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和夫人郑秀的罗曼史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3年的夏天,一位目光炯炯的圆脸青年将他的处女作《雷雨》奉献给了《文学季刊》。两年后,文学泰斗郭沫若读了这部剧作深感震惊,盛赞这是部“难得的力作”,称作者曹禺“在中国作家中应该是杰出的一个”。伴随着这部力作的问世,曹禺与清华园的一位纯情少女演绎了一首绚丽的初恋曲。
  曹禺,原名万家宝,号小石,当时在清华西洋文学系学习,与后来蜚声文坛的钱钟书是同班同学。郑秀是一位女大学生,在清华大学法律系读书。郑秀出身名门,父亲郑晓云是国民党元老之一,曾任国民党最高检察院总检察长,家境优裕。郑秀就读于教会学校,接触西方文化比较多,性格倔强独立,谈吐不凡。她气质高雅,容貌秀丽,是很多男士倾慕的对象。
  清华大礼堂上演名剧《娜拉》,演出结束,刚刚卸完装的同台演员成已指着曹禺,向郑秀介绍:“这是万家宝同学,今天扮演娜拉的就是他。”
  郑秀一听大吃一惊。面前站着的这个矮个子男青年,圆圆的脸,戴一副近视眼镜,穿一件竹布长衫,貌不惊人,简直想象不到刚才台上活蹦乱跳的娜拉就是他。
  曹禺也凝神注视着这位陌生的姑娘:高高的鼻梁,红润的脸颊,身材苗条,面容清秀,一双又大又亮的眼睛发出诱人的光彩。不知为什么,曹禺第一面便对她有一种亲近感。
  1933年春天,一年一度的校庆戏剧排演活动又开始了。热爱话剧演出的几个同学一商量,快要临近毕业了,没有精力排人多场面大的戏了,决定排演英国杰出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创作的三场话剧《最前的与最后的》(又名《罪》)。这个剧本揭露资本主义的金钱世界在标榜文明与发达的旗号下隐藏着的罪恶。本子很快由曹禺译成了中文。全剧只有哥哥、弟弟、女孩三个人物。曹禺建议让孙毓棠演哥哥基恩·戴兰特,他演弟弟拉里,布景设计由成已担任。女孩汪达由谁来演呢?曹禺说:“让法律系的郑秀来演吧!”曹禺想借演戏的机会接近郑秀。
  排练在二院91号曹禺的宿舍里进行。前后排了约一个月。每次排完戏之后,曹禺都送郑秀回新南院宿舍。
  在一个月的接触中,郑秀感到曹禺这个人聪明、富有才华,对自己有一种灼热的、特殊的热情;但又觉得他个子太矮,自己穿着高跟皮鞋比他还高一点,不是理想的朋友。她想找一个学理工科的,人再漂亮一点,更有魅力些。
  曹禺知道郑秀每晚都在图书馆自修。一天晚上快8点的光景,曹禺拿着一张剧照,约郑秀出去走走。郑秀正在专心看书,便说:“什么事?等会儿吧!”
  曹禺说:“好吧,我回头再来接你。”
  到9点半,图书馆快要关门了,曹禺又来了。他将一张他扮演《娜拉》的剧照送给郑秀,说:“我们沿着新南院后面的河边走走,好吗?”
  郑秀心里想,他盛情邀请我,就当是我的老大哥,跟他一块走走吧。于是,大大方方地同曹禺一起出外散步。
  曹禺一边走,一边滔滔不绝地谈起自己的爱好,谈起他的父亲、母亲。郑秀很奇怪,家宝平时沉默寡言,排戏时话也不多,今天不知哪儿来的那么多的话。她只是听,不大搭腔,而且走得很快,曹禺老觉得跟不上她。
  又一天晚上,曹禺约郑秀出来散步。他戴着一副宽边的玳瑁眼镜,左臂夹着一大叠书。他拿出一张照片给郑秀:“这是我母亲的相片,送给你做个纪念吧。”接着又说,“郑秀,我有句话想告诉你。”
  可是停顿了好一会,他又不吭声了,只是一个劲地朝前走。走着走着,忽然左臂夹着的一叠书散落在地上。曹禺忙蹲下去捡书。慌乱中,眼镜又掉了下来。郑秀见他的窘状,禁不住咯咯笑了起来,忙帮他将眼镜捡起来。这时,她忽然发现曹禺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闪现出异样的光彩,蕴含着深邃的智慧之光,似乎有一种摄人魂魄的美。郑秀凝神注视着曹禺,曹禺也深情地看着她。好一会儿,郑秀才醒过神来,满脸绯红,掩饰地说:“天不早了,该回去了。”
  5月26日,三场剧《最前的与最后的》在同方部公演了。演出轰动了清华园,曹禺与郑秀一时间成为清华园中的名人。从此,他们几乎天天见面,形影不离。
  每次约会结束,曹禺都送郑秀回宿舍。有一次送到离郑秀宿舍不远处,曹禺恋恋不舍地告辞。郑秀说:“家宝,让我再送送你吧。”于是两人反复来回送,竟忘了时光悄悄流逝。曹禺紧紧握住郑秀的手,望着她明亮深情的目光,热血沸腾。万籁俱寂,似乎整个世界只剩下热恋着的两个人……
  初夏的夜晚,皓月当空。如水的月光洒在清华大礼堂前白色大理石石柱上,将礼堂周围照得像银色世界。从礼堂前大楼窗口传出萨克斯管和圆号吹奏的悦耳旋律。两人在旗杆底座的白板上尽情聆听美妙的乐曲,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
  一天晚饭后,曹禺与郑秀在清华园漫步。曹禺告诉郑秀,他正在构思一个大型话剧:“我想通过一个家庭的毁灭,表达自己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表现宇宙里斗争的残忍和冷酷。我总觉得一种汹涌而来的情感,催动我发泄长期压在心头的愤懑。”
  接着,他从包里取出一叠人物性格描绘分类卡片,“引起我兴趣的是几个人物。为了描绘出他们的本相,我做了许多人物性格描绘分类卡。”
  郑秀将这些卡片拿过来翻了翻说:“这么多人物,将来哪个剧团排得起?”
  “我还没想到演,先写下来再说。”曹禺笑笑说。
  当天夜晚,寝室的灯熄了,曹禺一个人还在宿舍走廊里来回徘徊,假设自己是剧中一个角色,口中念念有词。
  “家宝,不早了,该睡了。”同宿舍的陆以循同学披着一件外衣,走出来轻声地提醒他。
  他一看表,已经12点了。为了不打扰同学休息,他就来到盥洗室内,对着挂镜,揣摩剧中人物的台词和表情。
  经过6个月全神贯注的艰苦写作,1933年8月底,在曹禺大学毕业前夕,一本浸透了汗水和心血的皇皇大作终于定稿。他端端正正地在稿本的封面上写了两个大字:《雷雨》。
  一天上午,曹禺约郑秀在校内荷花池畔的小山上碰面,他拿出一包稿件底稿,充满自豪地递给郑秀:“颖,终于完稿了。”
  郑秀看着《雷雨》的手稿,只见张张稿纸上画满了红色、蓝色的杠杠道道和修改的字句,不禁为之折服:“小石,人家都夸你‘神’,我看你在剧作方面确实才华横溢。你一定能写出许多好剧本来!”
  1934年7月,《雷雨》终于在《文学季刊》第三期上发表。在巴金的热情支持下,很快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了单行本。一天,曹禺高兴地拿着一本书,对郑秀说:“颖,这是送给你的,是巴金特地印的一册精装本。”
  郑秀打开一看,原来是《雷雨》惟一的一本精装本,印得十分精致,封面上镌刻有曹禺亲笔书写的烫金的手迹:
   给颖如
   家宝
  郑秀十分喜欢这件礼物,将它看做爱的象征,一直珍藏着。两年后,曹禺和郑秀在南京举行隆重的订婚仪式。巴金应邀专程坐飞机从上海赶来,送上一只特大号的洋娃娃。那娃娃做工精巧,一对大眼睛眨巴眨巴会动,嘴也能一张一合,还会表演吸奶的动作。郑秀看了笑得合不拢嘴。
  有情人终成眷属。次年秋,曹禺与郑秀在长沙青年会举行婚礼,参加婚礼的有戏剧家吴祖光等20余人。因为处于战争时期,婚礼简朴而又热烈。
  (责编张静涵)
其他文献
辜鸿铭是上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教授,在新文化运动人才济济的北大堪称“另类”。  辜鸿铭祖籍福建同安,生在马来西亚,7岁起到英国和德国留学14年,获英国文学博士学位,精通英语、德语、法语、拉丁语和希腊语。常人想来,拥有这样履历的海归教授当是短发西装,一口洋话,一脑袋民主与科学的“假洋鬼子”才对,可辜鸿铭头上一撮黄头发编了一条小辫子,冬天穿枣红宁绸的大袖方马褂,戴瓜皮小帽,这副打扮在辛亥革命10年后的
期刊
偶然读到一则《朝鲜首次承认缺粮100万吨》的报道,突然地打开了我尘封45年之久的记忆之门,拾回了一个个琐碎的片断……     一    人所熟知的上世纪60年代突发的“三年困难”时期,正是我在忻定二中读初中的时光。当时全国物资匮乏,尤其粮食奇缺,城镇居民一律按低标准供应。国家很关怀在校的青少年成长,以人头日供给成品粮一斤一两。这在那时是足以让人眼馋的了。为了缓解由饥饿引发的矛盾,校方根据学生的年龄
期刊
牌坊,是形状象牌楼的建筑物,旧时用来宣扬封建礼教、具有忠孝节义的人物。封建社会乃至民国,官府都曾规定:凡是一辈子坚守贞节的女子(含寡妇),可向县府申请,经审定批准后可立牌坊,并记入地方志书,流芳百世。  道光十五年,溇中有个如花似玉的女子名叫严秀,23岁就死了丈夫,想立牌坊求个美名,可是做寡妇的滋味又实在难受,日子过得十分煎熬。严秀有一个干娘宋太太,给严秀出主义说:“我说秀妹子,你真是个傻姑娘,立
期刊
去年3月,大明送来六本书。书名《阎锡山其人》,作者刘存善。大明是刘存善先生的长子。按照父亲生前嘱咐,他让我把书转交原副省长白清才、原省人大副主任李玉明和李蓼源各一本,转赠省档案馆两本,还有一本是送给我的。其时,老刘过世已经两月。这本封笔之作,该是老人离休后出的第六本书吧。虽然书中前言、后记都没有来得及写,但它留给人们的却是无言的感动。  刘存善先生离休,在1986年。当时,为办理离休手续,他让代为
期刊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利用朝鲜战争和两次台海危机,曾经先后三次策划了分裂中国的大阴谋,蒋介石对此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得到了毛泽东的赞许。在“一个中国”这个关乎民族大义的原则问题上,毛泽东与蒋介石这两位争斗了几十年的“老对手”似乎是不谋而合地想到了一起。    朝鲜战争爆发,台湾当局声明:“联合国无权讨论台湾问题”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晚,美国政府向台湾当局递交了一份备忘录,
期刊
1999年6月,一枚海瑞印章首次在辽宁本溪市被发现。印章黄铜质,总高3.7厘米,钮高2.7厘米。印文是“抒心惜福”四个篆字,每字大小均在1平方厘米左右。印的一侧中部刻有海瑞的号“刚峰”,为隶书小字,只是不知为何“峰”字的右下部分少了一横划。在正方形印文之上,是由大、中、小三个“回”字形图案自下而上叠铸成的亚腰状提梁式钮,这类钮在宋明时期的玺坠印章中十分流行。印文功力深厚,刀法娴熟。  “抒心惜福”
期刊
明末清初,有一位名叫周朴的官员来到山东省阳信任知县,不到一年就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深受百姓拥戴。因为他疾恶如仇,秉公办案,也得罪了个别权贵。   本地有一姓王的财主,仗着在朝廷做刑部尚书的小舅子横霸乡里,无恶不作,百姓们恨之入骨。周朴来阳信后,经过十多天的暗查私访,对王财主的犯罪事实了如指掌,即令差役把他逮捕归案。周朴亲自审理此案,对其严惩,当地百姓无不拍手称快,称赞周朴是“铁面无私的周包公”。
期刊
科举考试是国家的“抡才大典”,与偷税漏税本属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情,但由于大比之年走私往往特别猖獗,出现“凡遇乡试年份,此数月中厘捐因之大为减色”的局面。科考之年为什么走私猖獗呢?  科考之年,各省官员为了保证考生们按期赴试不误行程,要求各地官员在应试考生过境时,不能为难和阻碍考生通过。这一政策既是对科举考试的尊重与重视,又体现了对应试士子的体恤与关怀。另外,各地官员也普遍认为:考试需要花费大量的
期刊
1933年11月,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的谢觉哉,来到瑞金县检查政府工作。谢觉哉素来办事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一到县里见到县苏维埃主席杨世珠,他便说:“这次由于时间很紧,只有半天工夫,所以只能听听面上汇报,了解主要情况,但是要注意实事求是,不要有半点虚假。”   杨世珠却不以为然,只夸夸其谈自己所谓的工作成绩,对存在的问题不漏半点口风。谢觉哉见他对一些重大和敏感的如财经问题避而不
期刊
提到的航空母舰,人们都不会陌生,这种统治海洋数十年的超级武器已经成为海上强国的标志。然而人们不知道,在航母诞生的初期,中国的国民党政府也曾提出过一项宏伟的建造航母计划,但由于政治、经济、军事等诸方面原因,中国的航母梦未能实现,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考察一战,中国被航母吸引    自从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以后,这种新型的作战利器频繁穿行于战争硝烟中。20世纪初,一些对战争富有想象力的军人们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