悲剧,霍桑以细腻的心理描写、丰富的象征意象、深邃的思想内涵等探讨了宗教伦理、爱情、人性的思想主题,带给读者无尽的哲学思考和思想启迪。自诞生一百多年来,小说《红字》先后被改编成戏剧、歌剧、电影等艺术形式。1995年罗兰德·乔菲执导了电影《红字》,将原著改编成了通俗的、商业化的影片,迎合了广大观众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
一 文学作品电影改编的理论阐释
文学作品是以文字为叙事语言的、以单媒介传播的艺术形式,有着含蓄性、朦胧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在文学创作中,作家用文字将自己的艺术想象、人生阅历、生活感悟等表达出来,而读者则结合自己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等理解文学作品。由于每个人的知识水平、人生感悟、生活阅历、性格特征等各不相同,因而,对同一部文学作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电影是一种集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绘画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态,它借助视觉、听觉两种渠道传播信息,能够将艺术形象清晰而准确地传递给受众。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是指导演、编剧、演员等人共同演绎文学作品,并将之搬上银屏的过程,这个艺术再创造过程融入了许多人对原著的解读与诠释,因而,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可能与原著有着较大差异。
此外,由于文学作品以文字为传播媒介,而电影以画面、音乐、动作、场景等为传播媒介,这使两者在表现形式上有着较大差异。比较与分析小说《红字》与罗兰德执导的电影《红字》,会发现两者有着较大差异。小说《红字》是一部象征意义丰富、思想深邃的心理小说,而电影《红字》是一部经典的好莱坞电影,这部长约三个小时的影片更像一部史诗巨著,而非弥漫着宗教色彩的心理电影。
二 小说《红字》与电影《红字》的对比分析
1 从叙事方式看。小说 《红字》采用了第三人称叙事方式创作的,第三人称的运用使作家成为无所不知的“上帝”,可以深入到每个人物的内心深处进行透析式的心理描写,探究人物细腻而丰富的思想情感,展现人物在人性与神性的较量中的内心挣扎。电影《红字》中,导演放弃了这种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让始终隐身的珠儿以回忆的口吻、画外音的形式讲述了母亲海斯特来到美洲新大陆、与丁梅斯代尔相爱的故事,从影片开头到结尾,观众只能听到珠儿的画外音,“我叫珠儿,我要讲母亲海斯特的故事……”,这种叙事方式使整部影片充满历史怀旧感,也便于珠儿评价当时的社会背景、生活方式、婚恋观念等。可见,电影《红字》中以珠儿为“代言人”,表达了导演对海斯特、丁梅斯代尔、齐灵渥斯等人物形象的看法以及对爱情、婚姻、宗教、种族等社会问题的见解。在影片最后,珠儿驾车离开了加利福尼亚州,这时回荡着珠儿的声音,“我的父母终于找到了对他们而言禁绝已久的幸福……有人说那是一种惩罚。对我而言,我不那么看……谁能清说上帝眼中什么才是罪呢?”
2 从情节安排上看。小说《红字》开篇之处,海斯特站在刑台上忍受耻辱,她紧紧抱着女儿珠儿,胸前戴着象征耻辱的红字“A”,忍受着旁观者的冷眼和漠视。后来,海斯特依靠针线活维持生计,并以乐善好施赢得了大家的尊重,获得了灵魂的救赎。电影《红字》中,女主角海斯特始终生活于浪漫的爱情场景之中,并未对自己与丁梅斯代尔的恋情忏悔,而广袤无边的森林、错落有致的房屋、潺潺流动的小溪等故事场景也暗示了海斯特的内心世界,这些都带给观众一种温馨的感觉。小说《红字》中,牧师丁梅斯代尔以清教徒的方式进行自我救赎,他不堪忍受良心的折磨和灵魂的煎熬,最终以悲剧性的死亡宣告终结。在影片《红字》中,丁梅斯代尔是一位勇敢、坚强的男人,他勇敢地反抗清教伦理的束缚,他借助种族斗争的契机拯救了海斯特与被怀疑实施巫术的妇女、影片最后,丁梅斯代尔与海斯特、珠儿一起离开了北美殖民地,前往西部新大陆开拓新生活,这种电影改编迎合了观众的欣赏习惯,也提高了影片的票房效果。
3 从人物形象塑造看。在小说《红字》中,海斯特与牧师丁梅斯代尔通奸之后,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她戴上了象征耻辱的红字“A”字。同时,海斯特也承认自己所犯下的过错,并以清教思维模式告诫自己——不配享受任何欢乐,哪怕是从针线活中体会到的小小乐趣。可见,小说《红字》中,主人公海斯特始终生活于矛盾和挣扎之中,她渴望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但是清教伦理和清规戒律又时时束缚着她的思想,使她饱受灵魂的煎熬。在电影《红字》中,导演赋予了海斯特更多追求自由生活的独立精神,海斯特认为,追求自然而生的爱情并不是罪过,而是人的天性与本能,正是因为丈夫齐灵渥斯葬身大海,自己才与丁梅斯代尔相知相恋的,所以,自己没有罪,也不再需要灵魂的救赎。片中海斯特的尊严感驱散了耻辱的阴影,走路时她始终昂首挺胸,即使受到惩罚时,她仍然骄傲地活着,“我相信在你们眼中我是有罪的,可谁知上帝是否同意你们的观点呢”,“这个标记不是我的耻辱,而是你们的耻辱”。在影片结尾处,海斯特将象征耻辱的红字扔到了地上,这意味着她彻底摆脱了清教伦理的道德束缚。
在小说《红字》中,霍桑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丁梅斯代尔的内心世界,无形的红字“A”就像炽热的火炉一样烤着丁梅斯代尔的肉体和灵活,使他始终生活于痛苦和愧疚之中,在神权的压制与齐灵渥斯的摧残下,丁梅斯代尔终于倒在了刑台上。但是,在电影《红字》中,丁梅斯代尔这位牧师的形象,已经不再古板教条。他可以有常人的生活,可以在河里游泳,可以和心爱的人互表爱意,他可以为印第安人利益而积极奔走,为受迫害的女性主持公道。可以说,电影《红字》向观众展示的丁梅斯代尔是一个善良、崇高、伟大和正直的荧屏形象。 4 从文学意象上看。霍桑是一位深受超验主义影响的美国作家,其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在小说《红字》中,霍桑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红字“A”,“A”字在作品的前后分别是“Adultery”(通奸)和“Able”(能力)、“Angel”(天使)的象征。它象征着海斯特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依靠自己的善良勇敢,从一个被惩罚者变成一个天使的转变过程。可以说,在小说《红字》中,“A”字拥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为作品提供了多重解读的可能性。
在电影《红字》中,导演并未将“A”字作为影片的象征意象,也没有深入表现海斯特的勤劳善良、乐于助人、平等意识等。影片通过道具、布景、色彩、服饰等营造宗教氛围,用阴冷的色调营造一种压抑、沉重、单调的场景氛围,用背光影处理烘托单调、灰暗的生活气息,凸显了影片的思想主题。为了表现爱情、欲望、希望、激情等思想主题,影片中增添了红色小鸟的意象。海斯特正在耕种土地,突然一种红色的小鸟闯进了她的视野,她追逐着小鸟来到了森林中的小河边,见到了正在河中游泳的牧师丁梅斯代尔。红色是鲜血和火焰的颜色,象征着激情、暴力、欲望、热烈、希望和生命,小鸟又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命,红色小鸟暗示了海斯特的女性解放精神,也暗示了热烈的人性欲望。
三 电影《红字》对观众审美心理的迎合
电影《红字》拍摄于上世纪90年代,这是美国多元文化最盛行的时代,不同领域、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对多元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多元文化也有着共同的价值理念,即推崇文化相对主义,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和各种亚文化,消除种族偏见、性别歧视、宗教歧视等。这种文化理念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成为考察文化产品的重要标准。随着多元文化主义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消费主义美学理念,这在电影《红字》中就有着明显体现。在电影制作中,罗兰德以壮烈的情爱为前景,以过度“真实”的历史细节为后景进行电影创作,取得了艺术创作的巨大成功。对于观众而言,片中的服装、食品、风俗、建筑、宗教、土著人等都极具新鲜感。同时,小说《红字》中的“赎罪”故事也被改编成了浪漫的性爱故事,导演将海斯特与丁梅斯代尔的爱情故事作为影片的重要主题,并将原著演绎为一个深刻而完美的爱情故事,体现了现代人的价值观,也符合了观众的审美心理。比如,影片中海斯特偷窥丁梅斯代尔在河中游泳、与丁梅斯代尔调情、欣赏自己的裸体、与丁梅斯代尔共浴爱河等,这些展现出一种现代消费主义美学思想,也增加了影片的卖点。
此外,电影《红字》中增加了许多原著没有的故事场景和故事情节,这些故事场景和故事情节使影片变得更加丰满和深刻,也提高了影片的视觉效果与艺术魅力。小说《红字》以心理描写著称于世,小说中有许多细腻的心理描写,但是要将这些心理描写呈上荧屏之上却并非易事。在电影《红字》中,导演用摄像机取代了心理探索,通过场面处理弥补心理活动描写上的不足之处,并增添了许多原著中没有的故事情节,带给观众一场视觉盛宴。电影《红字》首先给观众展示的是土著印第安居民的的祭祀活动场景,一下将观众带到了古老的印第安文明,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与之对应的,是一群移民乘坐轮船前往美国,从其穿着和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是为了追求信仰自由而来,影片的真实感和历史感一下得到了强化。
对于爱情的展现,电影中除了人物语言之外,还增加了性爱场面,从海斯特偷窥丁梅斯代尔小溪边裸浴到两人共浴爱河,影片用许多爱的场景去展现整个恋爱过程,给观众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使影片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小说《红字》的电影改编不仅继承了原著的主题精神,也照顾到了多元文化背景下观众的欣赏习惯、审美需求等,加入了导演对历史、爱情、宗教等社会问题的思索。可以说,电影《红字》延续了小说《红字》的艺术生命力,也为小说的电影改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 毛凌滢:《多重空间的构建——论〈红字〉的空间叙事艺术》,《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2] 秦俊香:《从改编的四要素看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的当代性》,《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3] 刘畅:《被消费的性与种族:〈红字〉与多元文化时代的电影改编》,《名作欣赏》,2010年第3期。
[4] 陈美:《霍桑〈红字〉女性主义意识的探析》,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5] 赵亚莉:《〈红字〉女性意识探析》,《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6] 谢兰伟:《以沉默的方式——论〈红字〉中海丝特·白兰的女性主义意识》,《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贺剑瑜,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