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_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障房属于公共品,商品房属于私人品,当供地给定时,保障房的最优比率问题其实就是公共品与私人品的最优比率问题,这是一个“机制设计”问题……
  本文对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定性与定量两方面分析,并探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目标模式。保障房属于公共品,商品房属于私人品,当供地给定时,保障房的最优比率问题其实就是公共品与私人品的最优比率问题,这是一个“机制设计”问题。理论上,政府可以控制供地、控制土地出让金来得到保障房的最优比率。
  现实中,保障房在我国城市住宅里应当占有多大比率,取决于需求方面因素,比如,老百姓的消费偏好、居民收入周期变化、居民工作岗位的稳定程度、城市化的进程、居民的财富水平和房贷中首付比率的高低等。供给方面的因素也不容忽视,保障房能够提供多少,取决于地方政府有多大的财力,虽然地方政府可以通过银行对保障房进行融资,但是最后的财力保障,必定还是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财力,尤其是土地财政的规模。
  在过去13年间,保障房占住房销售面积的比重在下降,从2001年的10%以上下降到2009年的3.5%。这说明商品房发展较快,而保障房发展较慢。不过以此强调当前保障房缺少的问题是不恰当的,因为1998年实行住房改革以前,住房基本都是福利分房,所以1998年以前的住房都是保障房。保障房问题其实是增量问题。现在问题是住房增量里面的保障房出現下降,2009年国家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比较完备的保障房体系,包括公租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以及棚户区改造五类。
  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文件,提出今年给全国人民建1000万套保障房,其中棚户区改造占一半。即便如此,真正建设的保障房也有500万套,是2003-2009年每年50万套的十倍,相当于十一五期间保障房建设的总量。虽然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其中也存在着 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保障房“定性”问题,即作为一种公共品,保障房是否适合作为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具来平抑房价?从房地产的需求而言,住房需求与买房需求是两件事情,想租房的人、想住保障房的人不会加入到买房的行列之中,除非是投机的人,他们既要抢商品房又要抢保障房,这意味着大多数住保障房的普通老百姓并不是商品房的需求者,保障房的定位在于,在房价高涨的情况下,使得这部分人有地方居住,因此,保障房建设多,房价也不一定会下降。
  平教授利用31个省份1999-2009年的数据,研究了保障房建设对房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保障房建设并不能抑制房价上涨,甚至二者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政府不应将保障房列入当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之中,毕竟房地产调控政策只是短期的,而保障房建设则是一项长远的福利事业。
  第二个问题是保障房“定量”问题,即在我国的城市中,保障房在全部住宅中应占多大比例?怎样确定保障房建设的适度规模?今年保障房建设的预算为1.3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1500亿,地方财政2000亿,总共才3500亿,离1.3万亿还有近1万亿的缺口。7月份中央允许各个地方银行资金进入,这个缺口在短期内得到缓和。但长远来看,银行的钱要财政归还,利差也要财政支付。
  如果保障房占整个供房比例太高,土地增量一半以上给了保障房,土地出让金就会下降,政府收入就会减少,那么建设保障房的资金就会断裂。这表明保障房建设存在最优规模,建设太多将会使得保障房建设变得不可持续。
  第三个问题是在我国保障房体系的设计和建设中,应考虑哪些因素?怎样才能使我国的保障房建设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平新乔教授利用1999-2009年省区间数据分析。
  实证结果表明,保障房建设与政府财政预算、城镇化比例正相关,与保障房成本、经济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指标负相关,这意味着保障房建设不是市场化的问题,保障房建设不能仅仅依靠市场力量,它更需要政府的调控。
  综上所述。第一,保障房不能作为房地产调控政策,它只能解决“保民生”问题,不能解决“调房价”问题。
  第二,不能因为保障房建设而使政府“破产”,那样就没有资金来建设保障房。任何向银行进行的借贷,将来都要用土地出让金来还本付息,所以保障房建设多少取决于商品房建设多少,应该用商品房来养保障房。
  如果政府一定要追求保障房和商品房之间的比例,那也不应该追求二者总量的比例而应该追求二者增量的比例,保证增量中,保障房占有一定比例;第三,保障房建设不能实行“一刀切”,保障房建设解决的是大城市、特大城市平民、低层次老百姓和新来农民工的住房问题,现在连青海、甘肃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也开始从市县乡开始一层层的摊派保障房建设的任务,事实上这与保障房需求并不一致。
  (作者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其他文献
2013年1月1日,新刑诉法正式施行。新刑诉法充分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围绕我国的侦查理念、程序、体制等宏观方面进行了改革,在辩护制度、证据制度、强制措施、侦查措施、审判程序、执行规定和特别程序等细节方面进行了修订,在这些制度修改中,涉及律师职业权利部分的修改是对经侦工作影响最深的部分。  一、刑诉法修改后律师职业权利的变化  (一)律师介入案件时间提前  正式确定了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辩护人地位
期刊
[摘要]中国(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是深化改革开放、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旨在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模式、新途径,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多维度的。本文主要分析了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金融领域改革、国际贸易领域三个方面的制度创新及其影响。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影响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
期刊
[摘要]城市的定位是一座城市规划和发展的基础,能够成功的完成城市定位工作可以保证城市把握核心竞争力,推动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本文首先简述城市定位的内涵和原则,并以此为根据为青岛提出几点城市定位和发展建议,希望为青岛的长远发展提供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城市定位;青岛;建议  前言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定位和合理的规划,城市如何定位往往决定了其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影响着整个
期刊
[摘要]随着纠纷的增多,现在更多的人愿意选择采用立遗嘱并到公证处公证的方式来找一位继承人。作为公证员来说,在立遗嘱公证的过程中怎样才能有效保证立遗嘱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又注意防范在公证遗嘱中的风险,是公证员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防范;遗嘱公证;风险  遗嘱公证是国家公证机关根据立遗嘱人的申请,按照法定程序证明立遗嘱人设立遗嘱的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1】遗嘱公证是多年来一直是公证机
期刊
[摘要]现今时代互联网日益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阵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网络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和平台,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使舆论生态变得复杂多样。作为影响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教育行业来说,在社会发展中教育导向的侧重点要关注网络教育的正面引导,加强青年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利用网络集聚和传递“正能量”。  [关键词]网络文化;正能量;教育实践  科
期刊
[摘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通过合同开展交易活动,可以说合同决定着企业的发展。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和风险,而企业合同法律风险问题就是企业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的危害极大,它不仅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影响,而且很可能会使企业遭受财产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破产。本文主要对企业合同法律风险作了分析,并提出了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企业合同;法
期刊
[摘要]由于我国并没有对“金融消费者”这一概念进行清楚的界定,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是很难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的,而且关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规定也只是在其他法律中才能零散地找到一些。因此,为了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我国必须加强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为此,笔者就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问题进行了研究,文中首先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意义做出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的措施。  
期刊
[摘要]“好评返现”是近期以来在淘宝网等网购平台中不断滋生蔓延的新型营销手段,但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局限性,难以对“好评返现”的不正当竞争属性进行认定。文章提出完善立法体例、扩大义务主体和内容、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强化法律责任和合理分配举证责任等措施力图对网购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较为全面的规制。  [关键词]网络购物;不正当竞争;好评返现  网购因其便捷、便宜和选择多样性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
期刊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中,指出要加快推进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尽快实现全国联网……  李克强总理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并实现信息共享。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中,指出要加快推进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尽快实现全国联网。这表明,我国住房信息联网开始倒计时。  这些年,我国房价持续上涨,除城镇化
期刊
提高财政保费补贴比例、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扩大保险范围和覆盖区域、鼓励开展互助合作保险以及推进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把“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作为专门一项提出,这是对我国农村金融领域释放的重大利好信息。  在我國农村金融市场上,面对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发展农村金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参与、形成合力。任何一家金融机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