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園亲子户外建构游戏是连接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升家园合作的有效性。本文借鉴高瞻课程理念,在长达七年的亲子户外建构游戏的实践探索中,初步探索出亲子户外建构游戏的活动模式,明确了幼儿园亲子户外建构游戏中幼儿的发展目标,并从教师的角度提出组织指导策略。组织策略包括唤醒亲子游戏前的主动性和计划性、增强游戏过程中的有效指导、注重游戏结束后的回顾与评价等策略,为提升亲子户外建构游戏的有效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亲子游戏;户外建构游戏;高瞻课程;指导策略
建构游戏在幼儿园中被人们广泛认同和接受。它是指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进行建筑和构造的一种游戏。在此基础上,亲子户外建构游戏将其从室内引向户外,使其具备空间大、材料丰富的优势,结合家长的参与,成为连接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重要途径,帮助提升家园合作的有效性。
一、亲子户外建构游戏的内涵
本文中的亲子户外建构游戏是指由幼儿园创设一定的户外条件和建构材料,3-6岁儿童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以亲缘关系为基础,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的建构游戏。本园自2013年开始尝试亲子户外建构游戏,至今坚持了7年之久。通过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我们积累了一些经实践经验能有效提升幼儿园亲子户外建构游戏质量的策略,在此与大家一起探讨。
二、亲子户外建构游戏的活动模式
亲子户外建构游戏的模式借鉴高瞻课程“计划—工作—回顾”的模式,注重幼儿和家长的自主性和参与性。亲子游戏过程中,幼儿和家长大部分时间都是用于操作建构材料获取直接感知,在感知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亲子共做建构计划、自主建构、回顾分享、共同总结,上升为自身内化经验,并根据反馈结果,投入到下一个新情景中去检验。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的不断实践、反思、调整、提高,初步探索总结出亲子户外建构游戏的活动模式。
三、亲子户外建构游戏的组织指导策略
(一)唤醒亲子游戏前的主动性和计划性
亲子户外建构游戏前的准备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作为组织者不仅要做好材料、环境的准备,更要了解幼儿和家长的知识经验和需求,唤醒幼儿和家长亲子游戏前的主动性和计划性。
1.明确幼儿发展目标和家长支持性行为目标
亲子户外建构游戏中,教师作为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其教育对象不仅仅是单一主体——幼儿,而是幼儿和家长双主体。教师一方面要明确幼儿主体地位,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更应明确家长的行为目标,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引导家长对幼儿的支持性行为。参考高瞻课程中《学前儿童观察评价系统》以及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幼儿亲子户外建构游戏中幼儿发展目标、幼儿园亲子户外建构游戏中家长支持性行为目标如下。
2.合理选择游戏主题
游戏主题的选择至关重要,一方面需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另一方面需要贴近幼儿和家长的生活和兴趣。最佳的游戏主题通常是大部分幼儿和家长对此具备丰富直接经验的内容,如,“我的幼儿园”“周边的标志性建筑”“我的家”等主题。幼儿园统一组织春游、秋游后,“春游”“秋游”就是绝佳的建构主题,幼儿和家长都有丰富的感知经验,参与过程中往往更加专注、投入,情绪饱满。
3.重视游戏前的计划
户外亲子建构游戏前的计划有利于激发家长的参与感和主动性,明确的计划增强了游戏的目的性和任务感。因此,教师在向家长发出通知时,应提前1-2天,通知中明确时间、地点、主题、流程和注意事项,留有时间让家长与幼儿做建构游戏计划。计划的形式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可选择口头计划或书面计划(幼儿用图画表示,家长辅以文字),内容包括对作品的设计,材料的选择等,引发幼儿的想象和期待,明确搭建完成后作品的具体样貌。
4.合理准备游戏材料
亲子户外建构游戏材料的准备也应贴近主题,教师之间在组织活动前应提前商讨,什么样的材料有利于帮助主题的体现,做到心中有数,方便配合。摆放材料时,鼓励家长与幼儿一同参与材料准备环节。一方面能够熟悉游戏材料,有利于建构过程中的搭建;另一方面能够熟悉材料分类摆放的位置,有利于培养最后整理环节幼儿分类整理习惯。
(二)增强游戏过程中的有效指导
教师在户外亲子建构游戏中的有效指导有利于提升亲子游戏的层次,增进亲子关系,在解决问题中输出教育理念。
1.观察是有效指导的前提
敏锐细致的观察力是教师在亲子游戏中有效指导的前提。教师需善于观察家长和幼儿行为变化,把握其已有经验和需要。
教师在观察时应做到看、听、问、思考,解读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是什么,并判断幼儿的游戏水平和家长的支持性行为水平。但观察什么呢?教师可以在亲子户外建构游戏中观察幼儿和家长的互动方式,幼儿的状态,家长的状态,问题解决意识,合作意识等等。教师通过观察一方面可及时调整材料,另一方面适时展开有效的指导。同时要学会理解幼儿的行为,尝试扩展游戏内容,激发亲子间建构游戏的兴趣。
2.把握介入和退出的时机
户外亲子建构游戏是幼儿和家长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控制的游戏,在幼儿和家长顺利进行游戏并积极投入其中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和分析游戏行为。然而,当幼儿和家长需要教师的支持和帮助时,教师应当以顺应其游戏意愿为前提,把握时机,适时地介入指导。
恰当的介入时机决定了游戏指导的效果,正确的时机能提升亲子游戏的层次,反之会抑制亲子游戏的深入。什么样的情形才是恰当的介入时机?这取决于教师观察到的亲子游戏行为,笔者认为当出现以下六种情况,教师应当把握介入的时机:幼儿或家长无所事事,不投入建构游戏情境时、幼儿与家长在游戏中出现安全隐患行为、幼儿与家长交流互动产生困难、幼儿与家长长时间限于单一重复游戏难以深入、幼儿与家长因缺少材料游戏无法继续、幼儿与家长使用建构技能感到困难。 除了把握介入時机和方式,教师还要把握退出的时机,以下三种情况可以帮助教师判断退出时机:(1)幼儿与家长变得消极被动而不是积极主动;(2)幼儿与家长按照自己意愿游戏,忽视教师建议;(3)幼儿的行为越来越失控。这都依赖于教师对亲子游戏的仔细观察。
3.无声的指导
教师的言语指导在亲子建构游戏中很常见,而无声的指导却常常被忽视。无声的指导是指教师的眼神,表情或手势、肢体动作(包括拍照、录像等行为)做出示范、鼓励和引导,它对正在进行游戏的幼儿和家长是一种关注和肯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幼儿和家长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学会“观望”,学会“等待”,延迟指导给予其思考、探索的时间,不剥夺其亲子互动的机会,提升幼儿问题解决意识。
(三)注重游戏结束后的回顾与评价
亲子户外建构游戏结束后的回顾、评价、反思不仅是了解亲子游戏适宜性、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促进教师、幼儿和家长发展的必要手段,同时为下一次游戏提供参考。
1.注重回顾环节
亲子游戏的回顾环节对于幼儿、家长和教师都有重要意义。搭建结束后,幼儿与家长结合作品进行回顾,包括作品的简单介绍,搭建过程的回忆,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式等,表达他们最迫切的感情和思想,其他幼儿、家长和老师随时可以提出疑问,这是一个交互式的互动过程。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是分析概括建构过程的机会,一方面满足了幼儿表达自我的需求,有助于其获得成就感;另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幼儿和家长学习他人的经验。
回顾环节十分考验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应结合过程中的观察,灵活的捕捉事件中的教育价值,帮助升华幼儿和家长的经验,并从中寻找亲子建构游戏的兴趣点和生长点。这要求教师随机应变,捕捉闪光点,聚焦矛盾点,诠释未知点。
2.评价主体与方法多元
亲子户外建构游戏中,幼儿和家长既是“做”的主体,又是“发声”的主体,幼儿、家长、教师都是评价者。多重评价主体是对幼儿和家长的建构思路、建构操作和建构作品的多维度对话。
幼儿的自我评价对自我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监控和调节作用。同伴是幼儿经验的分享者、任务的合作者以及评价的参照者。特别是5-6岁年龄阶段,同伴的评价对幼儿非常重要,值得肯定。幼儿同伴间的相互评价有助于促进幼儿自我反思,提高认知水平。
教师对亲子户外建构游戏的评价,教师要把握任务趋向,始终追随亲子建构的节奏,以此才能将具体的评价指标与幼儿表现、家长表现充分的结合起来,进而引导幼儿与家长更好的用自己的方式表征。此外,教师以自评表的方式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控和调节,在反思中不断提高专业能力,调节自己的行为。
游戏结束后,家长及时填写电子问卷,方便快捷的对本次亲子户外建构活动进行反馈。问卷从亲子游戏的开展时长、频次、家长认同度、家长的态度、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对家长的作用、教师的指导方式和频率、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关系、教师的专业能力等多维度展开,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改进指导方式。
3.支持幼儿在建构作品基础上的角色游戏、表演游戏
亲子户外建构游戏的作品搭建好后,幼儿常常会在此基础上进行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幼儿表现出极强的自主性,甚至根据角色调整建构作品,教师应支持幼儿的行为,并提供支持性材料和策略。例如,在主题为“萝岗小市场”亲子户外建构游戏中,两对家长和幼儿合作完成双层的服装店后,幼儿主动开启了角色游戏,服装店老板和顾客两种角色清晰,顾客在挑选完衣服后准备试衣时发现,没有试衣间,幼儿就在原地换衣服,此时教师引导幼儿搭建试衣间完善服装店,为幼儿带来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丁海东.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9:149.
[2]张阳.大班幼儿结构游戏中深度学习的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9:48.
【关键词】亲子游戏;户外建构游戏;高瞻课程;指导策略
建构游戏在幼儿园中被人们广泛认同和接受。它是指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进行建筑和构造的一种游戏。在此基础上,亲子户外建构游戏将其从室内引向户外,使其具备空间大、材料丰富的优势,结合家长的参与,成为连接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重要途径,帮助提升家园合作的有效性。
一、亲子户外建构游戏的内涵
本文中的亲子户外建构游戏是指由幼儿园创设一定的户外条件和建构材料,3-6岁儿童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以亲缘关系为基础,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的建构游戏。本园自2013年开始尝试亲子户外建构游戏,至今坚持了7年之久。通过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我们积累了一些经实践经验能有效提升幼儿园亲子户外建构游戏质量的策略,在此与大家一起探讨。
二、亲子户外建构游戏的活动模式
亲子户外建构游戏的模式借鉴高瞻课程“计划—工作—回顾”的模式,注重幼儿和家长的自主性和参与性。亲子游戏过程中,幼儿和家长大部分时间都是用于操作建构材料获取直接感知,在感知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亲子共做建构计划、自主建构、回顾分享、共同总结,上升为自身内化经验,并根据反馈结果,投入到下一个新情景中去检验。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的不断实践、反思、调整、提高,初步探索总结出亲子户外建构游戏的活动模式。
三、亲子户外建构游戏的组织指导策略
(一)唤醒亲子游戏前的主动性和计划性
亲子户外建构游戏前的准备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作为组织者不仅要做好材料、环境的准备,更要了解幼儿和家长的知识经验和需求,唤醒幼儿和家长亲子游戏前的主动性和计划性。
1.明确幼儿发展目标和家长支持性行为目标
亲子户外建构游戏中,教师作为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其教育对象不仅仅是单一主体——幼儿,而是幼儿和家长双主体。教师一方面要明确幼儿主体地位,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更应明确家长的行为目标,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引导家长对幼儿的支持性行为。参考高瞻课程中《学前儿童观察评价系统》以及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幼儿亲子户外建构游戏中幼儿发展目标、幼儿园亲子户外建构游戏中家长支持性行为目标如下。
2.合理选择游戏主题
游戏主题的选择至关重要,一方面需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另一方面需要贴近幼儿和家长的生活和兴趣。最佳的游戏主题通常是大部分幼儿和家长对此具备丰富直接经验的内容,如,“我的幼儿园”“周边的标志性建筑”“我的家”等主题。幼儿园统一组织春游、秋游后,“春游”“秋游”就是绝佳的建构主题,幼儿和家长都有丰富的感知经验,参与过程中往往更加专注、投入,情绪饱满。
3.重视游戏前的计划
户外亲子建构游戏前的计划有利于激发家长的参与感和主动性,明确的计划增强了游戏的目的性和任务感。因此,教师在向家长发出通知时,应提前1-2天,通知中明确时间、地点、主题、流程和注意事项,留有时间让家长与幼儿做建构游戏计划。计划的形式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可选择口头计划或书面计划(幼儿用图画表示,家长辅以文字),内容包括对作品的设计,材料的选择等,引发幼儿的想象和期待,明确搭建完成后作品的具体样貌。
4.合理准备游戏材料
亲子户外建构游戏材料的准备也应贴近主题,教师之间在组织活动前应提前商讨,什么样的材料有利于帮助主题的体现,做到心中有数,方便配合。摆放材料时,鼓励家长与幼儿一同参与材料准备环节。一方面能够熟悉游戏材料,有利于建构过程中的搭建;另一方面能够熟悉材料分类摆放的位置,有利于培养最后整理环节幼儿分类整理习惯。
(二)增强游戏过程中的有效指导
教师在户外亲子建构游戏中的有效指导有利于提升亲子游戏的层次,增进亲子关系,在解决问题中输出教育理念。
1.观察是有效指导的前提
敏锐细致的观察力是教师在亲子游戏中有效指导的前提。教师需善于观察家长和幼儿行为变化,把握其已有经验和需要。
教师在观察时应做到看、听、问、思考,解读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是什么,并判断幼儿的游戏水平和家长的支持性行为水平。但观察什么呢?教师可以在亲子户外建构游戏中观察幼儿和家长的互动方式,幼儿的状态,家长的状态,问题解决意识,合作意识等等。教师通过观察一方面可及时调整材料,另一方面适时展开有效的指导。同时要学会理解幼儿的行为,尝试扩展游戏内容,激发亲子间建构游戏的兴趣。
2.把握介入和退出的时机
户外亲子建构游戏是幼儿和家长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控制的游戏,在幼儿和家长顺利进行游戏并积极投入其中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和分析游戏行为。然而,当幼儿和家长需要教师的支持和帮助时,教师应当以顺应其游戏意愿为前提,把握时机,适时地介入指导。
恰当的介入时机决定了游戏指导的效果,正确的时机能提升亲子游戏的层次,反之会抑制亲子游戏的深入。什么样的情形才是恰当的介入时机?这取决于教师观察到的亲子游戏行为,笔者认为当出现以下六种情况,教师应当把握介入的时机:幼儿或家长无所事事,不投入建构游戏情境时、幼儿与家长在游戏中出现安全隐患行为、幼儿与家长交流互动产生困难、幼儿与家长长时间限于单一重复游戏难以深入、幼儿与家长因缺少材料游戏无法继续、幼儿与家长使用建构技能感到困难。 除了把握介入時机和方式,教师还要把握退出的时机,以下三种情况可以帮助教师判断退出时机:(1)幼儿与家长变得消极被动而不是积极主动;(2)幼儿与家长按照自己意愿游戏,忽视教师建议;(3)幼儿的行为越来越失控。这都依赖于教师对亲子游戏的仔细观察。
3.无声的指导
教师的言语指导在亲子建构游戏中很常见,而无声的指导却常常被忽视。无声的指导是指教师的眼神,表情或手势、肢体动作(包括拍照、录像等行为)做出示范、鼓励和引导,它对正在进行游戏的幼儿和家长是一种关注和肯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幼儿和家长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学会“观望”,学会“等待”,延迟指导给予其思考、探索的时间,不剥夺其亲子互动的机会,提升幼儿问题解决意识。
(三)注重游戏结束后的回顾与评价
亲子户外建构游戏结束后的回顾、评价、反思不仅是了解亲子游戏适宜性、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促进教师、幼儿和家长发展的必要手段,同时为下一次游戏提供参考。
1.注重回顾环节
亲子游戏的回顾环节对于幼儿、家长和教师都有重要意义。搭建结束后,幼儿与家长结合作品进行回顾,包括作品的简单介绍,搭建过程的回忆,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式等,表达他们最迫切的感情和思想,其他幼儿、家长和老师随时可以提出疑问,这是一个交互式的互动过程。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是分析概括建构过程的机会,一方面满足了幼儿表达自我的需求,有助于其获得成就感;另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幼儿和家长学习他人的经验。
回顾环节十分考验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应结合过程中的观察,灵活的捕捉事件中的教育价值,帮助升华幼儿和家长的经验,并从中寻找亲子建构游戏的兴趣点和生长点。这要求教师随机应变,捕捉闪光点,聚焦矛盾点,诠释未知点。
2.评价主体与方法多元
亲子户外建构游戏中,幼儿和家长既是“做”的主体,又是“发声”的主体,幼儿、家长、教师都是评价者。多重评价主体是对幼儿和家长的建构思路、建构操作和建构作品的多维度对话。
幼儿的自我评价对自我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监控和调节作用。同伴是幼儿经验的分享者、任务的合作者以及评价的参照者。特别是5-6岁年龄阶段,同伴的评价对幼儿非常重要,值得肯定。幼儿同伴间的相互评价有助于促进幼儿自我反思,提高认知水平。
教师对亲子户外建构游戏的评价,教师要把握任务趋向,始终追随亲子建构的节奏,以此才能将具体的评价指标与幼儿表现、家长表现充分的结合起来,进而引导幼儿与家长更好的用自己的方式表征。此外,教师以自评表的方式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控和调节,在反思中不断提高专业能力,调节自己的行为。
游戏结束后,家长及时填写电子问卷,方便快捷的对本次亲子户外建构活动进行反馈。问卷从亲子游戏的开展时长、频次、家长认同度、家长的态度、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对家长的作用、教师的指导方式和频率、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关系、教师的专业能力等多维度展开,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改进指导方式。
3.支持幼儿在建构作品基础上的角色游戏、表演游戏
亲子户外建构游戏的作品搭建好后,幼儿常常会在此基础上进行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幼儿表现出极强的自主性,甚至根据角色调整建构作品,教师应支持幼儿的行为,并提供支持性材料和策略。例如,在主题为“萝岗小市场”亲子户外建构游戏中,两对家长和幼儿合作完成双层的服装店后,幼儿主动开启了角色游戏,服装店老板和顾客两种角色清晰,顾客在挑选完衣服后准备试衣时发现,没有试衣间,幼儿就在原地换衣服,此时教师引导幼儿搭建试衣间完善服装店,为幼儿带来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丁海东.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9:149.
[2]张阳.大班幼儿结构游戏中深度学习的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9:48.