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探究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bo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练习不在多,在于精;考试不在频,在于评”,这名话阐明了高考前的考试与讲评的辩证关系,特别强调了考前试题讲评的高效率和高质量的重要性。从高三教学实效性出发,在学习和借鉴其它教师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几点有效的措施,与同行们共勉。
  试题讲评是考试的重要一环,它通过教师改卷后发现的问题,总结统计得失,以便有效地纠正学生的答题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讲评时做到有的放矢,及时有效。面对高考的压力,教师们常采用如下方法:
  1.教师讲评。
  教师的讲评是根据试卷反馈的信息,矫正知识缺陷、整理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课型。它首先需要教师在批阅试卷后进行错因分析和归类,除了教师分析外,还要学生自行保障分析,即把试卷和答案下发学生后,让他们自己查找错因,熟悉答案。这样有利于有针对性的听讲,又避免了教师因分析时而大量耗时,提高课堂效率。
  接着是教师对试卷的综合讲述,简单介绍试卷的结构和得失情况,涉及的知识点和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从客观上了解整个考试情况,找到差距并增强信心。
  然后就是归纳讲评,重点分析学生们的共性问题。例如:出题者的意图,出错的原因,答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等,总结规律,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认知策略。同时教师切忌就题论题,就错论错,即要举一反三,又要举三反一,要评在考纲上考点上,要评出方法,评出薄弱环节。
  最后就是变式训练题,有针对性地选择适量的变式练习,让学生再次巩固,检验学生能否举一反三,使学生能解答这个问题,也能解答这类问题,真正活学活用,通过学内化形成解题技能,做到以练促思,思中悟法。
  2.学生的互评。
  由于教师与学生间存在年龄和认知上的差距,教师将自身的经验技能传达给学生时,学生未必能完全接受,而学生的“兵教兵”式的评价则能解决问题,可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和评讲,听取小组长成员的解题思路,尽量解决在考试中的困惑,仍不能解决的记录下来后,通过班上的同学共同解决,进一步加深对错题的印象,能有效地避免错题再错。
  同时学生在为他人排忧解难同时,也锻炼了表达能力,培养了助人为乐的品质和合作能力,也能增强成就感、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同时产生了学习兴趣;学生讲评的同时,老师要认真聆听,捕捉讲评中存在的问题,适时加以纠正和引导。这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讨论热烈,思维活跃,提出的见解符合他们的实际,往往能“一针见血”,认识到错误的根源,教师也能从中发现自身教学中的不足,适时地查漏补缺,可谓一举多得。
  3.演示式讲评。
  通过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中的实物投影仪演示学生试卷中主观试题的答案,然后由学生共批共改,共阅共纠,老师再进行讲评。该方法 能全面暴露学生在模拟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弥补备考中的不足之处,同时以实例给予讲评,其榜样作用是其它方式无法代替的。
  演示式讲评不仅解决了历史知识性的的问题,最突出的优点是能纠正学生答题书写的不规范之处,其表现如下:
  第一是现粗心大意,写错别字。高考中凡出现涉及重要人名、地名,是不允许写错别字的,要适当扣分,因此学生要认真检查,了解常见的错字。
  第二是考试用语过分口语化或不严密,例如把美国想称霸世界说成“想当世界老大”。高考试题的参考答案一般很精炼、准确,所以学生答题时尽可能用历史学科用语,不能口语化。
  第三是答题未能做到“要点化” 、“序号化”和“段落化”。 “要点化”是根据题意做到要点分明,如要答背景就要写出背景,要答影响就要写出影响;“序号化”要在每一个要点前面标出序号,并按试题设问和该题分值,先后顺序答题,有几点就标出几个序号,使老师一目了然;“段落化” 是一个问题层次答完后,自然分出一个段落,不要把所有答案像豆腐干一样挤在一起。
  第四是答题不够简炼,造成答题空间不足。有的学生一开始答得太多,口水话成串,后面就没有地方答题了,因而要求学生根据该题的附分值确定答案的多少,做到“看菜吃饭”。
  第五是高考中不能用改正液和透明胶对答案进行修改,所以学生要在明确答题思路后再下笔,已经成文的尽量不要涂改,增加的内容要答案后面补上,实在不行就在该区域进行履盖再作答。
  教师通过这些方法训练,必然会提高高三学生的答题能力,同时也会对课本知识的再回忆和课堂思维能力的的再培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巩固了,对高考更有信心了。
  试卷讲评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特殊而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教学改革成败的重要保障,只有学生真正掌握答题思路和方法,能科学有效的进行考试,才能将提倡素质教育和办人民满意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实现高考梦、成才梦、教育梦和中国梦。
其他文献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障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校开始推行高效课堂,我深切地感到,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形成个人学习能力的根本,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因此,要提高高效课堂的教学效率,就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  一、培养倾听的习惯  
期刊
文化的交流和撞击过程中,各方在影响的范围和力度上往往是不平衡的。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某一方占据主导的强势文化地位,而另一方则居于次要的弱势文化地位。于是,强势文化势必入侵弱势文化。但后者也并非毫无还手之力,某种程度上也会对前者产生一定的影响。英汉互译也是同理。从19世纪中叶到如今,浩如烟海的英文词语融入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沙发”(sofa),“可口可乐”(Coco Cola),“麦当劳”(
期刊
教师专业成长状况模糊,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不明。网络教师督导模式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状况是研究有效性的检验。  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是国内外教育研究的热点。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研究趋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研究;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关于教师成长促进方式研究。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了解我园教师专业成长现状,分析教师需要;  对比研究前后教师专业成长差异,分析研究
期刊
新课标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实施,作为新时期的农村体育教师,我们也在课改精神的指引下摸索前进,在传统教学实践中,教育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育课堂教学程式化、强制化、训练化。教师教法呆板,千篇一律,学生无可奈何地按照教师的意愿练习,好多学生“愿意参加体育运动而不愿上体育课”。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面临的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担子之沉重,自然不言而喻,许多新问题都需要体育教师进一步
期刊
篮球运动是一项充满青春活力、展示速度、力量与自由的运动,激烈的对抗性、刺激性、技战术与合作性深深地吸引着小学生。  针对龙岗区某小学对学生篮球课的兴趣及培养,我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六年级四个班共2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做了问卷调查。  通过文献检索,收集整理了龙岗区某小学学生对篮球课兴趣及培养的相关文献资料及书籍,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根据研究目的,制定调查问卷并发放问卷200份,回收
期刊
图示法在解决以实验为背景的化学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在教师备课、更新知识中有重要作用,在教学和指导学生复习中也有重要作用。因为化学过程十分复杂,化学物质种类繁多,采用图示法,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图示法要求教师用少而精的教学手段来解决复杂抽象的问题,教会学生读懂、会用、会画各类图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分析、总结能力。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对比,总结出图示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
期刊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 年北京奥运会表彰大会上指出应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2006 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教体艺[2006]36 号),体育强国的推进需要人们的广泛参与,加强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武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中
期刊
近年来,我国一些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在推广实践教育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力求找到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得到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工作室制实践教育教学模式便产生了。工作室制实践教育教学模式是指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导入真实案例项目,工作室制教育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自由的互动教育教学环境,用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及学习热
期刊
大家都知道,教育科研的主要活动就是课题研究,课题研究需要规范,只有做到规范,课题研究才能有效。那么,怎样做才算规范那?笔者经过多年的理论学习和课题研究实践,摸索出几点不成熟的经验,整理出来便于中小学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时学习参考,少走弯路,快速适应课题研究工作。  首先,选题要规范。  选题就是确定课题。何为课题?所谓课题,就是需要人们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简要表述,严格说问题就是课
期刊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多媒体系统的应用更以极强的渗透力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并且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实际教学中,我校已经初步完善了多媒体教育的基础设施,我就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进行了探索与一些尝试,以下浅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我们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将信息技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