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卷16 城市和城市化(二)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三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19850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
  下图为某国人口增长和城市人口比重历史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 2008年该国的城市人口约为( )
  A. 4亿 B. 1.55亿 C. 2.45亿 D. 2.4亿
  2. 在图示期间,该国城市化进程最慢的时段是( )
  A. 1776年以前 B. 1776~1915年
  C. 1915~1967年 D. 1967~2008年
  读近20年江西省与安徽省的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情况表,回答3~4题。
  [\&江西(城镇人口比重)\&安徽(城镇人口比重)\&1990年\&20.40%\&17.84%\&2000年\&27.67%\&27.81%\&2010年\&44.06%\&43.01%\&]
  3. 与安徽省相比,20年来江西省的城市化水平和速度是( )
  A. 城市化水平一直较高,城市占地面积一直较大
  B. 城市化速度一直较快,城市占地面积一直较小
  C. 城市化水平一直较低,城市化速度一直较慢
  D. 前10年城市化速度较慢,后10年速度较快
  4. 促使两省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拉力”因素主要是( )
  A. 城市高楼林立,环境优美
  B. 城市就业机会多
  C. 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D. 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5. 城市广泛采用绿色屋顶、透水地面和种有多样植物的低洼区域,这将( )
  A. 减少城区洪涝灾害
  B. 增强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
  C. 增大城区地面径流量
  D. 加剧下游河流水位变化
  读我国某市1981~2011年30年间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图,回答6~7题。
  
  6. 1991年该市的城市化水平约为( )
  A. 10% B. 20% C. 30% D. 40%
  7. 有关该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30年间该市的农村人口数量逐步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上升
  B. 1981年以来该市的城市化水平一直在提高
  C. 1981年以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拉力
  D. 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压力增大
  读我国甲、乙两城市不同区域人口变化(%)统计图,完成8~10题。
  
  8. 两城市发展进入( )
  A. 城市化阶段 B. 郊区城市化阶段
  C. 逆城市化阶段 D. 再城市化阶段
  9. 甲城市发展水平比乙城市( )
  A. 高 B. 低 C. 相同 D. 不确定
  10. 导致两城市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 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
  B. 城区危旧房改造与郊区新住宅建设的加快
  C. 城市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
  D. 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离开家乡,来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M市,成为该城市经济建设的一支主力军。
  材料二 M市热岛效应示意
  
  材料三 M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表
  [年份\&城市人口占总人数的比重\&1980年\&25%\&1990年\&30%\&2000年\&40%\&2010年\&55%\&]
  (1)大批农民离开家乡来到M市,其主要原因是 。
  (2)在M市的市区和郊区之间形成热岛环流,近地面,风是从 流向 ,原因是 。
  (3)材料三反映了M市的 过程。随着M市的不断发展,可能出现的城市问题有 。解决的措施是 。
  12. 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978年和2010年乐清市产业结构变化图
  材料一 乐清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 2010年常住人口约138.9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占82.6%。据2009年统计,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为16.31万人,比1999年减少了约25%。
  材料二 2009年以来,乐清市实现了电话、有线电视家家通;自来水受益村数达到858个,比重为94%;垃圾集中处理村数达811个,比重为89%;村级全民健身苑达715个,篮球场506个。“十一五”期间,该市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享受率达到100%。
  (1)归纳乐清市城市化过程中劳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
  (2)在城市化进程中,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方式起到了显著作用。分析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3)乐清市农村就地式城市化进程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什么意义?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预计,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将达到65%以上。城市人口达到10亿人左右,形成1个世界级城市群,2个国际级城市群,7个国家级城市群,若干个区域性的中小城市群。
  
  材料二
  
  材料三 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下午4时的气温差表
  [时间\&1月\&4月\&7月\&10月\&全年\&气温差(℃)\&5.2\&6.0\&5.4\&6.0\&5.5\&]
  (1)根据材料一分析,由现在到2030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有何特点?
  (2)据材料二比较沿海地区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和农业产值比重下降速度,并分析这种状况会引发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3)简述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
  (4)据材料三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原因与方向,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其他文献
一、时间延缓效应公式  在[S′]系同一地点[x′]处发生两事件. [S′]系记录分别为[t1′]和[t2′]. 两事件时间间隔[Δt0=t′1-t′2],[Δt]称为固有时间,相对事件静止的参照系所测量的时间.   在[S]系测得两事件时间间隔:[Δt=Δt01-(vc)2]  [Δt>Δt0],可见[S']系同一地点发生的两个事件的时间间隔小于[S]系所记录两事件的时间间隔.   最终理解
期刊
用传统方法解立体几何题,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作图能力,同学们往往由于这些能力的不足而感觉解题困难. 空间向量的引入为处理某些立体几何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下面我们通过几道典型例题,讨论一下空间向量的夹角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利用夹角公式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例1 已知[S]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所在平面外一点,且[SA=SB=SC=1],[M,N]分别是[AB
期刊
本章要求理解光电效应规律,熟练应用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与物质波. 注意知识点的结合,如“氢原子跃迁”与数学中的“统计与概率”相结合;“氢原子跃迁”与“光的色散、光的折射、光的全反射”和“光电效应”相结合;“光电效应”与“磁偏转”相结合等.   例1 光电效应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迅速灵敏,在科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电管就是适应这种需要而制成的. 如图1所示,是一个用光电管
期刊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  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据此回答1~2题。  1. 在下列现象中,可成为地球自转证据的是( )  A. 日月升落 B. 极昼极夜  C. 月相变化 D. 四季转换  2. 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  A. 23小时56分 B. 24小时零4分  C. 24小时56分 D. 24小时  3. 下图是某条河的剖面
期刊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  下图是世界局部区域图。读图,完成1~2题。    1. 从北京看东京,方位与距离组合最接近( )  A. 东南,2000km B. 西北,2000km  C. 东南,5000km D. 西北,5000km  2. 图中( )  A. 甲、乙、丙、丁四地中甲、丁相距最近  B. A、B、C所表示的区域面积中C的面积最广  C. a、b、c、d四地中d地没有发生过地
期刊
酯的实验,切入点主要有“酯的制取”“酯的水解”“油脂的皂化”等,考查点主要有化学方程式、浓硫酸的作用、乙酸与乙醇以及硫酸三种液体的混合顺序、碳酸钠溶液的作用、碎瓷片的作用、长导管的作用、盐析、平衡移动问题、示踪原子等等。    1. 实验细节的考查  例1 在实验室中,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
期刊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  右图中曲线分别表示不同纬度地表吸收、地表反射、大气上界和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分布。读图完成1~3题。  1. 图中曲线表示云层反射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影响①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  A. 云层厚度 B. 地势高低  C. 太阳高度 D. 植被状况  3. 近50年来,④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期刊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  某地理学习小组为了深入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做了一些探究。读某理想区域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 在探究中,假设太阳直射点只在赤道上,没有回归移动,甲地的气候类型在地球上将无法再找到,据此分析甲地实际所在的半球及其气候类型分别是( )  A. 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B. 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  C. 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D. 南半球、
期刊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  1. 赤道无风带是指赤道附近南、北纬5°之间的地带。下列关于赤道无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平气压梯度很小,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  B. 温度的水平分布比较均匀,气温年较差大  C. 气压带季节性移动,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D. 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洲、欧洲  下图为三圈环流示意图(局部),据此完成2~3题。    2. 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期刊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  读下面的某区域洋流图,分析回答1~2题。    1. 该洋流所在的海域位于( )  A. 北半球中低纬度B. 北半球中高纬度  C. 南半球中低纬度D. 无法判断  2. 图中甲、乙、丙、丁四支洋流中,其成因与西风密切相关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箭头表示洋流分布位置及流向。读图,完成3~5题。    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