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语文教学中的朗读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F463878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写作水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显然,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一、教师范读 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及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特别是象《平分生命》和《妈妈的葡萄》这类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那就无法表达出男孩的勇敢,以及狐狸妈妈关爱小狐狸,为了救小狐狸,冒死引开猎人,最后牺牲了自己,小狐狸吃到了葡萄,非常感激怀念它的妈妈的感情,体会不到文章的生动。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已必须声情并茂地朗读。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奠定基础。
  二、依据教材 指导朗读
  就中年级来说,在指导朗读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篇的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尤其象《美丽的小兴安岭》、《草叶上的歌》、《大自然的语言》等这类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表情地朗读。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时,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地停顿;二是要读出重音;三是要注意速度。“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了,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这句应读的速度慢一些,读时脑子里同时浮现出一幅画,体会这些词的巧妙运用。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将会感受到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一派枝繁叶茂、花草丛生的景象。读出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自然而然地进入意境,喜欢小兴安岭夏天的美丽景色。同时,可以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抓住重点词来描写景物。
  就文体来说,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诗歌《花儿也会放风筝》,就必须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朗读,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抒发作者热爱小动物,热爱生命的思想情感,并且可拓宽知识面,花儿会放许许多多的风筝。要朗读《用冰取火》这样的记叙文,那就不同了。因为《用冰取火》是表现探险队员的意志品质和聪明智慧的,第三、四自然段应用低沉的语调读,体会排比句的作用。如果还照《花儿也会放风筝》那样的节奏、语调、语势、情感来读就欠妥。这种文体的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层次清楚。从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发展思维和语言,就达到目的了。
  三、重点段落 着重朗读
  课文中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当读到《李时珍》一课中的“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而且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他不怕山高路远,走遍了产药的名山,他有时几天都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他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些语句时,教师就要先指导学生理解句子中带点的词,然后反复朗读,要求把带点词语读重音,读出感情来,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李时珍为他人着想,医德高尚。他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不怕困难,勇于尝试、探索。又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第2自然段,生动形象地措绘了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突出了小兴安岭春天的勃勃生机。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着重指导学生读好其中的动词、形容词,注意语速,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到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读出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四、熟读成诵 激发兴趣
  《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是呀,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含声调、节奏等方面)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因此,我深深地体会到,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加强感情地朗读训练,是上好语文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其他文献
从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卷看,现代文阅读能力测试都占有20左右。但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的平均得分率却很低,如何才能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呢?我们认为,关键是必须认识到,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具有一定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过程。  第一是基本知识的积累阶段。现代文阅读教学须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要以具备准确、敏捷的思维为关键。我们知道,基本知识是思维的基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写作的新理念,深深地激励着我们、启迪着我们的思绪。然而,新课程的设置大多是以城市为样本的,对广大农村学生现状来说有些是超前的,相对城市学生而言,农村学生的生活内容与活动空间单调而狭窄,他们平时接触最多的只是家庭、学校和一些简单的变化不多的农村社会现状。虽然大多数家庭已经普及了广播、电视等现代化的信息接受渠道,但在闭塞的寄宿学校环境中,在相对繁重的学业面前,他们又没有太多的
期刊
生活语文化,语文生活化,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是新课标的基本特征。而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客观地接受,远离了学生的社会生活,致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成了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一、表演——再现生活  语文教学素材来源于生活,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在语文教学中以课堂为起点实施生活化的教学,使语文教
期刊
【摘要】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常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出现,一般由2-6人组成,而且组合方式常分为同质小组(成绩接近的)、异质小组(成绩上中下搭配的),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目标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真正体现新课改所提倡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 合作学习;学
期刊
【摘要】 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要发掘和利用教材中弘扬的科学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理想,纠正学生思想言行上存在的不良倾向和模糊认识,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愫、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 人文知识;传输;培养;塑造 
期刊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阅读能量是否得到有效的发掘。在应试教育依然盛行的今天,我们仍要清醒地认识到,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主要手段应是广泛而有效的阅读,而不是做题训练。因此,阅读教学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下面我对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教学谈几点基本认知,以就教于广大语文同仁:  一、阅读的课堂样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
期刊
打造“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就要格外重视课外阅读。课内课外两条腿走路,才能健步如飞。学生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是意识性的知识,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学生可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会到他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渠道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对于课外阅读,学生要么
期刊
【摘要】 语文教学工作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品德的培养。由于语文教材的审美性、艺术性,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教师应通过对教材的处理,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德育内容。  【关键词】 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
期刊
语文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又是基础之基础,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尤其重要。  一、更新观念,强化主体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要创新,首先要更新观念。没有创新的意识,没有新的教学观念,创新只是空话而已。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不墨守成规,敢于向传统挑战。课型要创新,设计要创新,课堂组织形式要创新,教学方法要创新,教学手段等也要有创新。语文教育只有在培养学生
期刊
教学是一门的艺术,语文教学尤其如此。教师要取得成功,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良好的品德及合理的能力结构,而且还取决于教学过程中是否运用了自己的感染力。所以,教师必须充分调动自己情绪的感染力,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使课堂具有健康、融洽、充满温暖的心理和责任感的氛围。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体会颇深,在此与大家共勉。  一、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常言说“亲其师,信其道”,一定意义上,在同学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