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写作水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显然,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一、教师范读 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及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特别是象《平分生命》和《妈妈的葡萄》这类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那就无法表达出男孩的勇敢,以及狐狸妈妈关爱小狐狸,为了救小狐狸,冒死引开猎人,最后牺牲了自己,小狐狸吃到了葡萄,非常感激怀念它的妈妈的感情,体会不到文章的生动。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已必须声情并茂地朗读。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奠定基础。
二、依据教材 指导朗读
就中年级来说,在指导朗读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篇的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尤其象《美丽的小兴安岭》、《草叶上的歌》、《大自然的语言》等这类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表情地朗读。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时,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地停顿;二是要读出重音;三是要注意速度。“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了,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这句应读的速度慢一些,读时脑子里同时浮现出一幅画,体会这些词的巧妙运用。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将会感受到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一派枝繁叶茂、花草丛生的景象。读出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自然而然地进入意境,喜欢小兴安岭夏天的美丽景色。同时,可以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抓住重点词来描写景物。
就文体来说,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诗歌《花儿也会放风筝》,就必须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朗读,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抒发作者热爱小动物,热爱生命的思想情感,并且可拓宽知识面,花儿会放许许多多的风筝。要朗读《用冰取火》这样的记叙文,那就不同了。因为《用冰取火》是表现探险队员的意志品质和聪明智慧的,第三、四自然段应用低沉的语调读,体会排比句的作用。如果还照《花儿也会放风筝》那样的节奏、语调、语势、情感来读就欠妥。这种文体的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层次清楚。从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发展思维和语言,就达到目的了。
三、重点段落 着重朗读
课文中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当读到《李时珍》一课中的“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而且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他不怕山高路远,走遍了产药的名山,他有时几天都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他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些语句时,教师就要先指导学生理解句子中带点的词,然后反复朗读,要求把带点词语读重音,读出感情来,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李时珍为他人着想,医德高尚。他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不怕困难,勇于尝试、探索。又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第2自然段,生动形象地措绘了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突出了小兴安岭春天的勃勃生机。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着重指导学生读好其中的动词、形容词,注意语速,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到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读出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四、熟读成诵 激发兴趣
《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是呀,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含声调、节奏等方面)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因此,我深深地体会到,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加强感情地朗读训练,是上好语文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一、教师范读 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及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特别是象《平分生命》和《妈妈的葡萄》这类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那就无法表达出男孩的勇敢,以及狐狸妈妈关爱小狐狸,为了救小狐狸,冒死引开猎人,最后牺牲了自己,小狐狸吃到了葡萄,非常感激怀念它的妈妈的感情,体会不到文章的生动。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已必须声情并茂地朗读。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奠定基础。
二、依据教材 指导朗读
就中年级来说,在指导朗读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篇的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尤其象《美丽的小兴安岭》、《草叶上的歌》、《大自然的语言》等这类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表情地朗读。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时,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地停顿;二是要读出重音;三是要注意速度。“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了,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这句应读的速度慢一些,读时脑子里同时浮现出一幅画,体会这些词的巧妙运用。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将会感受到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一派枝繁叶茂、花草丛生的景象。读出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自然而然地进入意境,喜欢小兴安岭夏天的美丽景色。同时,可以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抓住重点词来描写景物。
就文体来说,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诗歌《花儿也会放风筝》,就必须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朗读,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抒发作者热爱小动物,热爱生命的思想情感,并且可拓宽知识面,花儿会放许许多多的风筝。要朗读《用冰取火》这样的记叙文,那就不同了。因为《用冰取火》是表现探险队员的意志品质和聪明智慧的,第三、四自然段应用低沉的语调读,体会排比句的作用。如果还照《花儿也会放风筝》那样的节奏、语调、语势、情感来读就欠妥。这种文体的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层次清楚。从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发展思维和语言,就达到目的了。
三、重点段落 着重朗读
课文中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当读到《李时珍》一课中的“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而且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他不怕山高路远,走遍了产药的名山,他有时几天都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他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些语句时,教师就要先指导学生理解句子中带点的词,然后反复朗读,要求把带点词语读重音,读出感情来,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李时珍为他人着想,医德高尚。他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不怕困难,勇于尝试、探索。又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第2自然段,生动形象地措绘了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突出了小兴安岭春天的勃勃生机。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着重指导学生读好其中的动词、形容词,注意语速,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到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读出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四、熟读成诵 激发兴趣
《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是呀,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含声调、节奏等方面)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因此,我深深地体会到,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加强感情地朗读训练,是上好语文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