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嘉德和苏富比拍卖行在香港相继落槌,2012年秋季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拉开了帷幕。虽然从表面来看,两大拍卖行各有亮点,而且也不乏单件亿元天价的拍品出现,但是在火爆行情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小的波澜,特别是在目前全球经济走势不明朗,各国央行相继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情况下,藏家们既想将手中的现金以藏品的形式固定下来,但又害怕艺术品本身产生风险,因而就格外谨慎。
走势分化是趋势
在此轮中国香港拍卖市场上,最大的亮点莫过于清乾隆黄地洋彩“福寿连绵”图绶带葫芦扁瓶一对,其以2400万港元起拍,经过27轮的叫价,最终以1.07亿港元成交,成为了今年秋拍中第一件成交突破亿元的拍品。与此同时,在“敦朴涵芳:胡惠春旧藏清代单色御瓷”专场中的12件拍品全数拍出,成交额达8450万港元,这是否代表了2012年秋季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全面走出低谷了呢?我们不妨从一件炉钧釉地金酱彩浮雕“夔龙拱福”图仿古铜式双耳瓶的成交谈起。
这件瓷器许多收藏者肯定不会陌生,因为在2010年香港苏富比的“彩华腾瑞——戴润斋清宫御瓷珍藏”专场拍卖会上,其曾经以4546万港元的天价成交,而此次的落槌价仅为3100万港元(不含买家佣金),这无疑显示出当初的价格还是存在着一定的泡沫,现在的市场正在处于调整之中。
在上海的艺术品秋拍市场上,上海道明的总成交额约为1.97亿元,总成交率达71%。盛世精粹专场40件拍品,总成交额49,956,000,成交率超65%,超过今年春拍成交金额,创下了平均每件拍品成交超百万的佳绩。其中,盛世精粹专场的封底拍品“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纹抱月瓶”,传承有序,发色纯正,本拍品经过场上激烈的争抢,最终以1782.5万元成交,为本场最高成交价。清乾隆青花双龙捧寿纹绶耳葫芦瓶一对,此瓶为乾隆朝的创新式样,经轮番争抢,以402.5万元易手。
有“故事”才有市场
相比高端珍品的成交,中端市场可谓“风起云涌”,特别是成交价在百万级的拍品更是受到藏家们的关注。在今年中国嘉德在香港举行的拍卖会上,吴湖帆在1943年创作的《溪山萧寺》立轴,估价220万至320万港元,成交价则达到了747.5万港元。这幅作品曾经出现在2002年香港苏富比的拍卖会上,当时估价25万至40万港元,成交价只有35.4万港元。值得注意的是,在2002年的拍卖会上,其著录只有1998年6月在中国台北历史博物馆举行的《民初十二家——上海画坛》展览,然而在此次的拍卖会上,却增加了1944年7月出版的《梅景画笈》以及1974年中华书画出版社出版的《近代名家画选集》第二辑。可见藏家是做足了功课。
今年亮相匡时秋拍的“梁启超重要档案”当中,史称清华“四大导师”之首的梁启超亲笔证实了任公与清华的深厚文缘,他在清华演讲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为清华校训。在最近公开的写给弟弟梁启勋的240余通信札中,有近十通信札都言及“清华”,其中明言宁可抱病忍痛,亦不辞清华校董的决心。其中有一通1927年年梁启超致梁启勋的信札,其中的内容是:“1927年7月北京政府由直系军阀控制后,由潘复组建内阁由姚震担任司法总长,因此为司法储才馆制定了新的章程,新章程内容涉及诸多限制和经费的裁撤,梁启超已辞储才馆职务,但仍愿意担任清华大学担任校董,因为清华校董事会的设立来之不易。梁思永已经回国,梁启超安排其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主任马衡、国学大师陈寅恪等文博界前辈相识。”这批信札中有不少使用“清华学校”的信笺纸,为研究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提供了极好的资料,展现出梁启超作为学者的可贵人生。
上海道明“中国现当代油画雕塑专场”总成交额为人民币3490万元,其中备受瞩目的封面作品——赵无极早期作品《赛马》,以989万元的价格获得本场头筹。作为近些时日一直报道有病在身赵无极,其作品也再次被市场和媒体所关注。此幅《赛马》创作于1952年,也是近年出现在拍场上较为早期的经典作品。画面在一片如同青铜质感的釉绿色中流淌、奔泻,而作为其抽象代表中最富盛名的甲骨文般的造型,在其“克利”时期的作品中,更显珍贵。
名家珍藏受追捧
究竟怎么样的拍品能够经受住市场的考验呢?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但是由于一点是市场共识的,这就是名家珍藏永远不乏拥趸。香港苏富比秋拍推出的胡惠春旧藏清代单色御瓷专场拍卖全部成交,这无疑是目前市场上的一个非常难得一见的现象,其中清乾隆松·石釉浮雕缠枝莲纹石榴尊以2306万港元成交,无疑是单色釉瓷器中的一个高价。
中国嘉德在香港拍卖市场上的第一拍品选择了任伯年《大吉图》镜心,虽然估价只有28万至38万港元,成交价则达到了460万港元,这件作品不仅寓意吉祥,更为重要的是其曾经是上海九华堂笺扇店的主人朱锦堂的旧藏,其于光绪十三(1887)年开设九华堂笺扇店,以制作经营纸笺、印泥,装裱书画和承接海上名家字画的代理闻名国内外收藏界,与任伯年更是莫逆之交,故宫博物院所藏《三友图轴》即为任伯年为朱锦堂所作。
在北京匡时的秋拍中,一方珍贵的清早期田黄随形方章即将亮相。这方印章曾由近代东北书法篆刻第一大家王光烈收藏。自古田黄以两计价,通常一两以上者方算成材,三两者可谓大材。印章历来以又以高大方正为优,但田黄“无根而璞”,出土时均为椭圆状,一般人不忍取方正,所以田黄方章的价格堪比薄意的三倍向上。如此硕大、品相完美的正方印材,所耗用田黄原石更巨。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此方田黄方章所承载的历史人文背景。
这方印章曾由近代东北书法篆刻第一大家王光烈收藏,色泽呈淡“橘皮黄”色,肌理蕴极细致之萝卜纹,绵密欲化,红筋显着易辩;其石质醇厚、温润,皮壳呈乌鸦皮色,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油润感,显为中坂所产上佳田石,色质俱佳。此印整体呈方形,造型规整,气息文雅,高6.7厘米,重达124克。此方章边刻隶书 “未谷作于京师日南防”,印文为篆书“琢砚山馆”四字,运刀遒劲老辣,字迹古拙清晰。未谷为清代杰出学者、著名的文字学家、书法家、篆刻家桂馥。桂馥字未谷,擅金石考据,篆刻、书法雅负盛名,尤擅隶书,直接汉人。清代包世臣著《艺舟双辑》评其为“分书佳品上”。桂馥与纪晓岚、刘墉、翁方纲等乾隆时期的肱骨之臣交善,世人熟知的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的题名即为桂馥所书。
走势分化是趋势
在此轮中国香港拍卖市场上,最大的亮点莫过于清乾隆黄地洋彩“福寿连绵”图绶带葫芦扁瓶一对,其以2400万港元起拍,经过27轮的叫价,最终以1.07亿港元成交,成为了今年秋拍中第一件成交突破亿元的拍品。与此同时,在“敦朴涵芳:胡惠春旧藏清代单色御瓷”专场中的12件拍品全数拍出,成交额达8450万港元,这是否代表了2012年秋季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全面走出低谷了呢?我们不妨从一件炉钧釉地金酱彩浮雕“夔龙拱福”图仿古铜式双耳瓶的成交谈起。
这件瓷器许多收藏者肯定不会陌生,因为在2010年香港苏富比的“彩华腾瑞——戴润斋清宫御瓷珍藏”专场拍卖会上,其曾经以4546万港元的天价成交,而此次的落槌价仅为3100万港元(不含买家佣金),这无疑显示出当初的价格还是存在着一定的泡沫,现在的市场正在处于调整之中。
在上海的艺术品秋拍市场上,上海道明的总成交额约为1.97亿元,总成交率达71%。盛世精粹专场40件拍品,总成交额49,956,000,成交率超65%,超过今年春拍成交金额,创下了平均每件拍品成交超百万的佳绩。其中,盛世精粹专场的封底拍品“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纹抱月瓶”,传承有序,发色纯正,本拍品经过场上激烈的争抢,最终以1782.5万元成交,为本场最高成交价。清乾隆青花双龙捧寿纹绶耳葫芦瓶一对,此瓶为乾隆朝的创新式样,经轮番争抢,以402.5万元易手。
有“故事”才有市场
相比高端珍品的成交,中端市场可谓“风起云涌”,特别是成交价在百万级的拍品更是受到藏家们的关注。在今年中国嘉德在香港举行的拍卖会上,吴湖帆在1943年创作的《溪山萧寺》立轴,估价220万至320万港元,成交价则达到了747.5万港元。这幅作品曾经出现在2002年香港苏富比的拍卖会上,当时估价25万至40万港元,成交价只有35.4万港元。值得注意的是,在2002年的拍卖会上,其著录只有1998年6月在中国台北历史博物馆举行的《民初十二家——上海画坛》展览,然而在此次的拍卖会上,却增加了1944年7月出版的《梅景画笈》以及1974年中华书画出版社出版的《近代名家画选集》第二辑。可见藏家是做足了功课。
今年亮相匡时秋拍的“梁启超重要档案”当中,史称清华“四大导师”之首的梁启超亲笔证实了任公与清华的深厚文缘,他在清华演讲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为清华校训。在最近公开的写给弟弟梁启勋的240余通信札中,有近十通信札都言及“清华”,其中明言宁可抱病忍痛,亦不辞清华校董的决心。其中有一通1927年年梁启超致梁启勋的信札,其中的内容是:“1927年7月北京政府由直系军阀控制后,由潘复组建内阁由姚震担任司法总长,因此为司法储才馆制定了新的章程,新章程内容涉及诸多限制和经费的裁撤,梁启超已辞储才馆职务,但仍愿意担任清华大学担任校董,因为清华校董事会的设立来之不易。梁思永已经回国,梁启超安排其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主任马衡、国学大师陈寅恪等文博界前辈相识。”这批信札中有不少使用“清华学校”的信笺纸,为研究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提供了极好的资料,展现出梁启超作为学者的可贵人生。
上海道明“中国现当代油画雕塑专场”总成交额为人民币3490万元,其中备受瞩目的封面作品——赵无极早期作品《赛马》,以989万元的价格获得本场头筹。作为近些时日一直报道有病在身赵无极,其作品也再次被市场和媒体所关注。此幅《赛马》创作于1952年,也是近年出现在拍场上较为早期的经典作品。画面在一片如同青铜质感的釉绿色中流淌、奔泻,而作为其抽象代表中最富盛名的甲骨文般的造型,在其“克利”时期的作品中,更显珍贵。
名家珍藏受追捧
究竟怎么样的拍品能够经受住市场的考验呢?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但是由于一点是市场共识的,这就是名家珍藏永远不乏拥趸。香港苏富比秋拍推出的胡惠春旧藏清代单色御瓷专场拍卖全部成交,这无疑是目前市场上的一个非常难得一见的现象,其中清乾隆松·石釉浮雕缠枝莲纹石榴尊以2306万港元成交,无疑是单色釉瓷器中的一个高价。
中国嘉德在香港拍卖市场上的第一拍品选择了任伯年《大吉图》镜心,虽然估价只有28万至38万港元,成交价则达到了460万港元,这件作品不仅寓意吉祥,更为重要的是其曾经是上海九华堂笺扇店的主人朱锦堂的旧藏,其于光绪十三(1887)年开设九华堂笺扇店,以制作经营纸笺、印泥,装裱书画和承接海上名家字画的代理闻名国内外收藏界,与任伯年更是莫逆之交,故宫博物院所藏《三友图轴》即为任伯年为朱锦堂所作。
在北京匡时的秋拍中,一方珍贵的清早期田黄随形方章即将亮相。这方印章曾由近代东北书法篆刻第一大家王光烈收藏。自古田黄以两计价,通常一两以上者方算成材,三两者可谓大材。印章历来以又以高大方正为优,但田黄“无根而璞”,出土时均为椭圆状,一般人不忍取方正,所以田黄方章的价格堪比薄意的三倍向上。如此硕大、品相完美的正方印材,所耗用田黄原石更巨。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此方田黄方章所承载的历史人文背景。
这方印章曾由近代东北书法篆刻第一大家王光烈收藏,色泽呈淡“橘皮黄”色,肌理蕴极细致之萝卜纹,绵密欲化,红筋显着易辩;其石质醇厚、温润,皮壳呈乌鸦皮色,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油润感,显为中坂所产上佳田石,色质俱佳。此印整体呈方形,造型规整,气息文雅,高6.7厘米,重达124克。此方章边刻隶书 “未谷作于京师日南防”,印文为篆书“琢砚山馆”四字,运刀遒劲老辣,字迹古拙清晰。未谷为清代杰出学者、著名的文字学家、书法家、篆刻家桂馥。桂馥字未谷,擅金石考据,篆刻、书法雅负盛名,尤擅隶书,直接汉人。清代包世臣著《艺舟双辑》评其为“分书佳品上”。桂馥与纪晓岚、刘墉、翁方纲等乾隆时期的肱骨之臣交善,世人熟知的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的题名即为桂馥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